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道的感人故事
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
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有关孝的故事
500字左右【孝道的故事】
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说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仅是人类的美德,而且动物界也奉行.小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小乌鸦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孝道的故事】
孝心小故事
找有关孝心的小故事(一定要小!),别的也行.要快!我会加分的!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游问老师什么是“孝”.孔子说:“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孝仅仅是能够赡养父母罢了.但是像猫狗这样的宠物尚且被人们饲养喜爱.如果对待父母没有顺从恭敬的心态,那么用什么来区分孝顺与饲养呢?”孔子的话虽然说得有些逆耳,不过我们不得不称道圣人的教训实在是金玉良言.父母和子女所处的时代不同,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当然会有所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也就不一样.这一点是做子女的应该体谅的.我们讲求的快乐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共同享受,现在大多数的子女都能够满足父母的物质消费,所以“孝”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如果不顺从父母的意愿做事使他们开心,又怎么满足他们的精神享受呢?喂饱小猫小狗之后还知道给它们一些线团皮球之类的东西让它们自得其乐,难道“生我劬劳”的“哀哀父母”还不如它们么?其实父母会对子女提出什么非份要求吗?只不过是子女因为各种各样的不愿去做罢了.只要稍微用一点自制力,兄弟就可以做到“孝”了.
我们看中孙悟空四海访道的时候,在灵台方寸山的山路上遇到一个终日打柴孝养老母的樵夫,称颂他“是一个行孝君子,向后必有好处”.可见神仙也赞赏道德高尚的人,兄弟的觉悟肯定比猴子高明吧.
愚直之言,言语唐突,若有冒犯,望乞海涵.但是诚意全君孝节,拳拳之心,希望大家能够明鉴.
200字左右的孝心故事
"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黄香对父亲非常的孝顺.怎么孝顺呢?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睡不着,那时候又没空调,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扇凉快了,伺候父亲安寝.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黄香就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头,让父亲能够安寝.所以,这个故事又叫"黄香扇枕",也就是黄香这个孩子把枕头给扇凉快了.因此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
关于孝的故事500字急啊
许世友五跪慈母
许世友非常孝顺,曾经五跪慈母.
许世友未到10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更加辛勤劳动.一天,许世友到山上挖野菜回家晚了,母亲迎着寒风站在村口等他,他一阵心酸,流出了眼泪,心疼地跪在地上对母亲说:“娘,俺晓得你最疼俺,俺这一辈子不管有没有出息,一定尽心奉养您!”
许世友16岁那年,误伤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地主勾结官府到处追捕他.一年后,许世友悄悄回到家中,跪在母亲面前,喊了一声:“娘,俺走后,让您老受苦了!”
许世友投身革命斗争之后,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曾几次抄他的家,许世友的母亲被迫带着两个女儿逃到外乡.一次在行军路上,许世友偶而碰到正在沿街乞讨的母亲和妹妹,难过得泪如泉涌,一下子跪在母亲的面前,泣不成声:“娘,孩儿不孝,连累您老人家无处安身……”
1949年,许世友已是山东军区司令员.不久,许世友便接来了年迈的母亲.当饱经风霜的母亲从吉普车里走出来的时候,许世友叫了一声:“娘!”随后当着数十名官兵的面,泪如泉涌,跪在了地上.母亲心疼地说:“孩子,快起来,一个大将军怎么能当着这么多部下跪我一个老太婆!”许世友却说:“我当再大的官,还是您的儿,您老就让我多跪会儿吧,这样我心里好受些!”
勤劳惯了的许母,在城里住了不到一个月,便住不下去了.1959年春天,许世友思母心切,请假后起程返家.他看到母亲背着柴草,马上快步跑过去,接过母亲背上的柴草,然后跪倒在母亲面前,说:“娘,您这么大年纪了还上山砍柴,儿心里实在难过啊!”直到母亲答应再也不去砍柴了,许世友才起身.
我身边的孝心故事 作文
孝心,是每个人都必有的一种品德。父母花了多少心血把我们培养长大,所以孝是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说文》里有一句话:孝,善事父母者。其实,去孝敬爸爸妈妈并不一定非要是那种惊天动地的事,其实,往往去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更会使他们感动。我要说的身边的孝心故事就是我的表妹。她是一个很有孝心的小孩,在家里,她妈妈要做的所有事几乎都是她包的,比如做做家务,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桌面也摆放得很整齐。但有时实在太累了,难免会做错一点,就受到她妈妈严厉的责罚,但她不去记恨、顶嘴,反而下次还会做得更好。邻居们都说:“好孩子,你做的这么好,妈妈还这样责罚你,你不觉得委屈吗?”她笑着说:“父母教育我们是天经地义的,他们这么辛苦养育我们,我们做这些事也是应该的。”这点值得我去学习。在学校里,她也是个很乖的小女孩,很受老师喜欢,家长不用担忧她。放学一回到家,就认真的写作业、学习、预习。她妈妈轻微的咳嗽或胃痛,她都会急忙的翻箱倒柜找药。这种有孝心的孩子,是每个人都期盼的。
父母遇到困难时,只有你的乖巧和孝心可以抚慰他们。你的孝心,可以帮父母撑起一片天。
我身边的孝道故事题目自拟作文600字
我不仅理解了书名的意思,更了解了高尔基这个伟大人物. 的确,阿廖沙的童年是不幸的.失去了父亲,随母亲去投奔吝啬、贪婪、专残暴的外祖父,经常遭到外祖父的毒打,目睹外祖父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及两个粗野自私的...
有关孝道的成语 故事300zi
【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关于孝的故事 再配上孝的名言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