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小故事20篇短一点
1、丘成桐(Shing—tung Yau)
丘成桐博士为国际着名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年由于他在几何方面的杰出工作,获得了菲尔茨奖(被称之为数学的诺贝尔奖).1994年,获得了瑞典皇家学员颁发的国际上着名的克雷福德奖 (Clifford).1997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
丘成桐博士在科研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就,赢得了许多荣誉.更为可贵的是,他十分关注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并将其同自己的科研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多年来,一直运用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和活动能力,协同各方面力量,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
2、祖冲之
法国巴黎的「发现宫」科学博物馆中友祖冲之的大名与他所发现的圆周率值并列.他曾经算出月球绕地球一周为时27.21223日,与现代公认的27.21222日,在那个时代能有那麽伟大的成就,实在让人佩服,难怪西方科学家把月球上许多「火山口」中的一个命名为「祖冲之」.
而即使在社会主义共产国家「老大哥」苏俄,在莫斯科国立大学礼堂廊壁上,用彩色大理石镶嵌的世界各国着名的科学家肖像中,也有中国的祖冲之和李时珍,祖氏有那麽杰出的表现,我们不能不对他稍有认识.
3、陶哲轩
1975年7月15日,陶哲轩出生在澳大利亚阿得雷德,是家中的长子.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数学系的华裔数学家,澳洲惟一荣获数学最高荣誉“菲尔茨奖”的澳籍华人数学教授,继1982年的丘成桐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其于1996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UCLA,24岁时便被UCLA聘为正教授.
数学家的小小小故事
高斯在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老师教完加法后想休息一下,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求学生算算看,题目是:1+2+3+4………+96+97+98+99+100=?本以为学生们必然会安静好一阵子,正要找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将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想加,也就是说: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但算式重复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过了其他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数学家的小故事,200字左右
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
德国着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闲字多的话截取一部分.
数学家的小故事
50字
欧拉是数学史上着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
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
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
事情是因为星星而引起的.
当时,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有
一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
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其实,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
无限的.我们的肉眼可见的星星也有几千颗.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
说: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
去的就够了.
”
欧拉感到很奇怪:
“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
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一在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
地放在天幕,
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
他
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涨红了脸,不知如何回答
才好.老师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
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才上学的孩子向老
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
一切.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
的上帝提出了怀疑.
在老师的心目中,
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
在欧拉的年代,
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
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
"
保持一致
"
,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
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他想,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
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独裁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他
又想,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
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
面读书.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
100
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
长方形的土地,长
40
米,宽
15
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
600
平方米,平均
每一头羊占地
6
平方米.
正打算动工的时候,
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
100
米
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
40
米,宽
15
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
110
米
(
15+15+40+40=110
)
,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
10
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
6
平方米.小欧拉却向
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他有
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小欧拉急了,大声说,
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
“世界上哪
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
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
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
40
米边长截短,缩短到
25
米.父亲
着急了,说:
“那怎么成呢?那怎么成呢?这个羊圈太小了,太小了.
”小欧
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
15
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
10
米,
变成了
25
米.
经这样一改,
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
25
米边长的正方
形(
25+25+25+25=100
)
.然后,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
“现在,篱笆也
够了,面积也够了.
”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
100
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
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父亲心里感到非
常高兴.孩子比自己聪明,真会动脑筋,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父亲感到,让这么聪明的孩子放羊实在是可惜了.后来,他想办法让小
欧拉认识了一个大数学家伯努利.
通过这位数学家的推荐,
1720
年,
小欧拉
成了巴塞尔大学的大学生.这一年,小欧拉
13
岁,是这所大学最年轻的大
学生.
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越短越好,数学小故事也好,要短一点啊,
华罗庚是现代数学大师,也是饱学之士.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组织钱三强、赵九章、华罗庚等16位着名科学家出国考察.途中闲遐,科学家便谈古论今.华罗庚以钱三强为题,随口拈出一联:三强韩赵魏,征询下联.众人面面相觑,苦思冥想,不得善对.最后由华罗庚指着身边的赵九章,对曰:九章勾股弦.华罗庚对数学史比较熟,信手拈来,即成妙对.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上初三时,来了一位数学老师.他讲:“当今世界,世界列强都想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的危险迫在眉睫.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17岁,苏步青赴日留学.日本一个大学他去当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面对困境,他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心甘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数学家的小故事】
数学家的小故事50字
要有数学名人和数学家的故事50字左右
陈景润不爱玩公园,不爱逛马路,就爱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他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数学家的小故事】
数学家的五十字小故事.
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小时候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接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了一跳.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争执发生时,华罗庚总是死死地抱着书不放.
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着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华罗庚后来成为了数学王子.
求几个着名数学家小故事,每个50字上下,字数少点也没有关系!
希望有人给予我帮助!(^_-)
小欧拉智改羊圈
小欧拉的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父亲感到很为难,小欧拉却向父亲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面积也足够了,而且还稍稍大了一些.父亲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后来,欧拉成为了数学史上着名的数学家.
数学家的故事(50字左右
泰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推荐访问:小学生数学家的小故事 数学家的小故事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