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邀请 作文
岁月是条长路,你走过,他走过,我走过,历史上的人走过,未来人也将走过。人生一回,说它长久也是妄言,说它短暂也是敷衍,这长不长短不短的岁月,需要的是一份思索,一份沉默,既然所有的索取都要归还,那么不如做一个旁观者,该来的迎接来,该去的放手去。
命运不是个包袱,既然已经上路,就不要怕生活的沉重。学会轻装上阵是一种智慧,扔掉那些过去的好与坏,只带一个快乐的理由。路还在,须你经历的只是一场从容。
谁的生活都会走过顺利和挫折、烦恼和愉快,不念旧恶,不计新怨,不要让那些不足挂齿的小烦恼构成大灾难,有胸怀,有担当,命运往往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说人生是一场放过。每个人都在岁月的颠簸中向前活着,你茫然失措也罢,沉着应对也罢,活在今天,活过今天。不必要担心这个,担心那,忧虑不能改变任何,深呼吸,告诉自己,不必躲避。人活一辈子,一场辛苦,一场幻象,不合适的心态,肯定会活出无尽的烦恼,给心找一处安宁所在,必定活一场祥和,不是活的道理有问题,而是活的方式有误区。
要学会寻找快乐,也要发现快乐的所在,宽容,理智,忍让,态度改变着性格,性格改变着命运。在逆境中忍耐,在顺境中感恩,远离那些没有结局的愤怒,一定要提醒自己,烦恼的来处很多是在一些小事儿上。
烦恼来时,肯定有个主体,但是一定要智慧,让烦恼伤害不到任何人,伤害不到某个主体,包括自己。拿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是生活的悲催了。所以,一定要智慧,不要让烦恼有个伤害的主体,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这才是人生的目的。
对别人的过失几分饶恕,对别人的误解几分沉默,老辈子有句俗话:人生走着瞧。站得直,担待过,谁来过,回首百年,一段烟雨缥缈,恨还在,人去了,洒脱是你的权利,今生切莫错过。
人心窄处,没有未来。岁月不欠我们什么,恰恰是我们欠岁月几分担待、几分宽怀。生活就是一场轻松,生活就是一场自在,消除了心头的差别,生活不过就是轻描淡写,珍惜着所有,便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人生是一场思索,有苦涩,有曲折,唯独不能与命运有过节。得到的放手,失望中希望,经历一番苦与乐,自古悲欣终难定,心若不宽,何必问路。痛苦着,快乐着,就是活过。
如果用一种简单的理念来解释命运,命运是一种豪迈,命运是一种放开。不要在意命运当中会遇到什么,生活就是无数目标的串连,空荡荡的心,容量最大。你在人间索取了什么,那么你就注定失去什么,不得不失,是命运的最高意义。
曾经经历的点点滴滴,欢笑与泪水,苦涩与甜蜜,都将过去。那些美好与哀伤就轻轻的放在身后,与明天来个约定,用微笑和坚强面对以后的所有的日子。啥也别想了,准备迎接2014吧。
时光没有终结,岁月还在继续,既然我们还将继续在人生的旅途中行走,那么,给自己一份对未来的坚持,坚持对生活的热情,坚持对生命的信心。不管未来有多么遥远,不管未来如何,去原谅,去信任,去希望,去忍耐,这就是生活。
一路向前,2014,这是春天的邀请。
留一点反省给自己 作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认生的成长道路上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都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做不到反省智慧错上加错,欲陷欲深,所以说反省是成功的基石。
人生有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许多的选择如果我们能抓住,就有可能抵达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去机会,没关系,通过反省,你会明白: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但并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你知道:没有蓝天的深邃,但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森林的广旷茂盛,但可以有树叶的飘舞;没有大海的广阔,但可以有小溪的秀美。人生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但通过反省,一定能找准自己的地位。
反省,使自己的品格更加高尚。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学会反省以增进与他人的感情,如《将相和》的故事,正是蔺相如的宽怀之心和廉颇深有感悟后负荆请罪,一文一武成为赵国的中流砥柱。所以说反省使人自然轻松,放弃错误的链锁,从而走向成功。
反省,化干戈为玉帛,化山重水复为柳暗花明,反省既有如此大的魅力,经常反省,何乐而不为?
朔州市怀仁县十二中学初三:白琼
我心中的语文是什么样子的?
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语文是一颗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学语文就是摘果子.语文是窥视人类心灵的窗口,语文能陶冶人的情操.语文是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
语文这个学科包含了很多知识,其中文字是它的载体,而文字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基本形式.而我们又可以通过别人表达的情感去认识他们的人生.语文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不仅仅是字正腔圆的汉语,方方正正的汉字,更是很多很多,五彩缤纷的文学世界有语文;纷纷纭纭的社会生活有语文;充满魅力的偌大自然有语文;浩瀚悠远的历史长河有语文……语文是一种诗性的灵魂;语文是一种博爱的精神.
在我看来,语文只是我们人生的一条不可必免的路.你可以说它无味,但它不会说你不是.它知道自己的存在只是一条道路,为需要它的人而铺下.它有文字来表达作者想要说的话与事,“无私”那是用来形容它的,“宽怀”那也是用来形容它的.语文只要有文字那么你可以认为那就是语文,只要你说话,你可以认为那就是语文.语文伟大.同时它也是渺小的.因为有人不知道它是什么?它的存在用是什么?所以语文渺小了!它带来的知识是无限的,它带来的也不直是知识,也有烦恼.有人因为它的枯乏而厌烦它,是的你表达不好你的感情那就是枯乏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你也是,而我也是.就象我爱语文,那不代表你就喜欢.所以我只能说出喜欢语文的人却说不出不喜欢语文的人,那么你是哪种呢?
烟随风逝,名随史流 作文
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却总有散去的那一刻。可是,你的名字却始终铭留青史。
项羽
看着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壮志。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来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江边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宽厚,“鬼雄”之称无愧。人们铭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
司马迁
看着你坐在案边奋笔疾书,写着那部旷世之作。人们只会钦佩你,佩服你忘记了宫刑的痛苦与耻辱。仅凭着一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写着别人的事迹,却忘记自身的荣耀。但是,你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人们铭记着你,就如记得你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李白
看着你在宫中自在逍遥,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讽击了多少权贵之势。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这样一回也无悔了。人们佩服你,铭记你。
杜甫
看着你在成都郊外过着悠闲的日子,人们讶然于你的轻松,你忘记了你的不得志,却依然记得黎民百姓的日子。因此,你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如此的博大,你忧国忧民的情感,你宽广无边的胸襟,让后来人铭记于心。你的佳作,流传百世。一个“诗圣”之称,你当之无愧。
你们将失败、不得志、耻辱,看得云淡风轻,却将你们的名字铭刻在了我们的心里。
溶溶月,淡淡风,能够忘记该忘记的,留下该留下的,是我们的福分。让往事随风,看云卷云舒,闻梅花香飘万里,忆花香淡雅。
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作文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溶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终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的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伤痕累累。
朋友,铁血的男儿也有情,沙场的将士也有泪。感情支配着心灵,左右着灵魂。可是,小心啊,切勿让其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
是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世间最美是真情。最难挣脱的也是感情。刘秀非能以礼贤下士而名,然对子陵却恭亲俯就,只为当年子陵曾与其共历患难,交结至深。李煜不过亡朝之君,更乏回天之术,不过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也被宋主逼迫而亡。亲近的人是水啊,便无芬芳之味也能汩汩地润泽过心头。厌弃的人是火啊,便有荧荧之光也怕被他灼伤了双手。
任人唯亲亲近了佞人,疑人唯疏疏远了忠良。这感情闯的祸令多少贤者被弃,多少家过离散!然真正的智者却知用冰冷的理智扼住火热的情网,用客观的目光审视心灵的取问。斯大林亦一代暴君矣,然人言:“虎毒不食子。”当敌人以其长子相挟时,他毅然决定,不!不能用亲子之情去换人民之福。我们不知后世将以何种目光俯仰这位褒贬皆存的人物,但至少这一次,我们不得不敬服他至亲之情后所掩藏的英锐的目光与理性的审判。
谁不知“无情未必真豪杰”,没有亲疏之别,怎能体悟深夜父母燃起的心灯,怎能感怀严冬朋友投寄的温情;没有亲疏之别,国土沦丧时我们凭什么去护卫,家园陷落时我们凭什么去战斗?然而,不要让感情的云烟缭乱了你的目光,不要让亲疏的尺度混淆了你的评判!该忘却时就忘却,当亲情直面正义,我们要做生死抉择摆正认知的天平;当友情直面道德,我们要如大法官扞卫评判的尺度。法官妈妈尚秀云之所以感动全国的母亲,因为她懂犯错的孩子也如自己的女儿需要温柔呵护。而你我,没有尚妈妈的宽怀,却也能够忍心看感情二字曲解了人生的正直?
人这一路上,鲜花稗草,杨柳刺棘,何尝不是并肩而至,取舍的时候,何妨扪心自问,我可曾为道义评判,抑或只为情感左右?如此,这一生才无怨悔,才有辉煌!【宽怀人生】
分享是美丽的 作文【宽怀人生】
分享是美丽的
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和别人一起分享,记得有人说过:“当你把快乐与别人分享时,你就拥有两份快乐;当有人和你一起分享痛苦时,你的痛苦就减少了一半;当你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珍贵东西拿出与别人分享时,你会明白:分享是美丽的!”有这样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释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你现在是在捕食,错过我还有下一个;我现在是在逃命,我的命只有一条啊!”老鹰说:“我何尝不知道你说的道理呢?但我现在饿坏了,不吃了你我没法活。这个世界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逼到绝路上我也不会紧追不舍的。”释尊听了慈悲心起,就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在怀里。老鹰怒火冲天,只好跟释尊理论说:“释尊你大慈大悲,救了这鸽子一命,难到就忍心我老鹰饿死吗?”释尊说:“我不忍心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也不想你白白的饿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于是释尊就取出一个天平,一边把鸽子放在上面,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这鸽子看上去虽小,但无论释尊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无法托起它的重量。当释尊割下最后一片肉的时候,天平终于平衡了!天地风云为之变色,真正的佛祖诞生了。与他相比,一毛不拔的杨朱就相对的无比渺小:佛祖为了救一只小鸽子,肯舍身喂鹰;而杨朱就算用自己的一根汗毛可以让天下人都得利,他也不干。说起杨朱,就会令我们想起与其思想相对的儒家精神,想起儒家精神,就不自觉地想起了儒家的创始人之一的孔子。他是以‘宽怀对待他人’为准则的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他的儒家理论不知传承了多少代。而儒家的主旨就是‘舍己为人,博大无私’,也就是分享。孔子长的也许算不上是特别漂亮的,但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却是美的。或许现在社会上有许多长得漂亮的人,但她不会和人一起分享、她的品质不好,这类的原因都会使她在人们的心里的位置一落千丈。分享是一种可以令人快乐的东西,也是一种可以让人美丽的东西。请大家相信分享是美丽的,请大家相信我说的话。让我们学会分享吧!这样会使你快乐,也会使你更加的美丽。
分享是美丽的 作文
分享是美丽的
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和别人一起分享,记得有人说过:“当你把快乐与别人分享时,你就拥有两份快乐;当有人和你一起分享痛苦时,你的痛苦就减少了一半;当你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珍贵东西拿出与别人分享时,你会明白:分享是美丽的!”
有这样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释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 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你现在是在捕食,错过我还有下一个;我现在是在逃命,我的命只有一条啊!” 老鹰说:“我何尝不知道你说的道理呢?但我现在饿坏了,不吃了你我没法活。这个世界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逼到绝路上我也不会紧追不舍的。” 释尊听了慈悲心起,就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在怀里。 老鹰怒火冲天,只好跟释尊理论说:“释尊你大慈大悲,救了这鸽子一命,难到就忍心我老鹰饿死吗?” 释尊说:“我不忍心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也不想你白白的饿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于是释尊就取出一个天平,一边把鸽子放在上面,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 这鸽子看上去虽小,但无论释尊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无法托起它的重量。 当释尊割下最后一片肉的时候,天平终于平衡了! 天地风云为之变色,真正的佛祖诞生了。 与他相比,一毛不拔的杨朱就相对的无比渺小:佛祖为了救一只小鸽子,肯舍身喂鹰;而杨朱就算用自己的一根汗毛可以让天下人都得利,他也不干。说起杨朱,就会令我们想起与其思想相对的儒家精神,想起儒家精神,就不自觉地想起了儒家的创始人之一的孔子。他是以‘宽怀对待他人’为准则的人: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知影响了多少人,他的儒家理论不知传承了多少代。而儒家的主旨就是‘舍己为人,博大无私’,也就是分享。孔子长的也许算不上是特别漂亮的,但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却是美的。或许现在社会上有许多长得漂亮的人,但她不会和人一起分享、她的品质不好,这类的原因都会使她在人们的心里的位置一落千丈。
分享是一种可以令人快乐的东西,也是一种可以让人美丽的东西。请大家相信分享是美丽的,请大家相信我说的话。让我们学会分享吧!这样会使你快乐,也会使你更加的美丽。
魏晋南北朝时期工艺美术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人全面自觉的时期,在以前,工艺美术大多反映神秘的神鬼世界,而这个时期,人们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现实世界.在工艺美术中展现人类世界的清新可爱.
自乐汉灭亡到隋统一的数百年间,社会风雨飘摇、战乱频繁,人生的苦旅迫使人们寻找精神避难所,于是佛教便在中国的广大地域内获得滋生,宗教艺术也应运而生.
东汉明帝时期就产生了佛教绘画,进入魏晋时期,佛教艺术的创作成为信史,佛教的造像艺术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魏晋南北朝雕塑在传统的基础之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民族之间的斗争与融合,异国文化的影响,使得当时的石雕艺术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首先是帝陵石刻群雕,比两汉更为常见,风格样式也性了明显的变化.
六朝的墓表直接继承汉晋以来的形制,它是在底座上树起多棱的柱体,柱体上端有铭刻的方版,最上为柱顶,在雕有覆莲的圆盖上置一辟邪.其中六朝肖景墓表的形制最为华美,雕饰虽多却无繁褥之感,从其精丽的莲盖顶饰,我们看到了佛教艺术对传统石刻的影响.从现存的永固陵墓室中的浮雕群像,可窥视出北魏石雕艺术的杰成就.
由此可见,至南北时期,佛教艺术已渗透到石雕的各个领域,并给它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佛教艺术中的石窟寺造像和各种场合的供像,都是宗教崇拜者寄托幽思的凭借,它的异常发达,与佛教的兴盛密不可分,既为宗教的产物,同时也深刻时代社会的烙印,既有崇拜者对佛教真谛的诠释,也有艺术家内心的独白.
北朝佛教石窟与造像艺术发达,这与佛教东传的线路,民族的高度融合、惨绝人寰的争斗密切相关.相对封闭稳定,因而佛教艺术也不及北朝发达.万佛寺出土的红砂岩南朝造像,表现手法纤巧华丽,刀法细腻,自成一格.
另外,华南的小型石雕,在数百年间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滑石雕刻品.这些雕刻多为墓葬中的随葬明器,全身肌肉强健,丰乳突腹,表现动态人物沉稳有力,恣态传神而愉如其分,颇具汉俑生动的遗风.
滑石猪也是常见的随葬品,成对放置,起初大都生动写实,后演变为抽象化和形式化的风格.强调生动传神,其惯用的手法就是变形夸张和抽象,导致写实的形式演变成象征的形式. 北朝贵族府第的繁华和贵族奢糜的生活,一方面从精湛的石室建筑及其石刻艺术可见一斑,另一方面石雕艺术三身的形象再现当时人们生活的优美画卷.
从北魏和东扫描石室石刻和造像碑石刻,我们可看到庑殿式的屋宇,直排的窗棂,婀娜多姿的仕女,舒袖宽怀羰坐的贵族,其线条的劲健流畅,繁简相间的勾形,生动地现现了当时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风格,其笔调清雅而不俗,亲适而抒情.
魏晋以来,士大夫崇尚自然景致,旷达风流而不羁,这便促成了贵族府第后设园林景致的发展.从石刻的画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聚石引泉,植林造景的意趣.
石刻艺术不仅是宗教精神的象征,也是各种社会生活的再现,因而事实上魏晋南北朝的石雕内容异常广泛.这也是由西北民族传入的域外文化因素,它们逐渐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原人民的起居生活及其对室内空间陈设的处理.
这一时期的石雕艺术主流形成,皆由佛教艺术影响所致,这在石刻建筑艺术上反映得尤为充分.
建筑艺术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其中石雕的工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南北朝时期的石刻艺术可谓登峰造极,无与伦比,这在开凿大型石窟及其造像,以及精雕细琢的形象处理和装饰构图上,都有充分的表现.
一方面我们在太原天龙山等地的石窟外廊上,看到了石工以极其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仿木结构的石窟建筑形式,这种大型石刻建筑的大量出现,无疑为后世石刻建筑的广泛推行奠定了技术上的基础.目前我国中古以前的建筑多已不存,石窟寺留下当时标准的建筑样式,这更加难能可贵.
中国古典建筑的样式和装饰构件丰富多彩,这在石雕艺术中也有不同形式的反映.例如,南北朝建筑构件的形象,与汉相比就是一种更为柔和精丽的风格,柱础出现覆盆和莲瓣两种形式,柱式也风格各异,目的都是为了要增强观者视觉上的美感.同时,通过石雕形式的观察,我们也可体会到当时佛教造像与绘画在表现风格上的一致性.
装饰经纹样中的飞天主题是最令人神往的天使形象,风姿各异,飘逸活现,最能反映佛教精神的灵性.由鸟纹和繁花茂草装饰的龛楣,形同瑰丽的华冠.佛像背光的火焰纹,与端坐而威力无边的佛像形成观照.
二方连续的卷草纹,由汉代沿用到南北朝时期,但其构图已融入波斯风格,如以二组卷草相对列组合而成者就属其例.随同佛教艺术的东传,在北朝的石窟装饰艺术中,我们还可找到不少古印度、波斯和希腊装饰艺术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石雕艺术一个鉴定会前生气蓬勃的发展阶段.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即便是艺术服务于宗教,社会生活的烙印也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在于佛教艺术的传入和盛行,为古典艺术的发展拓宽了无尽的表现空间,使中国古代艺术真正摆脱象征主义艺术的羁绊,走向现实主义.汉及其前代,中国古代雕刻缺乏抒情性和叙事性,直到佛教雕刻艺术的兴盛发达,它才得到根本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