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物简笔画 2018-06-29
什么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指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
诗歌鉴赏时手法问题!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有什么区别?
拟人,比喻等修辞算 表现手法么?
情景交融指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它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是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并不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重点在于更贴切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寓情于景是为了使自己描写的景色更生动而加入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目的在于使景色更生动.二者作用不同.
比喻和拟人不是表现手法,只是修辞手法【寓情于景】
《散步》寓情于景的句子
第一处: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下一句点题: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第二处: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尽管小路难走,但是也有着美丽的风景,就像生命的历程.
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有什么区别?
二者都属于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有什么不同?能举个例子吗?
寓情于景注重的是景色,一般是在欣赏山水风光的时候将感情融入到景色之中,是重点表现一种景色,然后说明你对追踪景色的看法观点等;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你限制了字数!
写树的作文.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
新浪博客榜眼韩寒小弟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应该编入高中教材,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理解,因为一个出生在现代社会大都市的小男孩很难体会到那个时代(1927年)一个二十多岁年亲人的国破家亡的感受.但是如此的武断,却使这个青年才俊在我的心目中大打折扣,正应了王朔的那句话:无知者无畏.现在我不知韩寒怎么想,毕竟是大孩子了.我想按自己的思路解读一下朱先生的《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每个人都有心绪不好的时候,起笔简练)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静下心来去寻找心灵的依托,去荷塘观荷)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对景物的观察和心境相符,但心情略有好转)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独处能够平心静气的思考,是极微妙的事情,舒缓心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叶子、花、月光、青雾写绝了,作者简直就是艺术家在表演)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树、远山、灯光、蝉声与蛙声干扰了我心情中的美.)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想起了遥远的江南和古代人享受和平的乐趣和心境)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希望给你一 启发
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的区别在哪里?
可问题是书里是把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分开的!我难以从细微之处区别它们!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初中寓情于景的作文600字左右,急.
梅花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
难道,这不正是我亲爱的父母的写照么?他们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工作着,就为了我能吃的好,穿的好,好好学习,接受良好的教育.
是的,我是平凡的家庭的一分子,但我要学习梅花,我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
关于寓情于景的作文二百字左右
我爱故乡的四季
我的家乡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的迷人的风景.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小鸟在枝头上唱歌;小草也悄悄地探出头来,好像在看看外面的世界危不危险;胆怯的小白菊也慢慢的抬起了它们的头;迎春花吹着乐曲,柳树跳着舞好像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
夏天,夏天的城市可是非常热的,可我这一点也不热,那是因为我们这里有许多参天大树,是它们帮我们遮挡太阳,所以我们还要感谢参天大树呢!
秋天,金黄的叶子一片一片的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农民伯伯笑声连连,那是因为今年的收成可大了.
冬天,雪一片,两片的掉下来,紧接着就是鹅毛大雪,那一片片雪花就像一个个小天使,形态各异,它们好像在变魔法,把这里变成了冰雪天地,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这就是我家乡的四季,一个令人陶醉的家乡四季.【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 连着海水,海 上的明月与潮 水一同起落
触景生情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看见天上的明月,低下头思念故乡.
寓情于景
作者的喜怒哀乐同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的感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吹绿了江 南岸,我何时能 在明月照耀下回 到故乡.
景情关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情因景生~区分 区别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
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
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触景生情”
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寓情于景”
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
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
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着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
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
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
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因境生是有个先后的问题,很好区别
人物特写作文一:人物特写_350字人物特写“喂!你英语作业写完了吗?... 2019-05-10
童年的趣事作文一:童年趣事作文_500字回首童年,众多记忆浮现在眼前... 2019-05-03
古代人物故事一: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_1200字《文天祥少年正气》南宋... 2019-04-20
篇一:[爱国人物故事]名人爱国故事:杨靖宇献身抗日的故事_200字民族... 2019-04-20
第一篇童年趣事的作文:童年趣事作文_500字回首童年,众多记忆浮现在... 2019-04-18
写童年趣事的作文篇一:童年趣事作文_500字回首童年,众多记忆浮现在... 2019-04-14
叙事文章篇(一):叙事文章过程怎么写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是要有... 2019-04-13
一:[婧]第一章:晨婧羽璐_200字人物介绍:女主角:米璐沫性别:女... 2019-04-07
柳宗元简介一:陈子昂简介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 2019-04-06
一:[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90个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及解释导读:神态... 2019-03-15
上一篇:斗罗大陆图片(共10篇)
下一篇:关于英雄的作文(共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