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故事10篇(最简短的)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
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解放军,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本文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趣味数学小故事
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 ”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 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数学小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4”说:“你应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么付呀?”小“4”忙说:“这4分钱你不用付了.”小“3”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吃亏了?”“不,这是本店的一个规定,叫‘四舍五入’.凡是4分钱或4分钱以下都舍去,如果是5分或5分钱以上,那就收1角钱.”小“4”和蔼可亲地解释道.小“3”高兴地说:“谢谢你,你真好!”
“对呀,我也特别喜欢4.”“25”跑过来说,“因为25×4=100,算起来比较简便,例如:25×87×4=25×4×87,这样算起来不是又快又简便吗?!”
“不错,的确又快又简便,我也喜欢4.”原来是“29”.“25”忙问道:“咦,你怎么也会喜欢‘4’了?”“29”不慌不忙地说:“这你们就不知道了,一般年份里的2月份都是28天,只有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轮到一次,当然喜欢‘4’了.不过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必须是4百的倍数,二月份才有29天,这样的年份叫闰年.”
“啊,‘4’的用处可真大呀!”“25”赞叹道.
这位“4”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
点错的小数点
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
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款数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数字,不禁大惊失色,骇得心脏病猝发,倒地身亡.后来,有人向医院一核对,原来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条人命.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我与数学的故事
想必大家都认识数学,接触过数学吧?数学处处都可以用.不觉得数学很有趣吗?
数学,在买菜的时候可以用,买衣服时候可以用,买东西时候可以用.就连魔方也可以用到数学,因为,转魔方要用数学公式呀!还有国家经济发展也要用到数学……
说说我与数学的故事:小的时候,爸爸经常教我数学,都是学数字,比如,1-10,如果有人问我十一,我就问:“十一是什么?十月一日吗?”爸爸在纸上写,口头上问我:三大,还是四大?我看着纸上的两个数字,当然,我是看笔画的,认为哪个大就哪个大.我说是三,爸爸捧腹大笑,笑完之后说:“傻孩子,是四大呀!”爸爸又教我减法和加法,当然,是不进位的,也是十以内的.那以后,我就分辨得出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有一次,妈妈给爸爸3个苹果,却给我2个苹果,我生气地说:“不公平!我比爸爸少.”无奈,妈妈只好再给我一个苹果.
上了一年级,我们学了进位,也学会了买东西应该学的东西.有一次,我去买雪糕吃,我给了老板五十元,雪糕8元,老板却找我四十四元,我用减法算了算,是四十二元,我马上跑回去,说:“老板,是四十二元,不四十四元啊!”老板算算说:“对啊.”我笑了笑.
我学了很多知识,都关于数学,也联系生活实际,让我感觉数学很有用,你不觉得吗?
短的数学小故事【数学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4+3+2+1
=101+101+101+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数学典故及数学故事
鬼谷算
我国汉代有位大将,名叫韩信.他每次集合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3、1~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中国剩余定理”.到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他写道: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3除所得的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以21,再加上用7除所得的余数乘上15,结果大于105就减去105的倍数,这样就知道所求的数了.
比如,一篮鸡蛋,三个三个地数余1,五个五个地数余2,七个七个地数余3,篮子里有鸡蛋一定是52个.算式是:
1×70+2×21+3×15=157
157-105=52(个)
请你根据这一算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新华小学订了若干张《中国少年报》,如果三张三张地数,余数为1张;五张五张地数,余数为2张;七张七张地数,余数为2张.新华小学订了多少张《中国少年报》呢?
1篇数学故事
笑笑和淘气是非常友好的朋友.他们两家共用同一个水表.笑笑家有3口人,淘气家有4口人,两家人夏天共用了120吨水,两家人打算按照人口的多少来付钱,如果每吨水0.7元,笑笑家和淘气家应各付水费多少元?
2.一天夜里,已经很晚了,一对年老的夫妻走进一家旅馆,他们想要一个房间.前台侍者回答说:“对不起,我们旅馆已经客满了,一间空房也没有剩下.”看着这对老人疲惫的神情,侍者又说:“但是,让我来想想办法……”
叙述到这里,你希望下面是一个数学的继续,还是有一个文学的结局?但不管怎样,数学和文学都将在这里分手了.
数学的故事是这样发展的:这个好心的侍者开始动手为这对老人解决房间问题:他叫醒旅馆里已经睡下的房客,请他们换一换地方:1号房的客人换到2号房间,2号房的客人换到3号房间……以此类推,直至每一位房客都从自己的房间搬到下一个房间.
这时奇迹出现了:1号房间竟然空了出来.侍者高兴地将这对老年夫妇安排了进去.没有增加房间,没有减少客人,两位老人来到时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客人——但是仅仅通过让每一位客人挪到下一个房间,结果第一个房间就空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两位老人进的是数学上着名的希尔伯特旅馆——它被认为是一个有着无数房间的旅馆.
文学的故事是这样继续的:好心的侍者将这对老人引领到一个房间,说:“也许它不是最好的,但现在我只能做到这样了.”老人见眼前其实是一间整洁又干净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了下来.第二天,当他们来到前台结账时,侍者却对他们说:“不用了,因为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屋子借给你们住了一晚——祝你们旅途愉快!”原来如此.侍者自己一晚没睡,他就在前台值了一个通宵的夜班.两位老人十分感动.老头儿说:“孩子,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旅店经营人.你会得到回报的.”侍者笑了笑,说,这算不了什么.他送老人出了门,转身接着忙自己的事,把这件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没想到有一天,侍者接到了一封信函,里面有一张去纽约的单程机票并有简短附言,聘请他去做另一份工作.他乘飞机来到纽约,按信中所标明的路线来到一个地方,抬头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酒店耸立在他的眼前.原来,几个月前的那个深夜,他接待的是一个有着亿万资产的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为这个侍者买下了一座大酒店,深信他会经营管理好这个大酒店.
?你知道吗:
“数学的故事”是由伟大的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所讲述,他借此引出了数学上的“无穷大”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于这门学科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很难想象数学将如何存在.只要会数数的人都知道,每一个数都有一个后继者直至无穷(所以在希尔伯特旅馆里,每间房子后面都会有一间直至无穷)……数学就是一门关于无穷大的科学.
五篇数学故事读后感(100~200字)
华罗庚故事
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幸运的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成功不是路边的小石子随处可捡,也不是田间的小草随意可觅.要成功,需要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在这期间是要经过许多挫折的.
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着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 20 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曾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才能登上高峰觅得仙草;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深入水底觅得骊珠.”科学上的每一个真理都是在经历无数次的挫折、失败之后才得出的.我们要正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只有这样,才能让挫折变成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挫折可以战胜,挫折孕育着成功,而前提是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当具备了这些条件之后,挫折就会被你踩在脚下,明天就是拨开浮云见丽日之时.
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思考.于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逐渐汇聚成今天浩瀚的知识海洋.生于今天,我们是幸福而且幸运的,因为我们既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俯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又可以用丰富的知识开启神秘的未来之门.然而在当今社会,学习是让人心烦的事,尤其是学习科普类知识更是如此.电视、网络吸引着许多人当然包括我自己.“看书”已然成为了“过去式”,看看书柜上的书,都已积压了厚厚的灰尘,而且书柜上的书都是早先买的“旧书”,很难找到“新书”的影子.
数学是什么?康托尔说:“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数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更灵敏的科学.可是真正学好数学的人认为数学很有趣,它不仅能让我们尝到知识,而且还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完美,所以我们应该喜欢数学.
只有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才能学好数学.这本《数学故事》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以课本内容为依据,贯彻新课程的标准理念,从数字、运算、计量、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逻辑推理等方面设计了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把一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放在一个个小故事中,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读完这本《数学故事》,你会惊奇地发现:0是由谁创造的呢?最常用的长度单位米是如何制定的?好好的一张白纸怎么能“生”花?小数点怎么能引发空难?对联是怎样来的?海参为什么要抛弃它宝贵的内脏?为什么没有诺贝尔数学奖?奇妙的闪电摄影,让手不沾水就能够取出硬币.……这本书的最后还讲了大数学家的一些事例,从生活中挖掘了一个个和我们密切相关的小故事,形象、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知识点.
一天,陈景润去理发,结果跑去了书店看书,错过了理发的机会……这样的故事是不是特别吸引人呢?你知道它出自哪本书吗?告诉你吧,那就是我最喜欢的书——《500个数学故事》.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你心灵充实;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你明辨是非;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你有爱心、知礼仪.”让我们喜欢读书,热爱读书,从读书中获得快乐与幸福.这是我们第二实验小学师生们不断的追求.
我最近读了《数学故事》这本书.本书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是以课本为依据,贯彻新课程的标准理念,从数字、运用、计算、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逻辑推理等方面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这里不仅能给予学生智慧,还能给予学生力量,在教育之路上收获的快乐与幸福.
这里的数学不在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一个个活泼有趣的故事,每个故事后面的小板块也为它增色不少.
就说神秘的数字1吧,先讲小故事,数字王国召开大会,主要是讲讲各个数字成员的用途.再说,1是有着特殊含义的数字.
我们大家都知道,排序的时候,1就意味着第一位.而所谓第一位,就是大王或者头目,甚至班长、队长什么的.可是在衡量物品的数量或大小的时候,1也被用作代表“很小”、“少”的意思.这时的1,和刚才所说的代表顺序的1的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即使在一个很小的地方,1也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大家听过“一字值千金”这句话吧?这里把“一”和“千”放在一起比较,更突出了“一”的力量.还有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一推十”这类的名句也足以证明1的神奇之处.
之所以数学里面的一些抽象的东西变成了活了的东西,数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数字是蕴藏智慧的精灵,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着有趣的故事.0是由谁创造的呢?无穷无尽的数字都有怎样的分类呢?数字之间会发生一些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数字王国的秩序如何维持?这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在这本书中都有讲述.每一个平凡的数字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这些故事会给我们打开一个完整不同的数学世界.在这里,数学不再枯燥,数字成了一个个充满智慧的精灵.有趣的数学问题,灵活的解题思路.它不要求你一定解出答案,而是希望你从这些故事中提炼出一种数学思维.
奇数、偶数隐藏的秘密这个故事的后面考考你,韩信率部队屡克敌兵,于是赏三军,并且举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左边的参赛人员是3个小兵和2个大兵,右边参赛人员是4个大兵和1个小兵.比赛之前人们都知道4个大兵的力气和5个小兵的力气相当,但左边那2个大兵是孪生兄弟,力气特别大,他们的力气是2个小兵加1个大兵的力气之和.还没比赛,韩信就说出了胜败,赛后结果正是韩信所说的.
那么韩信到底是说哪边胜利呢?
象这样有趣的数学问题充分体现了在故事中提炼出一种数学思维.还有休闲吧、思维拓展训练营、问题直通车等帮助理解数学知识.相信这本书将激励孩子告别普通与平庸,在轻松的故事中变得更加优秀.
合上书本,我想,我如何才能让我的学生喜欢我、让我的学生喜欢数学、会学数学?好好努力吧,我对自己说.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数学家的故事,一道道有趣而又需要动脑筋的数学题.它像一股清澈的清泉,流入了我的心田.它是一艘小船,载着我驶向数学的海洋.它又是一只神奇的鸟儿,让我飞进了数学的王国.
原来我一直很讨厌数学,一看见数学题就莫名其妙地害怕,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对数学不讨厌了.它给我很大的触动,觉得学数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难题,要是以前,我一定放在一边了.可现在,我毫不犹豫地拿出草稿纸,用心地做了起来.经过画图、思考,终于解答出来了,我高兴得不知怎么形容.
我下决心要向书中的那些大数学家学习,体会学数学的乐趣,长大成为人人崇拜的数学家!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学家的故事》,讲述了许多数学名人的故事.比如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对圆周率的计算得出了非常精确的结果.这篇文章讲的是祖冲之经过很长时间的编写,终于写成了《大明历》,他上书皇帝,请求颁布实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历法的宠臣戴法兴进行审查.但是戴法兴思想保守,是个腐朽势力的卫道士,他极力反对新历法.面对戴法兴的刁难、攻击,祖冲之寸步不让,和他唇枪舌剑的辩论.最终,《大明历》没有通过,后来在祖冲之去世后10年,《大明历》才颁布实行.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对祖冲之坚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两个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许多人,有文化名人、爱国将士,和我身边的同学.记得,妈妈告诉我,她经常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工作到深夜,不顾身体的疲劳,坚持着把事情做好,然后才会安心入睡.
读《数学家的故事》让我更加喜欢数学,更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不要怪我复制的…………我初三、虽然语文不错、可我数学简直……烂得一塌糊涂……希望帮到你、、对了、要删掉一些不符合学生口吻的话……你要仔细看……
关于数学的小故事,越100字【数学故事】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数学故事(小学四年级,100~200字)
谢谢(快点哦)
1·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 .+97+98+99+100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4+3+2+1
=101+101+101+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于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2·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少.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开.“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业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