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学常识 2018-03-06
张籍和王安石的资料 秋思的诗意
诗意要像诗一样一句一句的解释 不要太长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翻译:
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翻译: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着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时期)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着有《临川先生文集》.现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千锤百炼为一绿中王安石为什么选绿字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讲述的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见参考资料⑦)创作《泊船瓜州》诗时炼字炼意之事.告诉我们要想写出好的作品,必须反复揣摩语言,炼字炼意.阅读本课,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推敲》课文,体会本篇故事的含义,学习古人的创作之道.联系自己的写作生活,交流创作体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课文重点描写王安石去京城做官,途经瓜洲,创作《泊船瓜洲》诗的过程.其中浓墨重笔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将诗人创作诗句时的心情、千锤百炼为一“绿”的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
与《推敲》相同,本文写作特点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与诗人相同的澎湃激情.
故事详写王安石创作“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略写创作整首诗的过程;详写诗人锤炼出“绿”前,用“到、过、入、满”四字的过程;略写后几个字乃至十几字的过程.
本文与《推敲》内容所不同的是,课文在叙述故事后,解说了用“绿”字的“韵味”与“魅力”,便于学生理解.而《推敲》则只讲述了用“敲”字的结果,原因留给人们思考.
要点提示
1.本文是对前几篇课文显示语言与文章韵味的补充和拓展.文章语言简洁,却激情洋溢.阅读时对那些寄托着作者无限深情的句子,要反复朗读,揣摩体会.体会文中所述人物之情,作者之情,以及自己对其理解.在此基础之上,与本文产生共鸣,感悟创作之道.
2.借助本文,让学生了解“推敲”的故事;依托本文,让学生理解“推敲”的内涵;超越本文,让学生实践“推敲”的方法.
3.对文中有关用“绿”字的解说,要仔细阅读、理解体会,如果自己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探讨,经历、参与锤炼语言的过程【王安石资料】
元曰这首诗的相关资料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作品名称
《元日》
创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处
《临川先生文集》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 者
王安石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 词语注释
▪ 白话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 文学赏析
▪ 名家评价
5作者简介
1作品原文编辑
元日⑴
爆竹声中一岁除⑵,
春风送暖入屠苏⑶.
千门万户曈曈日⑷,
总把新桃换旧符⑸.[1]
2注释译文编辑
词语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1] [2] [3]
白话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2]
3创作背景编辑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1] [3]
4作品鉴赏编辑
文学赏析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着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1] [2] [4-5]
名家评价
王相《增补重订千家诗》:“此诗自况其初拜相时的行君政,陈旧布新,顺始行己之政今也.”[6]
熊柏畦《宋八大家绝句选》:“这首诗既是句句写新年,也是句句写新法.两者结合得紧密桔切,天衣无缝,把元日的温暖光明景象,写得如火如荼,歌颂和肯定了实行新法的胜利和美好前途.”[7]
姚奠中《唐宋绝句选注析》:“用一‘换’字,即写出当时的风俗习惯,更为读者开辟了新的诗意.揭示出新的代替旧的,进步的代替落后的,历史发展的这个不可抗拒的规律.”[7]
5作者简介编辑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佑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着《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严格点讲,司马光、王安石算 欧阳修的门生吗?还有举二条以上,新法政策的弊端.
若不知,就别答了,因为你答的我恐怕比你知道得多.
一楼兄弟,我没你幽默。
你说的是司马迁吧?
同为史学家,所以你搞混了?
1楼上的你说得不对,司马光啥时候变成西汉的人了,他就是宋朝人,而且和王安石私人关系还挺好,你是不是误认为司马相如了.
回答问题:是不是不很确定,但从我的认识范围来看,应该是.
新法的弊端有:一用人不当;二新法的力度过大不符合当时的国情,打击面太大,招致的阻力也就很大;三新法在贯彻的时候没有真正落实,出现了很多损害老百姓的事;导致失败,被后来的司马光尽废新法.
兄弟是问的王安石变法吧?【王安石资料】
1.沈括觉得百骏逸哪句是自相矛盾,诗的意思.2.苏东坡觉得王安石那句是大错特错,诗的意思
百骏逸此人资料暂不能查到.原谅无法解答.
王安石写了“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苏东坡觉得明月怎么可能叫,狗儿那么大怎么可能躺在花蕊中呢!就觉得大错特错.后来才知道明月是当地的一种鸟,经常在空中叫,黄犬是一种小昆虫,喜欢卧在花心中.
一:[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400字]《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_400字尊敬的... 2019-05-24
第一篇三年级看图写话:看图写话_350字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晚上,小... 2019-05-24
一:[国庆节演讲稿500字]国庆演讲稿500字--国庆节朗诵稿_400字国庆... 2019-05-24
(1) [粗心大意的妈妈]粗心的妈妈_300字我有一个粗心的妈妈,她经常... 2019-05-24
风筝续写篇一:《风筝》续写_350字我们急忙向水磨方向跑去,在水面上... 2019-05-24
军训随笔篇(一):军训随笔_400字弯弯苍穹上挂着一轮明月,月光打入门... 2019-05-23
(1) [中秋感悟]中秋感悟_650字小时候我最盼望过中秋节,那时只为吃... 2019-05-23
第一篇信阳征文:[11月征文]坚持,大家都在为我加油_900字坚持,坚持... 2019-05-21
第一篇麻雀续写刑虐陈深:续写窦娥冤_3000字自从那日窦娥含冤赴刑,... 2019-05-21
篇一:[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_600字从小到大... 2019-05-21
上一篇:面对死亡(共10篇)
下一篇:零食的英文(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