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学常识 2018-06-16
描写天的诗句有哪些?
是”天”,天空
刘长卿
[唐]
康乐爱山水,赏心千载同.结茅依翠微,伐木开蒙笼.
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候客石苔上,礼僧云树中.
旷然见沧洲,自远来清风.五马留谷口,双旌薄烟虹.
沉沉众香积,眇眇诸天空.独往应未遂,苍生思谢公.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岑参
[唐]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仑东.
两度皆破胡,朝庭轻战功.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
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
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
四月犹自寒,天山雪蒙蒙.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唐]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唐]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
陆游
[南宋]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
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
不令气象少渟滀,常恨天地无全功.
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太阴杀气横惨淡,元化变态含空蒙.
正如奇材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
安得朱楼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横风
参考资料里还有更多
描写的舂天的诗句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
描写春夏秋冬天的诗句
至少两个
格式:(季节):古诗
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秋: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参考资料:百度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古诗词 关于天气的诗句
形容天气好的诗句 形容天气差的诗句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杜甫《屏迹三首》之一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
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贾至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欧阳修《鸟啼》
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之一
竹外桃花三两技,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袁枚《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十六字令十二组
1. 咏莲四季图
莲,
多少风雨若等闲?
新春到,
只把美名传.
莲,
多少爱心洒人间?
阳光下,
无人可争艳.
莲,
为谁一生送缠绵?
想起你,
夜半犹凭栏.
莲,
为谁流芳到永远?
只有我,
等你一万年.
2. 风
风,
吹动长袖舞长空.
多少年,
吹得两袖清.
风,
吹将温馨入梦中.
千万里,
来去无影踪.
风,
少年吹成白头翁.
人已老,
宠辱皆不惊.
风,
为我吹落天上星.
化春雨,
落地皆无声.
3. 霜
霜,
寒冷带给小村庄,
一夜间,
天地换新妆.
霜,
令人牵挂我故乡.
告诉我:
岁月已沧桑.
霜,
知我苦读在寒窗.
冻结了:
窗前明月光.
霜,
劝我从此莫悲伤.
悲伤时,
伊人在远方.
4. 雨
雨,
声声向我诉心曲.
曲未尽,
随风轻轻舞.
雨,
愁如青丝恨如缕.
抚慰我:
温柔如父母.
雨,
能否知我企盼苦?
降甘霖,
人间尽欢呼?
雨,
点点滴滴似祝福.
为天下,
孕育稻和谷.
5. 雪
雪,
一年一度喜相约.
轻声问:
可曾记得我?
雪,
常使人间变天国.
在天国:
何人不超脱?
雪,
多少恩怨已忘却?
洁如玉,
净化魂与魄.
雪,
千言万语凭谁说?
雪山下,
奔腾血与火.
6.云
云,
日日为谁送温存?
这份情,
令人惜朱唇.
云,
夜夜为谁叩闺门?
门开处,
不见绿罗裙.
云,
梦中与谁做芳邻?
醒来时,
相伴唯星辰.
云,
化作秋雨愁煞人,
秋雨过,
伤心欲断魂.
7.乡村四季图
春,
花香鸟语飘满村.
细听来,
句句是乡音.
夏,
村前村后一幅画.
午饭后,
纳凉大树下.
秋,
有朋来自五大洲.
东海岸,
相约看海鸥.
冬,
佳节已在喜庆中.
大街上,
传来爆竹声.
8. 大雁歌十首
(十咏图)
雁,
可曾梦见你同伴?
深夜中,
遥闻你长叹.
雁,
声似心灵在呼唤.
乍闻时,
肝肠为你断.
雁,
昔日雄姿皆不见.
人烟处,
从此莫留恋.
雁,
奈何带走我思念?
留下了:
柔情千百万.
雁,
今朝又到小客栈.
寻故里,
行人驻足看.
雁,
带给诗人新祝愿.
自在飞,
诗人共企盼.
雁,
比翼依旧成一线.
寒风急,
阵容不曾乱.
雁,
生性高洁最浪漫.
白云间,
惹得嫦娥赞.
雁,
奋飞千年不厌倦.
为苍生,
驱尽苦与难.
雁,
胸怀万里在霄汉.
有了你,
天地更灿烂.
9. 诗词歌赋
诗,
旷世绝宇几人知?
尽情时,
方显我才思.
词,
如痴如醉如着迷.
细读来,
句句都神奇.
歌,
随风飞到柳花泊.
遇知音,
知音从此多.
赋,
东方巨龙狂起舞.
起舞时,
抖落风和雨.
10. 日月星辰
日,
你的世界最美丽.
因为你,
阅尽千古事.
月,
今宵从我窗前过.
悄无声,
凭添了寂寞.
星,
为谁闪烁在夜空?
知何时,
进入我梦中?
辰,
千里万里苦追寻.
叹银河,
隔断有情人.
11. 文房四宝
笔,
多少烽烟从此起?
弹指间,
战火千万里.
墨,
入我笔下成五岳.
五岳高,
雁飞不得过.
纸,
留住梦中的唯一,
人生如,
白驹过短隙.
砚,
岁月消磨成眷恋.
有几人,
灯下读秦汉?
12. 水乡图
江,
奔流不息到远方.
似血脉,
连着我故乡.
河,
源头飞来白天鹅.
问询我,
为谁作《三别》?
湖,
石壁耸立千丈余.
截云雨,
一展我宏图?
海,
奔腾咆哮数万载.
睡梦中,
犹为你喝彩.
形容十里不同天诗句?急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谚语“夏雨隔牛背,乌鸦湿半边”,“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六月雨,隔牛背”
五句关于心怀天下的诗句【描写天的诗句】
有以下五句心怀天下的诗句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1、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句诗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
这句诗出自盛唐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诗的译文为八月秋深,狂风怒号,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诗的意思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这句诗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为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篇记的译文为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岳阳楼记》全篇仅368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作者又善于以简驭繁,巧妙地转换内容和写法。如以“前人之述备矣”一语带过无数叙述,以“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等等,千回百转,层层推进,叙事言情都入化境。而范仲淹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着,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3、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原文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的译文为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示儿》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4、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诗的意思是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句诗出自顾炎武《日知录·正始》,原文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段诗的译文为“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调个王帝,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广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称之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夺利的人去谋划。 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的责任。
《日知录·正始》是明末清初着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该书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着作。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遍布经世、警世内涵。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5、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诗的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这句诗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原文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首诗译文为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首诗表现了林则徐因主张禁烟而受到谪贬伊犁充军的处分,被迫在西安与家人分别时为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以及性情人格而作。表达了作者愿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诗作淳厚雍容、平和大度,颇合大臣之体。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自创关于冬天的诗词
最好是春节后10几天描写每天的诗词
《春》
桃李峥嵘满山红,
朱颜从此不再春,
问君今生谁与共,
寄我柔情对月吟.
《夏》
长瀑卸下千愁绪,
繁花尽惹泪婆娑,
多情不堪长相思,
总让离愁刺心头.
《秋》
黄叶绚烂虽醉人,
零落归根总凄凉,
年华从未警世人,
惊觉之间鬓苍苍.
《冬》
正如人间纷纷雪,
寒彻心头整个冬,
借我忘忧水一杯,
了却心头无限哀.七星瓢虫356946984原创
描写秋天的诗句
有题目、诗句、作者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诗经·郑风·萚兮》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诗经·小雅·四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描写天的诗句】
形容天气冷的诗句
快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描写秋天的诗句和成语
诗句两句以上,成语五个以上.
描写秋天的成语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 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兰飘香、 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叶知秋、一丛金黄、一丛火红、 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雨绵绵、春花秋月、秋风过耳、 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秋色宜人、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风过耳、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 秋高气爽落叶纷飞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
飕飕不觉声,落叶悠悠舞.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一:[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400字]《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_400字尊敬的... 2019-05-24
第一篇三年级看图写话:看图写话_350字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晚上,小... 2019-05-24
一:[国庆节演讲稿500字]国庆演讲稿500字--国庆节朗诵稿_400字国庆... 2019-05-24
(1) [粗心大意的妈妈]粗心的妈妈_300字我有一个粗心的妈妈,她经常... 2019-05-24
风筝续写篇一:《风筝》续写_350字我们急忙向水磨方向跑去,在水面上... 2019-05-24
军训随笔篇(一):军训随笔_400字弯弯苍穹上挂着一轮明月,月光打入门... 2019-05-23
(1) [中秋感悟]中秋感悟_650字小时候我最盼望过中秋节,那时只为吃... 2019-05-23
第一篇信阳征文:[11月征文]坚持,大家都在为我加油_900字坚持,坚持... 2019-05-21
第一篇麻雀续写刑虐陈深:续写窦娥冤_3000字自从那日窦娥含冤赴刑,... 2019-05-21
篇一:[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_600字从小到大... 2019-05-21
上一篇:感恩教师的话(共10篇)
下一篇:公司奖惩制度(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