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字什么的部首是
部首是“戈”
“戚”字的部首是什么?
“戚”字的部首名称叫什么?
● 戚
部首:戈
qī
◎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外~.~族.~友.
◎ 忧愁,悲哀:~然.凄~.哀~.休~.
◎ 古代兵器,像斧.
◎ 姓.
笔画数:11,部首:戈,笔顺编号:13211234534
请问,戚的部首是什么.
部首:戈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基本意思:1.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友.2. 忧愁,悲哀:休~.3. 古代兵器,像斧.4. 姓.
写出下列汉字的部首1
还有
判断下列各字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2
1.曲 絮 临 戚 亩 兑 羞 予 刀 恭 巴 翡 幻 尊 以 斜 夜 拜
2.桥 国 导 卑 有 延 司 惰 瓜 考 米 蜜 整 世 疾 森 鬼 威 具 画
竖,下面的那个,竖,戈,点横,横撇,刀,下面,竖弯钩,非,左边,到八,竖提,斗,点横,右边
如梦令的凄凄惨惨后面一个字读什么
千万不要乱说·!
戚字念 去声
这个是典型的仄韵体
平平仄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仄仄平平)凄凄惨惨戚戚(平平仄仄仄仄)
要念 气 的音!
左边单人旁,右边八字下边一个月,是什么字?
佾 yì (1) 古时乐舞的行列 [ranks of ancient dance] 佾,舞行列也.――《说文新附》 舞夏公六佾、侯四佾.――《谷梁传》 佾,列也.――《广雅》 八佾以舞大夏.――《礼记·祭统》 八佾舞于庭.――《论语》 (2) 又如:佾舞(排列成行,纵横人数相同的古代舞蹈.按西周奴隶制等级规定,天子用八佾,六十四个;诸侯用六佾,三十六人,大夫用四佾,十六个;士用二佾,四人);佾生(佾舞生,乐舞生.清代孔庙中担任祭祀乐舞的人员.文的执羽旄,武的执十戚) 佾 yì ㄧˋ 古代乐舞的行列:八~(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 郑码:NOQ,U:4F7E,GBK:D9AB 笔画数:8,部首:亻,笔顺编号:32342511
悄悄话的悄是第几声,悄声细语的悄是第几声,悄寂的悄是第几声?【戚的部首是什么】
悄 qiǎo
部首笔画
部首:忄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五笔86:NIEG 五笔98:NIEG 仓颉:PFB
笔顺编号:4422432511 四角号码:990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84
基本字义
1.忧愁:切.怆.然落泪.忧心~.
2.寂静无声:然无声.寂.静.声.
详细字义
〈形〉
1.(形声.从心,肖声.本义:忧愁的样子)
2.同本义 [grieved;worried]
悄,忧也.——《说文》
忧心悄悄.——《诗·邶风·柏舟》
劳心悄兮.——《诗·陈风·月出》
诀后悄切.——《文选·潘岳·笙赋》
3.又如:悄切(形容声音忧愁凄切);悄怆(哀伤,忧伤);悄悄(忧愁的样子);悄悒(因思念而忧郁);悄戚(悲痛忧伤)
4.寂静无声 [quiet;silent]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悄怆幽邃.——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5.又如:悄默声儿(不声不响);悄促促(静悄悄);悄悄(寂静的样子)
6.完全的,整个的 [complete].如:悄如(悄似,悄一似,悄一如.全像;恰似)
7.另见 qiāo
常用词组
1.悄寂 qiǎojì
[quiet] 寂静无声
山野悄寂
2.悄然 qiǎorán
(1) [sorrowfully]∶忧愁地
悄然泪下
(2) [quietly]∶寂静地
悄然离去
3.悄声 qiǎoshēng
[quietly] 低声
她趴在妈妈耳边悄声说了几句话
悄 qiāo
基本字义
1.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不让人知道:深夜静~.
常用词组
1.悄悄 qiāoqiāo
(1) [quietly]∶寂静;声音低微;不声不响
悄悄离开
(2) [on the quiet]∶小声地,偷偷地
他悄悄地全跟我说了
2.悄悄话 qiāoqiāohuà
(1) [a private conversation] 有关人员私下里低语;耳语;私房话
开会不准说悄悄话
(2) 另见 qiǎo
隐藏更多释义
矸有没有qi这个读法
另读 qi 四声 地名 浙江宁波市北仑区 大矸 ( qi ) 镇 矸子
矸 矸 gān 矸石 gānshí [waste rock] 采矿过程(开拓、掘进、剥离、回采)中,从井下或露天矿场开采出的或混入矿石中的岩石 另读 qi 四声 地名 浙江宁波市北仑区 大矸 ( qi ) 镇 矸子 gānzi [waste rock] 矸石的通称 矸 gān ㄍㄢˉ 石〕夹杂在煤里的石块.亦称“矸子”. 郑码:GAED,U:77F8,GBK:EDB7 五笔:dfh 笔画数:8,部首:石,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石字部】 康熙笔划:8 部外笔划:3 【广韵】古案切【集韵】居案切,音旰.山石貌. 又【集韵】硟石. 又石净貌.【甯戚饭牛歌】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 又【集韵】鱼旰切【韵会】疑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又【集韵】居寒切,音干.同. 又丹矸.【荀子·正论篇】加之以丹矸.【注】丹砂也. 又【广韵】古旱切,音秆.击也. 又【广韵】【集韵】?侯旰切,音翰.磓也.【戚的部首是什么】
看到一本叫小说稗类的书.
本意是一种植物,引申来形容非正统的,非官方的,民间的意思,有个词叫 稗官野史,就是说不是官方的说法,而是民间的传说
稗
bài
〈形〉
(1)
形容小;非正统的 [small;insignificant]
稗,小也.――《广雅》
盖出于稗官.――《汉书·艺文志》.注:“偶语为稗.”按:亦别种非正之意.故小贩亦谓之稗贩.
蒙正起稗贩,因缘戚里得官.――《宋史·高若讷传》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袁枚《祭妹文》
(2)
又如:稗官(古代的小官名.因稗官也收集民间故事小说,后沿以称小说家);稗官野史(略称稗史.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稗政(指不良的政治措施)
稗记
bàijì
[books of anecdote and trifles] 杂闻轶事
名家的记录稗记
稗子
bàizi
(1)
[barnyard grass]∶稗的俗称
(2)
[seeds of barnyard grass]∶稗的种子
(3)
[tare]∶《圣经》上记载的据认为是毒麦的一种田间有害杂草
稗
bài ㄅㄞˋ
(1)
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形状像稻,是稻田的害草.果实可酿酒、做饲料.
(2)
喻微小的,琐碎的: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市井传闻.后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为“~野史”).史(记载轶闻琐事的书).
郑码:MFNE,U:7A17,GBK:B0DE
笔画数:13,部首:禾,笔顺编号:3123432511312
右字旁 左右结构的字都有哪些
基本解释:
右
yòu
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右手.右边.
地理上指西方:山右.江右.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右倾.右派.右翼.
古代称等级高的:右族.右职.无出其右(没有高过它的).
崇尚,重视:“窃以右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
古同“侑”,劝酒,劝食.
古同“佑”,帮助,偏袒.
左
笔画数:5;
部首:口;
笔顺编号:13251
详细解释:
右
yòu
【动】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助;帮助.后多作“佑”〖help〗
右,手口相助也.——《说文》.字亦作佑.
右者,助也.——《易·系辞》
以左右刑罚.——《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
王右伯舆.——《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
保右命之.——《诗·大雅·嘉乐》
又如:右援(援助;引荐);右序(辅助;佑助);右饷(谓享受祭献,佑助降福);右与(佑助,帮助)
尊崇;崇尚〖respect〗
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淮南子》.高诱注:“右,犹尊也.”
又如:右鬼(尊崇鬼神);右贤(尚贤,尊崇贤能);右文(崇尚文治);右武(崇尚武功)
保佑.后作“佑”〖blessandprotect〗
佑、右实同字.今据许书,凡助为右、为佑,神助则为佑.——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保右命尔.——《诗·大雅·大明》
维天其右之.——《诗·周颂·我将》
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汉书·翟义传》
通“侑”.劝食〖urgesb.todrinkorwaiton〗
一朝右之.——《诗·小雅·彤弓》
既右飨之.——《诗·周颂·我将》
以享右祭祀.——《周礼·春官·大祝》
右
yòu
【名】
右手〖righthand〗
右秉白旄以麾.——《书·牧誓》
范蠡乃左提鼓,右援,以应使者.——《国语》
又如:右口(中医名词.右手寸口);右臂(人大多惯于用右手做事,因以右臂喻事物的要害部分)
右手一边的方位,与“左”相对〖therightside〗
效驾,奋衣由右上.——《礼记》
折其右肱.——《易·丰》
又如:右势下(右边;右旁);右个(右侧的偏室);右文(汉字形声字中右旁兼声义者称为右文);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形声字大都声旁在右)
官职或官署〖officialorgovernmentalmansion〗.如:右扶风(汉初官名);右更(秦汉爵位名.第十四级);右府(宋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右垣(即“右掖”.唐时指中书省);右相(官名);右席(指宰相之位);右部(指户部);右揆(官名.右丞相)
地理上的西边〖west〗.如:山右;江右
车右.即参乘,古代战车上站在右边负责警卫的武士〖guardstoodbyrightsideofwarchariot〗
菜驹为右.——《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姓
右
yòu
【形】
持保守的、传统的或有时是独裁主义的〖观点和政策〗〖right〗.如:右派
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super〗
位在廉颇之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无出其右者(古时以右方的位置为尊,故右指上位).——《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右戚(皇帝贵戚);右姓(豪族大姓);右客(尊贵的客人);右地(要地);右列(先贤,有德才的前辈)
右边
yòubian
〖righthandside;rightside〗靠右的一侧
右侧
yòucè
〖rightside〗右边
在舞台的右侧
右丞相
yòuchéngxiàng
〖oneofprimeminsters〗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右都御史
yòudūyùshǐ
〖official〗官名.明代都察院(国家的监察机关)的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
南京右都御史.——清·张廷玉《明史》
右派
yòupài
〖theRight(wing)〗反对改革现存政治、社会和经济秩序维护传统观念和习惯,或主张通过革命或其他暴力手段建立独裁的政治秩序的人或团体
右佥都御史
yòuqiāndūyùshǐ
〖official〗官名.明代都察院置左右佥都御史,略次于左右副御史.参见“右都御史”条
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清·张廷玉《明史》
召为南京右佥都御.
右倾
yòuqīng
〖Rightopportunisttendencies;Rightdeviation〗思想、观念僵化;对反动势力表现软弱、忍让
右侍郎
yòushìláng
〖official〗官名.侍郎为唐以后中央六部的副长官.明清时设左右二侍郎
南京吏部右侍郎.——清·张廷玉《明史》
右手
yòushǒu
〖righthand〗∶右边的手
〖therightside〗∶右首
右首
yòushǒu
〖righthandside;rightside〗右边(多指坐位)
那天他就坐在我的右首
也作“右手”
右袒
yòutǎn
〖showpartialityfor〗对一方偏向、袒护
右舷
yòuxián
〖starboard〗朝前头看时,船或飞机的右边
右翼
yòuyì
〖rightflank〗∶一个组织中持保守的、传统的或有时是独裁主义的观点的政策的派别
〖rightwing〗
一个集团(如政党)中相信鼓吹右派的理论和实践的分支
共和党的右翼
军队作战部署面向敌方的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