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古诗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古诗

描写桂林的诗句(共10篇)

时间:2018-11-23 来源:古诗 点击:

篇一:描写桂林的诗句

求描写桂林的诗句!

  王昌龄【送谭八之桂林】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李频【赠桂林友人】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王昌龄【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李渤【桂林叹雁】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陈叔达【早春桂林殿应诏】
  金铺照春色,玉律动年华.朱楼云似盖,丹桂雪如花.水岸衔阶转,风条出柳斜.轻舆临太液,湛露酌流霞.
  上官仪【早春桂林殿应诏】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
  王昌龄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李商隐【桂林】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义净【玄逵律师言离广府还望桂林去留怆然自述赠怀】
  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何日乘杯至,详观演法流.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许浑【送杜秀才归桂林】
  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骨肉未免然,又况四海人.嶷嶷桂林伯,矫矫义勇身.生平所未识,待我逾交亲.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药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不知四罪地,岂有再起辰.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子行诚艰难,我去未穷极.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寤寐想风采,于今已三年.不意流窜路,旬日同食眠.所闻昔已多,所得今过前.如何又须别,使我抱悁悁.
  杨衡【送公孙器自桂林归蜀】
  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将乘触物舟,暂驻飞空锡.蜀乡异青眼,蓬户高朱戟.风度杳难寻,云飘讵留迹.旧户闲花草,驯鸽傍檐隙.挥手共忘怀,日堕千山夕.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李商隐【谢往桂林至彤庭窃咏】
  辰象森罗正,句陈翊卫宽.鱼龙排百戏,剑佩俨千官.城禁将开晚,宫深欲曙难.月轮移枍诣,仙路下栏干.共贺高禖应,将陈寿酒欢.金星压芒角,银汉转波澜.王母来空阔,羲和上屈盘.凤凰传诏旨,獬廌冠朝端.造化中台座,威风上将坛.甘泉犹望幸,早晚冠呼韩.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子兮何为者,冠佩立宪宪.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于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治惟尚和同,无俟于謇謇.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挽.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金石出声音,宫室发关楗.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惜乎吾无居,不得留息偃.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
  李群玉【送萧绾之桂林(时群玉游豫章)】
  兰香佩兰人,弄兰兰江春.尔为兰林秀,芳藻惊常伦.灿灿凤池裔,一毛今再新.竹花不给口,憔悴清湘滨.一朝南溟飞,彩翮不可亲.苍梧云水晚,离思空凝颦.我亦纵烟棹,西浮彭蠡津.丈夫未虎变,落魄甘风尘.大禹惜寸阴,况我无才身.流光销道路,以此生嗟辛.万里阔分袂,相思杳难申.桂水秋更碧,寄书西上鳞.

篇二:描写桂林的诗句

描写桂林的诗句
快,准.

送谭八之桂林
王昌龄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
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赠桂林友人
李频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
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送高三之桂林
王昌龄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桂林叹雁
李渤
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
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
早春桂林殿应诏
陈叔达
金铺照春色,玉律动年华.
朱楼云似盖,丹桂雪如花.
水岸衔阶转,风条出柳斜.
轻舆临太液,湛露酌流霞.
早春桂林殿应诏
上官仪
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
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
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
送任五之桂林
王昌龄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桂林
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桂林路中作
李商隐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玄逵律师言离广府还望桂林去留怆然自述赠怀
义净
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
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
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详观演法流.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
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
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送杜秀才归桂林
许浑
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
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
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
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韩愈
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
骨肉未免然,又况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矫矫义勇身.
生平所未识,待我逾交亲.
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
药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
不知四罪地,岂有再起辰.
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韩愈
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
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
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
子行诚艰难,我去未穷极.
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韩愈
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
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
寤寐想风采,于今已三年.
不意流窜路,旬日同食眠.
所闻昔已多,所得今过前.
如何又须别,使我抱悁悁.
送公孙器自桂林归蜀
杨衡
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
将乘触物舟,暂驻飞空锡.
蜀乡异青眼,蓬户高朱戟.
风度杳难寻,云飘讵留迹.
旧户闲花草,驯鸽傍檐隙.
挥手共忘怀,日堕千山夕.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韩愈
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
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
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谢往桂林至彤庭窃咏
李商隐
辰象森罗正,句陈翊卫宽.
鱼龙排百戏,剑佩俨千官.
城禁将开晚,宫深欲曙难.
月轮移枍诣,仙路下栏干.
共贺高禖应,将陈寿酒欢.
金星压芒角,银汉转波澜.
王母来空阔,羲和上屈盘.
凤凰传诏旨,獬廌冠朝端.
造化中台座,威风上将坛.
甘泉犹望幸,早晚冠呼韩.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观察使裴行立也)
韩愈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
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
子兮何为者,冠佩立宪宪.
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
于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
治惟尚和同,无俟于謇謇.
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挽.
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
金石出声音,宫室发关楗.
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
惜乎吾无居,不得留息偃.
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
送萧绾之桂林(时群玉游豫章)
李群玉
兰香佩兰人,弄兰兰江春.
尔为兰林秀,芳藻惊常伦.
灿灿凤池裔,一毛今再新.
竹花不给口,憔悴清湘滨.
一朝南溟飞,彩翮不可亲.
苍梧云水晚,离思空凝颦.
我亦纵烟棹,西浮彭蠡津.
丈夫未虎变,落魄甘风尘.
大禹惜寸阴,况我无才身.
流光销道路,以此生嗟辛.
万里阔分袂,相思杳难申.
桂水秋更碧,寄书西上鳞.

篇三:描写桂林的诗句

有哪些句子是描写桂林的山而且里面还运用了排比句和拟人句【描写桂林的诗句】

桂林的山多雄伟啊,桂林的山多高呀,危峰 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桂林的山多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漓江的水真静,静得像一块镜子;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砂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快无暇的翡翠.“多美的桂林山水啊”,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我自己好像坐在小舟里,观赏着桂林山水的美景,似乎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描写桂林的诗句】

篇四:描写桂林的诗句

《桂林的春天》作文600字
或者一些描写桂林春天的优美句子撒~

1月31日下午三点钟,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并没有感到一丝一毫冬天的寒冷,而是感到春天的温暖.带着一种快乐舒适的心情,我跟爸爸去游桂林叠彩山.
叠彩山风景很美,中外游客很多,我们经常去,陈毅元帅那句:“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就出自于此.
叠彩山是由于越山、四望山、明月峰与仙鹤峰4峰组成,这次我们去的是了于越山,拾级而上,曲折蜿蜒,一步一景,顶上有座于越亭,那里群山环绕,山青水秀,远处看漓江像一条银龙从旁边游过,坐在亭内,一阵清风吹来真舒服啊!小鸟在花枝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的叫,温柔婉转,好像在唱歌;山上的鲜花左摇右晃,含羞带笑,好像正穿着艳丽的裙子在跳舞.正如爸爸指给我看的于越亭两旁柱子上写的对联:“鸟语有情怜故地,山花无语寄清风”,他给我解释了诗的含义,我觉得对联写得非常好,特别贴切,和我看到的一样,看来古人当时是见景抒情,而我不会作诗,只有干着感叹的份了,我和爸爸找了几个漂亮的地方,照了几张相,又继续探景.
接着我们又游览了明月峰、仙鹤洞,还去了百鸟园喂鸟.在百鸟园门口我们看见了一只有趣的会说话八哥,它一身光亮的黑毛,昂首挺胸,脑袋不停地转,看起来象个小博士,很可惜,它只会说“你好”一句话,其他全是鸟语,听不懂,要不然就可以和它多说两句了.我们买了些鸟食,喂了鸟,还和尖嘴鹤等小鸟照相.
直到下午五点半钟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两点才离开了叠彩山.
篇二:游桂林
听人家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当时,我还有一点半信半疑,到了桂林我见了果然如此.
无论是桂林的水,还是桂林的山,都是那么令人神往.第二天,我们游玩了桂林的漓江,漓江在桂林市区的那一段最浅.游人们脱下鞋子,卷起裤脚,在江水中行走起来.有的游客干脆坐在竹排上,把脚浸泡在水里,有的游客在拍打江水,互相嬉戏.有时,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出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像一块翡翠.
桂林不仅水美,而且山也非常吸引人.
在漓江附近有一座象鼻山,有的游客喜欢到山顶上去高声喊叫,有的游客喜欢站在山下看景色.我就是第二种游客,喜欢站在山下看景色.我站在山时,发现有一块像象鼻子的一块石头,我想!象鼻山就是由此而得名的吧!我们乘着游船在漓江上缓缓的行驶着,一眼望去,都是姿态不一的山岭.有的像笔架,有的像一个妇女背着一个儿童在翘首遥望.最奇妙的要数黄布滩倒影了.山上五彩斑斓的石纹,像一匹匹黄布倒映水中.
漓江的夜景更美丽.明亮的夜光照耀在水面上,水面就闪出一个银白色的圆球来.让人感觉夜空上有一个月亮,水面上像也有一个月亮,在慢慢地移动着.水面两旁有数不清的垂柳,有些柳枝已经垂到了水面上,微风一吹,柳枝就在水面上跳起舞来.
桂林迷人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亲身感受.
篇三:游桂林
清晨,我们顶着浓浓的巨雾,来到了美丽的桂林.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所以,我们首先便去阳朔游漓江.
一上了船,就能看见“骆驮过江”这个景点,有三只巨大的骆驮将要过江,看见了这漓江连绵不断的山奇峰罗列,被这神奇的山水牵绊,永远留在了这里.随着船在游动,又能看见象宝石一样的山坐落在那里,这就是宝石峰.看着这山峰,我真想把那宝石抢来占为己有.看着这么多山,真美丽,应了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漓江真遗憾”.
接着我们来到了桂林的另一景区---银子岩.一走进这个地方,就感觉无洞不奇.你随便走到哪,都能看到石钟乳凝成象刺刀状,闪着光,就象银子一样,难怪叫银子岩.美丽的银子岩还有三宝:第一宝,音乐石屏.这是由18个石钟乳凝成的石屏,每敲一个石屏,便会发出不同声音,清脆悦耳,在彩灯的照耀下更加绚丽多彩.第二宝,便是宝雨伞,已被列为国家保护项目.看,这个雨伞怎么会有个缺口呢.其实是旁边站在花果山的美猴王孙悟空打的.为防止孙行者再捣乱,观音菩萨、托塔李天王就守在伞旁,这个宝伞的由来可真有趣.第三宝,是我最喜欢的,叫“神奇双柱“.两根顶天立地的石柱,非常高大威猛.我也要学这石柱,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听陪我一同游玩的爸爸说,这些宝物都有上亿年的历史了.我惊叹不已.
最后,我们来到了桂林的又一景点---图腾古道.生活在这里的人是野人部落,母系氏族.他们的语言跟我们不同.在这里,我们还看到野人部落精彩的演出.
游玩了两天,我依依不舍的告别.我们和当地的导游约好了,一百年以后,我们还来看,看那石钟乳是否母子相连.

篇五:描写桂林的诗句

下面哪一句是夸张句
这几句都是引用古人诗句,描写桂林九马画山景色的。哪一句是夸张句。
1、“马图呈九道,奇物在人间”
2、“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中九匹状元郎”
3、“扫成屏障几千春,洗雨吹风转更明,应是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
4、“六年久识奇峰画,五度来乘读画舟”
请楼下的几位简要说明理由。

首先,必须弄清楚夸张的意思,夸张的释义如下:修辞手法,是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如“他的嗓子像铜钟一样,十里地都能听见”,“疑是银河落九天”等。
其次,分析诗句,显然根据释义可以直接排除第二句,第四句(因其陈述主观感受,并未夸大),至于第一句,也是对此山此景的描述,而第三句,颇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味道,尤是“扫成屏障几千春”,“应是天公醉时笔”,夸张得很明显了,启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加强了语句的力量和对九马画山的遐想。
最后,个人分析,仅供参考。

【描写桂林的诗句】

篇六:描写桂林的诗句

课文《桂林山水》中描写漓江水清的句子是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描写桂林的诗句】

篇七:描写桂林的诗句

桂林山水,————————————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烟台的海,是一副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是一幅浓墨淡彩的水墨画,是一道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绝佳美景,是一处海内外人士留恋往返的旅游胜地.

篇八:描写桂林的诗句

怎样描写桂林的山

桂林的山主要就是奇,险,孤,峭.喀斯特地貌,山千奇百怪,各有不同.

篇九:描写桂林的诗句

哪句诗是形容风景很美却无心留恋的

有一首诗:这样描述桂林着名风景区象鼻山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
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
就是形容风景很美却无心留恋的

篇十:描写桂林的诗句

求一首袁枚写的诗的名字
袁枚曾经写过一首诗,是和他家的匠人有关的,就是主要和匠人有关,就像他的一首诗是《别常宁》写的是仆人常宁一样,

袁枚在桂林的一段往事
  1736年(乾隆元年)年仅21岁的袁枚,从家乡杭州千里迢迢来到桂林,投奔他的叔叔以寻找新的出路.
  袁枚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和叔叔都在外地游幕,家中由祖母主持,一直没有固定的家产,赁屋而居,家徒四壁,日用艰难.不过袁枚在杭州却以早慧闻名,12岁就考取秀才,被视为神童,18岁由浙江巡抚程元章保送到万松书院学习.年轻的袁枚兴趣广泛,对科举制艺并不专心,结果在大考中接连败北.
  于是,袁枚的祖母做主,以二两银子做路费,请人送他到江西,又借钱坐船到桂林,投奔当时正在广西巡抚金鉷幕府中的叔父袁鸿.袁鸿对穷愁潦倒的袁枚并不客气,倒是金鉷有心测试一下这个名闻遐迩的神童才子,便在巡抚衙门的八桂堂中,便命他立时做一篇《铜鼓赋》,结果袁枚援笔立成,文采飞扬,博得众人大加赞赏.
  年轻的袁枚在桂林期间游览了现今七星公园内的七星岩和栖霞寺,并做诗《同金十一佩恩游栖霞寺并望桂林诸山》以记其事.诗中记述,袁枚是6月份去的七星岩,“山腰有洞五里许,秉火直入惊乌鸦”.按以前游览七星岩,都由旁边的栖霞寺僧人做准备火把并当导游带领入内,按所游览岩洞的大小分别收取不同费用,在民国期间还是如此(见田曙岚《广西旅行记》),想来袁枚当时也是由当地僧人带领前往的.
  七星岩内千奇百怪的钟乳石让年轻的袁枚大为惊奇、叹为观止.“山川人物溶在一炉内”的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他想象地比喻道,那定然是古代的神仙精怪聚集在一起,“忽然刚风一吹化为石”.否则,“造化纵有千手眼,亦难一一施雕镌”.游罢下山,袁枚依然心有所念:“我本天涯万里人,愁心忽挂西斜月”.
  在金鉷的巡抚衙门里住了3个月后,博学鸿词科即将开考的消息传到桂林.这本是朝廷为优待那些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长德邵的硕儒而专门开办的,但金鉷却专折保举21岁的袁枚参加,还赠送他120两银子,并遣专人护送到京师.
  离开桂林时,袁枚对金鉷感激涕零.一方面,金鉷的特别推荐使他名声大振,另一方面,获得展示才华的机会也让他踌躇满志.在临别赠金鉷的《荐鸿词北上辞别桂林中丞》一诗中,他说自己是“万里投知己,千秋见伟人”,并表示自己要不负众望、知恩图报:“桂岭三秋月,长安一路尘.拜辞先洒泪,图报屡看身”.
  在桂林的短短3个月期间,袁枚还和他叔叔家的仆人常宁结下友情,在送别常宁的诗中,他饱含深情地说:“知己哪须分贵贱,穷途容易感心情”.(《别常宁》)
  从“穷途容易感心情”这句诗可以看出,袁枚对自己的桂林之行是百感交集的.在遭遇人生最初的挫折后,他来到桂林以图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里他获得声誉并重新燃起希望,所以在诗中他要常宁等着他的好消息.
  博学鸿词200多人的应考者中,袁枚年纪最轻,尽管又没能考中,但才子的名声已在京中不胫而走.结果,2年后的袁枚如愿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为他此后成为近50年的文坛盟主打下坚实的基础.
  1784年,在离开桂林48年后,69岁的袁枚再度来到桂林.这次他是从广州沿水路西行,当年9月16日(农历纪年)出发,半个月后到达阳朔.此时的袁枚已是文坛领袖,名声远播,而且身体健康,据当时人描述,看起来犹如五十多岁的模样.
  舟行途中,袁枚得以包揽桂林山水.他写了九首六言诗来描述眼前所见,并认为它们实际已经超过家乡的天台山和雁荡山.“碧簪照水横抽,石笋当空孤插.造成阿育天王,八万四千宝塔”.这首小诗将漓江沿岸孤拔挺秀的山峰,比喻成一座座佛塔,形象可人,又饶有禅趣.
  重进入桂林,让袁枚感慨丛生.可以说,他一生的功名事业,都发端于桂林.将近50年过去,垂暮之人(袁枚听信算命人言,自认只能活到73岁)旧地重游,所看见的又是什么呢?桂林城中已无故旧,只有当年的山水依稀照人.在《重入桂林城作》中,袁枚写道:“水石无情我有情,一丘一壑皆前生”,充分表达出袁枚对桂林这个自己早年寻梦之地的诚挚感情.他仿佛又看见年轻的自己站在当年的桂林街头:“黄粱一梦谁能再,我竟来寻梦还在”.
  10月8日(农历纪年),袁枚重游七星岩,这时他才知道50年前那个夏天所游览的并非岩洞的全部,而是一小段而已,于是再度做诗记之.
  桂林城中心的独秀峰,因突兀险峻及古来游览、刻石者众多,成为往来桂林的人必去之地.袁枚在游览后写下一首着名的《独秀峰》,其开头两句“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被后世认为是描写桂林山峰特色的佳句,被广为引用.在诗里,袁枚更是从山峰的形状,想到个人的行为、观念:“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期间,袁枚还游览七星岩附近的菩陀寺,后来又攀登叠彩山,游览风洞,登高远眺.
  在桂林期间,袁枚也去探访原先故人的旧宅,但人非物亦非,徒增感慨而已.他早年刚到桂林时,曾在巡抚署衙内遇见一位铁髯居士,精于方术、导气、养生之学,兼之鹤发童颜,袁枚视之为神仙,此度再往其旧居,却发现那里已变成佛寺,原先遗迹荡然无存,袁枚只得喟然:“大抵神仙多解蜕”.(《访韦铁髯钵园旧居》)
  对当年不遗余力推荐自己赴京(此事当时即被载入广西府志)的原巡抚金鉷的感恩之情,一直萦绕在袁枚心中.此次他再度来到当年署衙,不禁感慨万千:“人天渺渺恩难报,函丈依依事未忘”.袁枚在早前诗文里记述,由于巡抚大人对他爱护有加,结果使得他的叔叔也对他也另眼想看.如今,过去的荣耀都已远去,“只有庭前丹桂树,见公夸许见公怜”.(《重等抚署八桂堂有怀荐主山德公》)
  近50年过去,对当年权倾一时的金巡抚,桂林城内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袁枚发现还有两人还依稀记得当年旧事,在重温昔时情景时,他不禁“双泪落如丝”.(《德山中丞抚粤九年,事在雍正间,问之粤人,竟无知者.惟刘仙庵、僧恒远犹能言其颠末,喜赠一诗》)
  袁枚这次在桂林住了近2个月时间,于那年的暮秋初冬时节离开桂林北上湖南.在离开桂林的那天,一些当地人士到漓江边为其送行,他们中有书院山长,有当地官吏,也有布衣士子携诗到舟中相顾,袁枚十分感动,到湖南全州后,袁枚写诗相赠:“知否衰翁行半月,梦魂还绕桂林西?”
  袁枚离开桂林,当地不少官吏赠诗赠物.岑溪县令李义堂赠诗索和,袁枚一挥而就;大司马庆树斋赠送貂皮衣帽,李松圃赠送石菖蒲,谢蒲柳赠送苗锦,这些袁枚都有诗报谢.
  从桂林坐船到兴安灵渠,100多里的路程,袁枚走了10天.到兴安后,有感沿途景色,袁枚写下一首描写桂林山水的佳作:“江到兴安水正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在离开桂林的舟中,袁枚感慨万千,一连写了四首诗(《舟中遣怀四首》).自己白首远游,邻里嘲笑,家人劝阻,但袁枚有自己的理“倘为名利出,未免心烦忧;专为山水行,何处非虚舟?”
  离开兴安继续北行时,袁枚看见桂江边的一枝垂柳,这让他格外高兴:“可是江南人忆我,六千里外教君迎?”(《将到湘山寺,江上有垂柳一枝,入粤以来所未见也》)
  此时的袁枚,已告别了他一生魂聚不散的桂林.

推荐访问:古人描写桂林的诗句

上一篇:含有春的诗句(共10篇)
下一篇: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