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学常识 2017-11-14
什么是依法治国?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 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 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 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 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 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 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 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 来治理国家.它是党领导人民治 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 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 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哈哈,政治课学的!
内容是依法治国的文言文
这样的文言文,《韩非子》中很多,以下篇目供参考:
韩非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法与术相结合.他说“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难三》),“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定法》).“术”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因能授官,也就是说依据下属的能力授给人官职.
二是“循名责实”(《定法》),这是术的要点.法家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非常注重实物,循名责实是法家考察干部的一个基本原则,强调表面情况和实质要互相加以验证,综合来考察一个人,这就是所谓的“形名之术”.韩非子说君主要驾驭约束好臣子,就一定要考察形和名是否相符,一定要看臣下说的话跟他做的事是否一致.
三是“叁五之道”(《八经》),这是法家考察群臣言行的一个具体方法,主要意思是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以追究责任人的过失,利用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找到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分析成功的原因,臣下就会轻慢君主,不严厉追究过失,臣下就会相互勾结.
四是在领导谋略上,要使用“七术”,也就是说七种策略(《内储说·七术》).这七种策略是:(1)众端参照,也就是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来验证臣下的言行;(2)必罚明威,就是一定要惩罚那些犯错误的人来树立威信;(3)信赏尽能,在奖励方面一定要守信用,鼓励那些有才能和取得成果的人;(4)一听责下,就是一一听取臣下的意见然后进行评判;(5)疑诏诡使,就是指君主表面上和一些人亲近,让他们长期在自己身边工作,但是不给他们任务,别人感觉这些人是受了秘密指令,所以做坏事的人就会害怕,心里疑心不敢胆大妄为;(6)挟知而问,这是考察下属忠诚度的有效手段,就是用已经知道的事情来询问下属,看看下属怎么说,用以对照核查下属的态度,从而举一反三地了解许多隐情;(7)倒言反听,就是本来想说一件事情,但却说一个与本意相反的事情,以获得下属的真实态度.
五是在管理过程中,韩非子强调要防微杜渐,从细节上消除消极因素.《内储说》中提出了要查“六微”.管理中有六种微妙而隐蔽的情况:(1)“权借在下”,要防止权力分散和被架空,核心权是不可以借给别人的,它是领导者的专利.(2)“利异外借”,就是防备内外勾结,组织内的人由于和领导利益不同会借助外力来削弱和反对上级的领导.(3)“托于似类”,这是一种用相关的事情欺骗上级、掩盖事实真相以达到个人私欲的手段,必须要加以防范.韩非子讲了一个齐国的故事,齐国的大夫夷射陪齐王喝酒,醉了之后坐在门廊上,守门人请他赏一点剩下的酒,结果被拒绝了.夷射走后,这个守门人就在门廊下泼了一点水.第二天,齐王出门后看到水,愤怒地问:“谁把尿尿到这里.”守门人回答说:“没见谁,可是中大夫夷射昨天喝醉了酒曾在这里站过一会.”齐王就把夷射给杀了.这是典型的小人栽赃陷害的例证,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明查.(4)“利害相反”,就是利和害总是同时出现,有利必有害,有害必有利,所以若国家受害就要看谁从中得到了好处,如果下属受害也要看谁从中得到了好处,通过这种审查利害就会找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到处理事情的关键所在.(5)“参疑内争”,权力斗争不可避免,而臣下争权夺利是产生变乱的根源,领导者对此要给予关注和控制.(6)“乱国废置”,敌对国家插手本国重要人员的任免这一点要极力避免,一旦中了圈套,后果不堪设想.
势是法家的一个概念,和兵家的有所不同.广义的“势”指客观形势,狭义的“势”是指权势.韩非子非常重视“势”,认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这里谈的势,就是领导者通过法和术造成的一种权力状态.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势的重要,韩非子做了一个比喻,说千斤重的东西在船上就可以漂浮自如,而小小的一个铜钱,如果掉到船下就会沉入水底,它们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分量的多少,根本原因在于有势与无势.同时的道理,治理一个国家能否树立权威、行使职权、获得下属支持,重要的在于他的地位与权势是否巩固.
得势的主要方法:一是依靠术驾驭局势,管理下属.韩非子说:“人主使人臣虽有智能,不得背法而专制;虽有贤行,不得逾功而先劳;虽有忠信,不得释法而不禁,此之谓明法.人主有诱于事者,有雍于言者,二者不可不察也”(《南面》).二是靠制度权力,领导者只有牢牢把握赏罚的权力,才能确保势的稳固.“刑赏不察,则民无功而求得,有罪而幸免,则兵弱主卑.”(《饰邪》)所以韩非子说:“势重,人君之渊……赏罚者邦之利器也.在君治臣,在臣则胜君”(《喻老》).正确的方法就是要“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扬榷》).圣人执要是说要抓住要点、核心问题,而“四方来效”就是要善于授 权,把细节的东西交给下属去做,自己牢牢把握核心权力.
从总体上讲,韩非子的法、术、势实际上就是告诉领导者,要管好一个组织的核心问题是权力的问题.法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术是权力的手段,势是权力的归属.要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清晰和强有力的奖罚措施.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要明确,让每个人都看到,而且每次奖罚也要公开,这样,领导者下的命令才有人服从,权力才能有效行使.同时领导者要有一些技巧和计谋,这些计谋要做得恰当周密,不能让下属知道,以此保证其实施的效果.这样才能够控制局面,掌握下属的言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管理顺利进行.同时一个领导者一定要懂得树立自己的权威,牢牢地把核心权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确保自己的领导地位,要善于利用环境去造势,然后因势利导,去管人 做事从而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
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依法治国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要求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二、执法为民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实现好、维护好、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公平正义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首要目标.要求政法干警必须秉公执法、维护公益、摒弃邪恶、弘扬正气、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平等对待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程序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服务大局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求各级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开展工作,立足本职,全面正确履行职责,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五、党的领导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请问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如标题
依法治国是总的原则,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部分和主要内容.只有做到了依法行政,才能实现依法治国.
联系实际论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论述题
【依法治国的内容】
答;法治和德治同属上层建筑.法治属于政治文明范畴,德治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二者的物质基础是共同的,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和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
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和使命是一致的.依法治国就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培养全体公民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从而在全体人民中形成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所以,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
3、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的和共同的使命,就决定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是一致的.法治的基本原则,也是德治的基本要求,德治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全体公民的整体利益的集体主义原则.这个原则是从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而法治的基本原则也是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法治的许多规范与德治的规范要求是相同的,如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保守国家机密等要求,不仅是法律规范的内容,而且也是道德规范的内容.
二、二者的区别:
1、二者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德治是通过道德规范治理国家.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于历史的各个时期,而社会主义法治是在执政党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产生的.
2、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德治是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交往中应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则.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没有严格的界线,道德规范的要求也往往是概括、笼统和比较抽象的,大多是不成文的,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并通过这些信念、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自我的心理约束机制,抑制各种不道德行为的产生.而法治是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文、规范性文件来约束公民,法人的行为,明确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它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规范通常表现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法令、条例等规范性文件.
3、二者实现的方式不同.德治的实现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依靠公民的思想觉悟、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就是依靠非强制力的手段去实现.即“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而法治的实现,虽然也有社会舆论和教育的力量,也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维护和遵守,但最主要的是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通过国家强制力,通过对违法者予以应有的法律制裁来保证法治的实现.
4、二者包含的内容不同.以德治国包含的内容要远远大于以法治国的内容.德治所涉及的内容,几乎含盖了公民一切社会生活、社会活动.既包括了法律规范所调整的范围,也包括了法律规范所调整不到的范围.德治对社会和公民提出的要求,要比法治的要求高的多、广泛得多,也深刻得多.
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两种不同的思想和策略.如果只依靠以德治国,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处于一种无法无天的状况,社会就会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如果单独强调依法治国,那么“德治”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社会上很多问题和情况就不能很好地处理,因为这些问题是法律所不能调整的,也是法治的“死角”.在治理国家时,应该侧重于依法治国.只有社会主义法律健全,建立起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才能使广大人民、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国家.同时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与道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指明前进方向,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与建设.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都是治理国家所不可缺少的,二者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依法治国战略的【依法治国的内容】
依法治国的要求有以下内容:
1、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和完善法律;
2、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3、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4、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因为在材料中只涉及全国人大、国务院、公民,所以就从这三个角度去分析就是了.答案如下:
1、立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和完善法律.全国人大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说明全国人大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
2、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2011年4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说明国务院做到了依法行政.
3、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针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广泛提出意见和建议,说明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民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
|
C |
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优势知识点。属于课本基础知识。熟记课本知识是关键。故本题选C项。④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
为什么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程雪阳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实行依法治国,最根本的就是依照宪法治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一切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母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维护法制的权威,首先是维护宪法的权威.宪法序言明确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因此,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宪法,树立和维护宪法的权威,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做到依宪治国.
宪法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肯定下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完整的规定.树立和维护宪法的权威,坚持依宪法国,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发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宪法关于国体、政体、国家机构的一系列规定,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依宪治国,就是要坚持宪法确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根据宪法的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要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各国家机构严格依照宪法的规定行使职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宪法对公民的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等基本权利和自由作了全面的规定,是人权的保障书.坚持依宪治国,就要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坚决制止和纠正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
坚持依宪治国,必须切实保障宪法的实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要切实把宪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的是 ( )
|
C |
A、B、D三项都不属于社会主义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
一:[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400字]《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_400字尊敬的... 2019-05-24
第一篇三年级看图写话:看图写话_350字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晚上,小... 2019-05-24
一:[国庆节演讲稿500字]国庆演讲稿500字--国庆节朗诵稿_400字国庆... 2019-05-24
(1) [粗心大意的妈妈]粗心的妈妈_300字我有一个粗心的妈妈,她经常... 2019-05-24
风筝续写篇一:《风筝》续写_350字我们急忙向水磨方向跑去,在水面上... 2019-05-24
军训随笔篇(一):军训随笔_400字弯弯苍穹上挂着一轮明月,月光打入门... 2019-05-23
(1) [中秋感悟]中秋感悟_650字小时候我最盼望过中秋节,那时只为吃... 2019-05-23
第一篇信阳征文:[11月征文]坚持,大家都在为我加油_900字坚持,坚持... 2019-05-21
第一篇麻雀续写刑虐陈深:续写窦娥冤_3000字自从那日窦娥含冤赴刑,... 2019-05-21
篇一:[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_600字从小到大...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