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网
 历史故事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历史故事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共9篇)

时间:2018-03-09 来源:历史故事 点击:

篇一: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下图是为警示国人“铭记历史”而作。下列各诗句,能准确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A.月映华夏魂日照乾坤辉
B.月圆神州情勿忘国耻恨
C.同胞共圆月两岸一家亲
D.奋臂揽明月随手摘星辰

B

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从图片中“9月18”可知是九一八事变,因此B最能反映这一主题。

篇二: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为提醒大家牢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我国每年都在9月18日鸣放防空警报。当年,日本制造这一事变的借口是
A.西安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八一三事变 D.一名士兵失踪

B

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就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篇三: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八一事变读后感300字

历史,不该遗忘.警报是铭记国耻,而铭记不仅仅是回味伤痛;牢记历史,就要居安思危,砥砺前行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继承先辈遗志……”9月14日,福建公安边防总队漳州边防支队官兵拉响9分18秒的警报,并和驻地学校的学生们举手宣誓.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校园上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老人表示,今年“9·18”,他将一如既往,前往纪念馆祭奠遇难同胞和死去的母亲.
  沈阳,这座曾经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城市,连续十多年用拉响警报的方式纪念“9·18”这个惨痛的日子.“这是我们民族的耻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拉响警报,就是拒绝遗忘的重要方式.”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研究员说,“9·18”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记忆.
  “丧失对历史的记忆,‘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说.
  “很多时候,‘居安思危’只是一句口号.而现在则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事实.”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当前,日本军国主义有复活的危险,此时的警报和钟声,再次提醒人们牢记历史,激发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纪念“九一八”,既是要对维护和平愿望的表达,也是对那些否认侵华历史的日本政府官员和右翼势力的警告

篇四: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要一篇1000字左右的,以“爱我中华,情系国防”为主题的文章
偏重情系国防【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思路:
一是要广泛进行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斗争历史的宣传教育.回顾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历史教训,歌颂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要广泛进行国防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地位作用的宣传教育.明确建立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在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三是要广泛进行加强国防建设是全党全民共同责任的宣传教育.明确国防与社会及每个公民的关系,认清社会组织与公民的国防义务,宣扬情系国防的先进典型,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社会氛围.
“正是有了坚固的国防,我们的祖国才日益繁荣昌盛!”
补充: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深入贯彻实施《国防教育法》,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各小学开展了以"爱我中华、心系国防""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利用班队会时间观看抗战影片.在观看之前,精炼地讲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我军所面临的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使小学生能充分了解到我军的机智与勇敢,以及日军的狡诈与贪婪,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国防意识;二是利用升旗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升旗时间安排学生和老师讲述9·18的历史,使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三是开展"爱我中华,心系国防"征文活动.号召全区师生积极参加这一活动,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学生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四是课上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在9·18纪念日来临之前,各科老师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使学生从"知我中华"上升到"爱我中华",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五是认真总结国防教育经验.

篇五: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图甲

图乙
(1)请你判断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哪一纪念馆的图片,并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叙述与两个纪念馆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大体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设立以上两个纪念馆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甲是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图乙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判断依据:图甲纪念馆是一座台历,日期为1931年9月18日,这是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图乙上面写着遇难者(遭难者)300000,这是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
(2)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攻占了沈阳城。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屠杀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人以上。
(3)让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篇六: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反映祖国或家乡的文章
多写几篇,不要太长了.【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多少回伫立于轻轻的晨风里,无数次守候在柔柔的朝霞中,国旗下的我,久久地凝望你,只为读你血染的风采,如此自豪地临风飘举,如何地让人振奋不已.可又有谁明了,你也有丝丝缕缕的忧伤,也曾有点点滴滴的屈辱,是千万志士将你一次次托起,扞卫了你,牺牲了自己.
翻开中国近代史那长长的画卷,几多哀怨,几多屈辱,几多痛苦!比黄河还要曲折,比大海还要苦涩……难忘的民族耻辱呵,去看看沙市闹区的那根刺柱吧,赫然醒目的大字告诉人们:当年的日本鬼子曾把中国人民绑在这根柱子上练习刺杀.听见了吗?受辱者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虎踞龙盘的南京,3xxxx无辜者的生命,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母亲怀中嗷嗷待哺的婴儿,统统被杀,无一幸存,屠刀所指,山河血染,日月失色.处处扼咽喉,天涯何处是神州.堂堂中华在侵略者铁蹄下痛苦呻吟……
回答者:dfds99 - 助理 二级 10-7 22:47
一是要广泛进行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斗争历史的宣传教育.回顾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历史教训,歌颂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要广泛进行国防在国家安全和发展中地位作用的宣传教育.明确建立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在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三是要广泛进行加强国防建设是全党全民共同责任的宣传教育.明确国防与社会及每个公民的关系,认清社会组织与公民的国防义务,宣扬情系国防的先进典型,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社会氛围.
“正是有了坚固的国防,我们的祖国才日益繁荣昌盛!”
补充: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深入贯彻实施《国防教育法》,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各小学开展了以"爱我中华、心系国防""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利用班队会时间观看抗战影片.在观看之前,精炼地讲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我军所面临的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使小学生能充分了解到我军的机智与勇敢,以及日军的狡诈与贪婪,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国防意识;二是利用升旗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升旗时间安排学生和老师讲述9·18的历史,使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三是开展"爱我中华,心系国防"征文活动.号召全区师生积极参加这一活动,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学生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四是课上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在9·18纪念日来临之前,各科老师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使学生从"知我中华"上升到"爱我中华",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五是认真总结国防教育经验.

篇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浏览下面一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日前,网友“秋潭水月”在网上发帖表示愤怒,并配发了三张图片。其中一张图片显示,在一中学运动会开幕式上,“高三·十一班”方阵中,举牌者为一名装扮成猪八戒模样的男生,尾随其后的同学分别着侵华日军军服、汉奸服以及红军服装,显得格外刺眼。
这组图片旋即引来众多网友的围观与争议,网友们纷纷以“脑残”、“无知”等字眼予以谴责,并认为此举有失民族气节。而部分网友对此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认为此举跟民族气节没有关系。还有网友猜测此举可能是同学们在运动会上的一个表演,希望不要断章取义。
小题1:)请给上面的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2分)
小题2:请就上面材料中这些同学的表现发表你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评价客观,分析深刻。(4分)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小题1:沈阳一中学学生着侵华日军军服参加运动会引争议。(2分)
小题1:虽然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张扬个性和自由是你的权利,但我认为这种行为有失民族气节,有辱国格。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忘记国耻,丧失民族气节。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牢记历史教训,勿忘国耻,奋发图强。(4分)


小题1:一句话新闻是最近比较常见的概括类语用题,其关键是:时间中的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最后结果这几个要素。抓住这个就很容易了。因为短文没有交代时间,所以, 整理以后,就是“沈阳一中学学生着侵华日军军服参加运动会引争议。”
小题1:新闻评论的关键点有:一、对核心事件的看法,二、分析核心事件的成因,三、客观公正地评价事件,四、呼吁社会做出相应举动。实际上就是一个小论文,有观点,有依据,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示例:虽然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张扬个性和自由是你的权利,但我认为这种行为有失民族气节,有辱国格。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忘记国耻,丧失民族气节。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牢记历史教训,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篇八: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求最近的时政新闻演讲稿
字数不限,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要概括新闻内容,加上自己的所感所思

东三省共鸣警报纪念918事变
8日9时18分,沈阳与东北三省所有城市同时拉响防空警报.中央有关部门、东北三省政府、解放军及社会各界1000多人参加了纪念活动.今天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纪念日.连日来,全国各地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警示人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共襄复兴.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沈阳“九·一八”主题撞钟鸣警仪式将向全国转播,而且东北三省共鸣警报,警示后人铭记历史.据辽宁省、沈阳市国防办召开的协调会透露,今年纪念活动的规格将创史上之最,28名副省级、副军级以上领导将参加撞钟仪式.
往年的撞钟鸣警仪式,都是由辽宁省暨沈阳市主办,今年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共同主办.届时,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沈阳军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将有28位副省级、副军级以上领导干部出席.东北三省地级城市,将同时鸣响警报.
今年的“九·一八”纪念活动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将出动3台转播车进行现场插播,初步计划在9月18日上午的CCTV1频道播出.
活动期间,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地区将实施暂时交通封闭.活动中,沈阳市武警支队的22人国旗班,将在现场进行升旗,展现一道特殊的风景.辽宁省武警总队将派出60人军乐队循环演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曲目.
在写些国家利益什么的

篇九: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2012年2月,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会见友好城市南京的访问团时,发表了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激发了海内外中国人的强烈愤慨。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对于75年前的民族耻辱,我们应该
A.翻开历史新篇章,面向未来,忘记那段耻辱
B.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有待民族复兴报复日本
C.由“知耻”而“记耻”,由“记耻”而奋发
D.培养羞耻心,做个严于律己、文明优雅的人
小题2:海内外中国人之所以强烈愤慨,源于
A.民族的耻辱感与责任感
B.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C.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
D.“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的传统美德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1:本题考查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对于75年前的民族耻辱,被日寇侵略的耻辱应牢记,并努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发向上,报效祖国。故选C。
小题2:本题考查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故选B。
推荐访问:牢记历史勿忘国耻ppt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作文

上一篇:我为创城做什么(共10篇)
下一篇:身份和角色(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