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关珍爱生命的名人事例
HELP ME!(ME.弗兰.家教后期综合症.).
在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古代名人珍爱生命在当时算是可耻行为,要是真有名人珍爱生命那就是"名人"而不是名人了.大部分忍辱负重都和珍爱生命没杀关系 历史上是这样写的 看历史的我们也都习惯这样认为
现代人很多.古代人就.
四大文明古国是那四个
中国:
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在20世纪初期是一个软柿子, 人人得儿捏之. 八国联军的入侵使的中国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中国不是最强大的. "外国蛮夷"比我们强大, 先进的多. 其实这个理论早在满人入侵中国, 成立清朝时就已经得以证实. 只是这次的实力差距更加巨大.
好在现在的中国从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 在中国领导人们聪明的摆脱了历史的束缚, 创造了新的文化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也正是这个开创性的思想, 使得中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高速发展.
埃及:
绝对的历史文化宝库, 旅游圣地. 可是经济却基本停滞不前. 埃及现在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就是旅游了, 从这一点来说, 历史在埃及的重要性应远大于其他地方. 没有这些历史, 真不知道埃及人现在可以靠什么来生存. 不过不知你是否去过埃及, 由于埃及对旅游业的过度开发, 商业色彩浓厚, 更重要的是政府监管薄弱, 已经越来越让人感受不到历史的厚重了, 而越来越多的是旅游者必须和当地的人民斗智斗勇以便不要被骗了. 历史对于埃及来说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呀.
印度:
印度很有可能会沿着中国的发展道路前进, 印度的发展和中国比有其优势, 也有其劣势. 长久的英国殖民地历史使其更容易被欧美所接受. 但落后的国家基础建设却给其发展脱了后腿, 即使现在任然很难看到在这方面加速改进的迹象.
印度的宗教可以被称为世界第一, 宗教的融合远比其他困难的多. 很多印度人都是素食主义者, 仅次一点就很难让印度人在世界的舞台上尽情表演, 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发现, 仅仅是一个吃饭问题都会变得极其复杂, 而吃饭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商业生活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巴比伦:
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了, 而是世界上最为险恶的地区了. 历史给了他们一本古兰经, 人们的思维已经在数亿万遍的诵读中变得异常固执和僵化.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地方冲突不断的原因, 没有人愿意在自己的思想上进行讨论和调和.
赞同
18
| 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gejiang1078 来自团队 天下史唱 | 十四级采纳率:77% 达人
擅长领域: 历史话题 小说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相关内容
2008-7-29 四大文明古国中哪个国家今天已经不存在了 10
2008-11-9 四大文明古国的那些成果对今天仍有直接影响? 112
2011-10-15 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哪些成果对今天有直接影响 17
2011-11-19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成果对今天有直接影响?请至少列出4条 2
2005-9-17 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成果对今天有直接影响?(请列举出4条)----麻烦大... 93
更多关于四大文明古国的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del0回答十七年文学的评价及其历史价值
del0回答5跪求 QQ表情家教小故事
del1回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del1回答我和书的故事
del0回答10唔……天使.com里星诡写的萧姚系列故事……哪位好心人是发给我? 1009...
del0回答5我有12个3DG210铅酸电池.充满电以后密度大多数是1.28.有一个分别是1.2...
del2回答皇帝的新装 文章第一段写了皇帝那些事情?这些事情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
del1回答饮水机里面的水发霉是什么原因?怎么样解决就好了?
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
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试试换一批
其他回答 共11条
检举 | 2011-11-19 15:45 swallow窝 | 二级
没落了
赞同
1
| 评论
检举 | 2011-11-19 15:45 836585244 | 一级
只有中国还一直延续于世,像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都被他国砍断过了.
赞同
1
| 评论
检举 | 2011-11-19 15:49 中华王国公爵 | 七级
以前的文明古国现在都算比较落后的国家.
赞同
1
| 评论
检举 | 2011-11-19 22:56 553018310 | 一级
谁告诉我四大文明古国的今天
赞同
1
| 评论
检举 | 2011-11-20 09:57 热心网友
斤斤计较斤斤计较斤斤计较斤斤计较经济界
赞同
1
| 评论
检举 | 2011-11-21 19:48 热心网友
SB
赞同
1
| 评论(2)
检举 | 2011-11-27 19:44 1305317099 | 一级
“ 四大文明古国”指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这一说法,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首次使用这个定义.梁启超的说法来源于当时世界学术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发源地”.但遗憾的是,除中国之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在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一些历史痕迹..
赞同
0
| 评论
检举 | 2011-11-29 20:36 109226012 | 一级
四大文明古国一般用来指代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但对由于古文明缺乏准确的文献纪录,其具体诞生时间学术界尚有争论.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古埃及是指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为一个基于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着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8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原来说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据最新的水下新发现推断,印度的文明史可能会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这很可能超过埃及.历史上的印度饱受外来势力的侵扰,而且绝大多数侵略者往往是进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纪末,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都入侵过这个国家.最后是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打败了法国人,独占印度达190年之久.尽管印度遭受过无数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印度的文化始终有一条绵绵不断的主线--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印度内部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外来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样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现出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有、宗教与世俗、落后与先进的巨大反差.
赞同
6
| 评论(1)
检举 | 2011-11-30 18:21 曲郁 | 一级
四大文明古国”指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这一说法,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首次使用这个定义.梁启超的说法来源于当时世界学术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发源地”.
赞同
2
| 评论
检举 | 2011-12-3 10:48 GFFRJJ | 一级
中国:
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在20世纪初期是一个软柿子, 人人得儿捏之. 八国联军的入侵使的中国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中国不是最强大的. "外国蛮夷"比我们强大, 先进的多. 其实这个理论早在满人入侵中国, 成立清朝时就已经得以证实. 只是这次的实力差距更加巨大.
好在现在的中国从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 在中国领导人们聪明的摆脱了历史的束缚, 创造了新的文化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也正是这个开创性的思想, 使得中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高速发展.
埃及:
绝对的历史文化宝库, 旅游圣地. 可是经济却基本停滞不前. 埃及现在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就是旅游了, 从这一点来说, 历史在埃及的重要性应远大于其他地方. 没有这些历史, 真不知道埃及人现在可以靠什么来生存. 不过不知你是否去过埃及, 由于埃及对旅游业的过度开发, 商业色彩浓厚, 更重要的是政府监管薄弱, 已经越来越让人感受不到历史的厚重了, 而越来越多的是旅游者必须和当地的人民斗智斗勇以便不要被骗了. 历史对于埃及来说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呀.
印度:
印度很有可能会沿着中国的发展道路前进, 印度的发展和中国比有其优势, 也有其劣势. 长久的英国殖民地历史使其更容易被欧美所接受. 但落后的国家基础建设却给其发展脱了后腿, 即使现在任然很难看到在这方面加速改进的迹象.
印度的宗教可以被称为世界第一, 宗教的融合远比其他困难的多. 很多印度人都是素食主义者, 仅次一点就很难让印度人在世界的舞台上尽情表演, 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发现, 仅仅是一个吃饭问题都会变得极其复杂, 而吃饭在绝大多数国家的商业生活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巴比伦:
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了, 而是世界上最为险恶的地区了. 历史给了他们一本古兰经, 人们的思维已经在数亿万遍的诵读中变得异常固执和僵化.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地方冲突不断的原因, 没有人愿意在自己的思想上进行讨论和调和.
<<田子为相>>的译文田子为相>
田子造朝还金
韩婴
n作家作品
韩婴(约前200年-前130年)是涿郡莫人(今任丘市人),西汉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称他韩太傅.武帝即位,他凭儒学大师的身份,为贤良文学之士讲解《诗经》,广授门徒.成为当时传(讲解传授)《诗》的“三大家”之一(当时讲解传授《诗经》的有鲁诗、齐诗与韩(婴)诗三家).韩婴学识渊博,推究诗人之意,着《韩故》36卷、《韩诗内传》4卷、《韩诗外传》6卷、《韩说》41卷,流传甚广.燕赵间好诗者多以韩诗为正宗.韩婴还精通《易经》.其人精悍,处事精明,曾与当朝丞相董仲舒汉在武帝前辩论,董也不能将他难倒.《韩诗内传》《韩诗外传》之中的“传”是“讲说”“注解”的意思,与“人物传记”无关.
n文章导读
本文是一则典型的儒家教育经典之作.作者通过教诲阐述了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真正尽孝的家教思想,故事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形象.文章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田子为相三年回家,带回来一百镒黄金给母亲,受到追问.第二层,母亲认为做官也要吃饭,受钱就是不义、不忠、不孝.要赶儿子走.第三层,田子愧惭走出,把钱还给朝廷,退请就狱,田子复为相,其受到奖赏.
n知识积累
〔通假字〕
说
说通悦,高兴;如“王贤其母,说其义”.
〔古今异义〕
馆
今通用义:饭店,旅馆;文中古义:房舍,如“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馆”.
事
今通用义:事情;文中古义:侍奉,如“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
安
今通用义:安定;文中古义:何,怎么,如“子安得此金?”
是
今通用义:判断词,是;文中古义:指示代词,这,如“是为人子不孝也”.
亲
今通用义:亲人;文中古义:父母,如“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
治
今通用义:治理;文中古义:处理,对待,如“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造
今通用义:制造;文中古义:到……去,如“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
就
今通用义:副词,就;文中古义:接受,如“造朝还金同,退请就狱”.
舍
今通用义:房舍;文中古义:免除,如“舍田子罪,令复为相”.
〔一词多义〕
子
(1)名词,子女,儿子;如“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2)代词,对人的尊称;如“田子造朝还金”.
(3)名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候伯子男”.
(4)名词,地支的第一位,如“子丑寅卯”.
其
(1)代词,他的,它的;如“王贤其母,说其义”.
(2)语气副词,还是;“子其去之”.
〔词类活用〕
1.动词的用法
“子其去之”的“去”,活用为使动动词,意思是“使……离开”.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王贤其母”的“贤”,活用为意动动词,意思是“以……为贤”“认为……贤”.
〔文言句式〕
1.判断句式
“是为人子不孝也”是判断句式;“是”为判断主语,译为“这”,“为人子不孝”为判断谓语,“也”表示判断,相当于“是”;该分句可译为“这就是作为子女的不孝了”.
2.省略主语
“所受俸禄也”之中的“所”之前,省略主语“此金”;可补充为“(此金)所受俸禄也”,可翻译为“(这些黄金)是我得到的俸禄”.
3.省略兼语
“令复为相”之中的“令”与“为相”之间,省略兼语“之”;可补充为“令(之)复为相”,可翻译为“让(田子)再做齐国的宰相”.
4.省略介词“于”
“以金赐其母”之中“赐”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于“以金赐(于)其母”,可翻译为“把退给朝廷的金子赏赐给他的母亲”.
读《自古英雄出少年》后感 作文【古代家教故事】
上海市嘉定 ?城实验学校二(3) 范思豪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许多英雄人物故事,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为了遵守纪律在火中纹丝不动、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的感人故事。在我的想象中,以为只有大人才能出英雄,看了《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小孩中出现了许多英雄,如古代的李寄、木兰、赵云等,近、现代的朱洗、聂耳、小萝卜头等,还有外国的安徒生,爱迪生、卓娅等,这些英雄人物在书中被描绘的栩栩如生,使我受益匪浅。
所有的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生命的奇迹—海伦•凯勒的童年”这篇文章,故事讲了海伦•凯勒因发烧不幸变成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女孩,在家庭教师安妮的帮助下,刻苦钻研,创造了奇迹,成了美国着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虽然她的生命中承受了巨大的打击,可是她却有向命运之神挑战的决心!海伦的故事令我惊异:人的生命中究竟有多少“不可思议”;也使我感到惭愧,为什么自己耳聪目明,四肢强健,却什么事情都依赖爸爸、妈妈,而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嫌麻烦,没有恒心,正如海伦所说的:健全的人往往会对眼前的一切感觉毫无意义,不会去珍惜眼前所看到的。我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向她学习,样样事情都学着自己做,碰到了困难毫不退缩,长大做一个造就未来的栋梁。
求古代人物传记读后感
麻烦给一片古代人物传记的读后感,1000字,最好有自己的感想和想法
人物传记读后感之读《居里夫人传》有感 居里夫人,一个感动了全世界的名字.她朴实的身影,深深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铭记;她激人奋进的故事,也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传颂.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她,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天堂,更是一个塑造人的殿堂. 后来,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透析一个人.这六年的磨难也教会了她如何面对挫折,使她在后来的实验中败而不馁,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见到了缤纷的彩虹. 而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但在这两名学者,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在他们心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并把世界上第一颗纯镭捐献给了国家,捐献给了世界. 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若无足够的毅力,千万不要轻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 不仅仅是对于科学而言,对于世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而在等待收获的这条漫漫长路上,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二字.许多人因为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也有人在失败了几次后,就拍拍蹭在衣服上的灰后,摇摇头,退回去了.殊不知或许成功就仅仅离你是一步之遥,而你不愿再走了;或许成功就在你身旁,而你不愿侧身寻找;或许成功就在你头上,而你不愿抬头望望.殊不知一切的或许就在你回头返回的那一刻,灰飞烟灭了. 朋友,不要灰心,不要放弃,成功其实离你只有一步之遥.
田子退金
为什么田子的母亲说为相三年不食乎
田子为相 田子为相 韩婴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①,得金百镒②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③.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可不孝也.子其去之④.”田子愧惭,走出,造⑤朝还金,退请就狱⑥.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⑦田子罪,令复为相,以⑧金赐其母.《诗》⑨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 ①归休:休假回家. ②镒:二十两. ③馆:这里指“家”. ④子其去之:你把这东西拿走. ⑤造:往,到.⑥就狱:进监狱.就,靠近⑦舍:舍弃.这里指“赦免”⑧以:把,拿. ⑨《诗》:此指《诗经》. 译文 田子做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了二千两金,供养他的母亲.母亲说:"你是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田子回答说:"这是我的俸禄."母亲说:"做宰相三年不吃饭吗?像你这样做官,不是我所想要的.孝子侍奉父母,尽心尽力就行了,不义之物不要进入我的家中.做为子臣不忠于皇上,这是做为人子的不孝.你还是去还了它吧."田子惭愧的走出来,上朝还金子,回来后请求进牢狱.齐宣王认为他的母亲贤能,为她的深明大义感到高兴,当即赦免田子的罪过,让他重新为宰相,把金子赐给他的母亲. 《诗经》说:“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说的是贤惠的母亲是子孙贤德. 作家作品 韩婴(约前200年-前130年)是涿郡莫人(今任丘市人),西汉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称他韩太傅.武帝即位,他凭儒学大师的身份,为贤良文学之士讲解《诗经》,广授门徒.成为当时传(讲解传授)《诗》的“三大家”之一(当时讲解传授《诗经》的有鲁诗、齐诗与韩(婴)诗三家).韩婴学识渊博,推究诗人之意,着《韩故》36卷、《韩诗内传》4卷、《韩诗外传》6卷、《韩说》41卷,流传甚广.燕赵间好诗者多以韩诗为正宗.韩婴还精通《易经》.其人精悍,处事精明,曾与当朝丞相董仲舒汉在武帝前辩论,董也不能将他难倒.《韩诗内传》《韩诗外传》之中的“传”是“讲说”“注解”的意思,与“人物传记”无关. 文章导读 本文是一则典型的儒家教育经典之作.作者通过教诲阐述了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真正尽孝的家教思想,故事塑造了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形象.文章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田子为相三年回家,带回来一百镒黄金给母亲,受到追问.第二层,母亲认为做官也要吃饭,受钱就是不义、不忠、不孝.要赶儿子走.第三层,田子愧惭走出,把钱还给朝廷,退请就狱,田子复为相,其受到奖赏. 知识积累 〔通假字〕 说 “说”通“悦”,高兴;如“王贤其母,说其义”. 〔古今异义〕 馆 今通用义:饭店,旅馆;文中古义:房舍,如“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馆”. 事 今通用义:事情;文中古义:侍奉,如“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 安 今通用义:安定;文中古义:何,怎么,如“子安得此金?” 是 今通用义:判断词,是;文中古义:指示代词,这,如“是为人子不孝也”. 亲 今通用义:亲人;文中古义:父母,如“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 治 今通用义:治理;文中古义:处理,对待,如“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造 今通用义:制造;文中古义:到……去,如“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 就 今通用义:副词,就;文中古义:接受,如“造朝还金同,退请就狱”. 舍 今通用义:房舍;文中古义:免除,如“舍田子罪,令复为相”. 〔一词多义〕 子 (1)名词,子女,儿子;如“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2)代词,对人的尊称;如“田子造朝还金”. (3)名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候伯子男”. (4)名词,地支的第一位,如“子丑寅卯”. 其 (1)代词,他的,它的;如“王贤其母,说其义”. (2)语气副词,还是;“子其去之”. 〔词类活用〕 1.动词的用法 “子其去之”的“去”,活用为使动动词,意思是“使……离开”.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王贤其母”的“贤”,活用为意动动词,意思是“以……为贤”“认为……贤”. 〔文言句式〕 1.判断句式 “是为人子不孝也”是判断句式;“是”为判断主语,译为“这”,“为人子不孝”为判断谓语,“也”表示判断,相当于“是”;该分句可译为“这就是作为子女的不孝了”. 2.省略主语 “所受俸禄也”之中的“所”之前,省略主语“此金”;可补充为“(此金)所受俸禄也”,可翻译为“(这些黄金)是我得到的俸禄”. 3.省略兼语 “令复为相”之中的“令”与“为相”之间,省略兼语“之”;可补充为“令(之)复为相”,可翻译为“让(田子)再做齐国的宰相”. 4.省略介词“于” “以金赐其母”之中“赐”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于“以金赐(于)其母”,可翻译为“把退给朝廷的金子赏赐给他的母亲”. 人物形象 田子:知错能改 孝顺 田母:深明大义 大局为重 无私无畏 教子有方 品德高尚
中外有哪些刻苦勤奋的人物?
写出中国和外国刻苦勤奋终于成就事业的人物各一个,并简要介绍他们勤学的事迹
少年牛顿
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受到启发,自己制作些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的小玩意.后来迫于生活,母亲让牛顿停学在家务农,赡养家庭.但牛顿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以至经常忘了干活.
苏步青
苏步青,1901年生,我国着名数学家、学者,曾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地里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都干.那时他想,这辈子肯定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恰好,村里一户有钱人请了家庭教师,教他的公子读书.苏步青有空,就在窗外听听,随手写写画画.想不到,那位公子没学好,苏步青却因此学到不少知识.他的叔叔见他这么想学习,便拿出钱,说服苏步青的爸爸,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小学去读书.在小学的第一个学期,苏步青考了个倒数第一名,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热忱地鼓励他.这使苏步青大受感动,决心发愤图强.真下了决心,情况就不一样了,从第二学期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他每学期都考第一.
苏步青是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他从小学起,就抓紧时间读了好多好书.进初中后,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教师一看,那写作方法,很像是古代着名的《左传》的写法,便怀疑这是不是苏步青自己写的.上课时,老师要考考他,随便点了《左传》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说说写的是什么.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错地把那篇文章背给老师听.这使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原来,他读《左传》读得能够背出来了!
哪些名人的勤奋事迹(至少4例)
居里夫妇
比埃尔·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生于巴黎一个医生家庭里.在他的儿童和少年时期,性格上好个人沉思,不易改变思路,沉默寡言,反应缓慢,不适应普通学校的灌注式知识训练,不能跟班学习,人们都说他心灵迟钝,所以从小没有进过小学和中学.父亲常带他到乡间采集动、植、矿物标本,培养了他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学到了如何观察事物和如何解释它们的初步方法.居里14岁时,父母为他请了一位数理教师,他的数理进步极快,16岁便考得理学学士学位,进入巴黎大学后两年,又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80年,他21岁时,和他哥哥雅克·居里一起研究晶体的特性,发现了晶体的压电效应.1891年,他研究物质的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建立了居里定律:顺磁质的磁化系数与绝对温度成反比.他在进行科学研究中,还自己创造和改进了许多新仪器,例如压电水晶秤、居里天平、居里静电计等.1895年7月25日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结婚.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生于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华沙,父亲是中学教员.16岁她以金质奖章毕业于华沙中学,因家庭无力供她继续读书,而不得不去担任家庭教师达六年之久.后来靠自己的一点积蓄和姐姐的帮助,于1891年去巴黎求学.在巴黎大学,她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地学习,经过四年,获得了物理和数学两个硕士学位.
居里夫妇结婚后次年,即1896年,贝可勒耳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现象,引起这对青年夫妇的极大兴趣,居里夫人决心研究这一不寻常现象的实质.她先检验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化学元素,发现了钍和钍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她进一步检验了各种复杂的矿物的放射性,意外地发现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纯粹的氧化铀强四倍多.她断定,铀矿石除了铀之外,显然还含有一种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 居里以他作为物理学家的经验,立即意识到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正在从事的晶体研究,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寻找新元素的工作中.不久之后,他们就确定,在铀矿石里不是含有一种,而是含有两种未被发现的元素.1898年7月,他们先把其中一种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居里夫人的祖国波兰.没过多久,1898年12月,他们又把另一种元素命名为镭.为了得到纯净的钋和镭,他们进行了艰苦的劳动.在一个破棚子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了四年.自己用铁棍搅拌锅里沸腾的沥青铀矿渣,眼睛和喉咙忍受着锅里冒出的烟气的刺激,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提炼,才从几吨沥青铀矿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镭.由于发现放射性,居里夫妇和贝可勒耳共同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比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逝世,年仅47岁.比埃尔·居里去世后,居里夫人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接任了她丈夫在巴黎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职位,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她继续放射性的研究工作.1910年,她和法国化学家德别爱尔诺一起分析出纯镭元素,确定了镭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她还测出了氡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系统关系.由于这些重大成就,又荣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居里夫妇亲自体验了镭的生理效应,他们曾不止一次地被镭射线烫伤.他们与医生一起研究将镭用于治疗癌症,开创了放射性疗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为了自己的祖国波兰和第二祖国法国,参加了战地卫生服务工作,组织X光汽车和X光照相室为伤兵服务,还用镭来治疗伤兵,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战结束后,居里夫人回到巴黎她创建的镭学研究所,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并培养青年学者.晚年完成了钋和锕的提炼.居里夫人在无任何防护设施的情况下从事了35年的镭元素研究,加上大战期间四年建立X射线室的工作,射线严重地损害了她的健康,引起她严重贫血.1934年5月她不得不离开自己心爱的实验室,并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
居里夫妇一生淡泊、谦虚,不喜欢世俗的恭维与赞扬,不关心个人的名利与地位.在发现镭和提炼成功以后,他们不请求专利,也不保留任何权利.他们认为,镭是一种元素,应该属于全人类.他们向全世界公开他们的提镭方法.对他们花费十几年制备出来的、约值十万美元的一克多镭,全部交给了镭学研究所,不取分文.对美国妇女界捐赠给她的一克镭,也不据为私有,一半给了法国镭学研究所,一半给了华沙的镭学研究所.在将镭用于治疗癌症时,他们本可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他们商定,不要他们的发明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他们辛勤劳动的目的,是为人类从新发现中获得幸福.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宇宙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古希腊人以为是水、土、火、气四种元素,古代中国则相信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之说.到了近代,人们才渐渐明白:元素多种多样,决不止于四五种.18世纪,科学家已探知的元素有30多种,如金、银、铁、氧、磷、硫等,到19世纪,已发现的元素已达54种.
人们自然会问,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揭开了这个奥秘.
原来,元素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按照严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怎么排列的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原子量相等或相近的,性质相似相近;而且,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的变化.
门捷列夫激动不已.他把当时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按其原子量和性质排列成一张表,结果发现,从任何一种元素算起,每数到8个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他把这个规律称为“八音律”.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呢?
1834年2月7日,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诞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父亲是中学校长.16岁时,进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自然科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门捷列夫去德国深造,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学.1861年回国,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
在编写无机化学讲义时,门捷列夫发现这门学科的俄语教材都已陈旧,外文教科书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能够反映当代化学发展水平的无机化学教科书.
这种想法激励着年轻的门捷列夫.当门捷列夫编写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章节时,他遇到了难题.按照什么次序排列它们的位置呢?当时化学界发现的化学元索已达63种.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方法,他不得不研究有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研究某一学科的历史,是把握该学科发展进程的最好方法.门捷列夫深刻地了解这一点,他迈进了圣彼得堡大学的图书馆,在数不尽的卷帙中逐一整理以往人们研究化学元素分类的原始资料……
门捷列夫抓住了化学家研究元素分类的历史脉络,夜以继日地分析思考,简直着了迷.夜深人静,圣彼得堡大学主楼左侧的的门捷列夫的居室仍然亮着灯光,仆人为了安全起见,推开了门捷列夫书房的门.
“安东!”门捷列夫站起来对仆人说:“到实验室去找几张厚纸,把筐也一起拿来.”
安东是门捷列夫教授家的忠实仆人.他走出房门,莫名其妙地耸耸肩膀,很快就拿来一卷厚纸.
“帮我把它剪开.”
门捷列夫一边吩咐仆人,一边动手在厚纸上画出格子.
“所有的卡片都要像这个格于一样大小.开始剪吧,我要在上面写字.”
门捷列大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在每一张卡片上都写上了元素名称、原于量、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筐里逐渐装满了卡片.门捷列夫把它们分成几类,然后摆放在一个宽大的实验台上.
接下来的日子,门捷列夫把元素卡片进行系统地整理.门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时间的教授突然热衷于“纸牌”感到奇怪.门捷列夫旁若无人,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纸牌那样,收起、摆开,再收起、再摆开,皱着眉头地玩“牌”……
冬去春来.门捷列夫没有在杂乱无章的元素卡片中找到内在的规律.有一大,他又坐到桌前摆弄起“纸牌”来了,摆着,摆着,门捷列夫像触电似的站了起
来,在他面前出现了完全没有料到的现象,每一行元素的性质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从上到下地逐渐变化着.
门捷列夫激动得双手不断颤抖着.“这就是说,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原子量呈周期性有关系.”门捷列夫兴奋地在室内踱着步子,然后,迅速地抓起记事簿在上面写道:“根据元素原子量及其化学性质的近似性试排元素表.”
1869年2月底,门捷列夫终于在化学元素符号的排列中,发现了元素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同年,德国化学家迈尔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及其他性质,也制出了一个元素周期表.到了1869年底,门捷列夫已经积累了关于元素化学组成和性质的足够材料.
无影周期表有什么用呢?它可非同一般.
一是可以据此有计划、有目的的去探寻新元素,既然元素是按原子量的大小有规律地排列,那么,两个原子量悬殊的元素之间,一定有未被发现的元素,门捷列夫据此预付了类硼、类铝、类硅、类锆4个新元素的存在,不久,预言得到证实.以后,别的科学家又发现了镓、钪、锗等元素.迄今,人们发现的新元素已经远远超过上个世纪的数量.归根到底,都得利于门氏的元素周期表.相信在广大青少年朋友中,一定会涌现出许多新的化学家,进一步打开微观世界之谜.
二是可以矫正以前测得的原子量,门捷列夫在编元素周期表时,重新修定了一大批元素的原于量(至少有17个).因为根据元素周期律,以前测定的原于量许多显然不准确.以铟为例,原以为它和锌一样是二价时,所以测定其原子量为75,根据周期表发现钢和铝都是二价的,断定其原子量应为113.它正好在钙和锡之间的空位上,性质也合适.后来的科学实验,证实门氏的猜想完全正确.最令人惊异的是,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宣布发现了新元素镓,它的比重为4.7,原子量是59点几.门捷列夫根据周期表,断定镓的性质与铝相似,比重应为5.9,原子量应为68,而且估计镓是由钠还原而得.一个根本没有见过镓的人,竟然对它的第一个发现者测定的数据加以纠正,布氏感到非常惊讶,实验的结果,果然和门氏判断极为接近,比重为5.94,原子量为69.9,按门氏提供的方法,布氏新提纯了镓,原来不准确的数据是由于称中含有钠,大大减少了它本身的原子量和比重.
三是有了周期表,人类在认识物质世界的思维方面有了新飞跃.例如,通过周期表,有力地证实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定律,原子量变化,引起了元素的质变.再如,从周期表可以看出,对立元素(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在对立的同时,明显存在统一和过渡的关系.现在哲学上有一个定律,说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
式上升.元素周期表正是如此,它把已发现的元素分成8个家族,每族划分5个周期,每个周期、每一类中的元素,都按原子量由小到大排列,周而复始.
元素周期律一举连中三元,使人类认识到化学元素性质发生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把原来认为各种元素之间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观点彻底打破了,使化学研究从只限于对无数个别的零星事实作无规律的罗列中摆脱出来,从而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航天精英钱学森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与钱学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
交大.1935年赴美留学,1938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着名专家冯•卡门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943年,他与马林纳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为美国40年代研制成功地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理论基础.其设计思想被用于“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二等兵A”导弹的实际设计中,所获经验直接导致了美国“中士”地对地导弹的研制成功,并成为后来美国采用复合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北极星”、“民兵”、“海神”导弹和反弹道导弹的先驱.
此后,钱学森又在超高速及跨音速空气动力学、薄壳稳定理论方面对航空工程理论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和卡门一起提出的高速音速流动理论,为飞行器克服音障和热障提供了依据,以他和卡门名字命名的卡门一钱学森公式成为空气动力计算上的权威公式,并被用于高亚音速飞机的气动设计.
由于他对火箭技术理论卓有建树,并于1949年提出核火箭的功能设想,因而在当时被公认为火箭技术方面的权威学者.
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当局的层层阻挠回到了祖国,投身于创建中国航天事业当中.1956年2月17日,他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工业意见书》,最光为我国火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同年10月,他又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第一任院长.
接着,他长期担任航天研制的技术领导.在他的参与下,1960年11月我国发射成功第一枚仿制火箭,1964年6
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5年钱学森建议制订人造卫星研制计划并列人国家任务,最终使我国第一颗卫星于1970年到太空邀游.
在50年代初,钱学森把控制论发展为一门技术科学——工程控制论,为飞行器的制导理论提供了基础.他还创立了系统工程理论,并广泛应用.
由于钱学森在中国航天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1989年6月,国际理工研究所向他颁发了小罗克韦尔奖章;1991年
10月,我国政府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的称号.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古代家教故事】
写 牛顿 或者 伽利略的生平事迹 ,每篇不少于100字
伽利略(Galilei Galileo ,1564-02-15—1642-01-08).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生于比萨,卒于阿切特里.伽利略家族姓伽利莱(Galilei),他的全名是Galileo Galilei,但现已通行称呼他的名“伽利略”(Galileo),而不称呼他的姓.
伽利略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父亲芬琴齐奥·伽利莱(Vincenzio Galilei 1520—1591)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着有《音乐对话》一书.伽利略1572年开始上学.1575年随全家迁居佛罗伦萨,进入修道院学习.1581年伽利略17岁时,在比萨大学学医,但他感兴趣的是数学、物理和仪器制造.以数学和物理见长,因善于辩论而闻名全校.1585年因家贫退学,担任家庭教师,仍奋力自学,专心研究古代希腊人的科学着作.他发明了测定合金成分的流体静力学天平,1586年写出论文《天平》.这项成就引起全国学术界的注意,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1589年写了一篇论固体的重心的论文,获得新的荣誉.比萨大学因此聘他担任数学教授,时年仅25岁.讲授几何学和天文学.此后,他的生活经历了三个时期:在比萨大学任教三年(1589—1591年);在帕多瓦大学任教十八年(1592—1610年);自1610年起,至1642年去世为止,移居佛罗伦萨,任托斯康大公爵的首席哲学家和数学家.1591年父亲病逝,1592—1610因家庭经济负担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1609年回佛罗伦萨.1610年起移居佛罗伦萨,中间曾两次去罗马:1611年去表演他的望远镜;1633年去宗教法庭受审.他在力学上的贡献主要在前两个时期,而天文学上的发现和对哥白尼学说的宣传和发展则在第三时期 .1611年到罗马并担任林嗣科学院的院士.1633年以“反对教皇、宣扬邪学”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终生监禁.被宗教法庭定罪以后,早年的力学研究再次成为他的主要工作.1638年以后,双目逐渐失明,晚景凄凉 .1642年1月8日逝世.三百多年后,1979年11月10日,罗马教皇不得不在公开集会上宣布:1633年对伽利略的宣判是不公正的.1980年10月又提出重审这一案件,并在罗组成一个包括不同宗教信仰的世界着名科学家委员会来研究伽利略案件的始末,研究科学同宗教的关系,研究伽利略学说的科学价值及其对现代科学思想的贡献 .
"竹"字头下面一个“肉"是什么字?
我妈说,这个字念PIA,意思是:竹板打到肉上发出的声音,可为什么字典查不出来?
一个古代的笑话而来的典故 出处忘了 故事这样的
有个比较吝啬的财主,为儿子请了西席,就是家庭教师咯,教了一年后,却想不给工钱,于是对先生说:“我这有个字不认得,如果先生你认得,那么工钱我给双倍,如果你不认得,那么你就是误人子弟,别想要工钱了.” 然后财主拿出了一个自己生造的字,一个井字中间加了一点,自然是没这个字的,先生也当然认不出,财主得意的说:“这个字就念PIA,石头掉井里了的声音啊!你误人子弟,别想要工钱了”先生非常气愤,于是拉财主去告官.还好青天大老爷比较明白,听了案情后,也不多说,写了一个字问财主,你认识这个字么?财主一看,傻眼了,原来县官写了个竹头下面一个肉,财主明白了,这是要打自己的板子啊,水火棍打到屁股上,声音也是PIA,于是财主立刻认罪,老老实实的给了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