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幽默故事 2018-06-11
有意义的辩论赛主题
2001年国际大专生辩论赛
正方(武汉大学):钱是万恶之源
反方(马来亚大学):钱不是万恶之源
我们班要举行辩论会,可是什么辩论会比较有意思的辩论会呢?让同学们喜欢呢?
长大后当科学家好还是当作家好 (可酌情更换 比如农民伯伯也成)
辩论赛题目"正确答案不只有一个"
该题目有哪些论据
不是的.
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
甲方: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1+1=2,难道还有其他答案吗?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难道还会改变吗?一本书的好坏,可以见仁见智,但总有一个客观标准,这有什么疑问吗?
乙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而实际上,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对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俗话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
如何“格物”,才能“致知”
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吗?作家罗伽·费·因格曾阐述过这个问题.他说:“在数学题中,正确答案也许只有一个,但在生活中并非如此.”
有些人几乎天天见到猫晒太阳,为什么只有斐塞司一人发现日光浴疗法?为什么每天都有许多人天天看地图,而只有魏格纳得出大陆漂移说?原因在于如何“格物”.他们并不一定是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而是比别人多想了那么一步,于是,他们就摘取了成功的桂冠.
我们每个人都认为“1+1=2”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哥德巴赫却从中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我们每个人都认为物质的存在便是世界的尽头了,但有的科学家却提出了反物质的概念,并且在对其研究与探索中获得了许多新的发现.世界是没有边界的,科学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在认识和研究事物的过程中,常常要注意如何“格物”的问题,简单地说,也就是要又想那么一小步.
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把中国革命的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则不会有新中国的诞生.如果没有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力排众议,致力于改革开放,则不会有今天的繁荣.
在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这三种人的存在,构成了社会的丰富多彩.第一种人是人云亦云的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除了接受,便没有了别的办法,这种人是庸才.第二种人是落后于世界的发展的人,他们总是认为今不如昔,言必称古人,一切都是过去的好,这种人是蠢才.第三种人是那种引领时候和潮流突进的人,他们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凡事都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思考,他们往往别别人想得更多,走得更远,这种人是英才.任何一个求知者都希望做这样的英才,所以我们提倡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阿基米德的数学与物理的研究;达·芬奇的艺术创作与科学创造,都闪耀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之光.
多想一步则海阔天空;多想一步异彩纷呈.让我们都勤于思考,不断探索,学会如何“格物”,才能“致知”无限!
回答者:太阳神25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5-23 18:18
正确答案不只是一个,比如1+1,有人说=2当然是对的,但有人说=1也是对的(一滴水+一滴水=1滴水),有人说=3也是对的(1个母亲+1个父亲=3个人,因为还有孩子),所以角度不同,正群答案也就不同;
1群羊+1群羊,还是等于1群羊,而不是两群羊.所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一定是只有一个!也正是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复,我们不能对一件事包着不变的心态!
“一”其实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样也不能说宇宙只有一个!其实生活中包括学生的考试中有许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是一个不好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如果任何事的答案只有一个,那么,科学家,物理学家,各种各样的学科的专家,为什么还要去研究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食物?如果答案只有一个,世界还会发展吗?!比如读文学作品,每一个读者对书中的人物多有不同的看法.难道书中人物的形象就只有一个吗?还有我们在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考试中的读多题,都是如此!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形式.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组合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参考资料:引自“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最近要参加一个辩论赛,有一些问题真的很纠结,我心里有疑惑!
我最近要参加一个辩论赛,题目是天灾和人祸那个更可怕.我是正方二辩,我方观点是天灾比人祸更可怕.就我个人而言,我对于事物的分析不会有过于偏的见解,比如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而我总能是那个把问题归结到中立的人,不会像辩论赛中那样对一个问题狡辩,强力论证是对的.身为二辩,我总觉得在盘问对方和理解对方表达意思上有困难,尤其是对方以很快的语速说出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我总是不能精准的抓住问题的中心,这怎么办?
首先来说,你不偏激,大家都在讨论一个问题而你总能是那个把问题归结到中立,这本身就是一种不错的辩论素质.
既然你是二辩,肯定会有被对方攻辩一对一提问的过程.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只要发挥你的特长,把他所有的盘问和论证,归结到中立去,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了.不要奢求自己能在回答别人盘问的同时还能顺便反驳,只要能消除他的攻势,让他做无用功,你就已经是成功的一方了.
你怕对方快语速,这说明你的思路不够清晰也不够敏捷,逻辑感和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很强,这是弱项.辩论的精髓就是扬长避短,如果是你盘问对方的话,事前在你所提的问题上多用点心思,不要提那种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尽量让你所有的问题都要用“是、不是”这样的答案来回答,这就限定了对方发挥的空间,也有利于你整理自己的思路.
关于辩题不多说什么了,我想你自己思考的应该已经够多了.
有关辩论赛题目
我是正方,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1合作具有的褒贬性
2只存在竞争的场合合作有何意义
1,合作在的好处在于集思广益,劳动分配,减轻压力,并且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以及一些人际交往的方式,特别是在现在独生子女多的时候更要依靠合作来让这些一直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青少年学会分享分担承担.坏处就是可能会导致某些人吃大锅饭,滥竽充数.还可能抑制自身的发展,产生依赖,磨顿人的冲进.2存在于竞争场合的合作更加稳定风险更小,想法越多,机会把握的越多,当人们在勾心斗角的时候,一个团队的稳定会更加的看得清市场,从而获得最大利润
辩论赛题目:中学生、适不适合在校园内看课外书?我是反方(不适合)一辩.求格式
还有辩论过程
明天要用!一辩论点
首先你要做的是和队友交流而不是来网上找论点.要去找资料.先和队友大致找出攻击方向和防守反向再来决定论点.
开篇立论
首先明确,在中学阶段根据辩题,可分为课内书和课外书.那么看书时间只有分配给课内和课外.在中学阶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考上理想的高中和大学,说的现实点,这是以成绩论天下的时代.
辩论赛题目‘’我们是否该回到原始社会‘’
我是反方.该怎样提问?怎么回答?还有现代生活的好处?原始生活的坏处.
你觉得人能回到以前吗?如果不能,这道论题就没有意义~
这道题的意思是,效仿原始社会的生活,力图让人们的生活回归原始吗?,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轨迹,原始社会是人类一个非常低级的时期,刀耕火种,茹毛饮血,慢慢发展到用石器,青铜器,铁器,由原始社会发展出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部落,国家.由树皮果实到现在的面包牛奶.这蛮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原始社会就是人类社会的婴儿时期~让我们把飞机轮船丢在一边,穿着树叶串成的衣服,拿着叉子去捕鱼?让我们放弃高楼大厦,去挖山洞穴居?让我们把飞天的科学技术丢掉,在岩石上刻上我们对天地的幼稚想象?让我们把法律丢掉,去玩玩奴隶制?回归原始社会的论点荒谬不堪一击~
人心之私,亘古不变.即使回到原始社会,人心一样自私,只不过那时环境所迫,所以互助以求生存,并非那时人心有异于今也!坏境所迫,人心所向,所以我们现代社会也是跟坏境相适应,回归原始社会,违反自然,故不能实现~【有意思的辩论赛题目】
辩论赛题目的分析
辩题为:误入歧途和穷途末路哪个更令人伤感?我方要说误入歧途更令人伤感.请帮忙分析一下辩题的具体含义和思路,多谢大家啦!定有重赏的!
多谢大家的意见,希望能帮我找出一些有说服力的事例,重磅炸弹的那种,最好是历史事件众所周知的.集思广益哈,我们一起加油哦!
想立自己论的同时,我觉得更重要得把对方的轮给驳倒.
一句话: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是说,天无绝人之路.
人到穷途末路了就不是 伤感了 而是绝望了.
所以针对伤感,其实误入歧途更令人伤感.
就是这个思路,抓住词的用法,钻牛角尖,毕竟辩论赛大多得狡辩.
很多人所谓的绝路,所谓的穷途末路,是为什么,是曾经祸患刚发苗时没有遏制住,才会变成大灾难,然后自己坐在那抱怨啊 绝望啊,人生无趣啊.
一定要抓住伤感这个词汇,伤感是什么,不是歇斯底里的感情,是带有无奈的愁绪,一个人在穷途末路时仅仅伤感?这个人未免太乐观了吧!
人接近穷途末路 大多表现出的是 迷茫和发狂,绝对不是伤感.
这个辩题里 伤感这个词用得不好,就是说会给某一方带来狡辩的余地了,可是这就是辩论赛 既然这么给了为什么不钻.
以上是就 当事人误入歧途和穷途末路的令这个人 的感受.
现在说说旁人的感受,旁人对于误入歧途的人,只要他有些希望可以挽回,可能这个旁人就会 替他暗暗难过,觉得明明是那么好的人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是伤感 基于了一层对他可能变好的一丝希望,可是当这个人已经死了已经无可救药的时候,这个旁人对他的将会只是惋惜 或者是批判这个人的过去了.
你可以问问对方:你们会在什么时候伤感?你们的穷途末路时什么时候,既然你们穷途末路了你们还挣扎些什么 何不静静等待尽头的到来?
找一辩论题目,不要太大,积极向上的关于公司团结、奉献、其他的也行.【有意思的辩论赛题目】
正方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反方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如果是举事实论据,无论是正方反方都可以找到很多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正方:
1,正方的命题就给了你们很大的空间,
2,一个和尚挑水吃:说明代表他的独立性而以,
3,两个和尚抬水吃:这不正说明了团结吗?
4,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不正反应了不团结的后果吗?
5,就他们的命题都是2:1成反比,你们就很大的成功机会,
6,在说说一些团结的事情,只要他们说一些反对你们的,你就说他们不团结了,
7,后来寺院不是起火了吗?他们最后的团结终于把火弄灭了,这也是可以打倒他们的致命点;
8,一定要咬住他们的弱点不要放,一放你们可能就要落在下方,切记哦
你是做反方的,我建议你以守为攻.因为只要是生活事例都会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对方漏洞了.
就论题的分析,如果就理解为团结与否的话就太肤浅了,最好是要上升到一点高度,(如果是在校的学生就更有必要了)
那到底要上升到什么样的高度呢?中国的领导,不管是那个级别,那个单位的都喜欢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我说到这里你就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
我觉得,你应该把你们的理论依据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那么要说明你们的理由,比如以"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就对你方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你要在一辩呈词的时候就说明你们的观点"众人拾柴火焰高"是因为"众人"能有机地结合在一块,组成了一个整体,发挥出比一个个个人的力量简单递加起来要大得多的能力!你还要告诉对方,他们为什么人多了反而是没有水喝了呢?那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一个基本的哲学道理"局部的简单相加不等于整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却在"抬水吃",如果一人挑一次,他们得到的水也会很多的,那为什么呢?再看看"三个和尚"就"没水吃".就按这个理论发展,紧紧抓住,不要轻易的扩大战线,中国的领导喜欢马氏哲学,而恰恰这一点对你方比较有利
团队创业分析的很好,如果就命题而言,你方讲团结肯定是要吃亏的.但稍作引申就不一样了.不过我以为,对方也会说,这是"背水一战",这是"置于死地而后生"(兵法里就是这么说的,兵法解释这种方法之所以能成功,不是因为团结的力量,而用了人的求生欲望),是人的求生本能在驱使他们拼命救火,他们在救火过程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团结,也可以说成其他的.
辩论赛也是比赛,是比赛就要讲究方法,不要搞一些哗众取宠的的东西,名言警句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有坚守自己的观点,不要被别人牵着走,还要有深度的理论依据,对方所举的例子只要能为己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不要去深究了,一是浪费时间,二来容易掉进对方的陷阱
不知道我的这些对你有没有用,
辩论 少年不识愁滋味
辩论题目是少年识不识愁滋味,我们是反方少年不识愁滋味..求事例..求提点
这个辩题有难度啊,少年~
重点是在“愁”字上.究竟什么才是愁?这个如果没定义好,就很不好打了.
“愁”上下结构,上“秋”,下“心”.“秋”是“禾”+“火”,火烧稻谷,引申矛盾、苦恼;“心”,则是情绪,引申童心.
少年识愁滋味,少年初涉社会,苦恼很多,问题很多,滋味百感,受挫受苦,味道苦涩.碰壁、挫折的例子很多,我就不逐一打字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这句话中有反讽的意思,借意讥讽年少无知.这里你要打,就必须把定义矫正,即,重新诠释,以为褒义——少年不知道烦劳,少年无烦劳!天真,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顾及,没有担忧.
宽容的作文篇一:关于宽容的作文:学会宽容_400字在当今社会,人们常... 2019-04-14
我的一家 作文我家一共有五口人,有幽默的爷爷,爱发脾气的奶奶,... 2019-02-19
笑话锦集 作文1 一天,白羊和一只狮子走进餐厅。老板说您要啥?羊... 2019-02-03
写关于我的老师作文800字的,要发给老师的从小到大,我们一生中都会遇... 2019-01-28
世界最幽默最有道理的一句话(200分买一句话)最好自己感悟出来的哦... 2019-01-25
我的朋友 作文我的朋友我有个朋友,我认识他,你也认识他,可他却... 2019-01-23
英文搞笑短信Mr Clark,Im afraid I have bad news, the doctor told his patient You on 2019-01-18
国庆节日祝福成语十一问候语 国庆节祝福语贺语 远方的你是否无... 2019-01-13
形容人美并幽默的句子我要的是一个句子,一句话有一个小女孩脑袋长... 2019-01-13
新同桌真好 作文当我受够老同桌的折磨后,上帝终于开眼了。 今... 2019-01-10
上一篇:换号通知(共10篇)
下一篇:幽默搞笑(共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