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话题作文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话题作文

西湖游记(共10篇)

时间:2017-10-13 来源:话题作文 点击:

篇一:西湖游记

作文:杭州西湖游记

  暑假里,我去了杭州的西湖.
  先是去白堤上游玩.我看到了西湖:水是那么绿,是一种深沉的绿,是一种轻柔的绿,绿得看不到湖底.这种绿色和对面山上的翠绿的树木连在一起,湖旁那一排排杨柳,互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湖的一边有很多的荷花,争奇斗艳地开放了,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之下显得更加美了,更红了.一片边着一片,那一个个大大的莲蓬看起来真让人流口水.今天我终于理解到了诗句中写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情景.
  走过白堤,又漫步苏堤去游玩.那里有几家专卖杭州的特产,各种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是玲琅满目.走完苏堤,我们到了湖心岛,这里有杭州市和浙江省的博物馆,因为是暑假,已经免费向学生和游人开放了.接着,又去了一个景点:那是一个公园.我和父母和父母的一个朋友上去了.那个公园的名字我忘了,只知道海拔5米.可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树木十分的密集,只有几丝阳光照进来,显得十分的静.看到这里的风景优美,我们在公园照了几张照片.
  去最后一个景点的时候,我又看到了西湖,湖上划船的人多了起来,微波泛起了,显出了西湖那种妩媚,怪不得文人墨客为之写下无数文章.
  夕阳来临了,我不得不离开了,西湖,你是多么美丽呀,我永远不会忘了你!

篇二:西湖游记

西湖游记一则【西湖游记】

原文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译文:从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诗人)已心飞到西湖上.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山色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抬头,已经不觉非常好看,全身心都醉了.此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但描写不出来.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曹植由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迷离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爱慕的心情的时候.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篇三:西湖游记

杭州西湖游记400字

朋友们,你们看见过西湖吗?如果没有见过,那就让我来告诉你西湖有多美吧!
西湖里有许许多多的鱼.鱼的颜色美极了,种类也很多.我看见最多的是金鱼,有红色的、橙色的、黑色的、白色的……
西湖的水也很美.那碧蓝的湖水是人们很少看见的,蓝地让你分不清哪里是蓝天哪里是湖水.我坐着船在西湖上游览,我静静地听着船浆激起的水的声音……
在阳光下,西湖的水亮晶晶的,美极了!
我还知道一个关于西湖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天河两岸各住着一位仙子,东边的叫玉龙,西边的叫金凤.他们十分要好,天天在一起玩耍.一天早晨,他们起了个早.玉龙钻进河里,金凤飞向天空,游呀,飞呀,不知不觉来到一个仙岛上.“玉龙,玉龙!”金凤忽然叫起来,“你看这块石头多漂亮呀!”果真是块光亮夺目的石头!玉龙高兴地说:“金凤,我们发现仙石了,要是能把它磨成一颗圆珠子,我肯定它会变得更加光彩照人.那时,它也许会成为天地间最宝贵的宝物.” 于是,玉龙、金凤立即把仙石打磨成一颗滚圆的珠子.他们又找来天河里的水,把它洗得更亮,使它变成了天地间最美的东西.这件事被贪心的王母娘娘知道了.她派一个心腹,在一天夜里偷走了那颗宝珠,并把它锁进深宫.一天,王母娘娘做寿.席间,她把宝物拿出来给众仙开眼界,众仙无不称奇.玉龙、金凤这天没有参加宴会.但是,正在仙岛上对坐垂泪的他们,忽然发现天空中有一道亮光直射过来.他们觉得那道光与宝珠放出的光芒像极了.于是,他们顺着光芒来到仙宫,发现宝珠竟然在王母娘娘手中.他们气极了,冲上去要抢宝珠.王母娘娘哪肯放手,拼命去护.这一来,宝珠竟骨碌碌掉向了人间.玉龙、金凤急忙去追,可惜晚了,宝珠已触地,霎时间,它变成了晶莹碧透的湖水——西湖.玉龙、金凤舍不得离开它,就变成了西子湖畔两座山峰——玉龙山、凤凰山,日夜守护着嵌在神州大地上的明珠——西湖.
这就是关于西湖的传说,你们知道吗?
宋代诗人有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就是这么美,美地与众不同.

篇四:西湖游记

西湖游记三则(之一)译文

原文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译文:从杭州城北面偏西的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诗人)已心飞到西湖上.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山色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抬头,已经不觉非常好看,全身心都醉了.此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但描写不出来.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曹植由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迷离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爱慕的心情的时候.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篇五:西湖游记

杭州西湖游记 作文

这次暑假我和爸爸去了享有美誉“人间天堂”之一的杭州。8月11日,我们去了着名的西湖,令我印象深刻。
一大早,我们便乘车来到一公园,走到西子湖畔,买好船票走进船,找了座位坐下,舒适而悠闲自在。人坐满后,游船缓缓开动,朝小瀛洲驶去。船上一位导游拿着话筒介绍着远处的美丽景色。船下是脉脉的流水,看这波纹倒也挺有趣,不时地从船尾滑出一圈圈起伏的波纹,随后就散开了,不见了,只留下一条条水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看厌了,便凝视远方。天气很好,但因薄薄的白雾看上去有点儿阴,薄雾浮在湖面,静静地弥漫在这远山近岭与西湖之间。小瀛洲不仅有环形的堤埂和堤内的放生池,池内又有小岛,环堤自东西有堤与小岛相接,自南北有桥与小岛相连,整体恰如一个“田”字,形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景。此时荷花正开得烂漫,我拍下了这一画面。走了一段时间,我已经汗流浃背,脚也很酸,我们便找了一个亭子休息、喝水。游览完,我们乘船回到了花港码头。我们去了花港观鱼看金鱼,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金鱼在水中成群结队地追赶、玩耍着。我买了包鱼食,抓起一撮撮鱼食撒进池塘,水面突然热闹起来,大小鱼儿都争先恐后抢着吃,还溅出了水花,鱼食很快就被这些像“饿狼”似的小鱼儿吃光了。太阳西斜,我们便回家了。
西湖总以它秀美的山水和内在独特的柔情吸引着八方游客。杭州之美在于西湖,西湖使杭州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杭州真让人流连忘返!

篇六:西湖游记

概括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主要内容

《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既描写了西湖优美的景色,也抒发了作者对追求名利之人的嘲讽以及高雅的志趣.

篇七:西湖游记

西湖游记一则 作者在描写西湖春景时,运用的方法是什么

【西湖游记】

没啥的 还行

篇八:西湖游记

西湖游记的译文作者是袁宏道

不是,西湖游记是袁宏道写的.

  原文
  西湖一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西湖二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下 ②夕岚:傍晚的山光 ③勒:抑制 ④相次开发:一个接一个地开放 ⑤石篑:一个人的号 ⑥傅金吾:任金吾官的傅某 ⑦张功甫:人名 ⑧恋:迷住 ⑨绿烟红雾:指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 ⑩湖光染翠:湖水成为绿色 ⑾设色:用颜色描绘 ⑿夕舂:夕阳 ⒀极其浓媚: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⒁受用:享受.
  译文:
  西湖一: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划小船进入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细软平滑.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西湖二:西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和月下,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早晨的烟雾和傍晚的山光.今年春雪很大,梅花被寒气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此开放,更是难得的景观.
  石篑多次跟我说:“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是宋朝张公甫遗留下来的,赶紧去看看吧!”我这时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这一带,绿柳如烟,红桃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声奏乐声像阵阵清风到处传扬,少女们混合着脂粉的汗水像道道细雨,衣着华丽的富家子弟往来不绝,比堤边的草还多,美丽妖艳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湖,只是在午、未、申这三个时辰.其实,湖光染成绿色、山气用颜色描画的非常奇妙、都在早晨的太阳出来才出来,夕阳还没有落下,才显得它的浓眉姿态发挥到极点.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和柳的情调,山水的容颜和意境,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诉说呢?

篇九:西湖游记

袁宏道的《西湖游记两则》
第二则中“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化用的是哪句诗句?【西湖游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西湖二):西湖最美的季节和时辰是春天和月景.一天中最美的是清晨水气弥漫时的湖光和傍晚暮霭笼罩时的山色.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春寒抑制而迟开,和杏花、桃花接上了,斗妍争奇,竞相开放.成为罕见的奇观.
好友石篑多次对我说,傅金吾园中的梅花,高雅非凡,南宋名将张俊之孙张功甫,他的家园林中玉照堂有梅花四百株,想急着去看,大饱眼福.我这时被桃花所恋,竟不忍离开.而春日西湖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的桃花亦确实蔚为奇观,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延伸二十多里.唱歌奏乐似春风回旋,香汗如春雨流滴,富贵人家的盛装,(红男绿女)甚至比堤畔的草还多.美丽妖艳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西湖,只在午、未、申三时实际上湖光成为绿色的工笔,山气用颜色描画的妙处,都在早晨太阳开始出来,夕阳没有落下(这两个美妙时刻)时才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西湖)月景更是难于用言语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是一种特殊的趣味.这些乐趣留给山僧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
一、课文主旨
《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二、结构内容
《西湖一》全文共5句.
第一层(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
《西湖二》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西湖景色最盛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内最盛美的则是晨雾,是晚岚.
第二段:写西湖苏堤上绿柳红花,游人如织的繁盛华艳的景象.
第三段:暗讽杭州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
三、写作特点
1.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寓情于景、寓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
2.多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使文章语句艳丽多姿.
3.运用典故,丰富了文章内容.
重点词语理
突兀:高耸的样子.棹zhào:划船.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颊jiá:面颊.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西湖一
分析课文,品味语句.
①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为什么?
答:“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因为作者初至杭州,最为心往神驰的是西湖.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这种感情蓄积已久,其发必速,故游记开篇不容许多笔墨交待,一落笔就直抒性灵:保叔塔为西湖北侧门户,塔身挺秀,卓立山巅,未近西湖而先人眼帘,本也是一处胜景,但作者仅以“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一笔带过,是因为他心不在焉,“已心飞湖上也”.整个杭州山水风物此时惟“湖上”才是作者钟情之所在.“心飞”的夸饰把他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表露无遗.
②为何插入一闲笔“午刻人昭庆”?
答:这是欲扬先抑,造成顿挫之致,然后才续“心飞湖上”之意.
③下文“茶毕,即棹小舟太湖”中哪个字写出作者此时急不可待之意.
答:“即”最能表现.
④当作者终于亲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时,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它的妩媚与迷人?
答:作者连用了四个比喻、一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远处孤山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统一样起伏.
⑤以上描写西湖风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篇十:西湖游记

西湖游记---有感而发 作文

西湖游记---有感而发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不知听说过多少遍。书上看到过西湖的传说,电视上看到过西湖的美景。就是没有亲自游玩过,渐渐的成了桩心事。一放假就与同事相约,一起去西湖游玩。

天气不算太好,往远处眺望是灰蒙蒙的一片,不过仍然遮不住西湖的美景,小桥流水、空气清新,心情也被随之放松

初看西湖,明净的湖泊,远处杨柳轻扬,显的小巧精致,倒并无什么惊艳的感觉。

如果不是因为白娘子的传说,断桥只会被当作白堤的一个入口罢了。断桥的出名,是因为白娘子和许仙的那段姻缘。也正因为这样,断桥上,来来往往的人都要停下来拍张照,留个纪念,同时也在心底默默地祝愿:能和自己的心上人白头偕老。身在桥上,人在湖中,心却到了传说里,当年许仙就是在这里,撑着伞把白娘子扶上的船!多么令人羡慕的爱情啊……!

下断桥,登白堤。白堤修得比湖面稍高,几乎跟湖面是相平,看着脚边荡漾的湖水,就好象自己就在湖上行走一样,真有些飘飘欲仙。

站在湖边,放眼望去,三座微型的宝塔矗立在西湖中央,三座“宝塔”呈三角形状,那便是“三潭映月”。与隔湖相望的保淑塔,雷锋塔,成三足鼎立之势。遥相呼应,据说中秋节时在“三潭映月”赏月,能同时看见十七个月亮。

随后,泛舟西湖。阳光撒在湖面上,斑斓绚丽的色彩在湖面上浮动。不一会儿,起雾了,雾把整个西湖都罩上了,分不清哪里是湖哪里是天,隐隐约约看到几点帆影,朦朦胧胧看见断桥和群山,若有若无。有时雾飘过来把一切都挡住了,眼中湖天一色。一阵清风吹过一切又飘回到眼中。好象进入了人间仙境。空气中泛着清甜润湿的味道,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水汽,犹如轻柔的面纱,朦胧了西湖美丽容颜。如烟的绿色,晕得如梦一般。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游兴未尽的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湖。踏上归程。

千里原野

推荐访问:西湖游记作文 西湖游记翻译

上一篇:热情的邻居(共9篇)
下一篇:可爱的小狗作文(共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