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频道 > 历史故事 > 正文

扬州灌汤包(共4篇)

来源:历史故事   2018-08-16

篇一:扬州灌汤包

小笼包的历史由来
简洁一些!

小笼包,又名灌汤包,传说源于南宋年间,就有专门的小店经营灌浆馒头,虾肉包子等,说明此时已有灌浆包子(灌汤包).到了清代时期,扬州地方的灌汤包子更为出名,诗人林兰痴〈江三百吟〉中有一首描述“灌烫包”的诗,诗前写有小序云:“春秋东日,肉汤易凝者灌于罗细面之内,以为包子.蒸熟则汤融而不泄,扬州茶肆多以此擅长.”其诗曰:“到口难吞味易尝,团团一个最包藏,外强不必中干鄙,执热须防手探烫.”小笼包由此流传至今,一直广受食客欢迎.

篇二:扬州灌汤包

有关扬州美食的作文

【扬州灌汤包】

  扬州美食闻名天下,扬州人好吃,扬州人不仅吃得排场,吃得讲究,更是吃得精细.这从过去扬州曾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
  “早上起来日已高,只觉心里闹潮潮,茶馆里头走一遭.
  拌干丝,风味高;蟹壳黄,千层糕;翡翠烧卖,三丁包;
  清汤面,脆火烧,龙井茶叶香气飘.
  吃过早饭想中饭,狮子头菜心烧,煨白蹄酱油浇,
  醋熘桂鱼炒虾腰,绍兴酒,陈花雕,一斤下肚乐陶陶.
  吃过中饭想下午,浇切董糖云片糕,再来一包香橼条.
  吃过下午想晚饭,金华火腿镇江肴,咸水虾子撒花椒,
  什锦酱菜麻油浇,香稻米粥儿粘胶胶.
  吃过晚饭想夜宵,一碗莲子羹,清新又补脑,一觉睡到大清早.”中足以反映扬州人对吃的迷恋和讲究.
  吃早茶在扬州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上班族来说,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包子铺,烧饼店,二两包子,一两饺面就让你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可对于那些有钱闲赋的人来说,进茶楼,下茶馆,品茶吃点心,那可就不是仅仅图个饱的事情了.“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进茶楼品茶,晚上到浴室泡澡.正是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
  请看扬州名人朱自清在他的《说扬州》中,是如何说的:“扬州最着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吃的花样最多.……扬州的小笼点心,肉馅儿的,蟹肉馅儿的,笋肉馅儿的且不用说,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烧卖,还有干菜包子.菜选那最嫩的,剁成泥,加一点儿糖一点儿油,蒸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到口轻松地化去,留下一丝儿余味.干菜也是切碎,也是加一点儿糖和油,燥湿恰到好处;细细地咬嚼,可以嚼出一点橄榄般的回味来.”
  要说扬州的早茶点心,不能不说扬州的点心三绝:三丁包、千层油糕和翡翠烧卖.
  那三丁包子是以面粉发酵和馅心精细取胜.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所发面软而带韧,食不粘牙.所谓“三丁”,即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且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膘头适中;笋丁根据季节选用鲜笋.鸡丁、肉丁、笋丁按1:2:1的比例搭配.鸡丁大、肉丁中、笋丁小,颗粒分明,三丁又称三鲜,三鲜一体,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饥.
  扬州还有一种“五丁包子”,它是选用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作馅制成.相传乾隆有一次巡游扬州时,说到御膳早点的备办,要做到这么五句话:即“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硬,细嫩而不过软”.扬州油香,少而不过腻;冬笋松脆,少而不过硬;虾仁细嫩,少而不软.这五味掺合,则补、鲜、香、脆、嫩皆俱.如各味用料少一点,那就达到“五不过”的圣旨.于是众厨师按照师傅的设计,将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加工成馅,制成包子.乾隆尝后,问及包子的名称,随员答道,这叫五句包子.后来当地的百姓想到这种包子的馅心用的是五丁,首创厨师又姓丁,便叫它五丁包子.
  翡翠烧卖,名号就赋予人想象空间,买相清新可人.擀成菊花边状的面皮包入青菜馅,形如石榴,底若钱币,上端突露如蓬头,点缀上少量火腿茸,色如翡翠,看着就令人愉悦,犹如满园春色关不住.朱自清曾作文赞美道:“滋润利落,决不腻齿腻舌,不但味道鲜美,颜色也靓丽悦目.”烧卖里碧绿的颜色,透出蒸熟后薄如纸的面皮,犹如翡翠一般.轻轻地咬上一口,皮一点便破,吃到里面由虾仁、韭菜和鸡蛋制成菜茸,爽口清润.吃下去后嘴里还充满虾仁的香味,真可谓齿颊留香.翡翠烧卖的口味有甜有咸.甜的是扬州产的“梅岭青菜”,取其叶斩成茸,以熟猪油、火腿末、绵白糖、食盐拌和成馅.与其他各地咸的米烧卖相比,别是一番滋味.
  千层油糕通体半透明,芙蓉色,菱形块,柔韧异常,糕分64层,层层糖油相间,层层相分,糕面布以红绿丝,观之清新悦目,食之绵软嫩甜.味道甜糯适度而爽口.各地扬州点心店都以此招徕顾客,因其为他地所无.
  这三丁包、千层油糕和翡翠烧卖不仅是扬州的代表名点,更是扬州富春茶社的看家绝活.
  富春茶社这个闻名中外的百年老店.1885年始为富春花局,1910年由茶座起家,一时间扬州城的盐商士绅、骚客名流,常来此赏花、作赋、品茶、博弈,茶馆成了高雅艺术云集、闲人雅士共居的处所.头脑灵光的陈步云老板为取得更广阔的市场,别出心裁地把点心引进了茶社,还聘请了白案大师傅、堂倌、伙计,生意越做越红火.
  1913年,一位黄姓白案师傅来到富春,这个脸上有“麻子”的黄师傅,改良了传统千层油糕和翡翠烧卖制作方法,大受顾客欢迎.黄师傅制作的油糕通体半透明,柔韧异常,层层相叠又层层相分,甜糯适度而爽口;翡翠烧卖则以绿色菜叶为馅,口味有甜有咸,馅心绿色透过薄皮,形如碧玉.这两道点心被称为扬州“面点双绝”.另有一位陈师傅,除了精于制作酥饼、双麻烧饼等点心外,煨面是他的杰作,品种多,味道好,脍炙人口.
  黄师傅去世以后,名厨师尹长山在包子的花色品种上下了一番功夫,三丁包子就是他首创.当时富春下面一律用鸡汤,每天用量在五十只左右.鸡肉、鸡皮以及下脚料没法处理,尹长山就和陈步云商量,将鸡肉切成丁,外加猪肉丁和笋丁,做成三丁包子.开始的时候吃的人并不多,后来慢慢大受欢迎了.同时,师傅们还用多馀的鸡皮拌干丝,或做成鸡皮饺;鸡翅、鸡头、鸡爪则做成"飞、叫、跳",供人下酒.既增加了品种,又避免了浪费.
  富春包子讲究的是:造型上,口似鲫鱼嘴,形如荸荠,波浪式皱褶三十馀道;口味上,讲究配料,注重提鲜,每点一味,各有特色;品种上,因时而变;四季有别,应时上市.至于发酵油酥、水调面粉等面团制品多达三,四十种.把点心做到如此精细,这在全国实为罕见.
  富春茶社还有一绝:那是名为"魁龙珠"的茶,是由富春人自行窨制.用浙江龙井、安徽魁针,加上富春自己种植的珠兰制作而成.取龙井之味、魁针之色、珠兰之香,以扬子江水泡沏,融苏、浙、皖名茶于一壶,茶色清澈,别具芳香,入口柔和,解渴去腻.头道茶,珠兰香扑鼻;二道茶,龙井味正浓;三道茶,魁针色不减,色香味俱佳.再配上别具风味的富春点心与佳肴,难怪远近客人为之流连忘返.
  富春不仅仅有包子,随时令季节的变化,点心品种也花样繁多.如端阳时有火腿粽子,夏天有西沙白菜、煎饼、糖藕、双麻烧饼、蛋糕等,秋天增加蟹黄汤包,冬天则有雪笋包子、黑芝麻包子、野鸭菜包子上市.仅近年来所创新的品种,就有裕果粉点、月宫玉兔、三鲜雪梨、沙仁锅饼、脆皮包、素什锦包、明虾杯等十余种.
  说到这,您千万别误会了,别以为到了富春只能品茶吃点心,其实不然,富春茶社的菜肴品种以清淡味雅、与面点配合见长.大煮干丝刀工精细、特美价廉;水晶肴蹄,香酥爽口;鸡包鱼翅,功夫独到;逸圃花篮、草菇花篮、富春鸡、叉烧鳜鱼、烤乳猪、扒烧猪头等等,无不滋味隽永,美不胜收.不断创新同样是富春菜肴的生命力之源,近年来富春创新的菜肴,就有牡丹鳜鱼、八宝鸡腿、草菇花篮、松子板虾、炸串虾、橄榄豆腐、金凤鱼皮、佛手长鳝鱼、八宝蘑菇球、三丝刀鱼面等30多种.
  富春茶社,这座坐落在古城扬州得胜桥的百年老店,这座始以花局起家,继以茶座兴盛的老店,历经百余年的苦心经营,形成了花、茶、点、菜结合,色、香、味、形俱佳,闲、静、雅、适取胜的特色,被公认为扬州茶点的正宗代表店.扬州人宴请尊贵宾客的常用方式,就是去富春吃茶.古往今来的过往客人到扬州,都以品尝富春茶点为莫大享受.正可谓“不进富春门,不算到过扬州城”.

【扬州灌汤包】

篇三:扬州灌汤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指流行于江苏扬州、镇江、淮安及其附近地域的等地菜肴,并且汇集上述菜肴之精华,是江苏菜系的代表性风味。淮扬菜注重刀工,刀法细腻,口味清淡。主要菜品有红烧狮子头、软兜长鱼、平桥豆腐、虾籽蒲菜、文楼汤包等。”
①校报编辑部打算征集淮扬菜广告语:请你拟一则宣传淮扬菜的广告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并简要点评自己的广告语。
【示例】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美食尽在淮扬处。
     点评:引用诗词,写出了淮扬菜的影响力。
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所在的班级将举办淮扬菜宣传活动,请简要说明你设计的一个有创意的活动方案,让同学们分享你的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州灌汤包】

①示例:广告语:借问好菜哪里有,众人均知在淮扬。
     点评:仿照诗句,突出淮扬菜的知名度。(答案不唯一)
②“略”。(合理即可)

【扬州灌汤包】

篇四:扬州灌汤包

写一种无锡的风味小吃,最好是小笼包,作文1000字左右(最少)
只要是小吃,一种

无锡小笼包,当地人又称小笼馒头,以皮薄卤多而誉遍沪、宁、杭一带,是无锡传统名点,已有百年历史.它选用上等面粉制作、选料精细、小笼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等特色.馒头紧酵皮薄、馅多卤足、鲜嫩味香,秋冬时,馅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黄油,即为着名的“蟹粉小笼”,食时鲜美可口.
有着“游龙”美称的清代乾隆皇帝,曾遍游名山大川,尤其酷爱江南的佳山秀水、园林古迹和民风民俗.他曾六次下江南巡游,乾隆下江南之旅,通常是沿南京、扬州、无锡、苏州、杭州一线.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于1751年旧历二月十九日到无锡,宿北营盘(石塘湾北)的龙舟上.他早在出巡前就决定要到无锡秦园(寄畅园).二十日晨,御驾从黄埠墩换乘小船到秦园.就品尝了当地的小笼包,之后小笼包名气很旺一直留传至今.探访乾隆的足迹,聆听乾隆的轶闻趣事,品尝乾隆所称颂的美味佳肴“无锡小笼包”.
由于汤汁丰盈,小笼包的吃法也与其它包子不同.包子端上来,取一小碟,倒入少许玫瑰香醋和嫩姜丝佐料,用筷子轻轻地夹起小笼包子移入浅碟,先在薄如蝉翼的包子皮上咬一小口,然后慢慢地吮吸其中热烫的汁液,一边吮吸,一边品尝,香甜鲜美的滋味便在口腔中弥散开来.汤汁吸得差不多了,再将整个包子吞入口中品味.如果你是首次品尝,当地人通常会以口诀教你:“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汁”.这样的吃法,一来可避免汤汁喷溅、烫伤口唇,二来是在轻啜过程中享受其鲜美的味道.鲜则鲜矣,美固美哉,但却仍有些甜腻,偶尔吃几只还可以,多了就享受不来了.而有的蟹粉小笼也可能有些腻口,不过却蛮好吃的,有机会一定要尝试一下!
我至今仍固执地认为一方水土出一方美食,尤其小吃类,离开了原产地味道一定变了,因为它要溶入这个城市的主流社会就一定要变化.当初我就是秉持这个理念几次到无锡寻寻觅觅找到了无锡小笼的祖地“王兴记”,说来也怪,王兴记以小笼出名,店名却叫“王兴记馄饨店”,经过一番打听方知王兴记最早是做馄饨起家的,后来经营起无锡小笼,小笼逐渐出名了,但店名却始终没有改变.
之所以称王兴记的小笼为精品小笼,实在是因为这个小笼以其味道浓郁,汤汁饱满称雄于小笼汤包界,各地汤包我品尝了许多,比如咱上海就有南翔小笼、南翔蟹粉汤包;千岛湖有着名鱼肉汤包;苏州绿杨馄饨店有紧硣馒头;常州有常州小笼,镇江有蟹粉汤包等等,但如果对它们排序的话,我个人体会如此:淮安的文楼汤包第一,无锡小笼第二,其它的差不多在一个档次就是第三了.所以淮安的文楼汤包是绝品,无锡的王兴记小笼就是精品了.现在到了无锡,如果你没去王兴记品尝一下无锡小笼包和馄饨,那可真是有点遗憾啦!
无锡小笼近几年发展迅猛,无锡城里只要开餐饮店,都会卖无锡小笼,因此鱼龙混杂,当然以正宗而言,只有“王兴记”和“熙盛源”2个店,不过外地的知道王兴记的多,无锡本地的大都上煦春源去吃无锡小笼,当您走进“王兴记”和“熙盛源”店,坐下点小笼时,千万记住吃无锡小笼是有配套的哦:
1、在点小笼的同时要点蛋丝汤,这个配汤是骨头汤烧制,以前是随小笼奉送的,近几年要另外掏钱买的,在小笼吃的有点多和油腻时,喝上这样一口蛋丝汤非常受用;
2、另外吃小笼时要专门用店里配套的一碟姜丝香醋,吃起来是另外一种风味.

推荐访问: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最新文章
  • 作文中国3篇

    篇一:[作文中国]我眼中的中国_1200字我眼中的中国,是和平的、和谐... 2019-05-21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400字9篇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400字篇(1):“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_4... 2019-05-09

  • 历史乱套了作文3篇

    第一篇历史乱套了作文:历史乱套了_600字我认为历史是这样的:本来全... 2019-05-08

  •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作文10篇

    第一篇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作文:勿忘国耻,圆梦中华_700字“起来,不愿... 2019-05-05

  • 我的中华骄傲作文8篇

    我的中华骄傲作文篇(1):我的中华骄傲_650字在这一撇一捺、一横一竖... 2019-05-05

  •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3篇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篇1: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_450字中国的传统节... 2019-05-03

  • 关于母亲河的作文4篇

    关于母亲河的作文篇(1):黄河,母亲河_400字一把黄土塑造了千万个你... 2019-04-28

  • 桥作文8篇

    桥作文篇(1):关于桥的作文:桥的历史_600字说到桥,桥的历史变化可... 2019-04-25

  • 作文桥8篇

    作文桥篇一:关于桥的作文:桥的历史_600字说到桥,桥的历史变化可大... 2019-04-23

  • 作文祖国在我心中8篇

    作文祖国在我心中一:祖国在我心中_450字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2019-04-20

上一篇:去图书馆的感受和收获(共9篇)

下一篇: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共8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