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公园的一角100字作文
在我国的中西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公园——晋祠公园.
在中轴线上,有4尊威风凛凛的宋代铁铸武士像,虽已经历900年的雨雪风霜,依然如山似塔,威风不减.与之遥遥相望的是圣母殿中的宋代彩色泥塑,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以往雕塑中那种冰冷的面孔,呆板的表情,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们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带给你无尽的遐想——当我们置身于这些彩塑之中,仿佛能听到她们清脆的笑声,窃窃的私语,暗暗的唉叹!1954年,我国雕塑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看到这组雕塑后,不禁发出如此的感叹:“这是人的社会,令人难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更令人叫绝的是,宋代铁铸武士像的阳刚之气与宋塑侍女的阴柔之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哲学上的辩证法,美学上的平衡感,在这些不知名的古代雕塑家手中运用得如此纯熟,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这能不令人叹服吗!
千百年来,晋祠以她悠久的历史,奇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也招来了历代的帝王将相,这些名人雅士在游览之余,吟诗作文,为晋祠留下了碑碣多达300余通.
古老而神奇的晋祠,有说不尽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愿三晋大地上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耀夺目【晋祠公园】
游晋祠公园作文300字 急
8月31日后 没有财富悬赏
游晋祠公园
时时还会记起跟爸爸妈妈一同游览晋祠的情景.
进进晋祠后,首先来到了金人台.金人台上的四个铁人高大威猛,游人纷纷驻足,与它们留影.
离开金人台,穿过对越牌坊和献殿,就来到了鱼沼飞梁.鱼沼飞梁是一座精致的古桥建筑,桥梁上雕刻着很多精美的雕塑.桥下一池净水,水中有十几条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鱼儿在欢快地游来游往.爸爸告诉我,鱼沼飞梁这种十字形桥式,在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此一例.
过了鱼沼飞梁,就来到晋祠“三尽之一”圣母殿前.圣母殿里摆放着很多栩栩如生的泥塑,据说是圣母娘娘与侍女们的塑像.可惜,那次往时圣母殿尚未对外开放,我没能走近她们.真希看下次再来的时候,我能够近间隔地欣赏她们,能够亲手触摸到她们.
圣母殿的左侧是善利泉,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它的孪生姐妹、“三晋名泉”--难老泉.“水是晋祠的灵魂”,这里的泉水长流不息,日昼夜夜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水的清澈令人叫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听爸爸讲,他小时候来晋祠,一进进晋祠就能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而且水势很大,可惜现在的泉水已经换成了自来水.
晋祠的参天大树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唐槐拔地而起,尽显苍劲风骨,映衬着晋祠分外庄重、清幽.
离开晋祠回到家,我的游兴未尽,索性让爸爸上网帮我查找有关晋祠的资料.忽然,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映进我的眼帘:“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船弄水萧鼓叫,微波龙鳞莎草绿.”
晋祠就象是一个风景秀丽的艺术殿堂.
关于晋祠的历史小短文100字【晋祠公园】
在我国的中西部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公园——晋祠公园.
在中轴线上,有4尊威风凛凛的宋代铁铸武士像,虽已经历900年的雨雪风霜,依然如山似塔,威风不减.与之遥遥相望的是圣母殿中的宋代彩色泥塑,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以往雕塑中那种冰冷的面孔,呆板的表情,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们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带给你无尽的遐想——当我们置身于这些彩塑之中,仿佛能听到她们清脆的笑声,窃窃的私语,暗暗的唉叹!1954年,我国雕塑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看到这组雕塑后,不禁发出如此的感叹:“这是人的社会,令人难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更令人叫绝的是,宋代铁铸武士像的阳刚之气与宋塑侍女的阴柔之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哲学上的辩证法,美学上的平衡感,在这些不知名的古代雕塑家手中运用得如此纯熟,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这能不令人叹服吗!
千百年来,晋祠以她悠久的历史,奇特的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也招来了历代的帝王将相,这些名人雅士在游览之余,吟诗作文,为晋祠留下了碑碣多达300余通.
古老而神奇的晋祠,有说不尽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愿三晋大地上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耀夺目.
晋祠的美(水的部分)为了使文章更有条理,层次更清晰,可以怎样调整
水的部分越来越少了 就剩公园里的湖里有点水
淮阳太昊陵 文化介绍 2000字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陵墓位于淮阳县城以北的蔡河边.太昊陵包括太昊伏羲氏陵和为祭祀地而修建的陵庙,是我国着名的三陵——太昊陵,黄帝陵、大禹陵之一.原占地面积875亩,是一座气势磅薄、规模雄伟、殿图豪华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
太昊陵庙以伏羲先天八卦数理兴建,是中国帝王陵庙大规模宫殿式古建筑群之孤例,分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有三殿、两楼、两廊、两坊、一台、一坛、一亭、一祠、一堂、一园、七观、十六门.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中轴线上的一系列建筑——午朝门、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 朱总理题的羲皇故都
坛、太昊伏羲陵墓、蓍草园等构成的主景区,以及附属景点:独秀园(原剪枝公园)、碑林、西四观、岳忠武祠、同根园、博物馆等几部分组成.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几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以“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庙会”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太昊陵庙会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民间庙会.太昊陵人祖祭典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已有陵,汉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于公元630年(贞观四年)颁诏“禁民刍牧”.公元954年(五代周世宗显德元年)禁民樵采耕犁.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置守陵户,诏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公元966年(乾德四年)诏立陵庙,置守陵户五,春秋祀以太牢,御书祝版;公元971年(开宝四年)又增守陵户二,以朱襄、昊英配祀.此后,陵与庙祀.日见崇隆并有御祭.元朝,祀事不修,庙貌渐毁,至元末已荡然无存.宋以前的建筑仅留下一块传为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巾书的墓碑. 公元1370年(明洪武三年),朱元璋访求帝王陵寝,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驾幸陈(今淮阳),御制祝文致祭.八年,遣官行视陵寝.九年,复置守陵户.公元1448年(明英宗正统十三年),知州张志道奏立寝殿、廊庑、戟门、厨库、宰牲等房;公元1462年(天顺六年),复加修葺,立后殿、钟鼓楼、斋宿房,又作三清观;公元1470年(成化六年)增高钟鼓楼、彩绘殿宇;公元1576年(万历四年),输币三千金,又大修之;公元1745年(清乾隆十年),发帑银八千两,大为修葺.至此,内外城垣,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定成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1949年成立了羲陵保管委员会,1962年、1963年先后被县、省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建太昊陵文物保管所,1984年建太昊陵派出所,1985年建淮阳县博物馆,馆址设在太昊陵.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编辑本段陵庙建筑
渡善桥
太昊陵南临碧波荡漾的万亩龙湖.沿湖滨北行70米,是一道宽约25米的蔡河,即太昊陵的南部边界.鸟瞰全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跨蔡河的11米宽的石桥,名曰“渡善桥”,俗称“面桥”,意思是朝祖进香的善男信女和游客,来到这里已和“人祖爷”见面了.应万心归善.桥全长25米,敞肩式青石桥,桥头四石狮护卫.
午朝门
过桥30米,便是太昊陵的第一道大门———午朝门.此门建于明代.通高10.35米,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红门金钉,中门为9排9路,两侧均为7排9路,属帝王规制.前有台,台前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两侧有硬山式“八”字墙,门上方悬有“太昊陵”、“午朝门”、“开天立极”匾额.它的东西两侧相距24米左右,有馒头式卷棚顶东天门和西天门.
道仪门
过了午朝门,只见中轴线上主甬道青石铺墁,两旁古柏参天,庄严肃穆.距午朝门约30米,有一条小河,叫玉带河,河上有三座敞肩式石拱桥.分别与午朝门、东天门、西天门对应.玉带河穿过东西两侧陵墙,通往蔡河,在陵墙外侧河岸,各有一口井,名叫“玉带扣”.过玉带桥前行不远,是穿堂式的“道仪门”,旧称通德门,群众称之为“三门”,通高8米,与午朝门相距126米,单檐硬山式,面阔三间,内有券门三,是太昊陵的第二道大门.
先天门
四象门
穿过道仪门约106米,迎面是一座高台建筑,上悬一石匾,名为“先天门”,通高11.35米,是清代建筑,与道仪门一样,都是为歌颂伏羲功德而命名.台上建有飞翠高阁三间,灰筒瓦覆顶,周匝回廊,台正中有一砖砌拱门.此门原无登临阶梯,70年代为方便游人,在两旁建了旋梯,游人可凭阁远眺.
太极门广场
过先天门为太极门广场.广场南北长73米,东西宽66米.中间有玉带路横贯东西,东通内城的“三才门”和外城的“东华门”,西通内城的“五行门”和外城的“西华门”.广场北面与先天门相对为“太极门”,旧称太极坊或戟门.它是太昊陵东西南北的中心,与“两仪门”、“四象门”、“三才门”、“五行门”等都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而定名的.此门在古建筑中属三间三楼柱不出头式木牌楼,通高7.6米,筑于高台之上,台高五级.东有角门名“仰观”,西有角门名“俯察”,以示太昊伏羲氏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中观万物,创先天八卦,肇始华夏文明. 过太极门为太昊陵的中心大院.大院东南角有钟楼,西南角有鼓楼.二楼通高11.2米,东西对峙,均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周匝回廊,重檐歇山式建筑,下部为直壁式台基,上部为灰色筒瓦覆盖,楼内有木梯可达上层.钟楼上悬有明铸巨钟一口,撞之,其声悠扬.鼓楼内挂有大鼓一面,敲之,其音悦耳.钟鼓二楼,层檐凌空,昭穆对峙,晨钟暮鼓,响彻陵区.
统天殿
与太极门相对应,迎面为“统天殿”,俗称“大殿”,建于明代,通高15.7米,是陵庙内体量最大、等 统天殿
级最高的重点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龙凤大脊,屋面覆以黄色琉璃瓦,脊上装饰考究:中为三节彩釉吉星陶楼,楼下有一龛,龛内书有“太昊伏羲殿”五字,左右配以28宿代表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座;殿四挑角为四绝人(庞涓、子都、韩信、罗成)等吻兽.殿内有“丈八木龛”,雕工精细,造型庄重.龛内塑有伏羲像,头生双角,腰着虎皮,肩披树叶,手托八卦,赤脚袒腹.左右配享朱襄、昊英.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殿内墙壁上嵌有高1.2米、长36米的青石浮雕《伏羲圣迹图》,分别为履巨人迹、伏羲出世、都于宛丘、结网罟、养牺牲、兴庖厨、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刻书契、作甲历、兴礼乐、造干戈、诸夷归服、以龙纪官、崩葬于陈.殿前有月台,面积300多平方米.这里是历代举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场所.殿、台周围有青石栏杆,它和《伏羲圣迹图》均为1998年大修时新增设. 环统天殿、钟鼓二楼,为东西廊房,共42间,呈曲尺状,前有回廊、棂子门窗、花砖大脊、吻兽装饰、彩绘檐椽、红柱绿窗.东廊房北段有通外城的“两仪门”,西廊房北段有通外城的“四象门”,两门东西相对.
显仁殿
下得统天殿后门台阶36.2米,便是等级仅次于统天殿的“显仁殿”,俗称“二殿”.该殿通高16.4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高台走廊,周围巨柱林立,结构朴实、端庄、严谨.
太始门
与显仁殿相距7米是太始门,又称“寝殿”,为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筑,通高16.66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周匝回廊,灰筒瓦覆顶.该殿下为古城门式门洞,门洞上方嵌有阴刻楷书“太始门”三字,右悬“继天立极”,左悬“赞神明”铁匾.上筑寝殿,两厢有台阶、角门,可以绕殿循游,因此又称“转厢楼”.整座建筑始建于明代,分三次垒砌而成.楼内立有 公元1513年(明正德八年)御碑一通,故又称“御碑亭”.它是太昊陵现存古碑中有年款的最早者.碑文开头有“洪武四年”字样,故有传说现在所看到的太昊陵格局是明朝洪武四年仿照南京皇宫建造的.民间传说是: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兵起义,打了个败仗,只剩他孤身一人,又后有追兵,在走投无路之时,跑到了太昊伏羲的小庙内,祈祷说:“人祖爷若能保我平安无事,今后一旦得天下,一定依照我的宫殿,替你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说也奇怪,他话音刚落,一只蜘蛛立即在庙门口飞快地结起了蛛网.元兵追到庙前,见蛛网封门,便追向别处.后来,朱元璋得天下建立明朝,于洪武四年便派他的大臣徐达前来,重修了太昊陵. 太昊陵古碑
古碑
太昊陵内现存古碑有二百余通,碑文大多是为伏羲歌功颂德的,还有一部分是记述对陵内建筑重修或增修的经过,最多的是各地民众来“朝祖进香”的纪念碑.而皇帝派大臣来祭祀的,则名曰“御祭碑”,后已所剩无几.
先天八卦坛
寝殿后面是“先天八卦坛”.该坛与寝殿相距5.22米,青砖垒砌,为直壁式等边八角形,径4.45米,高0.74米,周有青石压条.坛面以青砖砌先天八卦图,卦序为乾(三三)、兑(三三)、离(三三)、震(三三)、巽(三二)、坎(三三)、艮(三三)、坤(三三).中为一八角形凹槽,上原有一尊“龙马负图”,俗称“四不象”.据传,这四不象为古代一个精通八卦的高道所立.他看到世人对先天八卦各执一词,争讼不已,没有一个能说到底蕴之处,把先天八卦弄成了“四不象”,便出资铸造了一只四不象立于此坛中,用以警示后来人.
紫禁城
先天八卦坛之后便是紫禁城,城内是伏羲氏的巨型陵墓,“陵高十寻”(一寻相当于今8市尺).方座边长182米,上圆下方,取天圆地方之意.陵墓前竖有一块巨型墓碑,高3.46米,宽80厘米,字大径尺,既无题跋又无年款.因此,关于碑文书者与年代,其说不一.《淮阳县志》上说:碑文为“太昊伏羲氏之陵”,但最后一字“似陵又似陇”,又说“相传此碑为苏文忠女弟巾书或以为苏长公.”还有人说是魏晋人所书.不过关于苏东坡女弟苏小妹巾书传说较广.说是宋神宗年间,重修陵庙,工将竣,欲于陵墓前建一丰碑,以壮观瞻.知苏东坡在其弟如舟署里住着,便派人前往,请他书写“太昊伏羲氏之陵”七个大字.纸墨字条送到如舟署里,适值东坡出城游玩未归,其女弟苏小妹偕女仆同到书室,见桌上墨纸齐全,书兴大发,因无大笔,就用她的汗巾,一气把“太昊伏羲氏之陵”七个大字写完.东坡回来见了,喜出望外,认为苍老古劲,可传千古.求书者来取,东坡即付之.此外还有传为“太昊伏羲氏之莫”的.说苏东坡游玩回来,见苏小妹前面六字写得苍劲有力,却把“墓”错写成“莫”,甚为惋惜,苏小妹在一旁则只笑不语.苏东坡望着小妹的得意之情,忽然醒悟,连连称赞:“妙,妙”.原来,苏小妹是以大地为土.此三说不知究以何说为是,或三说均非,因年代久远,风化日晒,后一字已模糊不清,所以无可考证.
蓍草园
蓍草园
陵墓的后面是“蓍草园”.《淮阳县志》记载:“太昊陵后有蓍草园,墙高九尺,方广八十步.”此为淮阳的八景之一——“蓍草春荣”.传说伏羲就是根据白龟龟背图案,采来蓍草“揲蓍画卦”,创下了先天八卦,所以被称为“神蓍”.据说全国只三处生长此草:一为山东曲阜,一为山西晋祠,再就是太昊陵了.因此草稀有,历代帝王每当春秋二季派大员前采朝拜人祖,返京复命时都必须带回一束蓍草作为到了太昊陵的信物.
其他建筑
太昊陵除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外,在统天殿和显仁殿之间的外侧,东有三观:岳飞观、老君观、元都观.另有火神台;西有四观:女蜗观、玉皇观、天仙观、三清观.这七观,现仅存岳飞观,其它六观有待恢复.在太昊陵,传说中的各神不说,就连玉皇大帝也只能配享香火. 另外,三才门外有更衣亭五间,外城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午门西侧的东天门前有石牌坊,曰开物成务,西天门前有石牌坊,曰继天立极.这些也有待恢复.[2]
编辑本段陵区景观
古柏
陵区有古柏108株,古槐2株,古檀3株,新植松柏数千株.在陵区的东南隅,有一座被称为“淮阳独秀”、“华夏一绝”的松柏造型公园.1996年6月,中央电视台在一、二、四套节目《九州神韵》栏,均作了专题报道,题目为《松柏造型天下奇》.该公园建于1957年,有各种松柏造型200余种.是太昊陵的另一景观. 太昊陵以其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令人肃然起敬,叹为观止.清人雷方晓在一首诗里写道;“宛上龙蟠面碧湖,岿然岳峙一陵孤;功开天地规模大,道冠皇王气象殊.”年逾八旬的台胞方雅初先生无限感慨地赋诗:“朝思暮想妻子女,梦里同游太昊陵.”[2]
编辑本段朝祖盛会
史书记载,伏羲氏是一个人,他教大家捕鱼打猎,饲养牲畜,烤煮食物,初创婚姻制度,书八卦,制乐器,结束了原始时代生活方式.后人为追念他的功德,尊他为中华民族的先祖,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都在太昊陵举办“朝祖进香”庙会.人称“人祖庙会”,当地人又称“二月会”. 在太昊陵显仁殿东北角的青石台基上,有一个圆空,游人香客称之为“窑”.凡是来太昊陵的游人,尤其是女性,都要用手摸一摸这个“窑”,以祈求子孙兴旺、健康.所以称为“子孙窑”. 相传“子孙窑”在伏羲氏的时候就有了.伏羲氏有十大功绩,其中一个居功至伟的功绩就是制嫁娶匹配夫妻.其婚配的方法是:每年仲春之月,打破氏族的观念,用“会”的形式,把青年男女召集到一块,会场中央放一块带“窑空”的大石头,男女如果互相有意,就都用水摸一摸“窑”,说明两人有了感情,愿意成为夫妻,就把婚配固定下来.从此,人类结束了群婚和族内婚的历史.太昊陵春二月庙会由此延续下来,后来逐步发展成朝祖进香的性质.人们每年二月二到三月三到太昊陵来求神拜祖、祈求伏羲神灵的庇护保佑、祈福儿女子孙兴旺. 太昊陵庙会的朝拜礼仪很多.有各种艺班的演出,马戏、梆子戏、龙灯等.“担经挑”,又叫“担花篮”,是必不可少的.“担经挑”是一种颂扬伏羲功德的原始巫舞,舞者全身穿黑色服装,黑鞋绣花,黑头纱长约五尺.舞姿大致有三种:剪子股、铁索链、蛇蜕皮.这三种队型有一个共同特点,舞蹈者走到中间一定要靠背而过,身后的黑纱长尾碰绕在一起.担经挑传女不传男,是远古时“花龙会”流传下来的.花龙指伏羲女娲,伏羲为大龙,女娲为小龙;花,指以担花篮形式兴起的祭祖活动. 后来的太昊陵庙会,规模更加宏大.庙会期间,每天有十数万人,最多可达20几万.人们在朝祖进香的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文化、物资交流,如今,朝圣者已经遍及全国各地,不少国际学者在此期间也来太昊陵探古寻幽,研究古老的东方文明.港、澳、台同胞以及侨居国外的华夏子孙,每年都组团到此朝拜,以示不忘祖先. [3]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请问中国那一座城市的自然景观是最美丽的?
太原市...旅游..省钱一卡通”售价每卡50元 ★晋祠 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叔虞封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着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天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15窟.石雕体态生动,刀法洗炼,具有丰富的质感.宋代改名圣寿寺,寺宇已毁.寺前蟠龙古松苍翠蔽日. ★永祚寺双塔(双塔寺) 在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本名“永祚寺”.只因其寺内那两座”巍峨壮观,耸入云端的古塔,引人瞩目,才被世人习呼为双塔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八角十三级,高54.7米.塔内有阶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传为明代所植. ★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满山林密叶茂.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昊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8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40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着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 ★纯阳宫 在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又称吕祖庙.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晋藩王朱新扬对宫内重新规划,规模空前.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增筑后院巍阁3层,景观宜人.该院整个建筑布局,类似八卦形式,为国内少见. ★窦大夫祠 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祠内古柏苍翠.晋国大夫窦犨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历代都留有碑记.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其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练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水温较低,人称“寒泉”.“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多福寺 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围山之巅.山势陡峻,松柏遍野.为太原着名风景之一.取自“多子多福”之意.寺在山顶小峪之中,极富古刹风趣.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年).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读书处. ★童子寺燃灯塔 位于龙山之上,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金天辅元年毁于战火,明嘉靖元年重建.相传有两名童子在此山中隐修时,见山石气势不凡,遂在这里雕造了一尊高57米的佛像,寺名也是由此而来. ★晋阳湖 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西南董茹村一带.晋阳湖由汾河西干渠引入,水质良好,湖水面积48平方千米,水深平均4米,最深处8米,夏季最高水温达33℃,冬季为5℃~15℃,常年不结冰,是华北最大的人工湖,素称“中国北湖”. ★崛(山围)山:崛(山围)山位于太原西北24千米处,这里松柏围裹,郁郁葱葱.春天,山花争艳;深秋,遍山红叶.“崛(山围)红叶”是太原八景之一.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位于太原市西南约20千米处,系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年)开凿的高达63米的摩崖石刻大佛,也称西山大佛.它脚下埋着的寺院,曾是佛教净土宗早期道场. ★崇善寺 原名白马寺,位于太原市上马街中部南侧,是一处隋末唐初创建的佛教寺庙,历史上称之为“三晋名刹”.寺内的大悲殿,是一处标准的明代建筑,内塑有千手千眼11面观音、千钵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塑像高达8.5米,风格、造型都很别致,而且色彩绚丽,衣纹线条流畅.这三尊塑像,是不可多得的明代艺术品. ★北朝壁画 北齐娄睿墓,在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西南1千米处. 20世纪80年代初,娄睿墓壁画的出土,曾在我国考古学界引起过一阵轰动.在墓道、甬道的两壁和墓室的壁面上均绘有壁画,出土时大部分保存完好,现存壁画71幅,面积200 55平方米.整个壁画组成了一幅人间生活场景与神怪传说合为一体的壮阔画面. ★晋阳古城遗址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一带.遗址面积大约20平方千米,分西城、东城、中城、太原府、晋阳宫城、大明宫城、仓城、罗城等.晋阳古城建成于春秋末年(公元前476年),毁于宋初(979年),历时1500余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其遗址被列入中国十大遗址保护范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开发保护中. ★汾河景区 汾河公园是太原城市建设的民心工程,建成于2000年10月.景区长6000米,宽500米,蓄水260万立方米,绿地130万平方米,各种灯饰达7000余盏.园内波光粼粼,花团锦簇,芳草如茵,风景秀丽,是太原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萧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历代咏并诗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宋代词人沈唐的这首《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书》,大词人除了描绘太原的风光形胜、怀念昔日的儒将才子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大历史的高度,准确地提出了太原的文化定位: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太原旅游“一卡通” 持太原旅游“一卡通”可免17景点门票.(门票总计金额495元,“一卡通”售价每卡50元) 这些景区(点)分别是: 晋祠博物馆、天龙山景区、双塔寺景区、中国煤炭博物馆、蒙山景区、窦大夫祠、多福寺、净因寺、龙山景区、太山景区、省民俗博物馆、省艺术博物馆、太原动物园、傅山碑林公园、莲花台土雕群、市森林公园百鸟园及青年宫演艺中心《唱享山西》. 全市中国邮政各网点设售卡点,办卡规程为:购卡人填表登记——支付票款——制卡——发售.本市居民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办理,在并大中专(技校)学生和长期在并外地人员凭学生证或工作证、暂住证(签发半年以上)以及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办理
写出我国历史上的名胜古迹
八达岭长城
在距北京75公里的延庆县境内,是明代万里长城的典范,保留对照全面.
故宫
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全面的古建造群.
天安门
原是皇城的正门,有五座城门、上有九楹富丽堂皇的重楼,下临金水河
和五座汉白玉桥,面临辽阔的广场.
颐和园
原为帝王的行宫花园,有宫殿、园林建造3000余处.
天坛
中国现存最大的祭祀建造群.
圆明园
从前是比颐和园更大的一个庭院,已成废墟,现正渐渐修复.
明十三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县,有明朝13个皇帝及其后妃的陵墓.
天津:
天津旧城
天津旧城位于海河上狮子林桥的西面,首要为明清建造.
水上公园
天津水上公园是一所归纳公园,建于1951年.
河北:
山海关
明长城东端的一座关隘,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依燕山,傍渤海,
状态峻险,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承德避暑山庄
位于承德市的这座离宫,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的场合,也是中国现存最
大的帝王宫苑.
北戴河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区西南1500米处,是一处天然海滨浴场,也是我国
知名的海滨避暑胜地.
外八庙
承德的外八庙,是清代修整的一个规模硕大的寺庙群,是一个凝结了汉、
蒙、藏等多民族修建格调和艺术的古建造宝库.
山西:
五台山
在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恒山悬空寺
北岳恒山在山西省境内绵延数白里,苍松翠柏间散播着楼台殿宇,峭壁
悬崖上多镌有古人题咏.恒山上的悬空寺,在中国许多的寺庙中,称得
上是奇异的建造.
云岗石窟
在山西大同市西,53个石窟内有51000余尊佛像,中间最大的佛像高17米.
晋祠
举国关键文物扞卫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脚.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景,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它位于山西省吉
县城西南25公里的黄河壶口处.
内蒙: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铁木真,他已经是一位气壮山河、显赫一世的蒙古
族英豪,他的功绩对于我国各民族的混合河如今疆域的布局拥有主要
夫子庙及秦淮河风景
早在六朝时代,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已是繁荣的地区,十里秦淮两岸是
权贵世家聚居之地,也是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
中山陵
位于南京,是辛亥民主革命的指导人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苏州园林
苏州是我国知名的历史文假名城,因山川秀雅,古典园林柔媚多姿,享
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称.
虎丘
在苏州城西北3千米处,景致美好,遗迹许多,有"吴中第一胜景"之誉.
寒山寺
位于苏州,因为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诗而知名.
太湖
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景致秀雅,遗迹许多.
上海:
豫园
座落在上海市老城隍庙内,以点春堂着称.点春堂是1853年小刀会起义
的指导所.
东方明珠电视塔
这座高塔的拔而起不但顶事地改进了上海地区的收视及收听品质,也成
为上海人在九十年代引认为豪的一大景色.
外滩
外滩曾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央.
南京路
南京路是上海知名的生意中央,海内外游客川流不息地来此观光购物.
玉佛寺
玉佛寺建于1918年,首要有三个殿室:弥勒殿、大雄宝殿和方丈室.
外白渡桥
在黄浦江上大桥林立的今天,这座久远的铁桥包罗了浓浓的旧上海风采.
浙江:
杭州西湖
环湖山峦迭翠,繁花茂树间散布着亭榭楼阁和宝塔、石窟.湖光山色风
景如画.
灵隐寺
灵隐寺是江南知名古刹之一.它处于西湖西部地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
六和塔
这座七层宝塔位于杭州钱塘江边.
大运河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曾是南北水运要塞.
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
这一段景致区的特质是两岸山色苍翠秀雅,江水清澄碧绿,而在山川之
间还散布着诸多胜景遗迹.
莫干山-天目山-雁荡山
均以特别的美着名.
普陀山
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一座小岛,有"海天佛国"之称.
兰亭
王羲之,《兰亭集序》,"鹅池",曲水流觞.
江西:
庐山
庐山景致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36公里处的鄱阳湖畔.全景以庐山为中
心,除山上景区外,还包罗山下的观音桥、秀峰、白鹿洞书院、石钟山、
龙宫洞和东林寺等景点.
腾王阁
腾王阁自古就被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景德镇
景德镇瓷器造型美好,种类众多,装点丰硕,格调特别.瓷质"白如玉、
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主要
财产.
中国的名胜古迹或名山大川的名称和所在省份
写清楚简单一点
九寨沟—黄龙!
北京:
八达岭长城
在距北京75公里的延庆县境内,是明代万里长城的典型,保存比较完整.
故宫
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天安门
原是皇城的正门,有五座城门、上有九楹金碧辉煌的重楼,下临金水河
和五座汉白玉桥,面对广阔的广场.
颐和园
原为帝王的行宫花园,有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处.
天坛
中国现存最大的祭祀建筑群.
圆明园
以前是比颐和园更大的一个庭院,已成废墟,现正逐渐修复.
明十三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县,有明朝13个皇帝及其后妃的陵墓.
天津:
天津旧城
天津旧城位于海河上狮子林桥的西面,主要为明清建筑.
水上公园
天津水上公园是一所综合公园,建于1951年.
河北:
山海关
明长城东端的一座关隘,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依燕山,傍渤海,
形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承德避暑山庄
位于承德市的这座离宫,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最
大的帝王宫苑.
北戴河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区西南1500米处,是一处天然海滨浴场,也是我国
着名的海滨避暑胜地.
外八庙
承德的外八庙,是清代修建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寺庙群,是一个凝聚了汉、
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和艺术的古建筑宝库.
山西:
五台山
在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恒山悬空寺
北岳恒山在山西省境内绵亘数白里,苍松翠柏间散布着楼台殿宇,悬崖
峭壁上多镌有古人题咏.恒山上的悬空寺,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称得
上是奇妙的建筑.
云岗石窟
在山西大同市西,53个石窟内有51000余尊佛像,其中最大的佛像高17米.
晋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它位于山西省吉
县城西南25公里的黄河壶口处.
内蒙: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铁木真,他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显赫一世的蒙古
族英雄,他的业绩对于我国各民族的融合河现今版图的格局具有重要
意义.
山东:
泰山
位于山东省泰安县,是中国五岳之一.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山东省曲阜市春秋时期为鲁国都城,也是孔子的故乡.由于历代王朝的
统治者尊崇孔子,其后代把孔庙、孔府和幕园建成了辉煌巨大的古建筑
群.
蓬莱阁
坐落在山东半岛的蓬莱阁,自古就有“仙境”之称.
崂山
这座道教名山位于山东半岛青岛市郊,山海相连,有壮丽的自然景色.
这里的矿泉水也闻名中外.
安徽:
黄山
在安徽省南部,是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以其怪石、奇松、云海和温泉
着称.
九华山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青阳县.
屯溪
屯溪山城,位于安徽最南端,是黄山市所在地,也是皖南旅游经济区中
心城市.
江苏:
夫子庙及秦淮河风光
早在六朝时代,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已是繁华的地区,十里秦淮两岸是
贵族世家聚居之地,也是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
中山陵
位于南京,是辛亥民主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苏州园林
苏州是我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丽,古典园林妩媚多姿,享
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称.
虎丘
在苏州城西北3千米处,风景优美,古迹众多,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
寒山寺
位于苏州,因为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诗而着名.
太湖
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之间,风景秀丽,古迹众多.
上海:
豫园
座落在上海市老城隍庙内,以点春堂闻名.点春堂是1853年小刀会起义
的指挥所.
东方明珠电视塔
这座高塔的拔而起不仅有效地改善了上海地区的收视及收听质量,也成
为上海人在九十年代引以为豪的一大景观.
外滩
外滩曾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
南京路
南京路是上海着名的商业中心,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地来此观光购物.
玉佛寺
玉佛寺建于1918年,主要有三个殿室:弥勒殿、大雄宝殿和方丈室.
外白渡桥
在黄浦江上大桥林立的今天,这座古老的铁桥包含了浓浓的旧上海风韵.
浙江:
杭州西湖
环湖山峦迭翠,繁花茂树间分布着亭榭楼阁和宝塔、石窟.湖光山色风
景如画.
灵隐寺
灵隐寺是江南着名古刹之一.它处于西湖西部地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
六和塔
这座七层宝塔位于杭州钱塘江边.
大运河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曾是南北漕运要道.
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
这一段风景区的特点是两岸山色青翠秀丽,江水清澈碧绿,而在山水之
间还分布着许多名胜古迹.
莫干山-天目山-雁荡山
均以独特的美着称.
普陀山
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一座小岛,有“海天佛国”之称.
兰亭
王羲之,《兰亭集序》,“鹅池”,曲水流觞.
江西:
庐山
庐山风景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36公里处的鄱阳湖畔.全景以庐山为中
心,除山上景区外,还包括山下的观音桥、秀峰、白鹿洞书院、石钟山、
龙宫洞和东林寺等景点.
腾王阁
腾王阁自古就被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景德镇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
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
财富.
福建:
厦门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四季
飘香,素有“海上花园”、“海上明珠”之称.
武夷山
武夷山是一处绝妙的山水名胜.武夷山有所谓“三三”、“六六”之胜.
惠安
迷人的惠安女.
求带“静涵”二字的古诗,最好意境优美些
关于"静涵"的诗句
1、水光春静冷涵空(宋·释重显·《送僧》)
2、潭光山影静相涵(元·姜* ·《浣溪沙 晋祠石刻二阕》)
3、涧冰静涵虚(宋·释子淳·《山居五首》)
4、静夜长涵星斗明(宋·杨公远·《游南山次刘晓窗韵二首》)
5、绿水疏林影静涵(当代·钱钟书·《牛津公园感秋》)
6、宫月旧蟾涵静滴(宋·宋祁·《翰长再有北门之拜》)
7、鉴月静涵冰(唐·韦处厚·《盛山十二诗·胡卢沼》)
8、万竹静涵空翠杳(宋·董嗣杲·《县斋东堂盆荷着花楼恪斋约客赏之时葛秋岩作》)
9、内景涵静深(宋·江宾王·《题茅山胡道士琴月卷》)
10、虚中涵月静(宋·刘子翚·《题大义泉》)
11、静而涵万古(宋·王柏·《汲斋吟》)
12、泉涵一鉴静(宋·吴名扬·《咏史二首》)
13、山向静中涵易象(宋·何文季·《送翁主学谒靖山提举》)
14、静涵山水光(宋·孙介·《答僧道隆惠老融水墨一纸》)
15、静涵空碧色(宋·郑樵·《福宁州蓝溪寺前蒙井》)
16、静涵青苹舞藻荇(宋·陆游·《怡斋》)
17、春池涵渌静(宋·陈造·《仪真诸公饯别》)
18、岸静涵秋月(宋·李新·《晚宿江涨桥》)
19、片水静涵空(宋·释绍嵩·《游西崦》)
20、明月静涵虚(宋·张伯玉·《宿桐庐县江口》)
21、江静群峰影倒涵(宋·秦观·《题之禅老许以草庵见处作诗以约之》)
22、长涵一川静(宋·曾巩·《北湖》)
23、溪沙涵水静(唐·张祜·《题杭州灵隐寺》)
24、动中涵静是天机(宋·胡宏·《和刘子驹存存室》)
25、晓天云静冷涵霜(宋·释重显·《因官人请升座》)
26、静涵秋色混虚空(宋·释智圆·《水》)
27、水涵秋色静(唐·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28、幽岩涵静桂(宋·宋祁·《对月》)
29、波光静处涵清影(宋·杨公远·《见竹溪罗权府》)
山西的导游词(不少于150字)
山西省,简称“晋”,位于华北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古为并州地,春秋时为晋国,战国属赵,魏等国地.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全省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3干多万,有汉、回、蒙、满民族,省会太原.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的中于地带,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祖先就在此劳作、生息和繁衍.相传,华夏民族的开山始祖黄帝、炎帝曾于此活动;中国史前的三位伟人尧、舜、禹也都先后在山西建都立业.山西名胜古迹甚多,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千处,石窟、佛寺及艺术雕刻遍布全省,辽金以前的地上木构建筑占全国的72%以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处,居全国首位.全国仅有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其中有3座在山西,总之,山西有“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之称.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同云冈石窟、应县木塔、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恒山风景名胜区、晋祠风景名胜区、平遥古城、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区、关帝庙、永乐宫、普救寺等旅游资源的产品已蜚声海内外.特别是平遥古城、云风石窟,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山西不仅文物古迹多,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山西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1个,其中国家级的有五台山、恒山、壶口、北武当山、五老峰等5个;国家级与省级的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7个.黄河流经山西965公里,在壶口、龙门、孟门等河段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去处.近年来陵川王蟒岭、锡崖沟、壶关太行大峡谷、宁武芦芽山、黎城黄崖洞、介休绵山、盂县藏山、阳城蟒河、沁水历山等得到初步开发;同时,各地兴办旅游的积极性高涨,旅游资源的开发全面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山西省对外开放的主要旅游区有大同、五台山、太原、临汾、运城、晋东南,全省仅年接待5万人以上的旅游景区、景点就达100多处.改革开放20年来,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已有很大的改善,省内道路畅通,通讯便利,环境卫生发生了深刻变化,接待服务条件可以满足需求.
在新的世纪,山西经精心策划包装,推出了三大旅游区,即,以大同云冈石窟、佛教胜地五台山为主的晋北佛教文化旅游区;以平遥古城和乔家、渠家、王家、曹家等四大院为主的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壶口瀑布、运城解州关帝庙为主的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