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常识 > 正文

留学艺术类(共7篇)

来源:文学常识   2019-02-20

篇一:留学艺术类

阐述一位熟知的艺术家艺术创作与人生经历的关系.1500字

  江苏省宜兴县内有条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桥名屺亭桥.徐悲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还能为乡里人写
  “时和世泰,人寿年丰”等春联.13岁随父辗转于乡村镇里,卖画为生,接济家用.背井离乡的日子虽然艰苦,却丰富了徐悲鸿的阅历,开拓了其艺术视野.17岁时,徐悲鸿独自到当时商业最发达的上海卖画谋生,并想借机学习西方绘画,但数月后却因父亲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志向高远的徐悲鸿在20岁时再度来到上海,开始了新的人生起步.在友人的扶助下,他考入法国天主教会主办的震旦大学,为日后的赴法留学打下了一定的法语基础.其间认识了着名的油画家周湘、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高奇峰、高剑父,在画作上得到了他们的赞许和指点,增强了绘画创作的信心.他还结识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其影响下确立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在康氏“鄙薄四王,推崇宋法”的艺术观念影响下,他对只重笔墨不求新意的“四王”加以贬薄,认为只有唐代吴道子、阎立本、李思训,五代黄筌,北宋李成、范宽等人的写实绘画才具精深之妙.在康有为的支持下,他观摩各种名碑古拓,潜心临摹《经石峪》、《爨龙颜碑》、《张猛龙碑》、《石门铭》等,深得北碑真髓,书法得以长进.后获得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的资助,在日本,徐悲鸿饱览了公私收藏的大量珍品佳作,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画家能够会心于造物,在创作上写实求真,但在创作上缺少中国文人画的笔情墨韵,无蕴藉朴茂之风.
  在北洋政府的资助下,24岁的徐悲鸿到法国学习绘画.抵欧之初,他参观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皇家学院的展览会以及法国的卢佛宫美术馆,目睹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优秀作品.徐悲鸿深深感到自己过去所作的中国画是“ 体物不精而手放佚,动不中绳,如无缰之马难以控制.”于是,他刻苦钻研画学,并考入巴黎美术学校,受教于弗拉芒格先生,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弗拉芒格擅长于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其画作不尚细节的刻画而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与互衬,对徐悲鸿日后油画风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徐悲鸿每日乐此不疲地进行西洋画的基本功训练,上午在巴黎美术学校学习,下午去叙里昂研究所画模特儿,有时还抽空去观摩各种展览会.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着名画家柯罗的弟子艺术大师达仰,每星期日携画到达仰画室求教.达仰“勿慕时尚,毋甘小就”及注重默画的艺术思想对他影响较大,使得他没有追随当时法国日渐兴盛的现代派画风,而是踏踏实实地钻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学院派艺术,在继承古典艺术严谨完美的造型特点的同时,掌握了娴熟的绘画技巧.留学4年之后,徐悲鸿的绘画水平已达到可与欧洲同时期的艺术家相媲美的地步,其油画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沙龙).
  由于北洋政府一度中断学费,徐悲鸿被迫转至消费水平较低的德国柏林.在那里,徐悲鸿仍然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求教于画家康普,到博物馆临摹着名画家伦勃朗的画作,并且常去动物园画狮子、老虎、马等各种动物,以提高自己的写生能力.
  当徐悲鸿重新获得留学经费后,便立即从德国返回法国继续学习.他抓紧每一寸时光,在名师们正规而系统的训练和他本人孜孜不倦的努力钻研下,绘画水平日渐提高,创作出一系列以肖像、人体、风景为主题的优秀的素描、油画作品,如《抚猫人像》、《持棍老人》、《自画像》等.
  徐悲鸿在旅欧的最后阶段还先后走访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及瑞士等地.美丽的异国风光令他陶醉,欧洲绘画大师们的佳作令他受益匪浅.长达8年的旅欧生涯,塑就了他此后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

篇二:留学艺术类

关于亲情的美文摘抄加读后感
200字就可以了感谢急啊

感悟亲情——傅雷家书读后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护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对一父子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
看完《傅雷家书》后,我认为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字里行间都体现出傅雷对儿子的爱.
《傅雷家书》中曾提到:“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地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是在做人方面还是在生活细节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文都是想让傅聪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流露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儿女强烈的感悟.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许多父母只知道严格地管教自己的儿女,却忽略了与他们做朋友和他们交流的最好方法,他们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不知道他们的这种做法只会使子女的心态扭曲.有些家长盲目的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吗?他们有傅雷身上的品质吗?光学傅雷的一个“打”字,打得出好结果吗?于是孩子们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了在压力和恐惧下学习,孩子们的金色童年因此而变得黯然失色.傅雷悟出来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家书中已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不管是傅聪去波兰留学获得国际大奖,还是后来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不时给予指点,特别是经常给他邮寄中国古典文学名着和有关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这本书以父亲的口吻循循善诱,读起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子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细细品味,不难体会到傅雷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他的家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傅聪前方黑暗的道路,引导傅聪走向光明的未来.

篇三:留学艺术类

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15分)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着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着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象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出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示。
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1943年4月作于四川客寓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叔同先生是作者的老师。他出身于富裕之家,青年时颇有才气,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他英俊潇洒,颇有风度,是当时上海一等的花花公子。
B.李叔同先生满怀爱国热情,奔赴日本留学,他全面钻研西洋艺术,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介绍西洋文明,亲自主演西洋着名的悲剧《茶花女》,目的是学成以后报效祖国。
C.李叔同先生回国后,身份变了,装束也变了;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这一变,表明他与西方思
想的彻底决裂,与西方帝国主义的彻底决裂,显示了坚定的爱国意志。
D.李叔同先生的特性就是“认真”:认真做人,认真学道,认真学佛。即使在出家为僧之后,生活做事依然非常认真,如“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如何处置?”
E.作者对李叔同先生非常熟悉,选材得心应手,全文思路贯通。通过几次外貌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但是,结尾说“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表明作者对李叔同的出家非常失望,无比痛心。
小题2:李叔同人物性格的突出特征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阶段论述的?(4分)
小题3:李叔同早年曾是热血的爱国青年,后来却出家为僧。对李先生出家的选择,请发表你的看法。(6分)
【留学艺术类】


小题:(1)B、D(5分。对一项给2分)
小题:(4分)性格特征是“认真”。(1分)第一,青年时期在上海,好学上进,大展才华,认认真真做一个有志青年。第二,留学日本,刻苦钻研西洋文化,认认真真做一个将来报效祖国的留学生。第三,回国以后,认认真真的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回报给祖国的人民。第四,出家之后,更是认认真真做人,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每条1分)
小题:(6分)探究题。言之成理即可。如,他报国无门,独善其身。或对祖国黑暗,痛心疾首,而遁入空门。或对前途失望,消极避世。或另辟蹊径,曲线救国。不一而足。


小题:无
小题:无
小题:无

篇四:留学艺术类

英语翻译
谁知道这两门课应该怎么翻译!
1.安全自救互救知识(艺术及其他)
2.中国古代名着导读(人文社科)
一定要准确无误啊!因为这关系到我留学的成功与否~

1.Knowledge of self and mutual rescue
( Arts and Others )
2.Introduction to Famous Ancient Chinese Works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

篇五:留学艺术类

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文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政治课上,老师也曾说过:“榜样是心中良知标尺的刻度,选择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我们就能避免误入歧途。而反之,我们便会走向歧途。”可见,榜样的选取也是十分关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榜样,这些榜样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我曾在电脑上看到一位老师的博客有这样一则事情:班里举行班会活动,老师要同学们讲出自己的榜样。同学们有的说是比尔·盖茨,有的榜样是撒切尔夫人,有的是保尔·柯察金等,这些都不足为奇;可有的同学开始提到了希特勒,蒋介石的时候,同学们都笑了。老师却紧皱眉头,打断话题,讲述了希特勒和蒋介石犯下的罪恶,同学们都知道了榜样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我觉得,榜样就像人生的引路人,他们会把你引向不同的道路,有着各不相同的人。拥有美好品质的人应当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从爱国精神来说,就有徐悲鸿。徐悲鸿为了学习西方绘画艺术,就在1919年到欧洲留学。那时,中国积贫积弱,被人称为“东亚病夫”。一个外国学生瞧不起他,称他为“蠢材”。徐悲鸿被激怒了,就向他发起挑战,要看看“到底谁是天才,谁是蠢材。”后来徐悲鸿刻苦钻研,孜孜不倦,把人物刻画得出神入化,在作品展出时震动了整个巴黎艺术界。那个洋学生就自惭形秽,从此不敢小视中国人了。徐悲鸿为我们国家保护了尊严。当然,不只徐悲鸿一个,创办新式学院的张伯苓,发起和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为国献身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他们的爱国精神都是值得推崇的。
还有奉献精神,就拿女工程师沈璐来说。她利用业余时间,制造了人工彩色石英砂的配方的工艺。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于是,外商想签定意向合同书,外国的一些公司还表示愿意高价购买专利。可沈璐想到我国的贫穷地区急需这种艺术,便断然拒绝了。回国后,她到贫苦地区推广她发明的技术和工艺,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她这样不为己利,为国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再举一个谦虚品德的例子:彭德怀将军在朝鲜战争中,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抗击美帝侵略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有文艺工作者构思《彭德怀将军之歌》。他还说,真正功勋大的是战士们,没有他们,他自己一个人怎么作战。相比之下,还是战士们的功劳大。于是,便让这位作者写一首优秀的《战士之歌》。
……
其实,回顾人类以往漫长的历史,许多人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还有,我还认为,所谓的榜样不一定要是人,其实许多物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像傲骨的梅,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节节向上的竹等,它们的品质也是受到古人今人的好评的。
再讲讲不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们都是些有背国、忘恩负义、儒弱、自夸自大、见利忘义、不只荣辱等不良行为的人。他们都是可耻的,选择他们作为榜样,你同样是可耻的,会遭到社会的鄙视。所以,我们不当选这种人作为我们的学习榜样。
以上是我的观点,也是我所演讲的内容。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篇六:留学艺术类

怀李叔同先生读后感

怀李叔同先生读后感
读完《怀李叔同先生》这篇文章后,我便浮想联翩:人生的舞台光芒四射,我们会出演许多个角色:孩子、学生、朋友
、家长……如何扮演好每个角色,只有简短二字——“认真”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李叔同先生,每扮演一种角色,都会做得十分象样:青年时候,他是一个翩翩公子,英俊博学,驰名全上海;后来留学日本,他又全面进攻西洋艺术,“竟活像一个西洋人”;成为教师后,他布衣布鞋,为人师表,用自己的高修养影响着学生们;他下决心学道就断食17日天,学佛则坚持24载,一贯到底.
我觉得,认真可以使人做事变得更加仔细.心中没有认真的人,就像没有眼睛的蜻蜓,东扯西撞,没有方向.“认真”就是李叔同先生传给我们的法宝.做人就做个认真的人吧!不会错的哦!
文中摘抄
如上所述,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
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象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象个青衣,起老生象个
老生,起大面又象个大面……都是“认真”的原故.
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噩耗传到贵州遵义的时候,我正在束装,将迁居重
庆.我发愿到重庆后替法师画像一百帧,分送各地信善,刻石供养.现在画像已经如愿了.
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读完《怀李叔同先生》这篇文章后,我便浮想联翩:人生的舞台光芒四射,我们会出演许多个角色:孩子、学生、朋友
、家长……如何扮演好每个角色,只有简短二字——“认真”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李叔同先生,每扮演一种角色,都会做得十分象样:青年时候,他是一个翩翩公子,英俊博学,驰名全上海;后来留学日本,他又全面进攻西洋艺术,“竟活像一个西洋人”;成为教师后,他布衣布鞋,为人师表,用自己的高修养影响着学生们;他下决心学道就断食17日天,学佛则坚持24载,一贯到底.
我觉得,认真可以使人做事变得更加仔细.心中没有认真的人,就像没有眼睛的蜻蜓,东扯西撞,没有方向.“认真”就是李叔同先生传给我们的法宝.做人就做个认真的人吧!不会错的哦!
文中摘抄
如上所述,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
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象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象个青衣,起老生象个
老生,起大面又象个大面……都是“认真”的原故.
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噩耗传到贵州遵义的时候,我正在束装,将迁居重
庆.我发愿到重庆后替法师画像一百帧,分送各地信善,刻石供养.现在画像已经如愿了.
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留学艺术类】

篇七:留学艺术类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主要有那几个观点?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媒介例子加以说明.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年-1980年),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主要着作有《机器新娘》(1951年)和《理解媒介》(1964年).麦克卢汉1933年在加拿大曼尼托巴(Manitoba)大学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1934年在同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不久到剑桥大学留学,继续文学方面的研究;1942年获得剑桥博士学位.
  麦克卢汉在对传播的研究中进行了独特的探索.他试图从艺术的角度来解释媒体本身,而不是用实证的方式来得出结论.在这种艺术的探索中,麦克卢汉得出了那个后来震动世人的结论:“媒介就是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作为一位文学学者,麦克卢汉以诗人的想象力来探索语言的极限,而不是接受那些现成的教条.诗歌艺术为文化定位和感觉意识提供了新的视角.麦克卢汉欣赏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在他的着作中多处可以看到诗歌的影响.麦克卢汉认为在技术非凡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里,我们假如不想成为文盲的话,或者在“媒介本身直接影响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意识的情况下”不成为被动的受害者的话,我们就必须采取艺术家的态度.“艺术家的头脑在大家都认可的文化中对现实扭曲的暴露总是最敏感和最机智.”(Mcluhan,Nov,1955:109-110).1964年麦克卢汉出版了他的《理解媒介》,在该书的第一章第一段里,他这样写道:“在我们这样的文化中,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事物都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假如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就是讯息,我们难免会感到吃惊.”(1964:7).“严厉的艺术家是仅有的能够在遭遇新技术时不会受到伤害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熟悉感觉变化方面的专家.”(1964:18)
  用艺术的方式进行探索,就意味着放弃逻辑推理式的话语,放弃因为、所以那类的推断.麦克卢汉说:“我不解释,我探索.”(Stearm,1967:xiii)当他说他探索的时候,他指的是他喜欢发现和辨识、用双关语等类似的技巧,而不是利用逻辑分析和实证测试等学院派的传统做法.他在学术上的艺术尝试,以及传统社会科学界对媒介本身研究的忽略,使麦克卢汉的理论在他毕生工作的学术圈里要遭到冷遇.
  尽管麦克卢汉的观点从纯学术方法上难以接受,但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却很轻易理解.他在北美严厉的学术界倍受冷落,但在中国的传播学界却是享有盛名:几乎翻开任何一本传播学教科书,都能看到作者拿出专门的章节介绍麦克卢汉的理论.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开展较晚,研究者中有相当一批人是中文系出身,相同的文学背景使他们更轻易接受和理解麦克卢汉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二是在过去的那些年里,我国新闻受文学的影响很深,各种文学化、艺术化的方法经常被用来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第三,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界多年来的研究以新闻学为主,侧重于实际的应用和宣传,实证的传统相对薄弱,不像西方的学者们那样非要用实验来检验麦克卢汉的理论后才肯信服.

推荐访问: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秘密吸引力法则观后感
最新文章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400字10篇

    一:[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400字]《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_400字尊敬的... 2019-05-24

  • 三年级看图写话6篇

    第一篇三年级看图写话:看图写话_350字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晚上,小... 2019-05-24

  • 国庆节演讲稿500字9篇

    一:[国庆节演讲稿500字]国庆演讲稿500字--国庆节朗诵稿_400字国庆... 2019-05-24

  • 粗心大意的妈妈9篇

    (1) [粗心大意的妈妈]粗心的妈妈_300字我有一个粗心的妈妈,她经常... 2019-05-24

  • 风筝续写7篇

    风筝续写篇一:《风筝》续写_350字我们急忙向水磨方向跑去,在水面上... 2019-05-24

  • 军训随笔10篇

    军训随笔篇(一):军训随笔_400字弯弯苍穹上挂着一轮明月,月光打入门... 2019-05-23

  • 中秋感悟10篇

    (1) [中秋感悟]中秋感悟_650字小时候我最盼望过中秋节,那时只为吃... 2019-05-23

  • 信阳征文6篇

    第一篇信阳征文:[11月征文]坚持,大家都在为我加油_900字坚持,坚持... 2019-05-21

  • 麻雀续写刑虐陈深2篇

    第一篇麻雀续写刑虐陈深:续写窦娥冤_3000字自从那日窦娥含冤赴刑,... 2019-05-21

  •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10篇

    篇一:[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_600字从小到大... 2019-05-21

上一篇:风雨交加(共9篇)

下一篇:灵秀的近义词(共9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