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了象征手法的句子
1 茅盾《白杨礼赞》: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2 艾青《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3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用象征手法写片段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象征是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会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x0d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x0d如果仔细地分析,象征可以分同质象征和异质象征两种.\x0d同质象征,指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在本质上有某种相同性.读者比较容易地由此及彼进行联想.如舒婷的《致橡树》就是在具体的形象上直接地表达象征意义,诗人用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又如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散文《火光》,作者写了一次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泛舟在西伯利亚的一条阴森森的河上的经历.船在黑夜中航行,前面突然出现了一点火光,不管它若远若近,总是那样吸引人.但是这里,作者仅仅是在描写火光吗?很明显,不是.他分明还有深远的寄意.稍一联想,我们就能体会出,这里的火光,正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当生活的长河在阴森森的两岸间流着时,不正是这看来非常遥远但又毕竟是在前头的火光吸引着人们奋勇前进么?无论是在艰苦斗争的岁月里,或是在黑暗的人生道路上,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那怕是极微弱而渺茫的一星点儿希望也是多么可贵,它能使人安慰,给人力量.作者在文中用火光作象征,一下子就把这种微妙的感觉和复杂的生活体验给表达出来了.\x0d异质象征,指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在本质上是相反的.比如苏童的小说《神女峰》.传统意义上,神女峰是爱情坚贞不渝的象征.小说中李咏和描月是一对恋人,他们计划乘船从南京去三峡神女峰旅游,想借此使二人的爱情更加巩固.他们上了轮船以后,意外地与大款老崔在同一船舱里.开始的一段时间,描月打心眼里瞧不起大款老崔,认为他像许多有钱人一样缺乏修养,没有情调.后来在几次交往中,描月渐渐觉得老崔出手大方,细心、善体贴人.当轮船中途停靠汉口港时,描月就离开船,上了码头,抛下李咏,和老崔走了.一对恋人还没有到神女峰,所谓的爱情就瓦解了.小说这样的结局给读者的震撼是强烈的.事与愿违并不是这篇小说的美学价值所在,真正让读者获得美感享受的是,作家巧妙地选取了这一对恋人所要去的目的地——神女峰,这一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从根本上讲构成了相反的关系.读完小说,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异质象征是在形成强烈反差的基础上产生美学效果的,因此,用这种技巧能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x0d升华主题,是写作过程中丰富和深化主旨内涵,提高主旨意义的重要一环.唐代孙樵在《与友人论文书》中说:“辞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只有主题深刻,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引导读者领略美的旨趣.象征手法就是通过相似联想,把写作内容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来,用原先所写的那些特点来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或性格,从而把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如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就是很好的一例.文章先极力表现白杨树“正直”、“朴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的特点,然后通过相似联想,把对白杨树的描写赞扬引申到北方农民身上,进而用白杨树来象征我们民族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和意志”.这样,就通过象征的手法,把对白杨树的赞美变成了对一种民族“精神和意志”的赞美,至此,主题也就升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再如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灯》.巴金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先写半夜起来看见别人家中射出的灯光,心中一亮,回忆起灯光曾经给“我”指路;再回到现实,写今晚灯光给“我”的安慰和鼓舞;再联想到灯塔、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和古希腊的火炬,它们给人指路,之后又回到现实,写自己从灯光中吸收了无穷的力量;最后回忆一位友人被救活的故事,回到现实,坚信灯光不灭.欣赏这篇散文的写作,从头至尾,我们分明可以感到它的主题有一个升华的过程:随着作者思绪的展开,灯已从具体逐渐转变为抽象,从开始时所见的实际的灯转变为心目中的灯.灯这一具体的物像也就升华为具有哲理含义的意象,它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温暖,象征着不断进取的生活信念.联系这篇散文的写作年代,我们很自然地会联系到当年民族不屈的精魂,抗日必胜的信念,以及那些默默无闻地为抗战而献身的志士.这就是象征手法收到的艺术效果.\x0d含蓄现美.\x0d象征和含蓄是分不开的.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形象所暗示是意义,即黑格尔所说的“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比如描写和平鸽,作者用意不在鸽子本身,而在于它所暗示的和平的意义.含蓄,富有暗示性、朦胧性和多义性,意在言外,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含蓄之美,许多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共同特质.仍以巴金散文《灯》为例.一看题目,就让人联想起它的暗示的意义.作者写“灯”,用意不在照明的灯本身,而在于它给予人们所暗示的光明,给予人希望的普遍意义.这就显得含蓄了.具体分析起来,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看文章含蓄表达的是什么.一个是政治层面.联系1941年、1942年的写作背景,我们就可以明白,作者以“灯”为象征物,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从中表达对抗战必胜的信念.一个是哲理层面.任何时代的人读到这篇文章都会从中受到启迪,思考人生问题.由此可以看到,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人类向往光明、坚定信念、正义必胜的愿望,抒发了生命需要精神支柱的感想.因此,我们可以说,象征是手段,主题是目的,而含蓄美是欣赏者在从手段到目的的过程中获得的美感享受.\x0d一种情况是,生活里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而又有深刻的意义,但一时又不易讲清楚,这时不妨用象征手法.比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作者以松树为象征,通过它要求于人的甚少而贡献给人的很多这一特点,生动地阐明了共产主义的高尚风格.文章深入浅出,寄意深远.\x0d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意思不便明说,于是便采用象征手法.如鲁迅的小说《药》,结尾处写到夏瑜坟上的花圈,就是作者当时不直说的内容:虽然夏瑜死了,但自有怀念他的同志会接替他把斗争继续下去.夏瑜坟上添个花圈,象征革命的力量是扼杀不了的.这是鲁迅有意识地“听将令”的结果.\x0d由此可见,作文构思技巧中的象征能深入浅出地表达精深的意蕴,常常能收到饶有意味的审美效果.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能使你的文章意味深长.
象征手法怎样运用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作用
象征的应用:奥运五环的颜色就带有象征意义——顾拜旦阐述了这面会旗的象征意义:“蓝、黄、黑、绿、红五环代表以奥林匹克精神参赛的五大洲.此外,这6种颜色(包括白的底色)毫无例外地包含了世界各国的国旗颜色.黄色和蓝色代表瑞典,蓝色和白色代表希腊、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的三色尽在其中;黄色和红色代表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的颜色也包括在其中.它显然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志.” 还有许多花也带有象征意义—— 还有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第一次见到盖茨比是在6月里的一个夜晚,盖茨比站在草坪上,“凝视着银光闪烁的星空”④并“朝那黑黝黝的海面伸出双臂”,而大海对面“暮色苍茫中唯见一点绿色的灯光在遥远的码头那边闪烁着”,这灯光不是别的,正是他心中的“绝代佳人”黛西家码头的灯光,是他的希望和他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梦”.因为,对盖茨比而言,“过去他和黛西相隔那么遥远,相比之下,那盏绿灯就显得离她格外近,就像月亮旁边的一颗小星星紧贴在黛西的身旁”,他把自己无限的深情和思念都寄托在了这盏绿色的灯光上,甚至“怀着创作的激情进入遐想,还不断地加以点缀和渲染,用每一根飘来的羽毛来装饰自己的美梦.”然而,当黛西回到他身边时,他发现“黛西并不像他幻想的那么美”,于是,那绿色的灯光也“渐渐失去了往日那种令人神往的魅力”.可以说,这绿光是因黛西的美丽而美丽,因黛西的黯淡而黯淡,它就是黛西的化身.这绿色灯光又与小说结尾“新世界的一片清新碧绿的地方”相呼应,象征着盖茨比个人奋斗的理想、希望、目标、方向,所以“盖茨比信仰那盏绿灯”.
象征手法的古源:这种手法,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楚辞.橘颂》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手法的古代名作.此后在诗歌、散文中成为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十分有用图.
象征手法是如何使用的?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作用
象征的应用:奥运五环的颜色就带有象征意义——顾拜旦阐述了这面会旗的象征意义:“蓝、黄、黑、绿、红五环代表以奥林匹克精神参赛的五大洲.此外,这6种颜色(包括白的底色)毫无例外地包含了世界各国的国旗颜色.黄色和蓝色代表瑞典,蓝色和白色代表希腊、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的三色尽在其中;黄色和红色代表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的颜色也包括在其中.它显然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志.” 还有许多花也带有象征意义—— 还有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尼克第一次见到盖茨比是在6月里的一个夜晚,盖茨比站在草坪上,“凝视着银光闪烁的星空”④并“朝那黑黝黝的海面伸出双臂”,而大海对面“暮色苍茫中唯见一点绿色的灯光在遥远的码头那边闪烁着”,这灯光不是别的,正是他心中的“绝代佳人”黛西家码头的灯光,是他的希望和他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梦”.因为,对盖茨比而言,“过去他和黛西相隔那么遥远,相比之下,那盏绿灯就显得离她格外近,就像月亮旁边的一颗小星星紧贴在黛西的身旁”,他把自己无限的深情和思念都寄托在了这盏绿色的灯光上,甚至“怀着创作的激情进入遐想,还不断地加以点缀和渲染,用每一根飘来的羽毛来装饰自己的美梦.”然而,当黛西回到他身边时,他发现“黛西并不像他幻想的那么美”,于是,那绿色的灯光也“渐渐失去了往日那种令人神往的魅力”.可以说,这绿光是因黛西的美丽而美丽,因黛西的黯淡而黯淡,它就是黛西的化身.这绿色灯光又与小说结尾“新世界的一片清新碧绿的地方”相呼应,象征着盖茨比个人奋斗的理想、希望、目标、方向,所以“盖茨比信仰那盏绿灯”.
象征手法的古源:这种手法,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楚辞.橘颂》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手法的古代名作.此后在诗歌、散文中成为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十分有用图.
想写一篇关于象征手法的作文,该用什么来象征?【象征手法】
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有一堵伤痕累累的残墙,与四周郁郁葱葱、野花四放的环境显得极不协调,但他仍然固守着自己的天地,默默不语.
春日里,幼小的紫藤芽从残墙脚下悄悄探出脑袋,揉了揉朦胧的睡眼,争先恐后地沿着残墙拼命攀登,终于紫藤们爬上了残墙的顶端,它们欢笑着到处开放,一朵朵紫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远远望去,满眼浅紫,像一个紫色的瀑布从上流下.这时,紫藤成了这静寂的角落里最美的风景.
偶尔一个过路人经过此处,惊讶地看着这墙紫藤,啧啧地赞叹:“天呀,竟有这样美丽的花!”说完,却又摇了摇头:“只可惜,这堵墙太破了!”骄傲的紫藤听了路人的话,高挂在云霄的心灵突然间坠入了幽暗的峡谷.紫藤认真地俯视身下的邻居,果真又老又丑,与自己那美丽的身姿相差甚远.紫藤急了,为自己美丽的身姿遭到玷污而呜呜哭泣,这处娇艳的风景已黯然失色.
伤心的紫藤松开了原本紧紧抓住残墙的手,背过身来,要挣脱恶魔似的残墙,憧憬着那远处美好的风景……
夜里,下起了一场暴雨,铺天盖地,毫不留情.清晨,万物从担心恐惧中醒来,却见那墙紫藤已不复存在.它们躺在这边的泥中,片片花瓣凋落在雨水中.昔日的繁华已逝,昔日的荣耀不在,只留下一片狼藉的紫藤伤心地诉说着命运的不公.
桃花心木似乎有点长.
叶
它,是那么地普通,又是那么的惹人注目.一年四季中,它是一尘不变的,也是瞬息万变的,它,谁都见过,但没有人注意到它,它只是一片小小的树叶.
春天,它甘愿当陪衬,衬出花儿的美丽,默默无闻的奉献机子最美好的时刻,是它,给春天呆了了无限的生机,多么美妙.当春天,我们陷入一片春色时,是否曾几何时有想到过这些树叶呢?
夏天,烈日当头的时候,它不怕炎热,繁茂的生长着,为路上的行人遮荫避日,却没有丝毫的埋怨,或许,它现在觉得已经够了,不需要回报.
秋天,那个寒风潇潇的日子街上冷冷清清,不一会,它们就会结束那短暂的生命,飘零下来,“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它那短暂的生命里,却做出了超越这生命的无私奉献!
我懂得了叶的珍贵.
蒲公英颂
那株蒲公英,令我感动,令我敬仰.
2008年6月某日 天气晴
今天,我不经意间走进了一件废弃的储藏室.这个房间阴暗、湿冷极了,一种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之中.真想不到在这样光辉、绚烂的夏日,会有如此阴暗的角落.我立刻掩鼻,要逃离那间屋子.但是,转身的那一刹那,我停住了脚步——
废墟之间,居然有一点儿绿色,很自然的绿色.我不禁惊讶地叫了一声,连忙走近细看:
那应该是一株蒲公英.它的叶子小小的,绿绿的,很顺服地贴在地面上,好像很享受的样子.它的茎细细的,却依然挺立着.我看着它小小的身影,不禁感叹道:“多么乐观,多么坚强的植物呀!”一种敬意在我心中油然而生.然而,我知道它是活不了多久的.我深深地为它感到惋惜.但它好像却不以为然似的.
2008年7月某日 天气晴
今天,我竟不由自主地又去了那间储藏室.天啊!那株蒲公英依然活着!
它比那天更精神了些.它的叶子绿油油的,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粗壮的叶脉.它的茎更挺拔了,我惊奇地发现它的茎上顶着一朵金灿灿的小花,那从破裂的墙缝中透进来的微弱的阳光迎着它的“脸颊”.
我看着它,我彻底地被它征服了.它是那样坚强,乐观;它对生命是那样真挚,热情.对呀,它就像那些汶川大地震中的孩子们,黑暗,阴冷,没有打退他们对生命的渴望、热情.他们顽强地,乐观地活着,活得灿烂,精彩.我竟然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
我赞美蒲公英,为它的乐观、坚强,对生命的真挚.我由衷地向它致敬.
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五月份,春与夏交接的季节.阳光明媚,姹紫嫣红.迎春花与玉兰花刚刚开败,月季冒出了小小的蕾,一串串粉嘟嘟的桃花,绿草如茵,这一切,都像人们说得那样,是的,这我也同意,春天确实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嫩嫩的绿,淡淡的绿,无边无尽的绿,而夏天,绿得更深了,那是翠绿,绿得更加得深沉.
然而,冬天,这四季中最没有生气的一个季节,给人的感觉是无边无垠的白,雪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仅仅能为这枯萎的冬天增添几分绿色的松柏,此时也被盖上了厚厚的雪被.
夏天的那些花儿们,此时也只剩下了枯枝烂叶.不再有了往日的娇艳,不再有了往日的富贵,不再有了往日了神气,他们那仅剩下的矮小的枝,也在雪被的压力下累得直喘粗气,只能悲哀的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而此时,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这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出现了,就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风雪的影响.傲雪临霜.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
这就是我喜爱梅花的原因,坚强不屈.虽然冬天是那样的寒冷,以至于人们都懒得出门,然而梅花却在风雪中开着那小小的花,而这小小的花,所象征的精神,却远比那夏天中艳丽多彩的玫瑰,月季,牡丹高尚的多.
你看那梅花,像极了纯白的雪,只是那雪花融化之后,留下的只是一滩污迹,华而不实,虚假的很,而梅花,她是真真正正的纯白,有时还带着一点点粉红,她留下的,是似有似无的芳香.她的朴质与素雅,也不是常人能所及的.
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寒霜,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红军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临霜的雪梅,真真切切的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的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吗?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叶子的无私奉献~
运用象征手法的作文!
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北方的春来得总是有点迟缓蹒跚,立春过后人们便经受着春与残冬一轮轮反复的较量,直到惊蛰前后,才能明显感受到春的脚步.虽然春风依然料峭,人们却迫不及待地随着自然变化,同万物一起卸下了冬装.
四季之中,我最钟情的就是春天.不必说“吹面不寒杨柳风”,也不必说“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天给我的感受实际上就是酣畅淋漓,精神振奋.春天给我的是无尽的遐思、无穷的力量和无限的希望.
最妙的是春风拂面的感觉.走在街上,春风拂面而来,不寒,不热,让人每个毛孔都振奋,每根血管都酣畅,即便是料峭微寒,也让人觉得体内涌动着一股真气,一股力的潜流.生命力如同草木一样在滋长,在萌发.
下点小雨也不错,淅淅沥沥的小雨无声无息地落下来,我喜欢漫步在街上,不带雨具,任小雨飘落在头上、衣上,一股沁人心脾的微甜便滋生出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自己那颗浮躁空虚的心灵便清静安稳下来,可以宁静地想一些该想的事情.
最惬意的是春夜.我喜欢在街旁找个地方静静地坐下.面对璀璨的星空,或皎洁的明月,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任思绪如脱缰的野马尽情驰骋,偶尔把目光投向近处的万家灯火,听到附近人家传出的笑声,从心底感受着生活的美好、乡村的宁静祥和.便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真好,对未来的希望又增添了许多,于是思绪又飞上了辽远的星空……
历代文人咏春叹春之作早已异彩纷呈,数不胜数,但我敢说,在人类经历的所有的春天之中,今年的春天是最富希望的季节.这是一个最有希望的时代,这是一个最有希望的历史新起点.因为“十二五”的良好开局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希望之光.
让我们每个人都滋生、萌发、放飞更多的希望吧,和着春风,伴着春雨,去充实去温馨每一个春天的夜晚吧!
有什么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手法】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我是______ 用象征手法写
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文章 600字左右
我是___________
参考例文:《我叫哈雷彗星 》 我是宇宙一颗特殊的星,人们都管我叫慧星.从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 我以后,人们又管我叫哈雷彗星. 我不像一般星星那样总爱在一个地方呆着,那多寂寞呀!我天生...
要 用象征手法的语段(8句)急~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 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用象征手法写景物 一段话
此时,就在这漫天遍野的雪中,就在这万物的哀叹声中,梅花出现了,就在这雪地中傲然挺立着.她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受不到风雪的影响.傲雪临霜.在风雪中怒放,充满了豪情,挺立着,挺立着,任凭风雪的吹打……
推荐访问:象征手法的作文 象征手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