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常识 > 正文

古风散文(共9篇)

来源:文学常识   2017-10-10

篇一:古风散文

找几篇文章
找几篇带有古风的,写景抒情的文章,要有一种淡淡的哀伤的情感

故都的秋、钓鱼台的春昼、水样的春愁【古风散文】

篇二:古风散文

求古风文章中描写思念的句子.
内容:是两个不是父子却胜是父子的老者和年青人.一年后,老者站在年青人的坟前呓语,思念.
尽量描写他的悲伤欲绝和心理.
最好是原创.如果写得好,我会再加分的.

可以加风景么?
轻雨斜飞,单色的迷烟笼着心的哀.
雨中谁在揍苍茫的琴韵?那声声凄厉直钻脑海深处.一行清泪顺着老人千沟万壑的皱纹的脸浊然滑下.纤草依依,那是新生的摇动.暗灰的坟头,袅袅青烟早被细雨灭.
孩子,可记得去年此时你的笑否?
老人蹒跚而泣,手抚墓头,良久不去……
远处飞鸟相绝,佝偻的背后,那条隐约的路,终是渐行渐远.

【古风散文】

篇三:古风散文

写一篇关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唯美古风文章
悲情……带点魔幻色彩的……急……不要句子就是一篇文章

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千峰云起心都碎了,想忘不能忘 伤心地路一步又一步,比孤独还孤独 我的付出到头

篇四:古风散文

怎样写古风句子?

【古风散文】

  1、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5、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6、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7、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8、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9、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0、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1、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2、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3、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4、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5、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6、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7、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18、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9、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20、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21、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2、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4、 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25、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6、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7、 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
  28、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29、 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30、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1、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
  32、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33、 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34、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35、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36、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37、 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38、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39、 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40、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41、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42、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43、 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4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45、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47、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48、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
  49、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50、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篇五:古风散文

作文 木槿
群芳之中,栽培历史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非"木槿"莫属.在《诗经》熏染的古风中,木槿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舜”,意思是其花朝开暮落,只在“瞬息”之间.古诗中既有“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的感伤,也有“暮落不悲容颜好,旭日依旧无穷花”的乐观.
上面的文字中,“木槿花”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1、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2、立意自定,文本自选.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我写的关于生命 绽放最没的 跑题吗
估计考试跑题了

生命绽放?是什么生命绽放...关于木槿花的话并不算感悟,而如果写人的话应该巧妙地借用木槿朝开暮落的寓意,在极其短暂的一段生命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但是是木槿花引起你的何种感悟,无外乎几种,1.生命短暂,但是依旧可以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华.2.木槿花虽然只有短暂的花期,但它却并不放弃,宁愿最美的生存,在朝夕绽放光华,这是它的精神所在
关于走没走题,关键是有没有把生命绽放与木槿花的一些品质精神相结合,如果能很好的结合,那就不算走题了,这个作者自己把握【古风散文】

篇六:古风散文

文字开头的诗有哪些?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李商隐 韩碑)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杜甫 天末怀李白)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李白 古风)文章深掣曳,珂佩鸣丁当.(贯休 古意九首...

篇七:古风散文

关于花的文章.最好是描写的,散文优先,把文章题目写出来.

林清玄散文:野姜花
野姜花
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
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每一把有五枝花,一把十
块钱.
老人说他的家住在山坡上,他每天出去种作的时候,总要经过横生着野姜花的坡地,
从来不觉得野姜花有什么珍贵.只觉得这种花有一种特别的香.今年秋天,他种田累了,
依在村旁午睡,睡醒后发现满腹的香气,清新的空气格外香甜.老人想:这种长在野地
里的香花,说不定有人喜欢,于是他剪了一百把野姜花到通化街来卖,总在一小时内就
卖光了,老人说:“台北爱花的人真不少,卖花比种田好赚哩!”
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
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
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
显得韵味深长.
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我们在木栅醉梦溪散步,一位少女
告诉我:“野姜花的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蛱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
准备出航向远方.”然后我们相偕坐在桥上,把摘来的野姜花一瓣瓣飘下溪里,真像蝴
蝶翩翩;将叶子掷向溪里,平平随溪水流去,也真像一条绿色的小舟.女孩并且告诉我:
“有淡褐色眼珠的男人都注定要流浪的.”然后我们轻轻的告别,从未再相见.
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
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
小屋,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
飞展.我常在那颓落的墙脚独坐,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感觉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诗
来形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
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
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
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
起那束水仙,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心!”
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
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我说:“青春长久.”竟把她动
得眼中含泪,她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
有人送我玫瑰.”说完她就轻轻啜泣起来,我几乎在这种心情中看岁月蹑足如猫步,无
声悄然走过,隔了两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犹未谢尽,原来她把玫瑰连着花瓶冰在冰
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后,看得让人心疼.
每天上班的时候,我会路过复兴甫路,就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
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
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先生,买一串香的玉兰花.”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
花成为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
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东部的东澳乡旅行,所有走苏花公路的车子都要在那里错车.
有一位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山地小男孩卖着他从山上采回来的野百合,那些开在深山里的
百合花显得特别小巧,还放散着淡淡的香气.我买了所有的野百合,坐在沿海的窗口,
看着远方海的湛蓝及眼前百合的洁白,突然兴起一种想法,这些百合开在深山里是很孤
独的,唯其有人欣赏它的美和它的香才增显了它存在的意义,再好的花开在山里,如果
没有被人望见就谢去,便减损了它的美.
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
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魁力.
当我们在随意行路的时候,遇到卖花的人,也许花很少的钱买一把花,有时候留着
自己欣赏,有时候送给朋友,不论怎么样处理,总会值回花价的
参考资料:林清玄散文
茉莉花
父亲爱种花.以前我们在平房住的时候,小小的院子到了夏天总是花团锦簇.花儿散发出来的浓郁的香味漂浮在空中久久不散.谁到了我家都被这些红花绿草所吸引.“花儿能养到这种程度,实在令人羡慕.”.听到众人的赞赏,父亲总是淡然一笑,说:“花也像人,你关心爱护它,它自然会开的好.”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爱花.但因生性疏懒,无论什么样的好花,到了自己手里,用不了多久,常常要香消玉殒.每到此时,心里总针扎般地疼痛:好端端的一个朋友、一个知己,怎么就说走就走了呢?于是,下决心不再养花.
可恨的是,自己终是那种“无志之人常立志”之辈.过不了多久,回家看到父亲把花草侍弄得像漂亮的姑娘一样,香艳夺目,光彩逼人.给平淡的生活平添那么多的生趣,心里免不了发痒.也有一丝不服气:我就不信我还种不活一盆花.于是决定:花还是要养的,只不过是那些既不名贵,也无需费时费力的种类.
恰好有一个同学念着旧日情谊,从外地来看我.知我爱花,给我捎来了一小盆茉莉花.也许是这盆花经不住旅途劳顿、颠簸之苦,茎叶都恹恹的,一副无精打采、挺可怜人的怯弱模样.心底顿时涌起一种怜惜之情,下决心一定要把它养好.
我小心翼翼地把它移植到一个大一点的花盆里,给它换了新土,我耐心地把大颗粒的土碾碎,并在土里掺了一些细沙,不使我的新朋友受到一点委屈.它好象很体会我给予的这种体贴似的,虽然我只是简单地浇了浇水,施了点肥.大约一星期的时间吧,它就绿意盎然,很精神的样子.再不是当初的那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了.
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它越长越高,越长越脆生.绿绿的茎就好象一掐就能出水似的.当初对它的怜惜之心逐渐成了热爱之情.茶余饭后、学习之余,就站在它的旁边,细细地观赏它.它的绿叶上的纹络,它的坚强的躯体,总会让我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和感悟.
茉莉花慢慢地长大,不断地分出新的枝条,在它的枝叶间缀慢了一朵朵小白花.它的香味是那样的淡雅而清新,满屋子的香气总让来串门的人误以为我喷了什么香水.我总会自豪地领他们去欣赏我的茉莉.
我的茉莉开的是那样的枝繁叶茂,它的花也鼓足了劲似的不停地开,往往这些刚落下来,那些又开了.我把凋落的茉莉花捡起来、晒干.一部分用来熏衣服,一部分用来泡茶.
当我穿着有茉莉花香的衣服,坐在阳台上喝着用茉莉花浸泡的茶水,耳边听着优美动听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歌曲,眼睛欣赏着这棵旺盛的茉莉花,我感到我是多么幸福的一个人啊!闻着那甘醇的茉莉花香,我感觉我自己就要醉了.
父亲说的没错,只要我们用真心去爱护花,就如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那么你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花也是有感觉的,让我们用最热忱的心去对待它吧.
菊花
是谁曾与松竹梅“岁寒三友”为伴,是谁傲霜怒放,把淡淡的一缕芳香默默地奉献给人间?那是婀娜多姿的菊花.
菊花属菊科是菊科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已有三千多个品种.菊花的花型更是美不胜收,别具一格.针松型、彩球型、翎羽型、平带型……不胜枚举.像珠帘、似发丝、如仙女下凡……极尽妍态,令人陶醉.
菊花不仅类型众多,而且花姿俊美,五彩缤纷.
那层层叠叠的金绣球,茎粗壮挺直,叶子肥大稠密.花瓣一层包着一层,一瓣贴着一瓣,有秩序地排列着,犹如一个金黄色的线团.里面娇小可爱的花蕊紧紧地拥在一起,多么像是一个害羞的少女,细细端详,仿佛是在打量着这个似曾相识的世界啊!
那晶莹欲滴的绿云,深受人们的喜爱.花瓣浓绿正抱,似朵朵白云,难怪无不使人联想到绿波仙子飘游太空的美好情景,让人赏心悦目.
那鸳鸯菊的花更是美若天仙,红色、黄色的花瓣平分秋色,这两种颜色融入到了一起,真好似鸳鸯那五彩缤纷的羽毛,它那微微翘起的花瓣让人忍不住想用手去轻轻拨弄.又仿佛一个金灿灿的小太阳,绚丽多彩.
那优美动人的凤凰振羽,外部呈棕红色,基部黄色,属舞环型.微风乍起,好像是为亭亭玉立的姑娘甩动着一头飘逸的秀发……
此外,还有很多也数不胜数.有的花枝招展,好像在恭迎八方的游客:有的蓓蕾出绽,好像一个个孩子的笑脸:有的傲然挺立,好像在与同伴争齐斗艳:有的随风舞动,好象在翩翩起舞……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我依然徘徊在菊花的海洋里,如痴如醉……
古人写花的诗句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钱氏池上芙蓉
(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
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
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
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
别有池塘一种幽.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
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
待我泛红光.
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陆游 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篇八:古风散文

说或写古风句子,有没有必知的要求?
比如说词语搭配或者常用句子之类的

【名词作状语的六种情况】
1.表示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一样”.如:
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其中的“斗”“蛇”翻译成“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一样”或“当做……一样”.
3.表示处所或方位.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向、从)……”.如:
东奔西走.名词“东”“西”作状语,译为“向东”“向西”.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工具.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
5.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频率.如:“夙兴夜寐”中的“夙”和“夜”.
6.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如: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小石潭记》)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澈”,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

篇九:古风散文

请用张孝祥的“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写一个80字的散文

秋风袅袅,落叶萧萧,又是一年新凉.对着这草色烟光,枫红菊香,又有多少行人忧伤.缠绵的秋色,轻柔的水波,是屈灵均湘君湘夫人的绸缪?是范希文庙堂江湖远的惆怅?湘江泛舟,取道洞庭,一路北上的我也为这湖光山色的灵动优雅而沉醉了么?也不禁疑惑:两岸的青山为谁苍翠?南国的秋花为谁红艳?轻舟一片,披戴满川的秋色穿行在滟滟的湖光里,是在不经意之间以舟为笔以水为墨勾勒着山水画的宁谧淡雅?还是幽人一颗,饕餮山河的秋韵纵目于隐隐的水岸上,在随心所欲之时以山为词以水为调吟唱着古风曲的杳渺清远?

推荐访问:成长经历作文450 成长经历作文450
最新文章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400字10篇

    一:[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400字]《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_400字尊敬的... 2019-05-24

  • 三年级看图写话6篇

    第一篇三年级看图写话:看图写话_350字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晚上,小... 2019-05-24

  • 国庆节演讲稿500字9篇

    一:[国庆节演讲稿500字]国庆演讲稿500字--国庆节朗诵稿_400字国庆... 2019-05-24

  • 粗心大意的妈妈9篇

    (1) [粗心大意的妈妈]粗心的妈妈_300字我有一个粗心的妈妈,她经常... 2019-05-24

  • 风筝续写7篇

    风筝续写篇一:《风筝》续写_350字我们急忙向水磨方向跑去,在水面上... 2019-05-24

  • 军训随笔10篇

    军训随笔篇(一):军训随笔_400字弯弯苍穹上挂着一轮明月,月光打入门... 2019-05-23

  • 中秋感悟10篇

    (1) [中秋感悟]中秋感悟_650字小时候我最盼望过中秋节,那时只为吃... 2019-05-23

  • 信阳征文6篇

    第一篇信阳征文:[11月征文]坚持,大家都在为我加油_900字坚持,坚持... 2019-05-21

  • 麻雀续写刑虐陈深2篇

    第一篇麻雀续写刑虐陈深:续写窦娥冤_3000字自从那日窦娥含冤赴刑,... 2019-05-21

  •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10篇

    篇一:[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_600字从小到大... 2019-05-21

上一篇:海口高考报名网址 http://ea.hainan.gov.cn/

下一篇:守株待兔的意思是什么(共10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