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工制作 > 手工制作大全 > 正文

盆景

来源:手工制作大全   2016-04-03

盆景一:手把手教你如何修剪盆景的方法


  制作盆景完毕一段时间后,为了更好地护理好盆景,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修剪盆景?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修剪盆景的方法,以供参阅。
  修剪盆景的方法

  1、留枝定托:桩坯培植,枝芽丛生,删留不确定,难以下剪,或构思创意有失偏颇,导致错剪,其虽可调整,但却延长蓄枝及其造型的时间,因为定托是结体构架的前提,应据桩材直、斜、曲、卧、悬、临水等个性特征,溶入作者构思意象,留枝定托,删除所有杂枝赘芽,集中养料,蓄养所留枝,以期尽早进入修剪,制作环节。

  2、协调修剪:枝托蓄养疯长,何时修剪,剪到什么位置,应有个粗细长短的对比,其贯穿于盆树造型制作的始终,相关于盆树结体构架的各个部位。其间有枝与干的比例,枝托彼此间的比例,枝托内部主、次脉的梯级对比等等,都须在剪前明确,胸有成竹,意在剪前,这样才能做到剪起枝落,恰如其分。

  3、精确细剪:枝芽的角度、枝桠歧出走向、相互间的参差错落,体现枝托在空间上下左右伸缩回旋,角度选择不当,尽管可通过蟠扎弥补,但毕竟不如自然状态,所以在选择芽点角度时,不能只顾其一,不究其二,也即对该枝走向、空间状态,以及与其它枝托等相互关系,不仅要明确,而且要“超前”构思,有所判断,避免机械、呆板、模式化。

  4、整合修剪:外廓显示盆树总体树态,即所谓通常所说的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构图等。在此,个别枝梢的长短应服从于整体,把握点、线而融于整体面之中。整体观察,局部修剪,全面调整,此时盆树基本上趋于丰满成熟,属于造型制作的收拾阶段,其重心在于枝托的长短开合及外廊的整体关系。

  盆景艺术流派

  1.盆器和几架

  树(或石)、盆和几架,是盆景艺术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盆器的质地、形状各异。树桩盆景多用紫砂盆和彩陶盆,形状不拘;山水盆景多用大理石、汉白玉、矾石或陶制的浅口盆,以长方形和椭圆形为多。几架多用红木、楠木、柚木、紫檀、黄杨等名贵硬质木材制成,也可用竹或天然树根加工。中国几架的传统形式可分明式和清式两类:明式造型古雅,结构简洁,线条刚劲;清式雕缕刻花,结构精致,线条复杂多变,各具特色。

  2.题名与陈列

  给盆景以恰当而富有诗意的题名,可画龙点晴,引人入胜。中国的诗词、典故和成语,常是产生盆景题名的重要源泉。为了使盆景在短距离、小空间中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放置的高度以适于平视为宜,或略低于视平线。如要给人以高耸入云的感觉,或系悬崖式盆景,位置可适当提高。背景色彩宜简洁淡雅,并与盆景有所对比和烘托、搭配。盆景陈设要与环境协调。如中式古建筑厅堂中多对称陈放,格局整齐严谨;现代公共建筑和家庭中则应与室内装饰相配合,因地制宜。盆景展览时的展品陈列讲究整体艺术效果,要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有致,重点突出。长期展出的盆景园还要注意盆景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养护管理。

  盆景新类流派

  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中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盆景二:盆景怎么修剪的方法和技巧


  制作出一个盆景不是就此结束而是我们养护盆景的一个开始,,比如学习如何修剪盆景等知识。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盆景修剪的方法,以供参阅。
  盆景修剪技巧

  1、剪迟不剪早:一般都认为冬季树木停止生长,是修剪枝条的最佳时机,强调??谩岸?簟薄U飧龉鄣闶遣还蝗?娴摹W既返厮担??檬遣糠质髦挚梢越?卸?簦?缱限保??径碳艉螅?μ蹩此聘煽荩?杭疽坏剑?讨ι暇突嵘?こ鲂卵俊F涫担?按杭簟庇庞凇岸?簟保?醮菏髂久妊壳凹糁Γ?耸笨掌?露却笠恍??又?隙淌奔淠诰突崦确⑿卵浚?饰拗μ醺煽葜?荨S搿岸?簟毕啾龋?按杭簟币膊⒚挥衅渌?ΥΑ6啪椤⒚坊ǖ却杭究?ǖ氖髂荆?贡匦朐偻硪恍????栈ㄒ院笤偌糁Γ?裨蚣舫?嘶ㄖ?褪掠朐肝チ恕

  2、剪粗不剪细:有些人追求盆景快速成型,急不可待地对尚未木质化的新枝进行短剪,希望当年再长出侧枝,然后再剪,一年内剪两三次,使盆景快速形成几级枝托。正确的做法是必须等枝条木质化及大致长到预定的粗度再剪,这样侧枝长出必然形成较佳的角度。要克服急燥情绪,预定作枝托的枝条,一定要让其长到预定的粗度,一般至少要生长一年,如不够粗,不惜再长一年。

  3、剪肥不剪瘦:对枝进行短剪后,枝托上很长时间不发新芽,即使发了芽,侧枝生长也不旺盛,这是因为缺肥。要促使枝托速生壮芽,快长新枝。用肥量在不至产生“肥害”的前提?B多多益善,在生长旺季,可以间隔着浇一次水、浇一次肥。但要注意不可太浓。这样做,在温度适宜的生长季节,侧枝应会不停地生长。

  盆景起源

  盆景源于中国。1972年在陕西乾 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 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着名文士如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着述问世。“盆景”一词,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着的《考盘余事》。20世纪50年代以后,盆景制作在公共园林、苗圃和民间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并成立了盆景协会,经常举办盆景园和盆景艺术展览等。

  日本的树桩盆景由中国传入,称“盆栽”。14世纪绘画中已有出现。1909年,日本盆栽通过伦敦的一次展览会而传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在欧美流行,并音译为“bonsai”。现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协会。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开了世界第一届盆景大会,同时举行了世界盆景展览。

  盆景分类

  1.树桩盆景

  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兼有艳丽花果者尤佳。现已被用作树桩景树的约有160种,除通过人工繁殖外,常从山林野地掘取经多年樵砍后留下的老干树桩培养。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培养土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为最佳。盆景的制作有以修剪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属丝或棕丝扎缚枝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再经逐年细致修剪成型等方法,并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树桩盆景成型后须精心养护。其中,修剪是促进或控制树桩生长,使之保持一定姿态的重要措施。凡枝叶成片,层次分明的树桩,要经常疏剪或短截,以控制扰乱姿形的枝条。松类可摘去全部或部分主芽,使梢变短。阔叶树类的修剪,因树种及开花结实习性而有不同。施肥不宜过多,但需勤施,以保持植株叶茂花繁,健壮而不徒长。花、果树桩需肥较大,且须增施磷、钾肥。浇水量依气候、树种、物候期及盆的质地不同而异,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对产自高山的松柏、杜鹃等还需经常行叶面喷水。视盆景规格大小隔1~5年换盆一次。换盆时须除去部分旧土,剪去周围及底部的一些老根,加入新培养土,重新种植。此外,还须采取防治病虫害和防寒、遮荫等养护措施。

  2.山水盆景

  须事先选定主题,并精心设计,根据主题选石、加工,也可因石制宜,随类敷采。山石材料有松石(石质松软)和硬石(石质坚硬)两类。松质石料可用特制的锤在石上琢出沟壑、洞穴、峰峦、岗岭;硬质石料则用切割、锯、截等法达到去芜存精的目的,不足之处可通过拼接胶合来弥补。在石上留有种植穴,便于栽植草木。盆中景物布局须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有变化而不杂乱。同一盆中宜石种相同,石色相近,纹理相顺。同时运用近大远小、低大高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配以大小相宜的草木、亭桥、鸟兽、人物等,用浅盆衬托,达到小中见大、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盆景三:枫树盆景的养殖方法和养护技巧


  有时间的时候,你们是否会想要养殖一盆枫树盆景?觉得养殖枫树盆景的难度如何?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枫树盆景养殖方法,以供参阅。
  枫树盆景养殖方法

  【枫树盆景树形制作】

  枫树野生很多,制作盆景多到山野掘取老桩或幼树,新枝较长而柔软,可蟠扎成多种款式的盆景,常见的有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双干式、临水式和丛林式,造型以修剪为主,蟠扎为辅,叶片较大,不宜制成云片或云朵状,而常把枝叶修剪成高低协调、疏密得当的自然式,经霜后,枫叶变红,鲜艳夺目,惹人喜爱。

  【枫树盆景栽种用盆】

  1、栽种:枫树宜在春季萌芽前的2~3月份栽种,栽种前应对枝条和根部进行一次修剪,同时把旧土除去一半,换上新土,并在盆钵底部施放腐熟的豆饼作基肥。枫树喜疏松、肥沃而湿润的土壤,在瘠薄之地生长不良,栽种枫树可用2/3的腐殖土,加1/3的沙土混合后使用。

  2、用盆:多数枫树的叶片在深秋经霜后,由绿变红,所以用盆时注意不要用红、绿两色的紫砂盆或釉陶盆。丛林式枫树盆景可用汉白玉或大理石浅盆,把盆土加工成高低不平的自然山野形,若在盆面适当部位摆放几块龟纹石或英德石,点缀几个人物或动物小摆件,则会使盆景的生活气息更加浓厚。

  【枫树盆景养护管理】

  1、场地:枫树喜阴而又凉爽的环境,忌强烈阳光直射,故应将盆景置于荫棚下或其它树木下面养护,如放置在强光下或阳台上,常会出现焦叶现象。因室内通风不良,在室内摆放枫树盆景不应超过一周,否则对生长不利。在北方冬季应将枫树盆景移入低温室内,在南方只要把盆钵埋入背风向阳的土壤中即可安全越冬。

  2、浇水:枫树叶片大,水分蒸发快,在生长季节,要经常浇水,在天气炎热时,应经常向地面洒水,以保持小气候的湿润。冬季枫树进入休眠期,要少浇水,只要盆土湿润就可不浇。

  3、施肥:春季枫树萌芽前和展叶时,应各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机液肥,但雨天不要施肥,8~9月份要各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液肥,冬季休眠期不要施肥。

  4、整形:枫树萌发力强,常在树干上长出新芽,凡是造型不需要的芽及过密枝,都应及时剪除,这不但能节省营养,而且利于通风和透光。枫树的最佳观赏期是新叶片刚展放的时候,如在夏末把叶片全部摘除,施一次腐熟稀薄液肥,约20天左右就可长出新叶,这就又增加一次最佳观赏期。

  5、防病:枫树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和白粉病,病害发生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每10~15天喷施1次,连喷2~3次。虫害主要有黄刺娥、光肩星天牛。黄刺娥的防治一般于晚秋至早春结合翻耕土地挖蛹集中消灭,或在幼虫发生初期喷施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防治。光肩星天牛对卵及尚未蛀入木质部的幼虫可用50%杀螟松乳油150倍液喷布树干部的幼虫,对危害严重的幼树从基部伐倒集中焚烧,或向蛀洞内注入40%的乐果乳油100~200倍液,再用泥土堵塞洞口,效果较好。

  枫树观赏价值

  园艺

  枫被屋主、企业和市政局等种植作观赏树。挪威槭(Acer platanoides)就是常见的例子,因为挪威槭生长迅速及特别耐寒。此外,挪威槭亦是一些地区的入侵物种。尤其是小或稀有的枫树品种,常被制作成标本。

  赏枫胜地

  枫树的观赏性很强,当枫树成片形成枫林时,深秋的景色极美,在中国最着名的赏枫胜地有四处,并称中国四大赏枫胜地,它们是北京香山、苏州天平山、南京栖霞山、湖南长沙岳麓山。

  洋溪古枫

  位于浙江省泰顺县洋溪乡洋边村,树龄1000年,树高26米,平均冠幅20米,胸径1.75米,是浙江省温州市十大古树名木之一。

  怀宁古枫

  怀宁县清河乡温桥村黄家老屋有一棵树龄高达800余年的枫树,尽管以前多次遭受劫难和雷击,但是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尤其是在隆冬时节,枝头的树叶青里泛红,且迟迟不肯落下,在民风淳朴的乡村形成一道奇特亮丽的风景。

  枫树相关知识

  枫树为高大乔木,可高达29米以上,冠幅可达16米。花期4到5月,果期9到10月。随着树龄增长,树冠逐渐敞开,呈圆形。枝条棕红色到棕色,有小孔,冬季枝条是黑棕色或灰色。枫叶色泽绚烂、形态别致优美,可制作书签、标本等。在秋天则变成火红色,落在地上时变成深红。

  枫树属于槭树科槭属树种,是一种槭树的俗称。全世界的槭树科植物有199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北缘,中国也是世界上槭树种类最多的国家,目前已有151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是世界槭树的现代分布中心。 槭属植物中,有很多是世界闻名观赏树种。

  加拿大国花--糖枫(Sugar maple,拉丁学名Acer saccharum Marsh.)。糖枫又叫糖槭树,加拿大境内多枫树、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长期以来,加拿大人民对枫叶有着深厚的感情,把枫叶作为国徽,国旗正中绘有一片红色枫叶,国树为枫树。加拿大还有一种做法叫“枫糖棒棒糖”。

  南京栖霞山的枫树历史悠久,百年枫树达500余株。

  枫树品种分类

  1.元宝枫

  又名平基槭Acertruncatum

  落叶乔木,高8-10米。树皮灰褐色或深褐色,深纵裂。小枝无毛,当年生枝绿色,多年生枝灰褐色,具圆形皮孔。冬芽小,卵圆形;鳞片锐尖,外侧微被短柔毛。叶纸质,长5-10厘米,宽8-12厘米,常5裂,稀7裂,基部截形稀近于心脏形;裂片三角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锐尖或尾状锐尖,边缘全缘,长3-5厘米,宽1.5-2厘米,有时中央裂片的上段再3裂;裂片间的凹缺锐尖或钝尖,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嫩时脉腋被丛毛,其余部分无毛,渐老全部无毛;主脉5条,在上面显着,在下面微凸起;侧脉在上面微显着,在下面显着;叶柄长3-5厘米,稀达9厘米,无毛,稀嫩时顶端被短柔毛。花黄绿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常成无毛的伞房花序,长5厘米,直径8厘米;总花梗长1-2厘米;萼片5,黄绿色,长圆形,先端钝形,长4-5毫米;花瓣5,淡黄色或淡白色,长圆倒卵形,长5-7毫米;雄蕊8,生于雄花者长2-3毫米,生于两性花者较短,着生于花盘的内缘,花药黄色,花丝无毛;花盘微裂;子房嫩时有粘性,无毛,花柱短,仅长1毫米,无毛,2裂,柱头反卷,微弯曲;花梗细瘦,长约1厘米,无毛。翅果嫩时淡绿色,成熟时淡黄色或淡褐色,常成下垂的伞房果序;小坚果压扁状,长1.3-1.8厘米,宽1-1.2厘米;翅长圆形,两侧平行,宽8毫米,常与小坚果等长,稀稍长,张开成锐角或钝角。花期4月,果期8月。

  产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北部(徐州以北地区)、河南、陕西、及甘肃等省区。生于海拔400-1000米的疏林中。

  2.鸡爪枫

  又名:鸡爪槭、青枫Acerpalmatum

  落叶小乔木。树皮深灰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叶纸质,外貌圆形,直径7-10厘米,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稀截形,5-9掌状分裂,通常7裂,裂片长圆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长锐尖,边缘具紧贴的尖锐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或锐尖,深达叶片的直径的1/2或1/3;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在叶脉的脉腋被有白色丛毛;主脉在上面微显着,在下面凸起;叶柄长4-6厘米,细瘦,无毛。花紫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生于无毛的伞房花序,总花梗长2-3厘米,叶发出以后才开花;萼片5,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长3毫米;花瓣5,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圆,长约2毫米;雄蕊8,无毛,较花瓣略短而藏于其内;花盘位于雄蕊的外侧,微裂;子房无毛,花柱长,2裂,柱头扁平,花梗长约1厘米,细瘦,无毛。翅果嫩时紫红色,成熟时淡棕黄色;小坚果球形,直径7毫米,脉纹显着;翅与小坚果共长2-2.5厘米,宽1厘米,张开成钝角。花期5月,果期9月。

  产山东、河南南部、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贵州等省。生于海拔200-1200米的林边或疏林中。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3.茶条槭

  又名:华北茶条Acerginnala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6米。树皮粗糙、微纵裂,灰色,稀深灰色或灰褐色。小枝细瘦,近于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多年生枝淡黄色或黄褐色,皮孔椭圆形或近于圆形、淡白色。冬芽细小,淡褐色,鳞片8枚,近边缘具长柔毛,覆叠。叶纸质,基部圆形,截形或略近于心脏形,叶片长圆卵形或长圆椭圆形,长6-10厘米,宽4-6厘米,常较深的3-5裂;中央裂片锐尖或狭长锐尖,侧裂片通常钝尖,向前伸展,各裂片的边缘均具不整齐的钝尖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近于无毛,主脉和侧脉均在下面较在上面为显着;叶柄长4-5厘米,细瘦,绿色或紫绿色,无毛。伞房花序长6厘米,无毛,具多数的花;花梗细瘦,长3-5厘米。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萼片5,卵形,黄绿色,外侧近边缘被长柔毛,长1.5-2毫米;花瓣5,长圆卵形白色,较长于萼片;雄蕊8,与花瓣近于等长,花丝无毛,花药黄色;花盘无毛,位于雄蕊外侧;子房密被长柔毛(在雄花中不发育);花.柱无毛,长3-4毫米,顶端2裂,柱头平展或反卷。果实黄绿色或黄褐色;小坚果嫩时被长柔毛,脉纹显着,长8毫米,宽5毫米;翅连同小坚果长2.5-3厘米,宽8-10毫米,中段较宽或两侧近于平行,张开近于直立或成锐角。花期5月,果期10月。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丛林中。蒙古、苏联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4.血皮槭

  Acergriseum

  落叶乔木,高10-20米。树皮赭褐色,常成卵形,纸状的薄片脱落。小枝圆柱形,当年生枝淡紫色,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多年生枝深紫色或深褐色,2-3年的枝上尚有柔毛宿存。冬芽小,鳞片被疏柔毛,覆叠。复叶有3小叶;小叶纸质,卵形,椭圆形或长圆椭圆形,长5-8厘米,宽3-5厘米,先端钝尖,边缘有2-3个钝形大锯齿,顶生的小叶片基部楔形或阔楔形,有5-8毫米的小叶柄,侧生小叶基部斜形,有长2-3毫米的小叶柄,上面绿色,嫩时有短柔毛,渐老则近于无毛;下面淡绿色,略有白粉,有淡黄色疏柔毛,叶脉上更密,主脉在上面略凹下,在下面凸起,侧脉9-11对,在上面微凹下,在下面显着;叶柄长2-4厘米,有疏柔毛,嫩时更密。聚伞花序有长柔毛,常仅有3花;总花梗长6-8毫米;花淡黄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异株;萼片5,长圆卵形,长6毫米,宽2-3毫米;花瓣5,长圆倒卵形,长7-8毫米,宽5毫米;雄蕊10,长1-1.2厘米,花丝无毛,花药黄色;花盘位于雄蕊的外侧;子房有绒毛;花梗长10毫米。小坚果黄褐色,凸起,近于卵圆形或球形,长8-10毫米,宽6-8毫米,密被黄色绒毛;翅宽1.4厘米,连同小坚果长3.2-3.8厘米,张开近于锐角或直角。花期4月,果期9月。

  产河南西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生于海拔1500-2000米的疏林中。

  5.建始槭

  Acerhenryi

  落叶乔木,高约10米。树皮浅褐色。小枝圆柱形,当年生嫩枝紫绿色,有短柔毛,多年生老枝浅褐色,无毛。冬芽细小,鳞片2,卵形,褐色,镊合状排列。叶纸质,3小叶组成的复叶;小叶椭圆形或长圆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阔楔形或近于圆形,全缘或近先端部分有稀疏的3-5个钝锯齿,顶生小叶的小叶柄长约1厘米,侧生小叶的小叶柄长3-5毫米,有短柔毛;嫩时两面无毛或有短柔毛,在下面沿叶脉被毛更密,渐老时无毛,主脉和1113对侧脉均在下面较在上面显着;叶柄长4-8厘米,有短柔毛。穗状花序,下垂,长7-9厘米,有短柔毛,常由2-3年无叶的小枝旁边生出,稀由小枝顶端生出,近于无花梗,花序下无叶稀有叶,花淡绿色,单性,雄花与雌花异株;萼片5,卵形,长1.5毫米,宽1毫米;花瓣5,短小或不发育;雄花有雄蕊4-6,通常5,长约2毫米;花盘微发育;雌花的子房无毛,花柱短,柱头反卷。翅果嫩时淡紫色,成熟后黄褐色,小坚果凸起,长圆形,长1厘米,宽5毫米,脊纹显着,翅宽5毫米,连同小坚果长2-2.5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立。果梗长约2毫米。花期4月,果期9月。

  产山西南部、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生于海拔500-1500米的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建始。

  6.光叶槭

  长叶槭树Acerlaevigatum

  常绿乔木,常高10米,稀达15米。小枝细瘦,无毛;当年生枝绿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枝淡褐绿色或深绿色。叶革质,全缘或近先端有稀疏的细锯齿,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4-5厘米,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先端渐尖或短渐尖;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嫩时脉腋被丛毛,渐老无毛;主脉在上面显着,在下面稍微凸起,侧脉7-8对,在下面显着;叶柄长1-1.5厘米,无毛。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成伞房花序,无毛,顶生于着叶的小枝上,嫩叶长出后始开花;萼片5,淡紫绿色,长圆卵形,长3毫米;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凹缺,比萼片长;雄蕊6-8,长6毫米,花药长圆形;花盘紫色,无毛,位于雄蕊外侧;子房紫色,微被短柔毛,花柱无毛,长约6毫米;花梗长约6-8厘米,细瘦,无毛。翅果嫩时紫色,成熟时淡黄褐色;小坚果特别凸起,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毫米,宽4毫米;翅连同小坚果长3-3.7厘米,宽1厘米,直伸或内弯,张开成锐角至钝角。花期4月,果期8-9月。

  产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海拔1000-2000米比较潮湿的溪边或山谷林中。尼泊尔、锡金、印度北部、缅甸也有分布。

  7.厚叶槭

  Acercrassum

  常绿乔木,高10-12米。树皮黑褐色,粗糙。小枝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紫绿色,具长椭圆形皮孔,多年生枝灰黑色或灰褐色。冬芽卵圆形或卵状圆锥形,鳞片多数,黄褐色,三角钝尖形,外侧无毛,边缘被纤毛。叶厚革质,长圆椭圆形或椭圆形,稀长圆倒卵形,长8-14厘米,宽3.5-6厘米,全缘,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先端短急锐尖或钝形,具长6-12毫米的尖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微被白粉;主脉在上面显着,在下面凸起,侧脉8-10对,在上面不现,在下面微显着乡叶柄粗一壮,无毛,长1-2厘米。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常成密被淡黄色长柔毛长56厘米的伞房花序,总花梗长1-2厘米;萼片5,淡绿色,长圆形或长倒卵形,长3-3.2毫米,宽1.5-1.8毫米,外侧被长柔毛;花瓣5,淡黄色,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3.3-4毫米,宽1-1.2毫米,先端微凹缺;雄蕊8,略短于萼片;花盘无毛,位于雄蕊的外侧;子房紫色,被淡黄色长柔毛,花柱很短;花梗细瘦,被淡黄色长柔毛。翅果嫩时紫色,成熟后现黄褐色;小坚果特别凸起,长1厘米,直径6毫米;翅近顶端部分较宽,基部很窄,最宽处宽约1厘米,连同小坚果长2.8-3.2厘米,直立。花期4月下旬,果期9月。

  产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1000米的阔叶林中。

  8.橄榄槭

  Acerolivaceum

  落叶乔木、高5-10米。树皮粗糙,紫绿色或浅褐色。小枝近于圆柱形,紫色或紫绿色,无毛,当年生枝直径1-1.5毫米。叶近于革质或厚纸质,基部近于心脏形或近于截形,叶片的宽度大于长度,宽7-8厘米,长5.5-6厘米,5裂稀7裂,裂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形,先端近于短急锐尖或渐尖,边缘除近叶片基部全缘外其余部分有紧贴的钝尖锯齿,中央裂片与侧裂片长3-3.5厘米,近基部宽2-2.3厘米,基部的裂片较小、仅长1-1.15厘米,裂片间的凹缺钝尖,上面无毛,橄榄色,下面浅橄榄色,脉腋被丛毛;初生脉5条,在两面均显着,次生脉11-12对,细瘦,小叶脉成网状;叶柄淡紫绿色、无毛,长4-5厘米。花序短圆锥状或圆锥伞房状,淡紫绿色,连同长3-3.5厘米的总花梗在内共长6-7厘米;花梗淡紫绿色,长1.5-2厘米。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异株;萼片5,卵形,紫绿色,长3毫米,边缘纤毛状,内侧被长柔毛;花瓣5,淡白色,倒卵形,与萼片等长;雄蕊8,长于花瓣,花丝无毛,花药黄色;花盘位于雄蕊的外侧,无毛;子房紫色,有很密的灰色或淡黄色疏柔毛,花柱中段以上分2枝,柱头反卷。翅果嫩时淡紫色,成熟后淡黄色;小坚果近于球形,直径约5毫米,脉纹显着,翅内弯呈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宽8毫米,连同小坚果共长2-2.5厘米,张开常成150度的钝角,稀近于水平。花期4月下旬,果期9月。

  产浙江、安徽南部和江西东部。生于海拔200-1000米的疏林中。

推荐访问:新闻评论200字
最新文章

上一篇:六芒星

下一篇:打蛋器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