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整首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 ⑴晓出:太阳刚升起. ⑵净慈寺:杭州西湖畔着名佛寺. ⑶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⑷毕竟: 到底. ⑸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⑹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译文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修辞 倒装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意为: 西湖六月中风光, 毕竟不与四时同. 夸张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对偶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诗词鉴赏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4]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相关简介 杨万里 (1127-1206年)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亦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5] 净慈寺有关简介 净慈禅寺位于西湖南屏山慧日峰下,初名慧日永明院.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由道潜禅师开山,延寿大师继主法席.至北宋时,寺院臻于鼎盛,有各类殿堂三十八座,僧众数千人,南宋时被佛教界评为江南禅宗五山十刹之一.元代高峰原妙、中锋明本和孤峰明德皆出于净慈,时谓“净慈三峰”.净寺历代高僧辈出,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当首推永明延寿、济公活佛和如净禅师. 永明延寿大师(904~975),五代时人,三十岁出家,后参德绍禅师发明心地,为法眼宗第三代传人.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入主净慈禅寺,前后长达十五年,从学僧众一千七百人,着《宗镜录》一百卷,取“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之义,调和各宗分歧,主张禅教一致,高丽国王闻其盛名,遣僧三十六人入华向其求法,清雍正皇帝对其推崇备至,誉为“曹溪后第一人”,称其着述为“震旦宗师着述中第一妙典”,被后世尊为净宗六祖. 济公,法名道济(1148~1209),南宋人,十八岁投灵隐寺瞎堂慧远出家,因其为罗汉再来,故现不平凡之相,为寺僧所不容,后移住净慈寺.传说他言行癫狂,嗜食酒肉,见义勇为,抱打不平,诙谐幽默而有文采.民间更流传有许多他的神异故事,被编成小说、戏曲等,广为传颂.济公这一形象,家喻户晓,深受百姓喜爱.本寺现尚有与济公传说有关之运木神井供游人瞻仰. 如净禅师,南宋人(1163~1228),曹洞宗名僧.时人评为“近世尊宿,绝无仅有者.”如净禅师注重禅定实践,强调只管打坐,嘉定十六年,日僧道元入宋求法,与如净一见相契,尽得所传,归国后创立日本曹洞宗,奉如净为始祖,如净生前曾两度住持净慈寺,圆寂后亦葬于净慈,至今墓塔犹存. 明太祖洪武年间,住持夷简铸了一口重两万余斤的大钟.每日傍晚,夕阳西下,暝色苍茫,钟声在群山碧空中回荡,响彻云霄,复由南屏山石穴回荡互激,经湖面远扬于十里之外,为西湖十景之一.清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高宗弘历南巡,于净慈寺山门外建一碑亭,刻“南屏晚钟”四字于内.西湖十景中,南屏晚钟最为盛矣. 净慈寺自创建以来,历经千余年风雨,屡毁屡建,文革期间又蒙浩劫.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净慈禅寺得以修复,目前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大雄宝殿、钟楼、观音殿、三圣殿、念佛堂等.随着杭州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地位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湖景区大环境的优化改造,以及人们对佛教活动方面的信仰需求,净慈寺院亦在力谋规划.着手扩建中的净慈寺,规模宏大,殿宇巍峨.诚为西子湖畔难得的佛国净苑.【什么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关于荷花的古诗谁知道?
杨万里的“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上一句是什么?
写荷花的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生查子】·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永遇乐】·苏东坡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满庭芳】·黄庭坚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
◇【黄莺儿】·晁补之
南园佳致偏宜暑.两两三三,修篁新笋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怪道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南柯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萨蛮】·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临江仙】·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
◇【念奴娇】·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燕归梁·风莲】·蒋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漫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
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别样是什么意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着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别样红是什么意思?
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什么意思?
一定要快!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回答者:心0痕 - 试用期 一级 3-11 10:51
其他回答共 3 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着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什么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红是什么意思
说的就是颜色,简单的诗句别费事琢磨
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
是什么
[编辑本段]诗词原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2]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⑴晓出:太阳刚升起. ⑵净慈寺:杭州西湖畔着名佛寺. ⑶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⑷毕竟: 到底. ⑸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⑹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译文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3]
格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歌曲谱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其格律属于首句入韵仄起式.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修辞
倒装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意为: 西湖六月中风光, 毕竟不与四时同. 夸张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对偶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4]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编辑本段]相关简介
杨万里 (1127-1206年)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亦能文,对理学亦颇注意.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5] 净慈寺有关简介 净慈禅寺位于西湖南屏山慧日峰下,初名慧日永明院.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由道潜禅师开山,延寿大师继主法席.至北宋时,寺院臻于鼎盛,有各类殿堂三十八座,僧众数千人,南宋时被佛教界评为江南禅宗五山十刹之一.元代高峰原妙、中锋明本和孤峰明德皆出于净慈,时谓“净慈三峰”.净寺历代高僧辈出,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当首推永明延寿、济公活佛和如净禅师. 永明延寿大师(904~975),五代时人,三十岁出家,后参德绍禅师发明心地,为法眼宗第三代传人.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入主净慈禅寺,前后长达十五年,从学僧众一千七百人,着《宗镜录》一百卷,取“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之义,调和各宗分歧,主张禅教一致,高丽国王闻其盛名,遣僧三十六人入华向其求法,清雍正皇帝对其推崇备至,誉为“曹溪后第一人”,称其着述为“震旦宗师着述中第一妙典”,被后世尊为净宗六祖. 济公,法名道济(1148~1209),南宋人,十八岁投灵隐寺瞎堂慧远出家,因其为罗汉再来,故现不平凡之相,为寺僧所不容,后移住净慈寺.传说他言行癫狂,嗜食酒肉,见义勇为,抱打不平,诙谐幽默而有文采.民间更流传有许多他的神异故事,被编成小说、戏曲等,广为传颂.济公这一形象,家喻户晓,深受百姓喜爱.本寺现尚有与济公传说有关之运木神井供游人瞻仰. 如净禅师,南宋人(1163~1228),曹洞宗名僧.时人评为“近世尊宿,绝无仅有者.”如净禅师注重禅定实践,强调只管打坐,嘉定十六年,日僧道元入宋求法,与如净一见相契,尽得所传,归国后创立日本曹洞宗,奉如净为始祖,如净生前曾两度住持净慈寺,圆寂后亦葬于净慈,至今墓塔犹存. 明太祖洪武年间,住持夷简铸了一口重两万余斤的大钟.每日傍晚,夕阳西下,暝色苍茫,钟声在群山碧空中回荡,响彻云霄,复由南屏山石穴回荡互激,经湖面远扬于十里之外,为西湖十景之一.清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高宗弘历南巡,于净慈寺山门外建一碑亭,刻“南屏晚钟”四字于内.西湖十景中,南屏晚钟最为盛矣. 净慈寺自创建以来,历经千余年风雨,屡毁屡建,文革期间又蒙浩劫.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净慈禅寺得以修复,目前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大雄宝殿、钟楼、观音殿、三圣殿、念佛堂等.随着杭州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地位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湖景区大环境的优化改造,以及人们对佛教活动方面的信仰需求,净慈寺院亦在力谋规划.着手扩建中的净慈寺,规模宏大,殿宇巍峨.诚为西子湖畔难得的佛国净苑.
后半句是“映日荷花别样红”,前半句是什么
映日荷花别样红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荷花》【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日荷花别样红 现在形容什么样的人
映日荷花别样红 现在形容:在事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上半句是什么
接天莲叶无穷碧
推荐访问: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思 映日荷花别样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