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采访记录》
采访校长的 我要独一无二的!
采访记录
我们看了高校长的简介,高校长酷爱写作,他曾写过《寻找教育原生态》、《回家》和《秋月》等书籍.
同学:“高校长,您平时都看什么类的书?哪一本对您的影响最大?”
校长:“我平时爱看两种类型的书,一是教育类,二是非教育类的.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红楼梦》.”
同学:“您是一校之长,工作繁忙,那您平时是怎么抽出时间读书的呢?”
校长:“时间是挤出来的,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来到学校读书,晚上写出真实情感的作文,十点睡觉.”
同学:“校长,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卷如有神’我读的书够多了,为什么作文水平还是没有提高呢?”
校长:“读书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读书时,要集中注意力,如果注意力不集中,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同学:“您平时写作的思路是从哪来的?”
校长:“我在写作之前都有一个小故事,我是根据这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从而写的作文”.
同学:“开卷是否有益?”
校长:“开卷确实有益.”
同学:“高校长,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喜欢走马观花,有一些好词好句都没有记住,在您的眼里,最好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校长:“遇到好词佳句,一定要细细的品味,才能记得牢.”
同学:“高校长,您小的时候是怎样读书的呢?”
校长:“我小时候,家里没书,我看的书都是向别的同学借的.”
同学:“校长,您对漫画书有什么见解?”
校长:“看漫画书,也可以长知识,比如《哆来咪A梦》,但是要有克制的看.”
对于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高校长都做了简要的回答.在采访结束的时候,陈路琦同学站起来说:高校长,您的工作这么繁忙,还抽出时间来让我们采访.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份礼物,请您收下.”
高校长收下了这份礼物,说:“好精彩的礼物,谢谢同学们!”
(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苑老师:你记录得又详细,又具体,真棒!(五年级)
2007-9-25
绝对的独一无二,而且还有老师的评语!这是我五年级写的哦!
《一次神奇的采访》400作文.
提示:如果你是一名记者,最想采访谁?是古代圣人孔子?还是当今大文豪巴金?是卡通世界的米老鼠,还是遥远天际的外星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进行一次神奇的采访吧!
要求:此举通顺,想象合理,字数不少于400字.
采访谁都不稀奇,
你要有新意,采访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采访他们对你和如何教育你的看法.当然,不能让他们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你可以这么编,你长大后已经是一个记者,但是对你父母在你小时候严格要求你的某些做法不满意(比如你的理想是当记者,但是你爸妈认为记者又累又危险,强烈不同意),所以一直耿耿于怀,但是一跟父母说话就吵架,无法心平气和的交流.恰巧有个时空穿梭的机会,别人都去采访历史名人去了,你去回到了现在,采访你爸爸妈妈去了.
虽然你一开始对你爸爸妈妈还是有抵触情绪,但是因为你们在平等的地位上取得了有效的沟通,你逐渐理解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也觉得自己某些做法不太合适(过分干涉你的未来,强硬的控制你的想法),决定以后慢慢改正.看着当年年轻的父母,想想未来白发苍苍的他们,发现他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可你一直不知道回报,反而埋怨他们阻碍你当记者,心里也很愧疚.
最后,你跟父母告别,结束了采访.正好小时候的你回来了,你摸着自己的头,说,孩子要好好学习什么,孝顺父母的.
回到了未来,你跟未来的父母拨通了电话,含着泪说:“爸,妈……” 记住,省略号之后就没有啦!剩下的留给读者想象.
此文有科幻背景,又以亲情为主线,符合主旋律,绝对牛逼.
你要想拿高分,孩子,听叔叔的,我中学时全市作文第一名.
当然了,上面的故事你可能把握不了,以你的功力400字是绝对写不完的.但是只要你写出来了,肯定能发表在报刊上.
以后写作业不能来百度知道了啊,太懒了!
采访作文
所谓采访式作文训练是指让学生进入生活深处,贴近生活选取文材,零距离寻找写作内容的训练.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孩子们写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思路短、灵感慢、断桥和文章结构层次乱等问题.经过十几年的一线教学尝试实践,探索完善,下面的采访式写作六法可供参考.
一、聊天、转告及访问描写
让学生把自己与同学间、父母间的聊天过程有选择的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一片完美的文章,且加上合体的作文题目.或把别人转告给你的事情及你访问别人的经过记叙下来,作为日记式作文描写.聊天、转告及访问式描写把学生写作选材带入零距离,使学生短时间内透过写作雾纱,摘掉写作墨镜,看到写作清晰的境界.
二、家庭中的喜事、忧事、烦事等描写.
家庭是一个团体,是一个时钟式的运作机构,每天总要发生一些可泣可歌的事情,这种事情可以直接敲击着学生的心灵,伴随着他们的生活.因此,让学生把这些内容写入自己的文章,即真实可信又能生动感人,还可以把学生带入生活这片人生的田野写自己的故事.可谓三全其美.
三、影视观后回忆描写.
影视片是学生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品之一,如何让学生看好这些剧片,是现实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而,让学生带着写作目的去观看电视内容,借着剧中内容让学生展示写作技能,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另一条捷径.这种练笔方式既可以对剧中情节内容进行描述,也可归纳剧中主要内容,还可以内容与感想同时练笔. 四、设计场面情景描写.
设计场面进行情景描写,可有教师课前设计,也可由学生分组进行自己设计,但这个过程事先不必公开,以免失去写作意义.其做法是:设计一些通俗易懂的场面表演过程.让学生看后,把情节中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外貌及故事情节写出来,然后让学生修改交流,评选出优秀文章.这是一种极端直观性的写作训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使学生懂得写作是地地道道的生活描述.
五、班会、队会和校会描述.
班会、队会和校会是学生经常见到的会议.各种动员会、总结会、表彰会等周周必开,月月必有.如果能把这些宝贵的资料用于写作,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各种会后安排学生把会议的过程和对会议的感受写下来,不仅可以巩固对会议内容的记忆,还能促使学生感受到写作材料无处不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会议记录,什么叫做写作,把学生作文带到现实生活.
六、故事、读感悟描写
学生时期最大的兴趣是听别人讲故事,我们不妨抓住这一兴致,开展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把故事内容同生活现实联系起来,借助故事情节加上自己的经历感受变成自己的文章.这是创新作文训练的一种新举措.学生运用半嫁接式写作既可减少了写作难度,又可以开发想象力.借助别人的马走自己的路,学生写起来就感到轻松自如,很有班货物兴趣感.特别是对那些写作时,灵感慢、兴趣低的学生垒了一个好大的写作“台阶”.
类似采访文章
我:您小时候爱读书吗?
妈妈:我小时候很爱读书.
我:您小时候爱读什么书?
妈妈:《英雄王二小》《小英雄雨来》《红楼梦》……
我:家里人不让您看书吗?
妈妈:家里人不让我看书,确切的说应该是没有时间读,因为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我最喜欢帮他们看果园的果子,那个时候我就有很多时间读书了.
我:您的书从哪来的?
妈妈:我读的书大多是借来的,家里没有钱给我买书,村里有一位老师家里有很多的书,为了能借到书,我经常讨好他的女儿,常常帮他做一些力气活,这个老师心地善良,她知道我学习很好,又看到一些书能够完好无损的还回去,就答应多借我一些书看.从他那里我读过《格林童话》,知道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认识了董存瑞、雷锋.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让我了解了大山以外的世界知识.
我:小时候您读过什么类的书?
妈妈:因为不是爸妈买的,书大多是从那个老师那里借来的,所以,基本是儿童书.
我:您对现在的孩子读书一有什么看法?
妈妈:大多数孩子喜欢电脑、游戏机,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苦差事.生活好了.读书也少了,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希望现在的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和妈妈谈完之后,我就想我原来是那么喜欢玩游戏机和电脑i,我以 后一定不玩游戏机了.因为多读书,读好书能增长知识.我现在正在看一本《哈利~波特》,它是一本幻想小说,里面不仅有惊险的情节,还有精彩的对白,对我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多读书,读好书,我会永远记住妈妈这句话的!
采访的特点和内容【《采访》】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特点和方式
本章弄清楚4个问题:
新闻采访的概念
新闻采访活动有哪些特点?
新闻采访的双主体.
新闻采访的方式有哪些?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概念及特点
一、新闻采访
“采访”一词始见于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 :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欲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
搜集寻访.也专指新闻采访,即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
(一)关于新闻采访定义的讨论:
1、素材搜集说
“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记者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和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2、调查研究
“采访是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活动.”
3、互动行为说
“具有既定目标的对话.”
“新闻采访是一种人际间的交流,是被采访者与采访者之间面对面的一种思想与个性的交流.”
(二)新闻采访的定义
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一般特点
1、为了传播的目的而进行的调查研究.
(1)新闻性.
(2)广泛性.
(3)时间性.
(4)可感性.
(5)公开性.
2、为了了解事实真相进行的社会交往
它是肩负一定使命的交往
它是采访对象的关系是平等的、自由的
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事实真相
3、一种经常充满了偶然性、机遇性和艰苦性、危险性的工作.
4、一项政治性与社会性并重的职业活动.
三、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
迅速了解并正确认识采访对象;
收集具有典型意义和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事实.
小知识点
第一手材料(First hand material)记者亲自感知,不经过任何中介转换而获取的材料.
第二手材料(Secondhand material) 记者从当事人或目击者那里获得的材料.
第三、四手材料 记者从非当事人或非目击者那里获取的材料.
对二、三、四手材料,记者要认真分析、解读、辩别、验证.
第二节 采访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记者的素养:
1、政治素养
2、道德素养
3、科学素养
4、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素养、专业理论素养、专业精神.
二、采访对象;地位被忽视的另一主体
(一)采访对象的特点
1、复杂性
2、专业性:对自己熟悉领域和亲眼目睹的事件有发言权.
3、目的性: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告诉记者,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二)采访对象的种类
1、当事人.
2、知情人
3、目击者
4、有关人士
第三节 采访方式
一、直面采访
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或称面对面采访.
二、视觉采访
即用眼睛采访.
三、书面采访
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
四、体验式采访
即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也称亲历式采访.
五、隐性采访
又叫微服采访.记者采访时,不公开自己的身份,隐姓埋名,使用权对方不知道你是记者,也不知道你工作的意图 .
六、电话采访
即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电话采访的最大优势是快捷,美国称之为“快餐式采访”.
七、网络采访
指记者在网上通过“电子邮件”(E-mail)这一信息传递载体向特定的对象进行采访,或者以“邮件列表”(Mailinglist)、“新闻讨论组”(Usenet)、QQ等形式向不确定对象群进行采访,也可以是由记者借助电脑网络进行资料检索、数据查询等“静态”采访.
八、精确新闻采访
追求报道的深入、精确和科学.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量化分析统计、抽样调查、实地实验、民意测验以及横向定时调查、纵向追踪调查等.
修改下面一段话,六处
张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星期三上午,《扬子晚报》的记者来采访他.学校的会议室里座着许多师生,大家争先恐后地积极发言,介绍张老师的许多动人事迹.记者听了很是感动,决定把这篇采访稿子放在头版头条登出.
星期三上午,《扬子晚报》的记者来采访(他).学校的会议室里座(坐)着许多师生,大家(争先恐后地)积极发言,介绍张老师的许多动(感)人事迹.记者听了很是感动(触),决定把这篇采访稿子放在(头版)头条登出.
英语翻译
1.《热点追踪》,拍摄于大一下学期(2009年),为《电视采访》的实践作业,和室友共同完成,我担任编导和剪辑,当时还未学非线,所以技术略微粗糙;
2.《心灵读卡器》拍摄于2010年夏天,和同学共同完成,我担任导演、编剧、剪辑;
3.《你不知道的事》拍摄于2010年冬天,和朋友共同完成,我担任导演、剪辑、编剧之一.
1.《热点追踪》,拍摄于大一下学期(2009年),为《电视采访》的实践作业,和室友共同完成,我担任编导和剪辑,当时还未学非线,所以技术略微粗糙;
1.The hot track \",filmed in the next semester freshman (2009),for the TV interview \"practice homework,and roommate together to achieve,I acted as director and clips,was not studying the line,so technology slightly coarse;
2.《心灵读卡器》拍摄于2010年夏天,和同学共同完成,我担任导演、编剧、剪辑;
2.The mind reader \"film in the summer of 2010,and students together to achieve,I worked as a director,screenwriter,clipping;
3.《你不知道的事》拍摄于2010年冬天,和朋友共同完成,我担任导演、剪辑、编剧之一.
3.\"you don"t know\" film in 2010 in winter,and friends together to achieve,I worked as a director,editing,one of the writers.
《访谈录》450字的,有关于读书的,采访姐姐的……【《采访》】
读书的姐姐 我:姐姐,读书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姐姐: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书籍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无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在阅读中,你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我:你们小时候也是在图书馆里读书吗?姐姐:我们小时候可没有你们怎么好的条件,哪里有什么图书馆,我们都是找有钱家的同学借书看,我还算幸运的,你爷爷出差的时候,偶尔会给你大伯和我带上一本小人书,我们俩就像看见了稀世珍宝一样看起来没完,有时竟忘了吃,忘了睡.我:读书跟写作是不是有很大的关系呢?我为什么总是写不好作文呢?姐姐:是呀,你写不好作文的原因就是读的书不够多.我认为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多看,看名着,提高自身素质内涵;第二就是多积累,在看名着的同时将好词好句好段抄写或勾画,并常常看;第三就是多练,每周都写一篇或更多的作文.试试看吧,加油哦,我相信你的作文会越来越好的.我:原来是这样,那我一定要多读好书,明天我就让妈妈给我办一个图书证,读一些有意义的书,不再看那些没有意义的漫画书.姐姐:这就对了!(一起笑)
假如《东方读书报》的记者采访你,向你提出如下问题,你该如何回答呢? 记者:请说说你最喜欢一本课外书
假如《东方读书报》的记者采访你,向你提出如下问题,你该如何回答呢?
记者:请说说你最喜欢一本课外书的名字。
你说:( )
记者:你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
你说( )
记者:读了这本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你说:( )
目送
龙应台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扛;有些时间,只能一个人细细的、慢慢地磨
修该病句:急.
张老师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星期三上午,《四川日报》的记者来采访.学校会议室里座着许多师生和班主任,大家争先恐后地积极发言,介绍张老师的动人事迹,记者听了很受感动,决定把这篇采访搞子放在头版头条登出.
张老师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星期三上午,《四川日报》的记者来采访他.学校会议室里坐着许多老师和学生,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介绍张老师的动人事迹,记者听了很受感动,决定把这篇采访稿子放在头版头条登出.
采访稿 作文
今天我们语文课开展了一次语文调查活动,题目是《做一回小记者》,为了完成这个作业,我们小组特地去采访了初二年级⑺班的英语老师——许老师,我们小组的每位成员都带着紧张,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许老师的办公室里。下面就是我们和许老师的对话:
W(我们):老师,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在这里工作的?X(许老师):1973年。W:那老师您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获得过哪些荣誉呢?
X:有三八红旗手,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等,获得过许许多多的荣誉。
W:那什么样的学生在您的心目中是好学生呢?
X:当然是努力学习,有自己的主见,自我能力强的,但是分数不一定是要很高。
W:最近我们班里开展了关于体罚教育的辩论话题,那么您是怎么认为的呢?
X:体罚是要体罚,但是要是轻微不体罚,有不同的程度,体罚多了对学生的心灵有坏,适量的体罚是必要的。因为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规。
W:那在您的教学生涯中什么事情使您觉得最遗憾?
X:有些孩子都很聪明,但是学习方向不明确,无所事事,考试的时候没有得到好的成绩,有能力,但是没能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
W:那您在五中教学了这么长时间,您对五中的印象是什么呢?
X:五中在东风学校里是最优秀的,在这里的每一个师生都应该觉得欣慰,五中的历史也是最悠久的一个学校。
W:在这么长时间的教学里,最使您难忘的一节课是什么?
X:是一节班会课,题目是《给爸爸妈妈说句心里话》。
W:当在您的家务事和公务都在一起的时候,您是先处理家务事,还是先处理公务事呢?
X:以工作为主,工作的事处理完了再处理家务事,所有的老师都也应该是这样的。
W:学生和老师是不是应该成为朋友呢?那么这个朋友该怎么当?
X:是对的,一个学生喜欢老师,这个课肯定好,成为了朋友会很好的,学习也会很好,这样师生之间会没有隔河,但是友好了就不代表不用尊重了,尊重与友好是相同的。
W:那对待一些性格内项,不爱说话的学生您是怎么办的?
X:一个本质不开朗的孩子是不能非要改变他的性格的,能心灵沟通就可以,他的内心可能是丰富的,他也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W:如果您有错误的地方,学生提醒您,您会有怎样的反映?
X:有错可提,朋友之间是应该互相指出错误,在这同时老师接受了,也无形中提高了老师的形象。
W:如果有的学生不爱学习您该怎么办呢?
X:学习是要靠自己的,如果不好好学,那么再怎么努力也是没有办法的,就是再好的老师,也要你自己学习,如果想做人上人,那么就要好好学习,吃尽苦头,才能成为人上人。
W:为什么许多老师对这一个学生的态度却不一样呢?
X:因为每个老师的态度不一样,每个老师的教育方式不一样,老师的工作态度不一样,孩子有独立见解,应该鼓励。
W:如果老师和学生发生了冲突了该怎么办?
X:学生首先应该先冷静,在课堂上不顶撞,就算是你被冤枉了,也要下课再说,当下课后再给老师说后,老师知道了会自己感到很内疚的,不会影响关系。
W: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您会怎样处理?
X:学生要是犯了错,我会自己解决,不行的话就学校解决,绝对不告诉家长,但是在无奈的时候是会告知家长的,如果犯的是大错也会是告知家长的,要看错误的性质。
W:如果遇到有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也管不了的学生呢?
X:不可能!没有管不住的人!
W:那在您的心中,您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是好老师?
X:其实好老师这个称号是由学生们来定,来认为的,是学生的评价,能理解学生的老师,应该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W:那想我们现在能为学校做些的是什么呢?
X:现在你们能为学校做的是好好学习,这样就是对五中的贡献了。最后进入了好的学校后,老师们也会很骄傲。
W:好,谢谢许老师,我们的采访现在结束了,谢谢您的配合,再见!许老师!
就这样,我们离开了许老师的办公室,现在,虽然我现在已经回到了温暖的家里,但是我的耳边还在回响着许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心还是在和许老师对话,采访着许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