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历史故事 2018-03-16
明朝开朝有多少安徽名人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汉族,安徽省怀远县常家坟区永平岗人.
傅友德(?—1394年),其先宿州(今安徽宿县南)人,后徙居砀山(今安徽砀山东),明朝开国功臣,着名军事将领.
冯胜(?—1395),明初大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安徽定远人.
胡大海(?-1362年),字通甫,泗州虹(今安徽泗县)人,明朝开国功臣. 胡大海祖籍波斯,其祖先随蒙古军来华.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功臣.字百室,汉族,定远(今属安徽)人.少时有智计,习法家着作,推断时事,多有所中,编撰《大明律》.
刘福通(1320~1365)颍州(今安徽阜阳界首市颍南办事处)人,元末红巾军首领.
汤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名将.
大概就这些了,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家乡的名人》,作文不少于500字,我是安徽的.
在我的家乡钦州,有一位人人皆知的“孝女”,名字叫韩瑜.韩瑜中等个头,身材矮小,却为自己的父亲捐出了左肾,被评为“全国十大敬老之一”【安徽名人】
某校拟制作安徽名人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陶行知简介(不超过70个字),再就人物言行、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不超过30个字)。 ①原名文睿,后改知行,又改行知。1891年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20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1946年去世。 ②提倡并致力平民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思想体系。着有《陶行知全集》、《普及教育》等。 ③先后创办晓庄学校、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国难教育社,创办“山海工学团”。主张采用“小先生制”,实行“即知即传”。1934年创办《生活教育》半月刊。 ④他的教育名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毛泽东说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人物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捧着……”句,体现了教育者的无私奉献。 |
人物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人民教育家。毕生致力平民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创办晓庄学校等。着有《陶行知全集》等。 人物评论:“略”。 |
古代安徽有哪些具有感恩之心的名人
姜尚,字子牙,商东海上(今临泉县姜寨)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齐国祖先.先世伯夷,掌四岳,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吕.子孙从其封为氏,故又名吕尚.先在商做官,见纣王无道,辞官游说诸候,年届七十,闻西伯贤而去西周,钓于渭水.文王出猎相遇,立为太师,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封于营丘(今山东临淄),治齐.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着有《六韬》一书.【安徽名人】
六年级上册习作六,作文题目是《家乡的名人》要写到450字以上.
我的家乡是安徽,那里的名人就像银河中的星星,数不胜数.邓稼先就是星星群中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但仍然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把许多年轻人“挡”在了试验基地的门口.自己不顾生命危险,毅然走进试验基地研究.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普渡大学当研究员.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
邓稼先在获奖时的颁奖词是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我也想赞叹他:“默默无闻多年,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当中国的第一枚导弹爆炸,蘑菇云升起,世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邓稼先!”
求一个200~300字的名人故事
1.艰辛的留学生活:
留学生活并不轻松.为了维持不断上涨的学费,李四光假期到矿山去做工.在伯明翰大学的6年里,他不仅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先后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婉言拒绝了一家矿山的高薪聘请,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
2.第四纪冰川的发现:
从19世纪以来,就不断有德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地质学家到中国来勘探矿产,考察地质.但是,他们都没有在中国发现过冰川现象.因此,在地质学界,“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成为一个定论.可是,李四光在研究蜒科化石期间,就在太行山东麓发现了一些很像冰川条痕石的石头.他继续在大同盆地进行考察,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大胆地提出了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看法.到会的农商部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轻蔑地一笑,予以否定.
为了让人们能接受这一事实,他继续寻找更多的冰川遗迹.10年以后,他不仅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而且认为中国第四纪冰川主要是山谷冰川,并且可划为三次冰期.
193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李四光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次得到外国科学家的公开承认.
3.应蔡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
1927年,李四光应蔡元培的约请,离开北京南下,主持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28年1月,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担任所长.搞地质研究常常要餐风饮露,条件十分艰苦.况且刚刚成立的研究所经费少,设备缺,甚至没有固定的所址.八年抗战期间,李四光和他的研究所受尽奔波辗转之苦.那时,他抽的是用草纸做的烟,穿的是土布衣服,生活十分清苦,但是,他和同事们始终没有放弃地质研究.由于生活的艰辛和工作的劳累,他患了心绞痛和肺结核.
4.地震预测
在1966年邢台大地震后,李四光“教导我们”要注意河北河间、沧州;要注意渤海;要注意云南通海;要注意四川炉霍;要注意云南的彝良大关;要注意松潘;要注意唐山……这一路走来,都被李四光言中.当时很多科学家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报的,李四光斩钉截铁地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周总理说过:“李四光力排众议,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文中用了一连串的“要注意”,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年花胜去年红 作文
我的老家在安徽,因为父母工作的调动,去年我们全家搬到了现在的家——辽宁。我爱辽宁,我更爱安徽,因为我的根在那里。从电视、报刊上我看到我的老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自古以来,我的老家安徽就是人杰地灵之处,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的长江之滨,还是“两岸垂柳淡如烟”的淮河岸边,都留下了无数让人称颂的骄傲。道家学派、建安学派、桐城学派等起源于安徽的文学对中国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安徽人经商,源远流长,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思变精神”创造了“富甲江南”和“无徽不成镇”的奇迹;在安徽这片热土上曾孕育了大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风云一世的枭雄曹操,北宋时期执法如山、为官清廉的包拯,着名教育家陶行知,中国共产党和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等都出于安徽;安徽还是国剧之源,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为京剧。
历史上的安徽给中华文化留下了无数绚丽的篇章,如今的安徽在中国发展史上书写了更辉煌的一页,正所谓“今年花胜去年红”呀!安徽,是值得骄傲的科技大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着名的科研单位和高等学府都坐落于此,其中一些学科和项目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安徽,是值得骄傲的旅游大省,名山胜水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徽,是值得骄傲的农业大省,其农业经济在全国居第9位;安徽还是全国的矿产和能源大省,省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分布集中,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两淮煤田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不止于此,安徽还是全国着名的汽车大省,1997年3月18日,奇瑞汽车发动机厂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安徽人拉开了建设“汽车大省”的序幕,从1999年第一辆汽车下线到2005年,短短几年的时间,奇瑞迅速成为了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
历史见证了安徽的古今变化,昔日的安徽是文化之都商业之邦,是名人之地,国剧之源,今日的安徽是科技、旅游、农业、矿产能源和汽车都蓬勃发展的安徽。安徽,今年花胜去年红,我爱我的老家!
中国古代的着名人物
是谁
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2、孙武(约公元前535-?),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或说广饶)人.着名军事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着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着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3、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赵政(赵正.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秦庄襄王之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4、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着《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5、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6、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名人因为理想而成功的小故事
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皇甫谧浪子回头》
皇甫谧,魏、晋年间人,是西晋着名的学者和医学家.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婶婶的教育下,皇甫谧终于浪子回头,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立志名言
篇一:[作文中国]我眼中的中国_1200字我眼中的中国,是和平的、和谐... 2019-05-21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400字篇(1):“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_4... 2019-05-09
第一篇历史乱套了作文:历史乱套了_600字我认为历史是这样的:本来全... 2019-05-08
第一篇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作文:勿忘国耻,圆梦中华_700字“起来,不愿... 2019-05-05
我的中华骄傲作文篇(1):我的中华骄傲_650字在这一撇一捺、一横一竖... 2019-05-05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篇1: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_450字中国的传统节... 2019-05-03
关于母亲河的作文篇(1):黄河,母亲河_400字一把黄土塑造了千万个你... 2019-04-28
桥作文篇(1):关于桥的作文:桥的历史_600字说到桥,桥的历史变化可... 2019-04-25
作文桥篇一:关于桥的作文:桥的历史_600字说到桥,桥的历史变化可大... 2019-04-23
作文祖国在我心中一:祖国在我心中_450字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2019-04-20
上一篇:长城游记(共9篇)
下一篇:征文喜迎党的十九(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