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林童话 2018-09-16
善良的人童话故事作文
小鸟的悲惨命运
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小鸟.她饿了,就找一些虫子吃;渴了,就在河里喝上几口水;累了,她就在窝里睡上一个好觉,做上一个好梦.森林是她最温馨的家,树爷爷是她最好的朋友.
冬爷爷迈着稳健的步子,一步一步地向森林地走来.小鸟不得不和其他伙伴到南方过冬了,临走时,小鸟说:“树爷爷,我一定会来看您的.”树爷爷说:“小鸟你放心地走吧,我一定会等你的.”小鸟点点头,拍拍她那丰满的羽翼,慢慢地越飞越远.
在南方,小鸟经常牵挂着北方的树爷爷.
在北方,树爷爷也牵挂着小鸟,总是会对春天怀着憧憬和希望.可意想不到的是,一场厄运正在向他靠拢.
终于,小鸟盼望已久的春天来了.她想:我马上就能见到树爷爷了.一想到这,她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到了北方,她再也找不到那片美丽的森林,也找不到那位亲爱的树爷爷.因为人们大量砍伐树木,树爷爷也没能逃过这场灾难.
从此,小鸟没有了家,只能到处流浪.她愤怒地吼道:“可恶的人类呀,还我的树爷爷,还我美丽的家园.”
写人善良的事例
写作中的
无非就是别人死命的报复你,你发誓一定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环环设计,到了最后关头,却怎么也下不了手,恩,人总不可能太善良,激情犯罪也是会发生的,但悬崖勒马,总也是可喜的.恩恩,仅供参考,见仁见智,若你是超过16岁的人,就不建议你写,总觉得假了点.
一个善良女孩的故事(转载) 作文
1998年8月24日,一场特殊的追悼会在山东加祥县后中庄举行。死者申春玲是一位年仅16岁小姑娘,但她却享受了这个村最高的葬礼规格,她的三个哥哥穿上了为父母送葬才能穿上的孝衣。在灵柩前长跪不起,全村老少自发地佩带黑纱哭着为她送行----然而有谁知道这位早逝的姑娘其实与这个家庭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只是一个连户口都没有的继女;在继父瘫痪,亲母亲离家出走后,她却勇敢地留了下来,用柔弱的双肩托起了四个大学生哥哥!
1994年6月,失去丈夫的春玲的母亲带着申春玲姐弟从山东范泽龙周集来到加祥县后申庄。春玲的继父申树平是一个木匠,为人忠老实。继父上有70多岁的二老,下有四个正在读书的儿子。其中大儿子申建国在西安交大读书,其它三个儿子在县里读高中。尽管家庭负担很重,但继父有一门高超的木工手艺,再加上一家人勤俭节约,生活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于春玲母子三人的到来,继父全家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或许因为家中没有女孩的缘故,爷爷、奶奶、继父都对小春玲疼爱有加,哥哥们更是亲热地叫她小玲铛。小春玲到继父家时,早已经过了上学的年龄,可是由于父亲去世,她只能失学在家。继父知道后二话不说,拿钱给她上了学。家里本来就有四个孩子上学,再加上小春玲,继父的肩上又增添了一份负担。好在继父勤快,农闲时间常跟镇上的建筑队外出施工赚些外快,总算能对付家里的支出。小春玲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第一学期就考了个全年级第三名。除了学习,她还包下了部分家务活,一有空闲,就帮几个哥哥洗脏衣服,帮继父抬木头、拉锯,继父逢人就夸:我这辈子有福气,天上掉下个好女儿!然而,快乐的时光转眼即逝,一场横祸从天而降。
1995外初夏,继父在一次施工队中从三楼摔了下来,瘫痪在床。一根大梁倒下了,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断绝了,而且为给继父治病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看着瘫在床上的病父,二哥申建军率先提出辍学,父亲坚决不同意,因为他和老三马上就要高考了,他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老三、老四也要求辍学,好挑起家庭的重担。
正在哥哥们相争不让、继父左右为难之时,小春玲却提出由自己辍学,帮妈妈支撑起这个家。继父流泪了,爷爷、奶奶也不停地抹泪。继父沉痛说:玲儿,爹对不住你,你的几个哥哥读了这么多年书,现在放弃可惜了,只能委屈你了---
三个哥哥也紧紧握住小妹的手,并在父亲床前共同许下诺言:不论以后谁考上大学小妹的这份恩情要加倍偿还。
可刚刚走出磨难的春玲母亲却承不住再一次的灾难打击。她从医生口中得知,丈夫很可能终身瘫痪在床,她对这个家彻底失去了信心,更惧怕自已挑起这副沉重的担子,决定带着小儿离家出走。任春玲如何哀求,如何劝止,母亲还是在继父受伤三个月后离开了危难的家。母亲走了,家里的支柱又断了一根,爷爷、奶奶成天抹泪,继父唉声叹气,哥哥们心中更是怕恐不安。家里又陷入一片泪雨纷飞中。村里的人们也好心地劝慰春玲:
这里没有你任何亲人了,你也回范泽你姥姥家吧,要不,你会受一辈子苦的!」小春玲坚定地摇摇头:「不,我不能走,俺娘走了俺不能再丢下这个家。」小春玲把哥哥们叫到继父的床前,一字一句地保证道:「爹,娘走了,是娘没良心;我不会走,我要留下来陪你们共渡难关,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亲生女儿。」这一年,申春玲年仅12岁。
*【只要哥哥们有出息了,就是小妹有出息了】
小春玲说到做到,她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农活和家务,和真正的家庭妇女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整个家庭精打细算地过日了。小春玲知道,这个家要想好起来,首先得让继父好起来,所以,在繁忙的农活之余,她一刻也没有停止为继父治病。
1996年盛夏,由于天气炎热,继父的病情加重,小春玲决定带他去济宁市住院治疗。安顿好家里的事,她拉着板车上路了。80多公里的路程她足足走了两天一夜,走到目的地时,她的脚磨破了,肩也肿得老高。在医院为了节省住宿费,春玲住在医院的自行车棚里,看车的老大爷以为她是讨饭的乞丐,几次往外撵她。
小春玲只好实话实说,老人深受感动,不仅把她睡觉用的板车放在最里边还专门为她找了一顶蚊帐。
在春玲的精心照顾下,继父的病情得到了稳定,她又拉着继父走回了家乡。刚回到家就赶上了麦收。哥哥们都在上学,爷爷奶奶只能帮着做做饭或捆麦子,7亩多地的麦子只能*春玲一个人。为了抢收,好连续几天都睡在地里,累得实在支撑不住了,就趴在麦跺上睡一会儿,醒来以后接着再割。
由于心急,再加上过度劳累,小春玲的嘴上起了水泡,手脚也磨出了血。她真有些支撑不住了,可剩下的两亩麦子怎么办?这些都是全家人的口粮啊!她急得禁不住在麦地里失声痛哭起来,哭声引来了乡亲们,大伙对她同情不已,七手八脚帮她割完了麦子。这次艰难的麦收,换来了全家的粮食,二哥在高考中也取得了巨大的丰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上海同济大学录取。手捧着二哥的录取通知书,小春玲似乎忘记了自已的劳累,高兴地跳着、喊着。望着又黑又瘦的小妹,落榜的三哥申建文不由地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自责地说:我对不起小妹,她为我们受了这么多苦,可我却----说着痛哭起来。
小春玲慌了,拉住三哥的手,劝道:“哥,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你别灰心!”
小妹的话让申建文更是惭愧不已,他表示不复读了,留在家里帮妹妹。春玲执意不肯,她哭着问三哥:我受苦受累不就是让你们好好上学吗?哥哥们有出息了,就是我有出息了,你怎么就想不通呢!三哥终于听从了妹妹了劝说,也决定复读,二哥去上海读书的日子越来越近。3000元的学杂费压得全家人喘不过气来。
无奈之际,小春玲想到了卖血。第一次去血站,因年龄太小,医生不给抽;第二次去,她虚报了年龄才被允许抽200CC血。当她拿到400元"营养费"时,脸上的愁容仍没有散去。她知道,这400元钱对于3000元的学费只不是杯水车薪。
于是,她第三天又一次来到血站。这一次,医生说什么都不给抽了。
情急之下,小春玲向医生下跪讲述了卖血的原因。医生沉默良久,才叹了口气说:好吧,就这一次,以后可别再来了;你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位好心的医生象征性地给她抽了少量的血,并从自已的口袋里掏出钱,凑了700元钱给了小春玲。小春玲感动得直掉泪。
回到家,春玲如数把钱交给了继父,继父忙问她从哪来这么多钱。小春玲撒谎说是借的。细心的二哥却从她那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脸上明白了一切。他抓住小妹的手看了又看,又从她兜里掏了两张卖血的收据,全家人都惊呆了!可是,这些钱还远远不够学费的一半,继父决定卖掉一块老宅地基,爷爷奶奶也决定把他们准备打寿棺的三棵大杨树卖掉。继父不同意,两位老人执意说:「小玲子为了咱这个家拼了命了,我们还要那棺材干啥。」
在全家人的努力下,二哥、三哥的学费总算凑齐了。为了让二哥申建军体体面面地去上大学,小春玲连续几个晚上没休息,给哥哥缝制了新棉被和新布鞋。监行前,春玲去车站送二哥,她说:「二哥,咱家虽穷,但有志气,你一定好好学习,别担心家里,
你在外面也别苦了自已,需要钱尽管来信给家里说,俺给你操办。」申建军再也忍不住了,他把小妹紧紧地搂在怀里,感动得泪流满面----
*【你们可以忘了我,但不能忘了你们的妹妹】
哥哥们上学走了,小春玲开始盘算着怎么赚钱给继父治病,为哥哥们缴来年的学费。
起初,她也想着跟村里的女孩子们外出打工,可家里的三个老人没人照顾,她只能在家想办法。冥思苦想后,她决定种棉花到富。种棉花与种其它农作物不一样,管理起来不仅费事,而且喷洒农药也很危险,可小春玲却在心里盘算着一年下来种棉花大约可收入八九千元,就毫不犹豫地开始忙乎起来。她雄心勃勃地种起了棉花,可不久,鲁西南地区的棉花全部遭受到棉铃虫的袭击。这可急坏了小春玲,身材没有棉花高的她赶紧背着20多公斤重的药桶在棉田里喷洒农药。
她听人说,中午最热的时候,除虫最有效。她就挑中午阳光最强的时候打药,炙热的太阳晒得棉田像个大蒸笼,令她常常喘不过气来,她只好喷洒一行就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一天中午,由于药桶漏水,她中纛晕了过去,被村里人发现送了回去。醒来后,她不顾继父劝阻,又挣扎返回了棉田----
巴心巴肝的苦做终于换来了棉花大丰收,可由于当年棉花收购价太低,小春玲依然没能把攒到她计划的钱。聪明的她又动起了脑筋,什么赚钱她就干什么。
农闲时,她和别人一起收过槐米、柳条,也推销过草帽,黄豆。后来,她听人说泗水的苹果便宜,她又跟着村里的大伯去泗水贩水果。每天晚饭后拉着地排车上路,天亮时赶到苹果园,装上车就往回赶。壮年男子拉一排车,她也拉一地排车。在路上,别人都吃苹果解渴,她却一个也舍不得吃,连烂了点的也留下给继父,爷爷、奶奶吃,四哥申建华看到的仅14岁的妹妹如此艰辛,心中实在过意不去。他决定退学参军,留下来帮妹妹。
小春玲却很支持哥哥,她偷偷地劝慰哥哥道:「我最羡慕的是军人,留在家里又有什么出息呢?你放心去吧,家里的困难我能顶住。」
经不住小春玲的一再劝说,继父终于同意了。
四哥去部队那天,小春玲从口袋掏出一大把皱巴巴的零钱塞到哥哥手里:「哥哥,这是80多元钱,是俺省下来的,你留着零用,到部队后你好好干,争取当个军官回来。」申建华的眼睛湿润了。
1997年春节,是小春玲最快乐的一个春节。除了四哥在部队外,三个哥哥都回来了,并且三个哥哥都为小妹准备了新年礼物。大哥带给她的是一套新衣服,二哥送给了她一条红围巾,就连三哥也给她买了一盒美容霜。小春玲抱着礼物从里屋跑到外屋,不住地跳着笑着,此时的她又恢复了孩子的天性,那么天真活泼。
小春玲喜悦的神情让全家为之动容,继父的脸上也绽开了笑容。他把儿子们叫到床前,说:「你们三个哥哥做得对!玲玲太苦了,以后你们有了本事,可以忘了我,但不能忘了你们的小妹。」
*[我们永远爱着你————亲情小妹]
在繁忙的农活中,春玲始终不忘给继父治病,一有希望,哪怕山高路远,她也带着继父去。苍天不负有心人,继父的病有了很大的好转,有时还可以拄着拐杖挪步。哥哥们也是学业有成。大哥申建国在完成本科学业后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四哥申建华在部队入了党,并被提拔为班长。
1997年9月,三哥申建文高考顺利过关,被山东中医学院录取。
1998年3月,奶奶突然重病,临终前,老人紧紧抓住小春玲的手艰难地说:"玲儿,奶奶这辈子不亏,有你这么个好孙女,奶奶真舍不得人呀!"说着老人颤抖着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玉手镯递给春玲,春玲迟疑着没接。爷爷说:玲儿,这是奶奶原本留给你长嫂的,可奶奶想,这个手镯最该给你,你就满足了奶奶的心愿吧!春玲含泪接过了手镯,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奶奶去世后,四哥来信了,说他原准备考军校,可知道奶奶去世后,家里又用了不少钱,他决定放弃。春玲看了信,急了,她马上找人给哥哥去信劝说,并寄去了200元钱,让哥哥买学习资料。她说:「哥哥,考军校是你一辈子的大事,可千万别为了眼前的困难而耽误了一生啊!」就在春玲想着法了鼓励四哥时,出走了几年的母亲突然来信了,原来,母亲离家出走时就偷偷开了个假离婚证明,后来去了平阳县,找了一个做食品加工的老板做丈夫,生活还算可以。她从别人口中得知女儿这几年受的苦难,心里充满了愧疚。母亲来信想让女儿也去平阳县跟着她过,还允诺给小春玲找一个好婆家。读着母亲的信,春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恨母亲的无情,可那毕竟是自已的亲生母亲啊!她多想扑到母亲的怀里好好地哭一场,多想跟着母亲过一个正常女孩无忧的生活。可她怎能舍弃这个家,这个家虽穷,但且家人都是真心地疼她爱她啊!
善良的继父看出了她的忧悉,劝她道:「玲儿,你去找你娘吧,爹不怪你,咱家这么苦,会拖累你一辈子的,爹也于心不忍啊!」春玲咬了咬嘴唇,双膝跪在继父的床前:「爹,再大的苦俺都能吃,您可千万别赶俺走。」春玲让人代笔给母亲写了一封回信,拒绝了母亲的要求。
她一如既往地为这个家操持着。为了给四哥多筹点钱买学习资料,1998年8月的一天,小春玲又一次想到了卖血。在她的再三请求下,医生一次为她抽了300CC血,原本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她此时更加虚弱。她强打起精神去邮局汇钱。
没想到,过马路时一恍惚,她被一辆满载着钢筋的大卡车挂倒,沉重的车轮从她身上轧过----
噩耗传来,爷爷承受不住打击,病倒在床上,继父四度昏厥过去。
三哥申建文是第一个知道消息赶到家的,他扑到在妹妹的遗体前,哭昏了过去。
二哥申建军接到电报后,在火车上两天没吃没喝,哭着从上海站着回到家乡。
远在西安的读研究生的大哥申建国闻讯失声痛哭,他实在抽不出空回家奔丧,流着泪为小妹发来唁电:亲情小妹,你用母亲般的胸怀挑起一个沉重的家;至爱小妹,你用脆弱的双肩撑起一片希望,我们永远爱着你____亲情小妹。
刚刚收到桂林陆军学院录取通知书的申建华同时收到了妹妹的噩耗,他当场晕倒在训练场上。他也匆忙赶回了家乡。
按当地的风俗,未成年的人死后不仅不能举行葬礼,就连祖宗的"老林"也不能入。
小春玲到继父家四年,除了改姓,连户口也没来得及报,所以,她还不能算村里的人。可村里的长辈们深深地被这个"亲情义女"的大仁大义感动,不仅破例为她举行了最高规格的葬礼,而且还在祖宗的"老林"为她选择了一块坟地。老人们流着泪说:这么好的闺女,死了再不能让她受屈了。
曾经采访过申春玲的山东省女作家刘红也赶来参加了葬礼,并为她撰写了祭文:
你,宛如山涧一朵野花,
你,又是天边的一抹云霞,
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
柔弱的双肩担起满腔挚情,幼小的心灵托起一个完整的家,年轻的岁月,本应如诗如画,如丝如缕,可是你的面前却堆满了太多的艰辛和沉重,一个毫无血缘的家,演绎出一番轰轰烈烈的真情;一个小小的你,虽不惊天地,泣鬼神,可又让许多天下人为这动情。
你走了,走得那么轻,那么轻,轻得像天边那朵云----
你留下的情又是那么重,那么重,重得像巍峨的泰山----
要一篇作文关于丛飞的善良的故事【善良的故事】
义工生涯
捐助从一次义演开始 丛飞从事义工活动具体开始于哪一年,已经很难考证,各种版本的说法都有,因为受丛飞病情影响,记者一时也无法向他本人求证,但比较公认的是1994年,从一次重庆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开始.正是在那次演出中,观众席上是几百名因家贫辍学的孩子,使丛飞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当时他掏出了身上2400元钱,帮20个孩子完成两年的学业.从那以后,丛飞就开始不断地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并先后20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义演,收养孤儿. 悄悄资助贫困山区孩子 “丛飞太认真,有时也絮叨.几个兄弟一起吃饭,他总是叨叨这顿饭能换多少贫困儿童的学费,我们都笑他.”魔术师左先生曾和丛飞一起跑场子演出,“有时候大家听得都有些腻烦了,但当时丛飞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已开始资助贫困山区孩子了”.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丛飞做事不爱张扬. 丛飞的妻子邢丹说:“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资助,在旁人看来十分夸张,在我看来,却很自然,他性格就是这样,看不得旁人受苦,又经不起别人的哀求.别说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软语相求,开口要他帮忙,不管是钱是事,他都会当个事情去解决,不太懂得拒绝别人.这是他的优点,但也是他的弱点.”说到这里,邢丹低头略一沉吟,用左手揉着腰部,似乎因为隆起的腹部有些劳累,然后抬头一笑说:“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开心就好,至于钱财这东西,反正家境也没到吃不上饭的程度,能资助就资助好了,自己嘛够花就可以了.” 不过,邢丹说,她已经很久没有和丈夫一起进电影院了.丛飞喜欢看电影,尤其爱看首场,以前每个月都要拉着邢丹去看好莱坞大片,几乎场场不落.但如今,丛飞已经不可能如此轻松地出入公共场合了.4月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
所处困境
身患胃癌丛飞倒下 5月13日上午,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医生切开病人胃部后叹了一口气.据医生讲,他们看到他的胃部肿瘤已经与胰腺粘连.“这说明胃癌已经扩散”,紧急会诊后,医生原封不动地缝住了伤口.走廊尽头,保安站岗,屏风后的房间里,病人躺在床上.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斑驳的树影搅动着平静的房间,穿绿色条格病服的丛飞,静静地看着书.手术后,他曾向医生询问病情,但医生和家人都没有如实告之,“他不信,曾经偷偷去翻病例,但我们准备了两份”.至今丛飞也仅仅知道自己患了胃癌,但并不知道已经扩散,动手术后,他以为切除了. “现在能讲出话来了”,但说话比较费劲.36岁的丛飞,刚做完第三疗程化疗,病情影响到声带.精神好的时候,他喜欢在病房和门口转悠,用眼神和别人交流,只有到非说不可的时候才开口.他说,如果嗓子恢复不了,做不了歌手,他还可以演哑剧. 贫困孩子家长催学费 据丛飞已经怀孕5个月的妻子邢丹讲,与刚入院时比他已经好多了,那时她不仅要操心医药费的问题,还要为丛飞上火担心.因为,一些山区受资助的学生家长打电话询问学费的事情,这事很让丛飞上火.有家长在电话中说:“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还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这不是坑人吗?” “我病了,好几个月都没有演出,暂时没法寄钱了.”“什么时候病能治好?”对于这个问题,丛飞也答不上来,因为自从住进医院,大夫就没有和他谈过出院的事情.邢丹说,丛飞曾和她讲:他将自己送上了天梯,上去后却下不来了.现在他是无力再往上走,但也没有下梯之路. 助学,已滚不动的雪球 “本来以丛飞的实力,资助那么多孩子没有太大的问题.”曾经给丛飞安排商业演出、已年过六旬的李氏兄弟告诉记者,丛飞会唱歌,又能模仿各种领导人,常常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所以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丛飞都小有名气,每场演出能拿一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收入十几万元,对健康的丛飞来说资助孩子们的学费,完全可以承担.2003年非典事件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而他坚持演出前不吃饭(怕影响演出效果)的习惯也让他的胃病越来越厉害,终致胃出血.后来,他的演出越来越少,收入越来越少,连给孩子交学费的资金也出现周转不灵. “有次为了给孩子们交学费,他用录像机来抵押,向我借了1000元钱,到现在我用的这个录像机还是他的.”以前和丛飞一起表演的李雄说,丛飞为孩子学费问题的确伤过脑筋.曾和丛飞一起去湖南表演的魔术师讲,那次他看到丛飞把2万元出场费当场捐给别人了,所以“他应该赚得不少,可他兜里好像总是没有什么钱”. 邢丹说:“事实上,只要去贫困山区看过的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程度所震撼,我也是跟了他去一次后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的,每个人都会被那里的贫困震撼,都会伸出援手.丛飞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不同的是,他每年都会去那边,每年都会看到新的失学儿童,所以每年都会被新的资助对象所打动.这就像滚雪球,不知不觉越滚越大,以致现在力不从心.”
去世前捐献角膜
爱心大使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履行他最后的爱心之举,为活着的人留下光明.在去世的10天前,丛飞和父亲向医院郑重提出,停止静脉补药治疗,仅保留镇痛治疗.丛飞说:“我希望能把这些费用用到其他有治疗价值的人身上.”他还提出,去世后捐出眼角膜.丛飞捐献的眼角膜使5名眼疾患者受益.
简述一则表现猪八戒憨厚可爱或忠勇善良的故事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简述一则表现猪八戒憨厚可爱或忠勇善良的故事(50字)
忠勇善良的故事 唐僧师徒路经流沙河,遇到水怪(即后来的沙僧) 猪八戒知孙悟空不善水战,于是自告奋勇,下和战水怪,引水怪出来
他真善良.
用一具体事例表现他的善良.
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到家,看见弟弟在缠着妈妈要钱,妈妈使劲地摇着头说:“每天你都要钱买零食,小小年纪就这么大手大脚地花钱,长大了还得了!”谁知弟弟不死心,娇气地说:“妈妈,我要钱真的有用!”妈妈也受不了他的“撒娇法”,只好给了弟弟20元钱.
我走过去问他要钱用来干什么,不料他说:“这是秘密,不能说!”我顿时气极了,他能有什么秘密!哼!于是我决定开始“侦察行动”.
第一天,我来到弟弟的房间,偷偷检查了弟弟的储蓄罐,哇,竟然少了6元!哼,小谗鬼,6元的零食,够你吃了!不行,我还得侦察下去呢!
第二天,我仍然蹑手蹑脚来的弟弟的房间,储蓄罐里又少了10元!第三天,我发现20全被弟弟用光了!他吃了这么多零食还不够吗?真的难以置信啊!
要是我现在正在戴着帽子的话,我的怒气肯定会把帽子冲起来(成语有说怒气冲冠)!弟弟哪能这么大手大脚的!他究竟买什么去了呀!看来我又得行动了!
第四天晚上,我潜入了地点的房间,看见弟弟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书,居然连我打开门的声音也没听见呢!我溜到他平时放东西的柜子前,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两本故事书,一个精美的小玩具和一些笔.我想:弟弟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呢?关上柜子一转身,弟弟正在我身后笑呢!他不紧不慢地说:“这些东西都是拿来捐给山区贫困的孩子和孤儿院的小朋友的.”
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我错怪
真正的善良阅读答案
真正的善良 有这样一样故事,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为未来的神父们讲课.在讲到《圣经》里“乐善好施的撒玛利亚人”这一段时,教授安排学生进行试讲,他要每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别的教室向其它人宣讲.在每次宣讲后,要在十分钟内赶到另一个教室继续宣讲.活动开始后,学生们都急匆匆地在各个教室之间穿梭.每名学生在教室之间来回赶的时候,都要经过一个走廊,走廊尽头坐着一个衣衫滥楼的乞丐,这个乞丐是那位教授故意安排在那里的.最后,全部试讲结束,教授对结果显然大为不满.因为,这些未来的神父们没有一个停下来,给乞丐哪怕是一点点表示,他们都从他身边走过,急着去向其他人宣讲“爱”和“同情”.讲课结束时,教授说了如下一席话:“我饥肠辘辘时,你却成立一个人道主义俱乐部来讨论饥俄问题;我衣不蔽体时,你却大谈特谈我是否违反了道德规范;我无故被人打伤时,你却对犯罪率滔滔不绝,义愤填膺;我无家可归时,你却悠然走来,对我宣讲上帝仁慈的庇护.你看来如此神圣、如此高尚、如此善良,可我为什么还是俄得发昏、冻得直哆嗦、感到孤独无依呢?”.
真正的善良不是___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教授在走廊的尽头故意安排一个乞丐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最后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1、教授在走廊的尽头故意安排一个乞丐的用意是什么?
答:教授想测试一下谁才是真正的善良,拥有一个善良的心.
2、给短文最后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句子.
真正的善良不是____口头上说说____,而是_____用行动是表达________.【善良的故事】
《真诚善良的品德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真诚善良的品德故事》里的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让我明白了:无论是信任他还是用爱心赢得他人的信任,都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黑人小孩在船尾不慎掉进海里,孩子大喊救命,但风很大又急,船上的人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轮船越走越远…让我感到当时黑人小孩一定很着急很失望。 小孩在冰冷的海里拼命地游啊游,他努力的将头伸出水面,盯着开向远处的那艘船。渐渐的,他的力气快用完了,他觉得自己快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老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肯定会来救我的,想在这里,他用尽生命的最后力量超前游去…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黑人小孩为什么想老船长一定会救他呢? 船长终于发现那个黑人小孩不见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后,立即下令返航。这时有人劝道“这么长时间了,他肯定被淹死了…”让我感到那个人真是无情啊,我继续读下去,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人孩子值得吗?”船长喝一声“住嘴!”我想:船长真得好友爱心啊! 终于在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黑人小孩很幸福,要不是船长他有可能就淹死了。当孩子醒过来,船长问他:“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说:“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救我,所以我能坚持这么久。” “你怎么知道我会来救你?” “因为您不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小孩面前,泪流满面地说:“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感到羞耻…” 我最大的感觉是落水的孩子在危急时刻一直没有放弃希望,因为他相信仁慈的船长一定会来救他的。而船长也没有辜负孩子的希望,及时地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阅读下面的文艺小品,完成1-3题。 善 良 (节选) 王蒙 ①我们听过不少关于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农夫与蛇。善良的农夫与东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呀。 ②但我们也不妨想一想,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中,那些等待着向他们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的冻僵者或是重伤者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者恶狼? ③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是多么稚弱而后者显得是多么强大呀。凶恶是无所不为的,凶恶因而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而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恶少得多。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 ④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⑤这就是善良的力量。 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于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理想的信心。 ⑦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 小题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小题2:从逻辑角度看,第④段中的两句话之间是 关系。第⑥段中运用了 的手法,指出善恶的不同结果。(2分) 小题3: 有句俗语叫“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这话意思是说人不可行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
小题1:(2分)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 小题2:(2分)因果 正反对比(或对比) 小题3:(4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有不同观点,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示例1:对真正的坏人不可行善。(理由略) 示例2:对需要帮助的好人、弱者、可怜的人应施以援手。玫瑰送人,余香留己,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不仅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获得快乐。 |
小题1: |
写冬天的作文篇一:冬天的景色_600字有春意盎然的春天,有绿树成阴的... 2019-05-08
玩雪的作文篇一:玩雪_600字早晨,我起来的时候拉开窗帘,哇!眼前白... 2019-05-07
第一篇冬天作文:冬天的景色_600字有春意盎然的春天,有绿树成阴的夏... 2019-04-10
母亲的故事 作文我的妈妈今年40多岁,中等身材,高高的鼻梁,双眼... 2019-02-09
找一本童话故事书我大约是在10岁之前看到的,我现在十四了,那本书是... 2019-02-05
文具盒里的对话 作文我的文具盒里有许许多多的文具,铅笔、橡皮、... 2019-02-04
写一篇童话故事的作文很久以前,有一只很懒的小猪,只知道吃饭和睡觉,... 2019-02-03
谁能告诉我格林童话小红帽的主要内容,不要太多字,不是全文,主要内容... 2019-01-22
现在九寨沟的环境怎么样?没受到地震的影响吗、九寨沟没有受到地震影... 2019-01-22
写一篇童话故事作文!跳高者 有一次,跳蚤、蚱蜢和跳鹅(注:这是丹... 2019-01-22
上一篇:九寨沟地震感想(共10篇)
下一篇:格林童话书(共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