求两类有关唐朝的诗
1.写关于唐朝历史的诗(作者不论)
2.写关于唐朝山水的诗(唐朝的作者)
两类都要,经典句
麻烦分一下类,楼下的好像全是景的.李白走遍大唐,山水的诗应该很多把
[唐] 沈佺期
游少林寺
长歌游宝地,徒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唐] 宋之问
幸少林寺应制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
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岩流.
空乐繁行漏,香烟薄彩斿.
玉膏从此泛,仙驭接浮邱.
褚朝阳
登少室山寺
飞阁青云里,先秋独早凉.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华岳三峰小,黄河一带长.
空间指归路,烟处有垂杨.
[唐] 李颀
少室晴雪送王宁
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唐] 李白
嵩山采菖蒲者
神人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唐] 李白
元丹丘歌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唐] 李白
赠嵩山焦炼师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东山上,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
霓裳何飘飖,风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紫书傥可传,铭骨誓相学.
[唐] 岑参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草堂近少室,夜静闻风松.
月出潘陵尖,照见十六峰.
九月山叶赤,溪云淡秋容.
火点伊阳村,烟深嵩角钟.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
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
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
久与人群疏,转爱邱壑中.
心淡水木会,兴幽鱼鸟通.
稀微了自释,出处乃不同.
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
[唐] 戴叔伦
游少林寺
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
屧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唐] 韦应物
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
息驾依松岭,高阁一攀缘.
前瞻路已穷,既诣喜更延.
出献听万籁,入林濯幽泉.
鸣钟生道心,暮鹤空云烟.
独往虽暂适,多累终见牵.
方思结茅地,归息期暮年.
[唐] 白居易
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
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踏翠弄潺湲.
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
强健且宜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
始知驾鹤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
[唐] 白居易
早春题少室东岩
三十六峰晴,雪销岚翠生.
月留三夜宿,春引四山行.
远草初含色,寒禽未变声.
东岩最高石,唯有我题名.
关于唐代诗人:苏轼写的诗
诗歌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
词作
《少年游·去年相送》《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南乡子·送述古》《永遇乐·长忆别时》《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蝶恋花·密州上元》《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望江南·春未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洞仙歌·江南腊尽》《阳关曲·中秋作》《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永遇乐·明月如霜《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醉梦昏昏晓未苏》《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满庭芳·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行香子·过七里滩》《点绛唇·不用悲秋》《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念奴娇·中秋》《水龙吟·雁》《醉翁操·琅然》
唐朝诗人代表诗歌的古诗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此诗有“以孤篇压全唐”之誉.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 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全部
七绝·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七绝·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七绝·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绝·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绝·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乐府·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绝·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七绝·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七绝·军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七绝·题北榭碑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乐府·长门怨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七绝·春夜洛城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乐府·结袜子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五绝·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乐府·洛阳陌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朝诗人写的关于“黄鹤楼”的诗
一定要写明诗人的朝代(唐朝)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
唐代的诗字怎么写【关于唐朝的诗】
诗
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庙宇.诗,篆文(言,说)(寺,祝祷),表示祭祀祝诵.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诗,志也.从言,寺声.訨,古文诗省.
【历史】有关描写唐代社会的诗
分初唐、盛唐、晚唐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简析]
这是一首着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曹 植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 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着.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 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 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 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 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 ,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宇少伯,盛唐着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 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新唐书》本传与《唐诗纪事》说他为江宁人,但并无直接材料,大概是因为王昌龄被时人称作 “王江宁”而致误.王昌龄曾任江宁丞,李肇《国史补》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均称他为王江宁,与宋考功、韦苏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韦、王诸人都是以官职称,所以玉江宁也是以官职称,而不是以籍里称.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 “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着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当可信,所以《唐才子传》从《河岳英灵集》,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现在一般人也认为他为太原人.
两《唐书》本传都未载王昌龄登进士第的时间,徐松《登科记考》也未载.《唐才子传》说他为开元十五年的( 727年)进士.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顾况之序所记当确.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郎.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世所重,所以学者称校书之所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莱山.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
詹成锳先生据王昌龄诗文,考证他开元二十七年( 739年)被贬岭南,这是未见于史籍记载的一个新发现,详《李白诗文系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即北归,游襄阳,访着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 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交游,也都有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詹才子传》说他 “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看来这位诗人屡次遭贬斥,仕途极不顺利.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王昌龄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毫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子传》载:王昌龄 “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着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 “诗家夫子王江宁”.因为诗名早着,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据叫《旧唐书》本传和《新唐书 ·艺文志》,知王昌龄有集五卷,唐时传世之本,今已难觅,《全唐诗》收王昌龄诗四卷,《全唐文》收其文六篇.目前能看到的王昌龄诗文便只这些了.
有关唐朝盛衰景象的诗句
韦庄的《台城》,杜甫的《春望》
长恨歌
作者: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
最佳答案:
还有哪些唐代诗人写的关于柳的诗?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的诗歌有那些?
唐朝诗歌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不胜枚举,包括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其代表人物及作品如下:
初唐:.“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在狱咏蝉》等,当然还有王昌龄的《从军行》以及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
盛唐:最为着名的是李白,他的作品很多,且都为经典,《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另一位当属杜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别”等.这时期还有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中唐: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韦应物《滁州西涧》,刘禹锡《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韩愈《八月十王夜赠张功曹》、《山石》、《调张籍》等.
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无题》,杜牧《过华清宫》、《江南春》、《赤壁》、《泊秦淮》,温庭筠《商山早行》,韦庄的《古离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