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好税法首先就要学习还税法的基础知识,对于最新的税法知识大家读懂了多少呢?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了一些最新税法基础知识,欢迎参阅。
最新税法基本知识
一、税法的概念。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基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二、税收的本质。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
三、税收的产生。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常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中国的税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时代鲁宣公实行“初税亩”从而确立土地私有制时才出现的。
四、税收的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五、税收制度构成的七个要素
1、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关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3、税率,这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程度。税率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与超额累进)和定额税率三种基本形式。
4、纳税环节,是指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
5、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一般的按次与按期征收两种。
6、纳税地点,是指缴纳税款的地方。一般是为纳税人的住所地,也有规定在营业发生地。
7、税收优惠,是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纳税义务的规定。从目的上讲有照顾性与鼓励性两种。
六、现在的税收分类及税种。按现在大的分类,主要是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和其他:
1、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
2、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
4、财产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
5、行为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6、其他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
增值税的税法知识解读
增值税是对生产、销售商品或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中的增值额为课税依据所征收的一种税。是由法国财政部官员法里斯?劳拉首先提出并实行,后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新课税制度。因为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征税,所以叫做“增值税”。
增值税只就商品销售额中的增值部分征税,避免了征收的重叠性,这是增值税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增值税区别于其它流转税的一个最显着的特征。但是由于各国规定的扣除范围不同,增值税仍然带有一定的征税重叠因素。随着扣除范围的扩大,征税的重叠性就越来越小,或完全消除。我国目前正在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变,抵扣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一、纳税人
增值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销售、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各类企业、单位和个人。
企业、单位或个人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4)将自己生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企业、单位或者个体经营者,分配给股东、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
境外的单位和个人在境内销售应税劳务,而在境内未设经营机构的,以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人的,以购买者为扣缴义务人。
二、税目和税率
(一)一般纳税人实行两档税率。一档税率为17%;一档税率为13%。另外,出口货物税率为0%。具体税率如下:
1.适用13%税率的税目:农业产品;粮食复制品;食用植物油;自来水、暖气、热气、热水、冷气;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煤炭。
2.适用17%税率的税目:除13%税率以外的其他货物和进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3.适用0%税率的税目:纳税人出口货物。
(二)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6%(工业)和4%(商业).
适用6%征收率的纳税人还包括:(1)一般纳税人生产的下列货物: ①县以下小型水力发电单位生产的电力;②建筑用和生产建筑材料所用的砂、土、石料;③以自己采掘的砂、土、石料或其他矿物连续生产的砖、瓦、石灰;④原料中掺有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及其他废渣(不包括高炉水渣)生产的墙体材料;⑤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制成的生物制品。(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来水。
适用4%征收率的纳税人还包括:(1) 寄售商店代销寄销物品;(2) 典当业销售死当商品; (3) 免税商店零售的免税货物。
纳税人销售旧货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
税法基础知识记忆小口诀
1、税法之消费税
销售什么产品要缴纳消费税?
口诀:“三男三女去开车”
三男: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
三女: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去开车: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汽油柴油
2、税法之其他
有些小税种的税金是不能计入“应交-应交”这样的科目的,需要进入费用类科目,以下是记入管理费的四个税金:
口诀:“等我们有钱了,我们就可以有房有车有地有花”
有房:房产税
有车:车船使用税
有地:土地使用税
有花:印花税
3、税法之增值税
在增值税计算中,可抵扣的三个不同的税率为:运费:7%,废旧物资:10%,向农业生产者购入的免税农产品13%这三个%容易混淆:
口诀如下:
“今日好运气”(7)
“出门拾废品” (10)
“拾了13个农产品”(13)
4、税法之增值税
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包括:
①将货物交给他人代销
②销售代销货物
③设有两个以上的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④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⑤将自产或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
⑥将自产或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予股东或投资者
⑦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⑧将自产或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
口诀:两代(①.②.)两销(③)非投配(④.⑤.⑥.)几(集)个送他人(⑦.⑧.)
5、税法之增值税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前六项:
口诀:固免非几个非非
固(固定资产)免(免税项目)非(非应税项目)
几(集体福利)个(个人消费)非(5.非正常损失购货)非(6.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税法基础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企业税法基础知识
1、网上申报
已办理实名制的纳税人,可登录广东省电子税务局(www.etax-gd.gov.cn)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申报,不需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纸质申报表资料。
2、前台申报
查账征收企业需携带电子申报数据和加盖公章的纸质申报资料。
核定征收企业需携带加盖公章的纸质申报资料。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需报送资料
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如实填列和报送下列有关资料:
1、查账征收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及附表各2份。
涉及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同时应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及附表各2份。
存在税前资产损失扣除情况的企业应报送资产损失申报材料和纳税资料。
资产损失按其申报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形式
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的,实行汇总纳税办法的居民企业
——总机构应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 类,2014 年版)》,同时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和各分支机构的年度财务报表、各分支机构参与企业年度纳税调整情况的说明。
——分支机构应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 年版)》,同时报送总机构申报后加盖有税务机关业务专用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 年版)》复印件,分支机构参与企业年度纳税调整情况的说明。
2、核定征收企业
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2份。
优惠备案事项
符合企业所得税优惠条件的纳税人,应不迟于年度汇算清缴纳税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优惠备案手续。其中小型微利所得税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通过填写纳税申报表相关栏次履行备案手续。
法律责任
纳税人应如实、正确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完整、及时报送相关资料,并对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法律责任。
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进行汇算清缴,或者未报送税法规定需报送的资料,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税收的基本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
税法基本原则是统领所有税收规范的根本准则,为包括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在内的一切税收活动所必须遵守。
1.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税收法定主义贯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全部领域,其内容包括税收要件法定原则和税务合法性原则。税收要件法定主义是指有关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等税收要件必须以法律形式做出规定,且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明确。税务合法性原则是指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依法征税,不得随意减征、停征或免征,无法律依据不征税。
2.税法公平原则
一般认为税收公平原则包括税收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即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税收公平原则源于法律上的平等性原则,所以许多国家的税法在贯彻税收公平原则时,都特别强调“禁止不平等对待”的法理,禁止对特定纳税人给予歧视性对待,也禁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特定纳税人给予特别优惠。
3.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包含两方面,一是指经济效率,二是指行政效率。前者要求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后者要求提高税收行政效率。
4.实质课税原则
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应根据客观事实确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并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
税收的基本要素
税法构成要素是税收课征制度构成的基本因素,具体体现在国家制定的各种基本法中。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纳税地点、税率、税收优惠、纳税环节、纳税期限 、违章处理等。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三项是一种税收课征制度或一种税收基本构成的基本因素。
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是缴纳税款的主体,直接同国家的税务机关发生纳税关系。
与纳税义务人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扣缴义务人,是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也称课税客体,是指针对什么样的标的物进行课税。这是划分不同税种、区别一种税不同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税率是税法规定的每一单位课税对象与应纳税款之间的比例,是每种税收基本法构成的最基本要素之一。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制度。一般来说,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三种。
看过"企业税法基础知识 "的人还看了:
1.最新税法基础知识
2.税收基础知识试题
3.税收基础知识
个人消费是指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对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的消耗,它是人们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人消费主要包括用于个人及其家庭消费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消费品。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个人消费的纳税业务的税法知识,欢迎阅读。
1.购进货物用于个人消费的增值税不得抵扣。
企业购进生活用品,发放给员工,属用于个人消费。
如果企业购进的货物原本计划用于生产经营,如果用途发生改变,采购后直接用于个人消费,如果取得了增值税发票,而且已认证抵扣了,那么在用于个人消费时就需要作进项税额转出。
2.自产货物用于个人消费,增值税视同销售。
企业将生产的货物发放给员工或客户,属用于个人消费。
企业生产的产品原本用于销售而没有用于销售,直接用于了个人消费,因此会计在核算时没有确认收入,那么虽然会计没有确认收入,但税法是需要视同销售,需要按市场售价计算销项税额。
3.购进服务用于个人消费,增值税不得抵扣。
企业从租赁公司租赁小汽车给公司管理人员上下班使用,属用于个人消费。
如果企业对外购进的服务是用于个人消费,取得了增值税发票也不能抵扣,需要作进项税额转出。
4.销售服务用于个人消费,增值税视同销售。
餐饮企业年终开总结会,员工在自已餐厅聚餐,属于销售服务用于个人消费。
服务型企业为自己员工免费提供无偿服务,应该视同销售,需要按市场售价计算销项税额。但如果餐饮企业免费为社会流浪人员免费提供餐饮,则不需要视同销售。
5.改变用途用于个人消费,增值税不得抵扣。
公司购置了一栋办公楼,即有办公,又有住宿,后由于公司搬迁,将居住用房分配给了企业的老员工。
如果企业购置不动产时抵扣了进项税额,后续发生了用途改变,用于个人消费项目,应根据不动产的净值率,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作进项税额转出。
6.交际应酬用于个人消费,企业所得税部分扣除。
7.赠送礼品用于个人消费,代扣代缴个税。
企业在年会上给前来参加年会的优秀员工家属代表免费赠送手机一部。
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对个人取得的礼品所得,按照“其他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