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
简要概括一下,100字左右
清明习俗:
扫墓祭祖:清明节的核心内容,“慎终追远”为其意义所在.
踏青:约从唐代开始,清明扫墓的同时,开始伴以踏青游乐,故清明节也称踏青节.
荡秋千:清明节也称“秋千节”,传说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南北朝时就已流行,唐代以来更是盛行于大江南北.
拔河:清明拔河始自唐代,在时值春耕春种的清明时节举行拔河,具有祈求丰收的意味.
插柳:在古人观念中,柳树有着神奇的力量,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
嗯嗯,大致就是这么多啦~~
清明节的习俗,20——30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 清明节扫墓
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关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习俗的古诗
习俗古诗////////////////////////////////////////////////////////////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咏月名句积累: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蟾兔:月亮.《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24.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
2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唐 刘方平 《月夜》
26.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唐 韩愈 《山石》
27.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 徐凝 《忆扬州》
2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 晏殊 《寓意》
30.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 张先 《菩萨蛮》
31.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
32.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宋 苏轼 《西江月》
3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宋 苏轼 《中秋月》
3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 《西江月》
37.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清 袁枚 《春日杂诗》
38.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清明习俗】
介绍清明节的文章(说明文)的开头
是那种介绍清明节习俗的文章.不是扫墓的文章!
清明的天,是阴的;清明的雨,是涩的.在今天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让我们用心请来缅怀先烈与亲人. ——题记
清明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祭奠已故的先烈与亲人.在这一天往往下雨,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说.
走在陵园的小道间,一切仿佛都如此耀眼,似乎他们也在欢迎我们的到来.烈士之所以被称为烈士,是因为他活着为人们作贡献,即使他死了,人们也会记住他.他的路比我们所走的更陡更险,他的事比我们更难更高!
记得听过一首诗:有的人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他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活的人,人们将永远记住他!我愿做一个帮别人更好活的人用我的行动来报答人民.想到这,心头骤然感到轻松.烈士,一个多么庄严的字眼,我们要用无限崇敬的心来读他!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时我国四大传统节日,请分别写出与这四个节日有关的风俗和诗句.
清明节:
风俗:
诗句:
端午节:
风俗:
诗句:
中秋节:
风俗:
诗句:
春节:
风俗:
诗句:
清明节:
风俗:扫墓
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端午节:
风俗:吃粽子,划龙舟
诗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中秋节:
风俗:赏月,吃月饼
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节:
风俗:放鞭炮,穿新衣,走亲戚
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清明习俗】
清明节习俗中同样存在着一些迷信现象,你知道哪些 ,列举一二
清明节前后几天,乱砍伐树木,以“驱鬼辟邪”。 “烧纸钱”引起火灾》
谁有关于清明节的作文400字左右,内容里面还要有插叙?
清明节的习俗或礼仪都可以
清明,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历代的诗人词家都有关于清明盛况的描写,自古以来人们在清明节留下了很多习俗.
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肝闻吹笙”、“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记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人们在扫墓和踏青返家的路上,都愿采几朵野花戴在头上,顺手折几根柳条插在房前屋后.据说这种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民祖师——神农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纪念和希望长寿的愿望.戴柳习俗被淘汰,插柳却盛行起来,成为我国人民春季造林的植树节.
清明前后还流传着很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活动.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历代的记载十分浩繁.诗人怀清明之作更是争艳夺彩,不可胜记.从这些意义上讲,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含义?与清明节的习俗有什么关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描述的清明节这个细雨纷纷的日子里,路上去扫墓的行人络绎不绝,思及故去的人,伤心不已这一个请景.这个应该与清明节时扫墓,祭拜先人的习俗有关.
2010年4月5日是我国的清明节。这是我国自“黄金周”休假制度调整以来的第三年。2006年5月起,清明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清明节这一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这是国家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这启示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要 |
[ ] |
A.承认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B.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
C |
闽南人进
调查(填ABC)
1.你知道闽南的清明习俗吗?
2.你了解闽南的清明习俗吗?A非常了解B了解一点C不了解
3.你的年龄?______________(填数字)
4.你有在清明时节扫墓吗?A有B没有
5.如你有扫墓,那么你是按照闽南习俗扫墓吗?A有B没有
请如实填写调查表.我们将汇总.请不要不懂装懂.限闽南人填(如是在外地的闽南人知道也可填).请如实填写!
1.A知道
2.B了解一点
3.24
4.A有
5.A是
我是泉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