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英语知识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英语知识

清朝历史

时间:2016-03-03 来源:英语知识 点击:

清朝历史篇1: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

清朝历史_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


  备战2018,高考历史考什么呢?那么,下面由小编为整理有关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的资料,感兴趣的朋友们来看一下吧!
  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封建国家的分裂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加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交流和民族大融合;应用科技和封建文化的繁荣。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说明:此阶段学习的重点一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一是民族关系;一是从宋太祖到王安石变法的内在联系;一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高考历史知识点:明清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扞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11、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着。教育。(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说明:此阶段应注意:统一,资芽,没落,巩固。

  总之,一部中国古代史,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统一与分裂,治世与乱朝,融合与隔阂,明主和昏君,交流和封闭……,耐人寻味。

  2018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近代现代史

  自1840年到2000年的中国是充满着急剧变化的一百六十年。这一百六十年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1840年~1949年的半殖半封社会阶段,是一个世纪的屈辱,抗争和探索;1949年以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半个世纪的曲折探索。

  1840至1949年又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年是:

  (1)资本主义列强此消彼长变换各种手段勾结中国的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半殖半封社会,并扶植反动势力不断深化这一统治秩序的历史。

  (2)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和经济富强同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且在斗争中提出了不少的救国探索方案。包括地主阶级的师夷论,洋务论;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方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维新方案,革命派的革命共和方案等。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各个派别的斗争和探索尽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皆归于失败,但都作出了相应的历史贡献,而且为后人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3)在中国半殖半封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曲折地产生和发展着,为中国革命史的深刻转折提供着经济,阶级和思想条件。

  1919-1921年由于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中国革命迎来新的曙光,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曲折斗争,终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这就是“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这其中中共经历和外部敌人与内部左右倾的斗争,不仅完成了革命任务,而且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马列毛的正确理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采取革命的武装斗争方法,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向社会主义前途迈进---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领导是我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中心问题是土地革命。上述思想在国民大革命中开始萌生,土地革命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时期完全成熟,解放战争时期达到高度娴熟的程度。实践证明其确实是我党革命斗争的结晶。

  如果说建国前是革命史,是政治史,是求独立史,那末建国后就是建设史,是经济史,是求富强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由开局不错,到误入歧路又到拨乱反正,成绩辉煌的历史。总的内容就是建国前曲折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毛思想)赢得独立;建国后曲折探索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邓理论)走向富强。建国后的历史四个阶段(考试说明将其合成三个阶段,即56-76年合为一个阶段)。

  (1)1949-1956总的来说我国是处于一个过渡的社会阶段-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前后联系相承的两个转变:1949-1952是由半殖半封的社会形态转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由半殖半封的残破经济转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得到恢复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上推翻大地主大买办的独裁政权转为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政协代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角色。53-56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改造为社会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经济上经过三大改造由多种经济并存到公有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工业化开始起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政治上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标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6-1966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在曲折中探索前进的十年。总的来说成绩为主。但左的错误逐渐占据上风-最终演变成十年文革。

  (3)1966-1976年的文革内乱时期,注意同极左斗争的内容。

  (4)1978年全面拨乱反正,实现了全方位的伟大历史转折,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伟大成就。

清朝历史篇2:历史人物光绪皇帝的介绍


  光绪皇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是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与慈禧胞妹叶赫那拉·婉贞的儿子,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光绪皇帝的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光绪皇帝的简介

  光绪帝名叫爱新觉罗载??,出生在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北京太平湖边的醇王府内。父亲是醇亲王奕?,母亲是慈禧的胞妹叶赫那拉·婉贞。他是清朝入关以来第九位皇帝,是清朝建国以来第十一位皇帝,年号为光绪,在位总共三十年,史载于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8年暴病身亡。

  光绪帝并不是同治帝的儿子,他们只是叔侄关系。只因同治皇帝直至驾崩之际,膝下并无子嗣,故而在徇私的慈禧太后竭力坚持下,立其胞妹之子载??为帝。这也令当初养心殿内的军机大臣们颇为懊恼和不甘。光绪帝登基后,慈禧太后一边垂帘听政,故而实权并不在他的手里,这在光绪帝亲政之际也未能改变。光绪帝每天都要对慈禧太后唯命是从,即便是自己的家庭都要收到慈禧太后的监视,并且时常从中阻挠。其中光绪帝最为宠信的珍妃他他拉氏也是在遭受慈禧太后厌弃,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投进杀害的。虽说光绪帝在为处处受到慈禧太后的牵制,其政治理想不懂施展。但是在他在位的三十年里还是做出他前几代帝王无法比拟的政绩。光绪帝重视国家主权,对割地赔款这样丧权辱国的条款是极为敏感的。在新疆遭受英、俄蚕食之际,清军经历两年的整顿和准备,在左宗棠的率领下并以及人民的帮助下成功收复新疆。在看到甲午战争的惨败之后,光绪帝可谓是痛定思痛,极为开明地接受了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力图光复中国大国风范,只是在保守派的重重打压下以失败告终。虽然光绪帝一生是悲剧的,但是他为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是一个悲剧性的伟大人物。

  光绪皇帝是谁的儿子

  同治十三年,年仅十九岁的同治帝驾崩。但是同治帝并无子嗣,从将来便于掌握朝权这一基本点出发,慈禧太后在召开会议后选择了自己胞妹的儿子作为同治帝的继任者,这就是光绪帝。

  光绪帝并不是同治帝的子嗣,他的生父是爱新觉罗·奕?,母亲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叶赫那拉·婉贞。爱新觉罗·奕?是的当年道光帝的第七子,也是咸丰皇帝的弟弟。也许是因为慈禧太后的胞妹是奕?的大福晋,所以他在当年的党争之中是站在慈禧太后一边的帝后势力。就在咸丰帝驾崩之后,奕?联同恭亲王助慈禧太后成功发动了辛酉政变,这次政变令慈禧爬上了清末的权利顶峰,成为了大清朝的实际掌控着。如此功劳自然让慈禧对奕?信任有加,可以说后来的慈禧选择奕?之子作为同治帝的继任者,很大程度上在于她对奕?的信任。奕?在光绪帝继位不久后辞退官职,并于光绪十六年病逝。而光绪帝的生母婉贞正是慈禧的亲妹妹,虽然她有着当时在常人看来甚是高贵的身份,当朝皇帝的生母、太后的胞妹已经亲王的嫡福晋。这些看起来很是光鲜亮丽的外衣之下,却是只有她自己知道的思子之苦。因为慈禧的独子同治帝驾崩且无子嗣,为了让新皇帝成为自己的“傀儡”利于自己掌控大权,她便想到让自己的亲妹妹年仅三岁的儿子继任皇位。从此婉贞便一直思恋着久居深宫中的贵为天子的儿子,相见却是不可能的。直到婉贞病危将死之际,光绪帝才前来探望。

  光绪皇帝之死的真相

  光绪帝名为爱新觉罗载??,是清朝史上第十一位皇帝,是清朝入关的第九位。载??于公元1875年登基,并于公元1908年即光绪三十四年驾崩,去世六年后葬于清西陵的崇陵。

  由于光绪帝身处风雨飘摇的清朝末世,加上生前与慈禧太后的矛盾之激烈,故而人们对他的暴病而亡充满的疑惑和猜测。其死后大致有如下几种猜测。有的认为慈禧太后命令太监将其毒死的,因为当时光绪皇帝的入殓都是一反常态的由宫中的太监进行的。而且在慈禧太后病重之际,同样抱病在身的光绪在日记中表述自己一定会死在慈禧之后,如此方能对她的势力进行绞杀,得知情况的慈禧太后愤恨不已。有的更是认为是袁世凯害怕,在慈禧死后光绪帝会报复于他。袁世凯便与皇族的庆王勾结,意欲通过政变废黜光绪帝,转立庆亲王之子。由于不能成,袁世凯便毒杀了光绪帝。这一说法可能有些更多的捕风捉影之势。还有的认为光绪帝就是病死的,因为政治的失意,家庭的破灭使之患有了神经功能症。在一年的多发病的状态下去世,而这一说法在很长的时间里被大家所接受。然而关于光绪帝的死因终于在2008年得出结果,经科学复分析证明其死于砒霜中毒。如此大家就推测凶手究竟是谁,而被怀疑最深的就是慈禧太后。慈禧曾故意透露给光绪帝,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光绪帝听闻之后面露喜色。得知之后慈禧更是坚信之前的日记一说,这也同样坚定了她打算让光绪帝走在她之前的信念。
 

  猜你喜欢:

1.清朝历史大全

2.怀中-- 历史人物简介

3.曾子将行的历史人物故事介绍

4.历史上李牧的人物简介和主要事迹介绍

5.着名人物创业成功的故事

6.阿那律尊者的历史故事介绍

清朝历史篇3:历史人物宣统帝溥仪的介绍

清朝历史_历史人物宣统帝溥仪的介绍


  溥仪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整理的宣统帝溥仪的人物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宣统帝溥仪的人物简介

  宣统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着非常强烈的戏剧性。

  宣统帝出生于1906年,在1909年的时候被推上了皇位,当时年幼的他根本没有什么行为能力,所以把持朝政的是他的母亲和朝中群臣,而他更是小小年纪就因为辛亥革命之后的反清热潮在袁世凯等人的逼迫之下被迫退位,成为了清朝的末代皇帝。虽然退位了,但是小皇帝的生活其实还不错,并没有就此沦为平民,依旧在紫禁城中享受着繁华的生活,并且还有一批死忠份子对他效忠。

  后来在宣统帝12岁的时候,清朝的遗臣张勋发动兵变拥立宣统登基,但是这次的复辟只过了11天就再次下台,之后的宣统还是在紫禁城中好好的生活着,没事逛逛街,看看书,到有一种富家公子的感觉。但是后来随着北京政变的发生,宣统不得不逃到了日本使馆,从此就沦为了日本人的傀儡。在之后的日子里,宣统在日本人的支持之下,建立了伪满政权。在日本战败之后,宣统先是沦为了战犯,后来在监禁生活中受到了共产主义的感化,他的思想得到了巨大的进步,所以被特赦出来,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身份过完了他的一生。

  可以说宣统的一生是非常传奇的,试问历史上有几个人能够像他这样,做过皇帝,当过傀儡,受到过监禁,最后还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安享晚年。

  宣统帝溥仪的儿子介绍

  众所周知,清朝的最后三个皇帝都没有后代,宣统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没有儿子,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种情况很不可思议,皇帝又不是那种娶不到老婆的穷汉子,明明是妻妾成群,怎么会没有后代呢?是不是记录的人给记漏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虽说历史这种东西有时候很假,但是在皇帝的后代这种事情上,没有一个史官会少写,这种跟皇室传承有关系的事情,给他们再多的胆子也不敢漏写。

  那么为什么宣统这么久都没有孩子呢?第一点和满清不正常不科学的通婚方式有关系,他们经常近亲结婚,可能因此留下了一种基因的遗传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宣统自己就有着一种男性的生殖疾病,虽然也经常在寻求治疗,但是效果都不怎么好,所以溥仪的妻子其实基本上都没有过什么性生活,也就自然不可能会有孩子,如果有了的话,那溥仪也就绿了。据说当时溥仪大婚的时候就没有和婉容洞房,而是一个人跑到外面和太监玩了一个晚上,可见溥仪确实缺乏这方面的功能。

  那么溥仪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疾病呢?这和他少年时候的经历有着巨大的联系,据说他十几岁的时候太监们为了不让他到处乱跑,自己就能够安心的睡觉,经常就把那些如狼似虎的宫女们带到他的床上,有的时候甚至有好几个宫女,后来太监还找来了药来刺激溥仪的身体,久而久之溥仪从生理到心理上都对女人失去了性趣。因此虽然溥仪一生结了五次婚,但是都没有孩子。

  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的故事

  《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是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由香港拍摄,内容是根据清朝的历史改编而成,为了加入故事的趣味性,这部电视剧中也加入了野史。

  当时,拍摄这部电视剧时,动员了多方面的力量,在请演员上,更是动员了亚种电视台门下的大多数演员参与了拍摄。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系统的清朝故事,所以在香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除此之外,台湾等一些地方,同样有大批的受众,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这部电视剧演员问题,一度在台湾被禁播,到90年代中期后,台湾地区才对《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进行解禁。这部电视剧之所以会走红,是因为这部电视剧之前被禁播,这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兴趣,加上这部电视剧本身就有可观性,所以《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至今还有电视台播出。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俩人身患疾病,面对未来立帝问题,俩人召见了相关大臣,在慈禧太后的坚持己见下,决定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下一任皇帝。光绪皇帝认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朝中辅佐大餐也值得自己信赖,便放心的离开了人世。

  光绪去世后,溥仪登基成为皇帝,他便成为了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统治,而溥仪也离开了皇宫,离开之前,北京钟鼓楼上的铜钟最后一次敲响,《满清十三皇朝之宣统》便结束了。
 

  猜你喜欢:

1.清朝历史大全

2.怀中-- 历史人物简介

3.曾子将行的历史人物故事介绍

4.历史上李牧的人物简介和主要事迹介绍

5.着名人物创业成功的故事

6.阿那律尊者的历史故事介绍

推荐访问:清朝历史简介

上一篇:odm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计算机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