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优美段落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优美段落

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共9篇)

时间:2018-09-17 来源:优美段落 点击:

篇一: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7,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且各地各具特色.请你收集反映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贴一贴,写一写.

安徽农业生产优势明显,能源、原材料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农业综合发展的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农产品品种齐全,南北方作物兼而有之,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籽、烤烟、茶叶和黄红麻.开发性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
  多年来,安徽一直是大宗农产品调出省.土特产品有“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岳西翠兰”、“舒城兰花”等名牌茶叶,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水东蜜枣、怀远石榴、徽州雪梨、三潭枇杷等名优水果.
  安徽积极实行名牌战略,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质量、档次和经营信誉,创出一批全国名牌产品.如美菱电冰箱、荣事达洗衣机、红星牌宣纸、古井贡酒、圣泉牌啤酒、海螺牌水泥、丰原牌柠檬酸、芬格欣口服液、芳草牙膏、安凯牌豪华客车、全柴牌柴油机、飞彩牌农用运输车、合力牌又车、丰乐牌西甜瓜种子等216项.
  安徽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类型多样的地貌蕴藏着丰富特优的物产,秀色可餐的山川孕育着灿烂辉煌的文化,改革开放的环境营造着繁荣昌盛的经济,勤劳智慧的人民建设着祥和文明的社会.
  海内外各界朋友,投资开发何处走?安徽!旅游观光何处游?安徽!迎客松张开双臂,长江、淮河奏响迎宾曲;走一走,让你精神抖擞;看一看,令你流连忘返;来吧,四海嘉宾,八方游客,安徽欢迎您!【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篇二: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按照()的顺序介绍了小兴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春夫的画面,有();夏天的画面里,有();秋天的画面里,我们看到();冬天的画面里,我们看到.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小兴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春夫的画面,有(树木,小溪,小鹿);夏天的画面里,有(树木,草地);秋天的画面里,我们看到(树叶,与成熟的果子);冬天的画面里,我们看到(白雪,紫貂和黑熊).

篇三: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反映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特点

中国常规能源的资源品种齐全,是世界主要能源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底煤炭保有量达9014.53亿吨,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尤为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居世界第1位;石油储量除已探明部分以外,全国陆上和海上远景储量都很乐观

篇四: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人文风情资料(着急呀!)【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度24分,北纬10度27分),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度02分,南纬34度51分),西至佛得角(西经17度33分、北纬34度45分),北部至吉兰角(东经9 度50分、北纬37度21分).面积约3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南北约长8,000公里,东西约长7,403公里.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地区的面积广大,有“热带大陆”之称.境内降水较少,仅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一带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地区占全洲面积50%.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一带属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沿岸一带夏热干燥,冬暖多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高原西部雨量极少,属热带沙漠气候.其它广大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多属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属热带草原气候.那里很炎热!
  非洲矿物资源丰富,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储量大.目前已知的石油、铜、金、金刚石、铝土矿、磷酸盐、铌和钴的储量在世界上均占有很大比重.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非和大西洋沿岸各国,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尼日利亚是非洲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估计占世界总储量12%左右.铜主要分布在赞比亚与扎伊尔的沙巴区.非洲南部的黄金和金刚石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首位.金主要分布在南非、加纳、津巴布韦和扎伊尔,金刚石主要分布在扎伊尔、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纳米比亚等地.此外还有锰、锑、铬、钒、铀、铂、锂、铁、锡、石棉等.森林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21%.

【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篇五: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现在世界上的淡水有百分之几?

淡水
淡水(fresh water)含盐量小于500mg /L的水.
人们通常的饮用水都是淡水.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而且其中的68.7%又属于固体冰川,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地区,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难进行开采.目前,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只有地下水、湖泊淡水和河床水,三者总和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77%,.目前,人类对淡水资源的用量愈来愈大,除去不能开采的深层地下水,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水只地球上总水量的 0.26%左右.到目前为止,人类淡水消费量已占全世界可用淡水量的54%.但淡水的污染问题却未完全消除.因此,保护水质、合理利用淡水资源,已成为当代人类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在海运中,F.w. 淡水(Fresh water)有专门的含义.常用来形容船舶在淡水中吃水多少英尺或公尺时的载货容积.例如,可以说一船在淡水中吃水26英尺时可以载货12500吨(12500 tonnes on 26 ft. f.w.).
五大淡水湖: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鄱阳湖
简介: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东北部50km.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 3914 平方公里,容积达 300 亿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鄱阳湖在九江的水面约 20 万公顷,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庐山区等六个县(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在 1000 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着名的鱼米之乡.
在我国的湖泊中,鄱阳湖具有最大的淡水水产养殖的水域,是长江中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水域中有鱼类 122 种、浮游植物 50 种.鄱阳湖还有 200 万亩草洲,水草丰美,每年 10 月至翌年 3 月,有数十万只珍禽候鸟来这里越冬.1983 年 6 月,江西省政府在永修县吴城镇建立了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1988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约占全球的 98% 以上,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群体所在地,鸿雁数量达 3 万只以上.保护区栖息着 54 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 13 种鸟类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丰富珍贵的鸟类资源为我国赢得了声誉.世界自然基金会会长——英国菲利普亲王、丹麦亨利克亲王及国内外专家、学者都专程来到这里考察,众多的国内外旅游者纷纷慕名前来游览,称这里是“珍禽王国”、“中国第二长城”.
鄱阳湖的动植物
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和外国人冬季到保护区观鸟,观鸟的季节为11月至翌年3月.湖区着名的景点有落星墩、湖滨沙滩、火焰山、老爷庙等.
a.紫阳堤,是由花岗石砌成的堤坝,为宋朝朱熹任南知军时修建,因朱熹号“紫阳”,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取名“紫阳堤”.
b.落星墩,位于星子县城南两公里的湖中,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载:“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县便因此而得名,五代时,落星墩被封为宝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游此皆有题咏,王安石诗中所形容的“万里长江一酒杯”更是千古传名.驻足落星寺,远眺庐山秀色,近看鄱湖美景,金鳞竞跃,白鹭翻飞,田园诗人陶渊明当年“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归田情景,仿佛依稀可见.
c.湖滨沙滩,由落星墩乘快艇向东南行八分钟,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十里金滩”.这里坡平沙细,阳光充足,是非常好的阳光浴、沙浴、湖浴场所,湖滨沙滩将以自然、纯朴的丰姿,使广大的内地游客尽情享受沙滩而不必去沿海.沙滩旅游,将一扫您旅途劳顿,感叹大自然丰厚的赏赐.
d.火焰山,位于旅游码头东北八公里的湖中,由砂砾岩组成的石群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且呈赤色,所以当地百姓皆称此景为 “火焰山”,置身其中,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特,尽享神秘、幽静似仙境般的美妙.
e.老爷庙,又名“显应宫”.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太祖与伪汉战于鄱阳.初失利,走湖滨,遇老人舣舟近岸,太祖得济,赐以金环,返顾之则鼋也.是夕,宿祠中,题诗于壁.”之后,明太祖御封之为“元将军庙”.老爷庙门前的水域有“中国百慕大”之称,水流湍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更使老爷庙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f.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由旅游码头乘船向南四十公里,便是候鸟观赏区.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顶目,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水落滩出,面积广大的草洲与湖池成为各类越冬鸟类最为理想的栖息之地.据国际鹤类基金会考察,越冬候鸟达150多种,近11万只.其中白鹤1350只,当候鸟群飞来时,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因此,鄱阳湖候鸟区被列为“世界A级候鸟保护区”.
水上旅游线路及价格
紫阳堤·落星墩 紫阳堤·落星墩·湖滨沙滩·老爷庙 紫阳堤·落星墩·火焰山 25元/人 40元/人 35元/人
水上娱乐中心(即旅游码头)至各风景点距离
周瑜点将台 观音桥 爱莲池 白鹿书院 秀 峰 庐 山
0.5公里 6公里 0.5公里 10公里 6公里 50公里
落星墩 老爷庙 火焰山 鞋 山 湖滨沙滩 候鸟区
2公里 15公里 8公里 38公里 12公里 40公里
鄱阳湖正在成为珍稀野生动物的天堂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白鳍豚、江豚、中华鲟、白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近些年来,由于长江水质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白鳍豚、江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它们的数量骤减.现在这些珍稀动物在长江流域已经很难见到,在鄱阳湖等少数几个地方偶而会出现.
在鄱阳湖,过去白鳍豚很常见,现在也难觅芳踪;而江豚的数量还保持相当的规模.据鄱阳湖管理局的周局长介绍,最近两年只发现一到两头次白鳍豚在江中活动,但发现了江豚300多头次.白鳍豚等野生动物数目减少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江豚、白鳍豚自然繁殖能力比较低,生长周期比较长,发展能力比较弱;二是进入 70、80年代以后,由于捕捞强度加大,渔类资源有所减少;三是人工的挖砂、爆破、长江航运的影响;四是环境等各方面的污染也对些动物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的动物,当地政府在鄱阳湖地区设立了江豚等动物的保护区,保护区内每年都进行几个月的休渔,以便使这些动物能够得到充足的食物.当地政府还致力于唤起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现在鄱阳湖地区渔民们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意识正在增强.
鄱阳湖不仅仅为白鳍豚、江豚、中华鲟等提供了广阔而安全的生存空间,它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湿地之一,每年都吸引鹤类、鹳类、天鹅等大量珍稀候鸟来这里越冬.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世界白鹤最重要的冬季栖息地之一.每年到江西潘阳湖来越冬的白鹤大概有2900只,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98%.
据介绍,为了给这些珍稀候鸟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早在1988年中国政府就在鄱阳湖设立了候鸟保护区.通过多年来的宣传和管理,珍稀候鸟被捕杀、走私的现象明显地减少.与此同时,保护区内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渔民也就告别了靠捕渔为生的传统生活方式,这样就使人与鸟争鱼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可以为鸟类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美丽的洞庭湖作过热情的吟咏.北宋着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岳阳楼的视角(居高临下)对洞庭湖变化多端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洞庭湖的气势雄伟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和瑰丽.即使是在阴晦沉霞的天气,也给人别致、谲秘的感觉,激起人们的游兴.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不愧为“天下第一水”.泛舟湖间,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在西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处——城陵矶,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从此处远眺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伟壮观.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正是源于此地……湖中最着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游览群山需要用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畅游洞庭湖,真是一举两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洞庭湖是着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财鱼等珍贵的河鲜,还有君山名茶、罗汉竹、方竹、实竹、紫竹、斑竹、毛竹等竹类产品,种类亦很繁多.
太湖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 里,有大小岛屿48个,峰72座.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画卷.在观赏这"秀色可餐的太湖风景同时,还可游览江财名山、名园,探考历史.
太湖东、北、西沿岸和湖中诸岛,为吴越文化发源地,有大批文物古迹遗存,如春秋时期的阖闾城越城遗址、隋代大运河、唐代宝带桥、宋代紫金庵、元代天池书屋、明代扬弯一条街、宜兴三洞、无锡三山和苏州东、西洞庭山等.
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 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流域内分布有特大城市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4个地级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3个地级市,共有30县(市).有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座,100~500万人口的大城市1座,50~100万人口城市3座,20~50万人口城市9座.至1997年止流域内共有人口361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2.9%,其中农业人口1844万人,非农业人口1767万人,城市化水平达49%.流域内有耕地2266万亩,比1985年减少384万亩,主要用于建设用地.其中水田1856万亩,旱地410万亩,复种指数200%.流域用地状况,耕地占41%,水域15%,建设用地18%,其他用地26%.
太湖流域的自然条件是优越的.太湖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四周略高,中间略低,形似碟子.其中山区丘陵占16%,河湖水面占16%,平原占68%.太湖不仅位于全流域的中心,而且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枢.太湖西南部上游来水,主要有来自浙江天目山脉的东、西苕溪和来自苏皖界山和茅山山脉的荆溪.东、西苕溪在湖州汇合后,主流由长兜港、小梅口注 入太湖,其余分散由吴兴、长兴“七十二溇港”入太湖,另有一部分通过塘水路直接东泄.荆溪正流由宜兴大浦口注入太湖,洮湖、滆湖地区来水则由宜兴百渎流入太湖,另有一部分经京杭大运河直接东泄.吴兴、长兴沿湖诸溇港和宜兴百渎均有横塘连接,水量可以互相调节.太湖东北面出水也有上百条溇港(已湮废不少 ),其中主要的有梁溪口、沙墩口、胥口、鲇鱼口、瓜泾口、南厍等,越过京杭大运河入阳澄、淀泖湖群,再通过黄浦江、吴淞江和太仓、常熟间众多港浦入长江、入海,其中以黄浦江泄量最大,1954年洪水其下泄量约占整个流域的80%.京杭大运河纵贯太湖北、东、南三面,沟通了众多东西向的排水河道,起着相互调节的作用.太湖下游去水,自古以来变化较大.《尚书·禹贡》即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记载.不过人们对三江的解释说法不一.通常多指由太湖东向出海的松江(即今吴淞江)、东南向出海的东江和东北向出海的娄江(即今溇江),其中松江为主流.到唐代,松江“宽二十里,深可敌干浦”,但东江已不复存在.明代以后,吴淞江的主 要排水地位逐步由黄浦江所代替.今天,吴淞江、黄浦江、浏河可视为太湖三江演变的结果.
我国人民对太湖流域的开发治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开挖河道、修建江堤海塘、建设塘浦圩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使太湖流域较早成为我国经济发达、物产丰饶的地区.我们的祖先修筑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这个西靠山丘、东接大海、南北滨江的地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湖泊河网系统.这个河湖系统能吞、能吐、能蓄、能排,可以兼收灌溉、排水、通航和 水产之利.
太湖是一个天然的巨大水库.太湖在水位2.99米时的库容为44.23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89米,在水位4.65米时的库容约83亿立方米.太湖不仅接纳上游百川来水,下游湖东地区 或遇暴雨,沥水也会倒流入湖.当长江水位高涨而通江港口无水闸控制时,江水也会分流入湖.由于湖面大,每上涨1厘米,可蓄水2 300多万立方米,故洪枯水位变幅小.一般每年4 月雨季开始水位上涨,7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到11月进入枯水期,2~3月水位最低.一般洪枯变幅在1~1.5米之间.1991年太湖平均水位4.79米,为历史最高;1934年瓜泾口1.87米,为历史最低.由于太湖的调蓄,其下游平原虽然地势比较低洼,一般年份仍可免受洪水威胁.
太湖汛期能够蓄水,不仅下游地区依赖太湖水灌溉,上游大部分地区也依赖太湖水灌溉 ,太 湖水可一直灌到西部山脚边.一般年份,灌溉水源都可满足,特殊干旱年份水源不足时,需从长江引水.现已在通江河口陆续增建翻水站,引江入湖,使水源更为丰盈.
太湖不仅对全流域灌溉有很大作用,而且对流域城乡供水有重要作用.一湖好水,不仅沿湖无锡、苏州等城市可直接取用,黄浦江以太湖为源,清水长流,对冲淤、冲污、冲咸和上海城市用水有着重要意义.不幸的是,目前黄浦江每天要接纳大量工业废水.据有关单位分析,每当上游来水与接纳污水的比例小于8∶1时,就会发生黑臭.如1992年太湖流域大旱,据监测资料,黄浦江水黑臭长达268天.自来水净化用药量增加了几倍,水出厂时仍有怪味,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近年来太湖已受到了严重污染,整个地区的水质下降,江南水乡连吃水都遇到了困难,保护太湖已提到议事日程,并列为国家重点治理项目.两省一市联手采 取行动,对重点排污单位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否则就勒令停产,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等.现第一阶段目标已初见成效.由于有太湖水的调蓄和长江水源补充,使太湖流域整个平原河网能保持一定的通航水深.自古以来,太湖流域航运事业就十分发达.目前全区有干支航线900余条,通航里程1.2万公里,形成了一个江河湖海直达、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航运网.据不完全统计,全流域有各类船舶4.7万艘、134万吨.1983年的货运量达1.73亿吨,相当于长江干流货运量的3.3倍 . 上海港通过内河集疏的货物约占70%,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水运量占江苏全省水运量的44% .
太湖宽浅的水域还为各种鱼类洄游、产卵生长提供了良好场所.太湖鱼虾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白壳虾、鲚鱼为水产珍品.太湖流域是我国重点淡水渔业基地,全区淡水鱼产量约占全国的10%.90年代末在东太湖还大量发展了螃蟹养殖.
太湖范围大,景点多,人文古迹多,有极好的风景旅游资源.太湖碧波万顷,朝晖夕雨,雾霭晴光,自然景色变化万千,加上周围群山和湖中小岛,融娇艳、神秀于一体,使人心旷神怡.目前着名风景点无锡蠡园、鼋头渚和苏州洞庭东山、洞庭西山等.从总体上说,太湖与“人间天堂”苏州、杭州两个风景游览城市及整个锦绣江南联系在一起.近年来,随着我国“四大名着”电视剧的拍摄,无锡相继建成了“三国城”、“水浒城”等,成了新的旅游热点.目前,苏州至洞庭西山已架起了跨湖长桥,西山不再是“孤岛”,从苏州、无 锡到湖州已开有旅游客班,穿越太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太湖的旅游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苏、浙、沪两省一市在太湖流域做了大量的水利工作,建了不少水利工程.1984年12月成立太湖流域管理局,归水利电力部和国务院长江口及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 小组双重领导.现由水利部直接领导.
1991年,太湖流域发生了暴雨洪水,苏锡告急!太湖告急!太湖出现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4.79米,灾害造成的损失上百亿元,全国震惊!灾后,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两省一 市人民携手合作,加快了太浦河、望虞河、杭嘉湖南排、环湖大堤等太湖治理“十大骨干工程”建设.根据规划,2000年左右基本完成10项重点骨干工程及黄浦江上游干流防洪工程建设,使太湖流域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最后一批工程将于2002年基本完成.目前,太湖洪水的主要通道已基本畅通,治太工程总体框架已经形成,初步改善了流域防洪除涝条件.
太湖是镶嵌在长江三角洲上的一颗明珠,是祖国的瑰宝.利用太湖、开发太湖、治理太湖和保护太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任.
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古称破釜塘.公元616年,隋炀帝下江南,其时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难.当龙舟经过破釜塘时,突然天降大雨,水涨船高,舟行顺畅.炀帝大喜,自以为洪福齐天,恩泽浩荡,于是便把破釜塘改名为洪泽浦.唐代开始名洪泽湖.
洪泽湖的整个形状很像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天鹅.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 ".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参照对淮河的治理,对洪泽湖也进行了整治.现在湖区的东部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在湖边的水上长城.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洪泽湖水生资源丰富,湖内有鱼类近百种,以鲤、鲫、鳙、青、草、鲢等为主;洪泽湖的螃蟹也是远近驰名的.此外,洪泽湖的水生植物非常着名.芦苇几乎遍布全湖,繁茂处连船只也难以航行.莲藕、芡实、菱角在历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的说法.
巢湖
巢湖,古称焦湖,位于江淮之间,是中国着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它地处合肥、巢湖二市和肥东、肥西、庐江三县境内,西有大别山屏障,因地理位置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总面积820平方公里,东西180里,水域辽阔,四周河沟渠道360多条,纵横交错,曲折回环;沿岸山矶耸立,沙滩众多,湖中有山,山中有水,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巢湖不仅风景秀美,帆樯如画,而且沿湖周围名胜古迹众多,姥山、中庙、四顶山、半汤温泉、王乔洞、银屏仙人洞、银山猿人遗址、神墩文化遗址、楚歌岭等,犹如众星拱月,环绕巢湖.
巢湖水产资源丰富,银鱼、虾米、螃蟹被誉为“三珍”闻名遐迩.
姥山,卓立湖心,矗立水面,面积约100公顷,海拔115米.岛上三山九峰,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为800里巢湖的“湖上绿洲”.姥山岛人文景观丰富.南麓,有一天然避风良港,旧称“南塘”,是元末抗元将领俞通海、廖永安等率水师屯寨姥山里修建.山腰,望湖而建的圣妃庙,祭祀主湖女神,始建于晋朝.山巅的文峰塔建于明崇祯四年,塔身为条石垒砌而成,高51米,七层八角,共135级.塔内砖雕佛像802尊,石匾25幅.郭沫若当年游湖时曾挥毫写下了“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如油”的诗句.
姥山旅游业前景广阔,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巢湖水上乐园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开发,其子项目姥山岛综合娱乐城开工兴建.
中庙位于巢湖北岸的凤凰矶上,与湖中心的姥山岛隔水相望.岸矶形如栖凤,赤碛朱砂;庙宇赭墙碧瓦,飞阁流丹.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先时祭祀主巢湖波涛的太姥,后来祭奉传为泰山玉女的碧霞元君.历史上几经毁坏,后至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倡募重修,修葺完善前中后三殿,计70余间.一进大殿供神龛,琳琅满目;二进大殿为佛事活动场所;后殿为藏经阁,三层结构,庄重质朴.
银屏仙人洞口的峭壁上,一株牡丹破石而生,婷婷玉立,每逢谷雨,嫣然盛开,游人只可仰视其仙姿,却不可触其玉体,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花”.相传牡丹能报丰兆吉,预知年成.1997年至1999年,原巢湖市人民政府连续3年举办了牡丹观赏节,以花为媒,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篇六: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黄河 多长 多宽?

【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在世界上位列第三,干流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经青康藏高原、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区,注入东海,沿途汇集了七百多条支流,流域面积达一百八十多万多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土地总面积两成.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长江源于青康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与唐古拉山脉问,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这里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就是长江的源头.从江源到人海口,可分为三大段.四川宜宾以上为上游;宜宾至湖北宜昌为中游;宜昌以下为下游.上游段约长三千五百公里,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八百一十三公里,河道较宽,水流舒缓.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二千三百公里.自宜宾以下才称长江.中游段约长一千公里,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二百零四公里,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下游段约长一千八百五十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缓慢,江面宽阔,一般都超过二公里,最窄处也有六百五十公尺.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多,每当汛期来临,极易造成溃堤泛滥灾害,自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从宜昌到芜湖一段,两岸湖泊极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阳湖最大.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江水入江苏后,因受山势所阻,向东北绕过宁镇山地.自镇江以下,折向束南,进入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湖泊星罗棋布,水道交织似网,一片水乡泽国景象.江口竟宽达八十公里,呈现江海相连的壮观景色.长江两岸多名山大泽,风光秀丽,有许多游览胜地.由于流程长,流域广,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游有「天府之国」,下游多「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中华民族的摇篮虽在黄河流域,但据史载,周武王灭殷后,领域南达长江流域,此后黄河、长江两流域便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心.沿江有不少名城,如重庆、宜昌、武昌、南京、上海等.上海更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两岸有许多名胜古迹,是了解中国历史的珍贵资料,还有不少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长江干支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横贯东西、纵连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航道总长八万多公里.万吨级轮船可达南京,三千吨级可抵达汉口,一千吨级可至重庆,五百吨级可通宜宾.

篇七: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分布在哪个地形区里?

五大淡水湖: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鄱阳湖
简介: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东北部50km.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 3914 平方公里,容积达 300 亿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鄱阳湖在九江的水面约 20 万公顷,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庐山区等六个县(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形成南宽北狭的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由于带有大量水蒸气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在 1000 毫米以上,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着名的鱼米之乡.
在我国的湖泊中,鄱阳湖具有最大的淡水水产养殖的水域,是长江中一些珍贵鱼类漫游、产卵与育肥的场所.水域中有鱼类 122 种、浮游植物 50 种.鄱阳湖还有 200 万亩草洲,水草丰美,每年 10 月至翌年 3 月,有数十万只珍禽候鸟来这里越冬.1983 年 6 月,江西省政府在永修县吴城镇建立了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1988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约占全球的 98% 以上,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群体所在地,鸿雁数量达 3 万只以上.保护区栖息着 54 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 13 种鸟类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丰富珍贵的鸟类资源为我国赢得了声誉.世界自然基金会会长——英国菲利普亲王、丹麦亨利克亲王及国内外专家、学者都专程来到这里考察,众多的国内外旅游者纷纷慕名前来游览,称这里是“珍禽王国”、“中国第二长城”.
鄱阳湖的动植物
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和外国人冬季到保护区观鸟,观鸟的季节为11月至翌年3月.湖区着名的景点有落星墩、湖滨沙滩、火焰山、老爷庙等.
a.紫阳堤,是由花岗石砌成的堤坝,为宋朝朱熹任南知军时修建,因朱熹号“紫阳”,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取名“紫阳堤”.
b.落星墩,位于星子县城南两公里的湖中,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载:“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县便因此而得名,五代时,落星墩被封为宝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游此皆有题咏,王安石诗中所形容的“万里长江一酒杯”更是千古传名.驻足落星寺,远眺庐山秀色,近看鄱湖美景,金鳞竞跃,白鹭翻飞,田园诗人陶渊明当年“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的归田情景,仿佛依稀可见.
c.湖滨沙滩,由落星墩乘快艇向东南行八分钟,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十里金滩”.这里坡平沙细,阳光充足,是非常好的阳光浴、沙浴、湖浴场所,湖滨沙滩将以自然、纯朴的丰姿,使广大的内地游客尽情享受沙滩而不必去沿海.沙滩旅游,将一扫您旅途劳顿,感叹大自然丰厚的赏赐.
d.火焰山,位于旅游码头东北八公里的湖中,由砂砾岩组成的石群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且呈赤色,所以当地百姓皆称此景为 “火焰山”,置身其中,不禁令人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特,尽享神秘、幽静似仙境般的美妙.
e.老爷庙,又名“显应宫”.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太祖与伪汉战于鄱阳.初失利,走湖滨,遇老人舣舟近岸,太祖得济,赐以金环,返顾之则鼋也.是夕,宿祠中,题诗于壁.”之后,明太祖御封之为“元将军庙”.老爷庙门前的水域有“中国百慕大”之称,水流湍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更使老爷庙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f.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由旅游码头乘船向南四十公里,便是候鸟观赏区.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顶目,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水落滩出,面积广大的草洲与湖池成为各类越冬鸟类最为理想的栖息之地.据国际鹤类基金会考察,越冬候鸟达150多种,近11万只.其中白鹤1350只,当候鸟群飞来时,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因此,鄱阳湖候鸟区被列为“世界A级候鸟保护区”.
水上旅游线路及价格
紫阳堤·落星墩 紫阳堤·落星墩·湖滨沙滩·老爷庙 紫阳堤·落星墩·火焰山 25元/人 40元/人 35元/人
水上娱乐中心(即旅游码头)至各风景点距离
周瑜点将台 观音桥 爱莲池 白鹿书院 秀 峰 庐 山
0.5公里 6公里 0.5公里 10公里 6公里 50公里
落星墩 老爷庙 火焰山 鞋 山 湖滨沙滩 候鸟区
2公里 15公里 8公里 38公里 12公里 40公里
鄱阳湖正在成为珍稀野生动物的天堂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白鳍豚、江豚、中华鲟、白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近些年来,由于长江水质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白鳍豚、江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它们的数量骤减.现在这些珍稀动物在长江流域已经很难见到,在鄱阳湖等少数几个地方偶而会出现.
在鄱阳湖,过去白鳍豚很常见,现在也难觅芳踪;而江豚的数量还保持相当的规模.据鄱阳湖管理局的周局长介绍,最近两年只发现一到两头次白鳍豚在江中活动,但发现了江豚300多头次.白鳍豚等野生动物数目减少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江豚、白鳍豚自然繁殖能力比较低,生长周期比较长,发展能力比较弱;二是进入70、80年代以后,由于捕捞强度加大,渔类资源有所减少;三是人工的挖砂、爆破、长江航运的影响;四是环境等各方面的污染也对些动物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的动物,当地政府在鄱阳湖地区设立了江豚等动物的保护区,保护区内每年都进行几个月的休渔,以便使这些动物能够得到充足的食物.当地政府还致力于唤起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现在鄱阳湖地区渔民们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意识正在增强.
鄱阳湖不仅仅为白鳍豚、江豚、中华鲟等提供了广阔而安全的生存空间,它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湿地之一,每年都吸引鹤类、鹳类、天鹅等大量珍稀候鸟来这里越冬.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世界白鹤最重要的冬季栖息地之一.每年到江西潘阳湖来越冬的白鹤大概有2900只,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98%.
据介绍,为了给这些珍稀候鸟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场所,早在1988年中国政府就在鄱阳湖设立了候鸟保护区.通过多年来的宣传和管理,珍稀候鸟被捕杀、走私的现象明显地减少.与此同时,保护区内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渔民也就告别了靠捕渔为生的传统生活方式,这样就使人与鸟争鱼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可以为鸟类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美丽的洞庭湖作过热情的吟咏.北宋着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岳阳楼的视角(居高临下)对洞庭湖变化多端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洞庭湖的气势雄伟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和瑰丽.即使是在阴晦沉霞的天气,也给人别致、谲秘的感觉,激起人们的游兴.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不愧为“天下第一水”.泛舟湖间,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在西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处——城陵矶,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从此处远眺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伟壮观.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正是源于此地……湖中最着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游览群山需要用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畅游洞庭湖,真是一举两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 、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洞庭湖是着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财鱼等珍贵的河鲜,还有君山名茶、罗汉竹、方竹、实竹、紫竹、斑竹、毛竹等竹类产品,种类亦很繁多.
太湖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 里,有大小岛屿48个,峰72座.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画卷.在观赏这"秀色可餐的太湖风景同时,还可游览江财名山、名园,探考历史.
太湖东、北、西沿岸和湖中诸岛,为吴越文化发源地,有大批文物古迹遗存,如春秋时期的阖闾城越城遗址、隋代大运河、唐代宝带桥、宋代紫金庵、元代天池书屋、明代扬弯一条街、宜兴三洞、无锡三山和苏州东、西洞庭山等.
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流域内分布有特大城市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4个地级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3个地级市,共有30县(市).有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座,100~500万人口的大城市1座,50~100万人口城市3座,20~50万人口城市9座.至1997年止流域内共有人口361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2.9%,其中农业人口1844万人,非农业人口1767万人,城市化水平达49%.流域内有耕地2266万亩,比1985年减少384万亩,主要用于建设用地.其中水田1856万亩,旱地410万亩,复种指数200%.流域用地状况,耕地占41%,水域15%,建设用地18%,其他用地26%.
太湖流域的自然条件是优越的.太湖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四周略高,中间略低,形似碟子.其中山区丘陵占16%,河湖水面占16%,平原占68%.太湖不仅位于全流域的中心,而且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枢.太湖西南部上游来水,主要有来自浙江天目山脉的东、西苕溪和来自苏皖界山和茅山山脉的荆溪.东、西苕溪在湖州汇合后,主流由长兜港、小梅口注 入太湖,其余分散由吴兴、长兴“七十二溇港”入太湖 ,另有一部分通过塘水路直接东泄.荆溪正流由宜兴大浦口注入太湖,洮湖、滆湖地区来水则由宜兴 百渎流入太湖,另有一部分经京杭大运河直接东泄.吴兴、长兴沿湖诸溇港和宜兴百渎均有横塘连接,水量可以互相 调节.太湖东北面出水也有上百条溇港(已湮废不少 ),其中主要的有梁溪口、沙墩口、胥口 、鲇鱼口、瓜泾口、南厍等,越过京杭大运河入阳澄、淀泖湖群,再通过黄浦江、吴淞江和 太仓、常熟间众多港浦入长江、入海,其中以黄浦江泄量最大,1954年洪水其下泄量约占整 个流域的80%.京杭大运河纵贯太湖北、东、南三面,沟通了众多东西向的排水 河道,起着相互调节的作用.太湖下游去水,自古以来变化较大.《尚书·禹贡》即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记载.不过人们对三江的解释说法不一.通常多指由太湖东向出海的 松江(即今吴淞江)、东南向出海的东江和东北向出海的娄江(即今溇江),其中松江为主流.到唐代,松江“宽二十里,深可敌干浦”,但东江已不复存在.明代以后,吴淞江的主 要排水地位逐步由黄浦江所代替.今天,吴淞江、黄浦江、浏河可视为太湖三江演变的结果.
我国人民对太湖流域的开发治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开挖河道、修建江堤海塘、建设 塘浦圩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使太湖流域较早成为我国经济发达、物产丰饶的地区.我 们的祖先修筑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这个西靠山丘、东接大海、南北滨江的地区形成了一个完 整的湖泊河网系统.这个河湖系统能吞、能吐、能蓄、能排,可以兼收灌溉、排水、通航和 水产之利.
太湖是一个天然的巨大水库.太湖在水位2.99米时的库容为44.23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89米,在水位4.65米时的库容约83亿立方米.太湖不仅接纳上游百川来水,下游湖东地区 或遇暴雨,沥水也会倒流入湖.当长江水位高涨而通江港口无水闸控制时,江水也会分流入 湖.由于湖面大,每上涨1厘米,可蓄水2 300多万立方米,故洪枯水位变幅小.一般每年4 月雨季开始水位上涨,7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到11月进入枯水期,2~3月水位最低.一般洪 枯变幅在1~1.5米之间.1991年太湖平均水位4.79米,为历史最高;1934年瓜泾口1.87米,为 历史最低.由于太湖的调蓄,其下游平原虽然地势比较低洼,一般年份仍可免受洪水威胁.
太湖汛期能够蓄水,不仅下游地区依赖太湖水灌溉,上游大部分地区也依赖太湖水灌溉 ,太 湖水可一直灌到西部山脚边.一般年份,灌溉水源都可满足,特殊干旱年份水源不足时,需从长江引水.现已在通江河口陆续增建翻水站,引江入湖,使水源更为丰盈.
太湖不仅对全流域灌溉有很大作用,而且对流域城乡供水有重要作用.一湖好水,不仅沿湖无锡、苏州等城市可直接取用,黄浦江以太湖为源,清水长流,对冲淤、冲污、冲咸和上海城市用水有着重要意义.不幸的是,目前黄浦江每天要接纳大量工业废水.据有关单位分析 ,每当上游来水与接纳污水的比例小于8∶1时,就会发生黑臭.如1992年太湖流域大旱,据监测资料,黄浦江水黑臭长达268天.自来水净化用药量增加了几倍,水出厂时仍有怪味,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近年来太湖已受到了严重污染,整个地区的水质下降,江南水乡连 吃水都遇到了困难,保护太湖已提到议事日程,并列为国家重点治理项目.两省一市联手采 取行动,对重点排 污单位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否则就勒令停产,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等.现第一阶段目标已初见成效. 由于有太湖水的调蓄和长江水源补充,使太湖流域整个平原河网能保持一定的通航水深.自古以来,太湖流域航运事业就十分发达.目前全区有干支航线900余条,通航里程1.2万公 里,形成了一个江河湖海直达、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航运网.据不完全统计,全流域有各类船舶4.7万艘、134万吨.1983年的货运量达1.73亿吨,相当于长江干流货运量的3.3倍 . 上海港通过内河集疏的货物约占70%,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水运量占江苏全省水运量的44% .
太湖宽浅的水域还为各种鱼类洄游、产卵生长提供了良好场所.太湖鱼虾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白壳虾、鲚鱼为水产珍品.太湖流域是我国重点淡水渔业基地,全区淡水鱼产量约占全国的10%.90年代末在东太湖还大量发展了螃蟹养殖.
太湖范围大,景点多,人文古迹多,有极好的风景旅游资源.太湖碧波万顷,朝晖夕雨,雾霭晴光,自然景色变化万千,加上周围群山和湖中小岛,融娇艳、神秀于一体,使人心 旷神怡.目前着名风景点有无锡蠡园、鼋头渚和苏州洞庭东山、洞庭西山等.从总体上说,太湖与“人间天堂”苏州、杭州两个风景游览城市及整个锦绣江南联系在一起.近年来,随 着我国“四大名着”电视剧的拍摄,无锡相继建成了“三国城”、“水浒城”等,成了新的旅游热点.目前,苏州至洞庭西山已架起了跨湖长桥,西山不再是“孤岛”,从苏州、无 锡到湖州已开有旅游客班,穿越太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太湖的旅游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苏、浙、沪两省一市在太湖流域做了大量的水利工作,建了不少水利工程 .1984年12月成立太湖流域管理局,归水利电力部和国务院长江口及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 小组双重领导.现由水利部直接领导.
1991年,太湖流域发生了暴雨洪水,苏锡告急!太湖告急!太湖出现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4.79米,灾害造成的损失上百亿元,全国震惊!灾后,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两省一 市人民携手合作,加快了太浦河、望虞河、杭嘉湖南排、环湖大堤等太湖治理“十大骨干工程”建设. 根据规划,2000年左右基本完成10项重点骨干工程及黄浦江上游干流防洪工程建 设,使太湖流域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最后一批工程将于2002年基本完成.目前,太湖洪水的主要通道已基本畅通,治太工程总体框架已经形成,初步改善了流域防洪除涝条件.
太湖是镶嵌在长江三角洲上的一颗明珠,是祖国的瑰宝.利用太湖、开发太湖、治理太湖和保护太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任.
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古称破釜塘.公元616年,隋炀帝下江南,其时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难.当龙舟经过破釜塘时,突然天降大雨,水涨船高,舟行顺畅.炀帝大喜,自以为洪福齐天,恩泽浩荡,于是便把破釜塘改名为洪泽浦.唐代开始名洪泽湖.
洪泽湖的整个形状很像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天鹅.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参照对淮河的治理,对洪泽湖也进行了整治.现在湖区的东部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亘在湖边的水上长城.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洪泽湖水生资源丰富,湖内有鱼类近百种,以鲤、鲫、鳙、青、草、鲢等为主;洪泽湖的螃蟹也是远近驰名的.此外,洪泽湖的水生植物非常着名.芦苇几乎遍布全湖,繁茂处连船只也难以航行.莲藕、芡实、菱角在历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的说法.
巢湖
巢湖,古称焦湖,位于江淮之间,是中国着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它地处合肥、巢湖二市和肥东、肥西、庐江三县境内,西有大别山屏障,因地理位置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总面积820平方公里,东西180里,水域辽阔,四周河沟渠道360多条,纵横交错,曲折回环;沿岸山矶耸立,沙滩众多,湖中有山,山中有水,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巢湖不仅风景秀美,帆樯如画,而且沿湖周围名胜古迹众多,姥山、中庙、四顶山、半汤温泉、王乔洞、银屏仙人洞、银山猿人遗址、神墩文化遗址、楚歌岭等,犹如众星拱月,环绕巢湖.
巢湖水产资源丰富,银鱼、虾米、螃蟹被誉为“三珍”闻名遐迩.
姥山,卓立湖心,矗立水面,面积约100公顷,海拔115米.岛上三山九峰,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为800里巢湖的“湖上绿洲”.姥山岛人文景观丰富.南麓,有一天然避风良港,旧称“南塘”,是元末抗元将领俞通海、廖永安等率水师屯寨姥山里修建.山腰,望湖而建的圣妃庙,祭祀主湖女神,始建于晋朝.山巅的文峰塔建于明崇祯四年,塔身为条石垒砌而成,高51米,七层八角,共135级.塔内砖雕佛像802尊,石匾25幅.郭沫若当年游湖时曾挥毫写下了“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如油”的诗句.
姥山旅游业前景广阔,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巢湖水上乐园项目,对外招商引资开发,其子项目姥山岛综合娱乐城开工兴建.
中庙位于巢湖北岸的凤凰矶上,与湖中心的姥山岛隔水相望.岸矶形如栖凤,赤碛朱砂;庙宇赭墙碧瓦,飞阁流丹.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先时祭祀主巢湖波涛的太姥,后来祭奉传为泰山玉女的碧霞元君.历史上几经毁坏,后至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倡募重修,修葺完善前中后三殿,计70余间.一进大殿供神龛,琳琅满目;二进大殿为佛事活动场所;后殿为藏经阁,三层结构,庄重质朴.
银屏仙人洞口的峭壁上,一株牡丹破石而生,婷婷玉立,每逢谷雨,嫣然盛开,游人只可仰视其仙姿,却不可触其玉体,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花”.相传牡丹能报丰兆吉,预知年成.1997年至1999年,原巢湖市人民政府连续3年举办了牡丹观赏节,以花为媒,大力发展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篇八: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求长江在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宽度、深度与世界其他大河的对比.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六千三百公里,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经当曲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在四川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大河之一,干流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北纬33°28′,东经91°08′).干流流经青、藏、 川、滇、 鄂、湘、赣、皖、苏、沪10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公里(若以当曲为源头,长江全长应为6403公里),居世界第3位.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干流概况 长江干流各段名称不一:源头至当曲口(藏语称河为“曲”)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长358公里;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境的巴塘河口,称通天河,长813公里;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称金沙江,长2308公里;宜宾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约2800余公里,通称长江,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间称“川江”(奉节至宜昌间的三峡河段又有“峡江”之称),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间称荆江,江苏省扬州、镇江以下又称扬子江. 流域内高原、山地占65.6%;丘陵占24%;平原、低地占10.4%.
长江支流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有48条;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雅砻江、岷江及其支流大渡河、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9条.其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超过10万平方公里,以嘉陵江流域面积最大,约16万平方公里.
中国大部分的淡水湖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面积较大的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与唐古拉山脉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这里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就是长江的源头.从江源到人海口,可分为三大段.四川宜宾以上为上游;宜宾至湖北宜昌为中游;宜昌以下为下游.上游段约长三千五百公里,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八百一十三公里,河道较宽,水流舒缓.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二千三百公里.自宜宾以下才称长江. 中游段约长一千公里,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二百零四公里,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 下游段约长一千八百五十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缓慢,江面宽阔,一般都超过二公里,最窄处也有六百五十公尺.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多,每当汛期来临,极易造成溃堤泛滥灾害,自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从宜昌到芜湖一段,两岸湖泊极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阳湖最大.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江水入江苏后,因受山势所阻,向东北绕过宁镇山地.自镇江以下,折向束南,进入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湖泊星罗棋布,水道交织似网,一片水乡泽国景象.江口竟宽达八十公里,呈现江海相连的壮观景色. 长江两岸多名山大泽,风光秀丽,有许多游览胜地.由于流程长,流域广,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游有「天府之国」,下游多「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中华民族的摇篮虽在黄河流域,但据史载,周武王灭殷后,领域南达长江流域,此后黄河、长江两流域便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心.沿江有不少名城,如重庆、宜昌、武昌、南京、上海等.上海更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两岸有许多名胜古迹,是了解中国历史的珍贵资料,还有不少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长江干支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横贯东西、纵连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航道总长八万多公里.万吨级轮船可达南京,三千吨级可抵达汉口,一千吨级可至重庆,五百吨级可通宜宾.

篇九:安徽风光与物产的资料

长江概况

  水系 长江
  流经省份, 干流贯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上海、浙江、重庆等十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
  流域面积 流域总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
  长江(the Changjiang River; the Yangtze River )cháng jiāng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97公里(以沱沱河为源),一般称6300公里.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称黄埔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在重庆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干流概况
  长江干流各段名称不一:源头至当曲口(藏语称河为“曲”)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长358公里;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境的巴塘河口,称通天河,长813公里;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称金沙江,长2308公里;宜宾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约2800余公里,通称长江,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间称“川江”(奉节至宜昌间的三峡河段又有“峡江”之称),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间称荆江,江苏省扬州、镇江以下又称扬子江. 流域内高原、山地占65.6%;丘陵占24%;平原、低地占10.4%.
  长江支流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有48条;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雅砻江、岷江及其支流大渡河、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9条.其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超过10万平方公里,以嘉陵江流域面积最大,约16万平方公里.
  中国大部分的淡水湖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面积较大的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与唐古拉山脉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这里冰川广布,姜跟迪如冰川的冰雪融水就是长江的源头.从江源到入海口,可分为三大段.四川宜宾以上为上游;宜宾至湖北宜昌为中游;宜昌以下为下游.上游段约长三千五百公里,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八百一十三公里,河道较宽,水流舒缓.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二千三百公里.自宜宾以下才称长江. 中游段约长一千公里,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二百零四公里,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 下游段约长一千八百五十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缓慢,江面宽阔,一般都超过二公里,最窄处也有六百五十公尺.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多,每当汛期来临,极易造成溃堤泛滥灾害,自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从宜昌到芜湖一段,两岸湖泊极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阳湖最大.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江水入江苏后,因受山势所阻,向东北绕过宁镇山地.自镇江以下,折向束南,进入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湖泊星罗棋布,水道交织似网,一片水乡泽国景象.江口竟宽达八十公里,呈现江海相连的壮观景色. 长江两岸多名山大泽,风光秀丽,有许多游览胜地.由于流程长,流域广,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游有「天府之国」,下游多「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中华民族的摇篮虽在黄河流域,但据史载,周武王灭殷后,领域南达长江流域,此后黄河、长江两流域便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心.沿江有不少名城,如重庆、宜昌、武昌、南京、上海等.上海更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两岸有许多名胜古迹,是了解中国历史的珍贵资料,还有不少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长江干支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横贯东西、纵连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航道总长八万多公里.万吨级轮船可达南京,三千吨级可抵达汉口,一千吨级可至重庆,五百吨极可通宜宾.
  长江由河源到河口横跨中国地形上的三级巨大阶梯,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岩层,沿途接纳支流的汇入,对长江的河谷形态和水流特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按水文、地貌特点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3段:从河源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
  ①上游段.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长4529千米,占长江长度72.0%.流域面积100.6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5.6%.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从囊极巴陇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腹地内.因在高原顶部,河谷开阔,河槽宽浅,一般河宽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缓慢散乱,汊流很多.从巴塘河口到宜宾称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段,这里地形突变,山高谷深,除局部河段为宽谷外,河流穿行于峡谷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到云南石鼓以下,突然转向东北流,着名的虎跳峡就在石鼓以下35千米的地方.峡长16千米,最窄处仅30米.出虎跳峡后、穿越云贵高原北部,到四川省新市镇以下进入第二级阶梯,在宜宾附近汇集了岷江之后,才称长江.自宜宾以下至宜昌之间长1030千米,习惯上称川江.河道蜿蜒于四川盆地之内,河床平缓,沿途接纳沱江、嘉陵江和乌江等众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面展宽.过奉节白帝城,长江穿行在第二阶梯至第三阶梯的过渡地段,切过七岳、巫山和黄陵3个背斜,两个向斜,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约200千米,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②中游段.长江出三峡从宜昌以下,进入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面展宽,水流缓慢,河道弯曲.长927千米,占长江长度14.7%.流域面积67.9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37.6%.其中,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长约420千米,因古代为荆州地区,所以取名为荆江.荆江又分长为上荆江(枝城至藕池口)和下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两段.下荆江河弯发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中游两岸湖泊众多,江湖相通,构成庞大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长江接纳两大水系以及直接入江的支流来水后,水量猛增一倍以上.湖口以下进入下游段.
  ③下游段.水深江宽,从湖口到入海口,长844千米,占长江长度13.3%.流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6.8%.江苏省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干流又称扬子江.得名于这一带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现在外国人常用扬子江这一名称泛指整个长江.在大通以下受潮汐影响,进入长江口的平均潮流量达26.6万立方米/秒,是长江多年平均入海流量的8.8倍.在一般情况下,一次进潮总量约为32.5亿立方米,大潮时可达45亿立方米.由于海水倒灌,使江水流速减缓,所携带的泥沙便在下游河段,尤其是靠近河口段沉积下来,因此,在江心形成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沙洲,其中最大的是崇明岛.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北界淮阳丘陵和黄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闽丘陵.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多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气候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中亚热带北缘.年均温14~18℃,最冷月均温0~5.5℃,绝对最低气温-10~-20℃,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270天.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于春、夏两季.地带性土壤仅见于低丘缓冈,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为水稻土.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上海62.1%,江苏45.6%),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黄麻等.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10%.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万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淡水湖,与长江相通,具有调节水量,削减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产鱼、虾、蟹、莲、菱、苇,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鱀豚等世界珍品,水产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南昌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芜湖市、长沙市等城市.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平原居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都很发达.长江贯穿中部,成为一条东西向的水运大动脉,加上其无数支流,构成一庞大水道网.
  ■长江三角洲
  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和上海市东南部、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海拔多在10米以下,间有低丘(如惠山、天平山、虞山、狼山等)散布,海拔200~300米.长江年均输沙量4~9亿吨,一般年份有28%的泥沙在长江中沉积,个别年份高达78%,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长江以南常州市、常熟市、太仓市、金山县一带的古沙嘴海拔多为4~6米;长江以北扬州市、泰州市、泰兴市、如皋市一带的古沙嘴海拔7~8米.江南和江北的古沙嘴是冰后期最高海面稳定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到距今约2000年时北岸沙嘴伸到廖角嘴,南岸沙嘴随长江主流向东南延伸与钱塘江口沙嘴相连,泥沙继续堆积,1958~1973年平均每年前移148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水道纵横,湖荡棋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土地肥沃,农业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花生、蚕丝、鱼虾等,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下游和沪宁线两旁有许多重要城镇,如上海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着名的外贸港口,苏州、无锡等是风景游览地和新兴的工业城市.
  ■长江水能资源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Niles)与亚马孙(Amazon)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Congo),均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流域面积180.7万平方千米.上游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米.干支流水能资源蕴藏量共约2.68亿千瓦,其中可能开发1.9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至1990年止,全流域已建、在建水电站装机共1170万千瓦以上,其中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是中国最大的水电站.规划中的三峡水电站装机1768万千瓦.其他可供开发的较大型水电站有金沙江向家坝(460万千瓦),雅砻江的锦屏(300万千瓦),大渡河的瀑布沟(280万千瓦)等.
  参考资料: 流域处北纬24°27′~35°54′,东经90°33′~122°19′.位于东亚季风区内,除小部分属高原寒冷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流域平均降水量达1057毫米.除青藏高原江源地区降雪较多外,大都以降雨为主,雨水成为大部分河流的主要补给源.径流量主要来自上游和中游,分别占径流量的47.1%和47.2%,下游仅占5.7%.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9755亿立方米.可能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约可装机1.9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占全国可能开发水能资源的53.4%.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宜昌以上的上游地区,占流域的81.5%.
  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全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千米,约有3万千米航道可以通行机动船,宜昌以下3000千米的干流可通行轮船,万吨海轮可直达南京.同时,干流与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内部与沿海各地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
  参考:新世纪百科全书
  长江主要支流长度(公里)
  汉水----1532
  雅砻江--1500
  嘉陵江--1119
  沅江----1060
  乌江----1018
  湘江----836
  赣江----744
  岷江----735
  沱江----623
  资水----590
  清江----408
  澧水----372
  长江主要支流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
  嘉陵江-16
  汉江--15.1
  岷江--13.6
  雅砻江-13
  湘江--9.46
  沅江--8.9
  乌江--8.7
  赣江--8.2
  资水--2.9
  沱江--2.7
  澧水--1.9
  清江--1.7
  长江主要支流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
  岷江--868
  湘江--722
  嘉陵江-683
  沅江--681
  赣江--648
  雅砻江-568
  汉江--565
  乌江--520
  资水--251
  澧水--174
  沱江--158
  清江--143
  ■长江古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广溪峡
  杨炯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
  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
  乔林百丈但,飞水平寻瀑.
  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
  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
  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
  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西陵峡
  绝壁耸万如,长波射干里.
  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音全盛,商丘坦望把.
  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情.
  洞庭且忽然,孟门终已矣.
  自古夭地辟,流为峡中水.
  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环奇信为美.
  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巫峡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官不极,叠蟑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每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路,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批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苦.
  山空夜孩啸,征客泪沾裳长江三峡介绍

推荐访问:安徽风光与物产的图片 安徽风光与物产的作文

上一篇:形容大海的美句(共10篇)
下一篇:描写星空的优美句子(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