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左右
楼上的回答把我看晕了…… 曾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r,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9∏+6∏=117∏,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r=15∏=225∏,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为什么数学老师会做各种数学题 他们怎么学的
感觉每个数学老师都会做很多数学题 他们为什么这么强!
其实学数学主要就1点,多做题,
思路扩散开了就好多了.
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公式
那样对你没有帮助的
多做题,自己做错的地方记得标记
把详细步骤写清楚
考试之前好好看看自己习题本,尤其自己做错的地方
纯手打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望采纳哦.
命题老师为五年级1~6班,准备奥林匹克数学试题,每个班各7题,而且都恰有4题跟任何其它班不同.试问,最多要准备多少题不同的试题?
4×6+(3×6)÷2
=24+18÷2
=33(道)
答:最多要准备33道题不同的试题.
独闯北极读后感600字,急
当我翻开《独闯北极》这本书时,书里面丰富多彩的内容深深的把我吸引住了.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名独闯北极天涯的科学家——位梦华.他是对北极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最多的中国人.他与住在北极的居民爱斯基摩人同吃、同住了三年;与爱斯基摩狗亲密接触;一起出猎打驯鹿、海豹和鲸鱼.而这本书就是写的他在北极的故事.
当我把这本书看完后,不由得掩卷沉思:这位科学家多次进入北极,不止一次去历险,曾几次差一点儿丢掉自己的生命,为的是探索和发现对爱斯基摩人的历史和文化的深入研究;为的是为人类开发更多的可用资源.他为中国北极科学考察基地做了许多贡献.
众观古今中外,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比比皆是.如我国的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正是他不畏艰险品尝了百草,才为后人留下不朽的医学巨着——本草纲目.再如科学家居里夫人,她克服重重困难,不惧艰险,终于在矿物质中提炼出放射性元素,被后人广泛的应用在医学上.这些不正是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为科学献身的人吗?一想到这,我的脸红了起来,一件事在我的脑海里闪现.
记得有一次,奥数老师留了一些作业,说最后一道题较难,做不做都行.回到家,我一看,那道题确实很难.我看别的题都会做,就这一道题不会做,反正老师也不批评我.我把书一合,出去玩了.可第二天老师讲作业的时候,有好几个同学都做出来了,并且做对了.此时,我感到很羞愧.位梦华博士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不低头,不退缩,而我只是遇到一道难题,又怎么能放弃呢?
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应该向位梦华博士学习,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奋斗吧!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题
两位老师带40个同学看电影,他们正好座在同一排,从左边数起王老师是第9个,李老师排在王老师右边第20个,那么李老师从右往左数是第几个?
老师和同学一共是42人,李老师 在王老师右边第20个 则李老师从左边数起是第29个
也就是李老师的右边还有13个人 所以李老师从右往左数是第14个
望采纳!
李老师,刘老师,方老师三位老师去植树,李老师和刘老师共种了18棵树,李老师和方老师共种了23棵树,刘老师和方老师共种了21棵树.三位老师各种了几棵?【奥数老师】
方老师13棵,李老师10棵,刘老师8棵
有题可知,将“李老师和刘老师共种了18棵树,李老师和方老师共种了23棵树,刘老师和方老师共种了21棵树”内所有值加起来:18+23+21=62,这是两个李老师,两个方老师、两个刘老师植树的总数,那么再将62平均分,得31,是三位老师植树总数,
则:方老师:31-18=13(棵)
李老师:31-21=10棵
刘老师:31-23=8棵
哪里不明白的话我可以继续给你解释哦【奥数老师】
一道我想不通的数学题
老师讲了一次,班上的人都会了,而自己.内心纠结呀
数学书上说:“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我对这个定义是确信无疑的.
可有一次做练习:“|a|=-a,则a一定是( ).”
疑问一:( )里面应该填什么呢?
疑问二:|a|=-a,绝对值有可能是负数吗?书本上不是说:“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吗?
课堂上,老师解释给我们听(针对于疑问二),说:“-a不是负数,a里面其实隐藏了负号,也就是说-a就是- -a.”(大概是这样说的吧),可我还是一头雾水,谁能帮帮我啊?
“|a|=-a,则a一定是( ).”疑问一:( )里面应该填:非正数疑问二:|a|=-a,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书本上说的“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a”应该理解为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我是男生,现在上初一,数学题老师讲我都会,可是到自己做的时候就不会,老师说我很聪明,我小学1至5年级数学很好、但是现在数学越来越不好了,是因为我的智商吗,不是的话,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我数学题会自己独立做做对了
你是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对.小学的数学基本都是一种题型会.走遍小学都不怕.初中明显做题时脑子要拐好几个弯.其实诀窍只有一个.善于思考.多做题.不要动不动就问.尽全力了不会再问.
数学题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算式.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算式:5*5-3*3=8*2,9*9-7*7=8*4,15*15-3*3=8*27,王华接着写了两个有一样规律的算术:11*11-5*5=8*12,15*15=8*22.(1)写出两个具有上述规律的式子
(2n+1)^2-(2n-1)^2=8n n=6 13*13-11*11=8*6 (2n+3)^2-(2n-3)^2=(4n)*6=8*3n n=6 15*15-9*9=8*18
推荐访问:奥数老师简介 奥数老师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