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学常识 2018-04-08
雪泥鸿爪是什么意思啊?
雪泥鸿爪xuě ní hóng zhǎo
【解释】: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示例】:~,惟留一幅悲怆之影于吾汉族历史之中,良可慨已. ◎清·陶宗佑《中国文学之概观》
【近义词】:飞鸿踏雪、飞鸿雪爪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雪泥鸿爪出自哪里?
雪泥红爪(xuě ní hóng zhǎo):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雪泥鸿爪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并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释义: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和诗人苏轼作的.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
成语:如坐春风,
如坐春风
rú zuò chūn fēng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雪泥鸿爪
xuě ní hóng zhǎo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下面文学典故分别出自哪位作家
1.春风得意2.醉翁之意3.雪泥鸿爪
1出 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出 处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雪泥鸿爪使用正确吗
在多年后的未来,不管我是回归故乡,还是留在此地,我总会记起,自己有一段最 美的岁 月,这些雪泥鸿爪,会变成我终生的回味.
雪泥鸿爪,用法正确,
不过,“这些”,最好改为“那些”.
英语翻译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题解】
见《东坡七集》.嘉佑六年(1061),作者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送作者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但眷眷手足之情难遣,写了首《怀渑池寄于瞻兄》寄赠.此诗为作者的和诗.
【提示】
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前四句单行入律,用唐人旧格,散中有整,行文自然.“雪泥鸿爪”的比喻,老僧新塔、坏壁旧题的惊叹,含意丰富,意味隽永.全诗动荡明快,意境恣逸,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
[编辑本段]【注释】
①“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
②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
③老僧:即指奉闲.
④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⑤怀璧:指奉闲僧舍.嘉佑三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
⑥蹇驴:跛脚的驴.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雪泥鸿爪”这个有名的比喻就出于本诗.受老庄思想影响颇深的苏轼,妙手偶得般创造出的这一艺术形象,总令人嗟叹生命的短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者,百代之过客.”(李白语),面对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
[编辑本段]【翻译】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编辑本段]【赏析】
苏辙原诗的基调是怀旧,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嘉佑元年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无法驻足时间稍长些?这就是苏辙诗中的感慨.而由这些感慨,苏轼更进一步对人生发表了一段议论.这就是诗的前四句.在苏轼看来,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青年苏轼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喟.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肓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所以,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他的整个人生观在此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这首诗的理趣主要体现在前四句上,“雪泥鸿爪”也作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但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曾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所谓“唐人旧格”,大致上指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作为七律,三、四两句本该对仗,此却一意直下,不作讲求.苏轼的“泥上”二句,也可算是对仗,但其文意承上直说,本身也带有承接关系,所以是“单行入律”.“意境恣逸”的意思,就是不仅字面上飘逸,行文中有气势,而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这正是苏轼的“本色”.
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请以雪泥鸿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请以雪泥鸿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七百。
主题应是感慨时间易逝,珍惜年华。【雪泥鸿爪的意思】
有关于雪的成语故事
不要程门立雪
雪中送炭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有困难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典故】战国时期,楚国冬天下大雪,楚怀王点上炉火,穿上皮大袄还觉得冷,突然,他沉思一会儿,下令给全国的贫苦百姓和游客送去取暖的煤炭.人们很高兴,非常感动,十分感激楚怀王.这就是“雪中送炭”的由来.
雪泥鸿爪
成语,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 雪泥鸿爪
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成语故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和诗人苏轼作的.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并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2] 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有佳句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给我们留下了“雪泥鸿爪”这样一个很凄美的意象.然而到现在的白话文中,很多工具书对“雪泥鸿爪”的释义是不准确的.如:“鸿雁在雪上踏过留下了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如果初学写作的人,照此使用该意象,就会失去描写的准确性.用典最忌讳的是望文取义.上面释义的错误在于,只看到“雪”和“爪”两个关键词,便推断出该意象只是要比喻“痕迹”而已.结合上下文,可以发现原句的意思很清楚:人生无常,充满了偶然与未知,此刻我们的状态,就如飞鸿落在雪面上留下的爪迹,你不能凭借这偶尔为之的爪迹,而推断鸿飞何处.所以正确的释义应该是:“鸿雁在雪上踏过而留下了爪印.比喻人生在世,经常会有无法把握自身命运与方向的感受.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不可捉摸的事物留下的痕迹.”【雪泥鸿爪的意思】
真的有这么一个词吗,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嘉佑元年(1056),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在父亲苏洵带领下,第一次离蜀进京赴考.路过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时,曾在县中寺庙内借宿,并在主持奉闲和尚室内的壁上题诗.嘉佑六年(1061),苏轼与苏辙在郑州分手后,再次路过渑池.苏辙有《怀渑池寄子瞻兄》诗,这首诗即为诗人所和作.这首诗前半用生动奇特的比喻,感慨人生际遇犹如雪泥鸿爪般短暂不定,后半则以其诗人在旧地的所见所闻深化了这种感触.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在世上漂泊不定,其境况就有如飞鸿偶然踏足在积雪的泥地之上.
起句突兀非常,仿佛从天而降,然而不拘一格,动人心弦,并挑起下联的议论.“雪泥鸿爪” 在宋代就被人称道,并被作为诗人“长于譬喻”的例证之一.它咏叹人生行踪无定,就象鸿雁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痕那样,捉摸不定.根据清人查慎行《苏诗补注》中所记载,这个比喻是化用《景德传灯录》中天衣义怀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沈寒水,雁无遗迹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诗人用这“鸿爪雪泥”四个字来概括一种飘泊不定的生命体验,渐渐成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
我们常用萍飘蓬转之类形容行止无定的人生,风吹蓬转、水上萍飘,不由自主、无根无止.而“雪泥鸿爪”则把人生比作了一个悠悠的长途,在这里“雪泥”只是“飞鸿”偶然歇息的落脚点,而不是“飞鸿”的终点和目的地.尽管如此那些清楚地留在雪泥上的斑斑爪痕,仍然形象鲜明地留在人心中.这个比喻比萍飘形象的含义更加丰富,感情层次也更为曲折深刻.它不仅抒发了人生漂泊的怅惘之情,也包含了诗人对艰难历程的回顾和眷念.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当飞鸿远去之后,除了那在雪泥上偶然留下的几处爪痕之外,便再杳无踪影可寻了!
诗人紧接上联,阐述人生的匆匆与无常,只不过如鸿雁一般在世上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迹便匆匆飞走.这浅薄的痕迹,雪化后便会轻易消失.诗人以此譬喻往事很容易为人淡忘,有的甚至连自己也不易记住.其中所述哲理与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诗人并且通过奇喻、长喻的运用把古诗中的一些平常的形象如“鸿”、“雪” 赋予了深厚的内涵,并且用于律诗之中,使之显得极为鲜活生动,这点则又高于太白了.
前四句不但理趣十足,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也颇有特色.纪昀评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之本色.”所谓“唐人旧格”,大致上指崔颢《黄鹤楼》 一类“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因为作为七律,三、四两句本该对仗,旧格却泼墨直下,不作讲求.尽管是“单行入律”,诗人却作到了字面上飘逸,圆转流动,意义上二句相承而非相对,词性上也不尽相对,比常见的流水对更宽.然而行文很有气势;同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这正是诗人不局限于格律的“本色”.
高中语文随笔本的名字,叫什么好,有文学意思一点的.
歌My青春
我的七号宫殿
一:[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400字]《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_400字尊敬的... 2019-05-24
第一篇三年级看图写话:看图写话_350字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晚上,小... 2019-05-24
一:[国庆节演讲稿500字]国庆演讲稿500字--国庆节朗诵稿_400字国庆... 2019-05-24
(1) [粗心大意的妈妈]粗心的妈妈_300字我有一个粗心的妈妈,她经常... 2019-05-24
风筝续写篇一:《风筝》续写_350字我们急忙向水磨方向跑去,在水面上... 2019-05-24
军训随笔篇(一):军训随笔_400字弯弯苍穹上挂着一轮明月,月光打入门... 2019-05-23
(1) [中秋感悟]中秋感悟_650字小时候我最盼望过中秋节,那时只为吃... 2019-05-23
第一篇信阳征文:[11月征文]坚持,大家都在为我加油_900字坚持,坚持... 2019-05-21
第一篇麻雀续写刑虐陈深:续写窦娥冤_3000字自从那日窦娥含冤赴刑,... 2019-05-21
篇一:[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_600字从小到大... 2019-05-21
上一篇:天气预报雾霾(共10篇)
下一篇:鲁肃宴请关云长歇后语(共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