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学常识 2018-11-07
文章思路结构是什么,有哪些
文章的结构与思路
构成一篇好的文章无非是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一是结构,一是语言.三者不能互相代替,却密不可分,好文章就是这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文章内容是主要的,可他必须靠严密的结构组织和恰当的词句表现出来.
下面重点是谈文章的结构组织,也就是文章材料的安排,文章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一篇文章,无论思想内容多好,无论词句多么优美,必须全篇组织得好.一层一层、一段一段,安排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该详得详,该略的略.前前后后,联系的紧密,照顾的周到.没有前后脱节的地方,没有丢三落四的情形,没有拖泥带水的毛病,人家读了才能得到清晰明确的音像.有些刚参加工作或初学做的同志写出的文章,意思不能说不好,有的并且很好,词句方面有点小毛病的,总还通顺,就是整片组织得不好,不清楚,不严密,结果让人读着吃力.一篇看不来,还不能把他的意思搞明白.这样的文章,往往达不到写作的目的,至少要打很大的折扣.
文章的结构决定于文章的内容.为什么这篇文章分三段,那篇文章分五段,问什么先说这层意思,后说那层意思,这些,都是文章内容决定的.
从写作者的角度说,你怎样明确自己所写的内容,并且根据所写的内容的需要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呢?
这首先是一个思路的问题.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样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来,就是所谓思路.
按照这个思路写成文章,就是所谓文章的结构组织.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思路是否清晰严密,表明他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
所以,要文章的结构好,必须求之于思路.要思路清晰严密,比须善于观察事物,能理解和认识事物.只有从锻炼观察能力和理解、认识的能力入手,才能培养起既活泼又严密的思路;只有培养起这样的思路,写文章才会有好的结构.
写一个单位的工作总结,如果你对这个单位的基本概况、任务和目标、工作过程、成绩与失误都不了解,或搞不清楚,这篇总结将如何写法呢?先写什么后些什么呢?一切都将无法下手.勉强写出些话来,必然前言不搭后语,使读的人也摸不着头脑,还谈什么结构组织?最终也只能是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比方下级银行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你去调查之后把那件事情写出来向领导报告.这该怎么写法?当然只有原原本本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地写出来,用不着什么“倒叙”、“插叙”那些写法.如果把这件事情写成通讯报道,在媒体上发表,写法就有些不同,可能先把结果写出来,然后再回过且也要考虑到怎样安排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使他乐于读下去.如果那这件事作为题材,写成报告文学、短篇小说或是其他文体,写法就会更不一样.虽然谈的是同一个问题,怎样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得出结论,也就是说,文章的结构组织怎样安排,也会有种种不同.
所以要文章的结构好,除了先决地求之于思路的清晰严密之外,还要把写作的对象和目的明确起来.不能为结构而结构.结构是为文章的目的服务的.
思路是关乎文章结构的最根本的东西.思路需要锻炼,也是可以锻炼的.思路一要开阔活跃,二要细致严密.入手处一在观察,二在思考.对于一个人、一件事、一项工作,不能粗枝大叶地了解,要认真地反复地弄到清楚明白,再加上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做到了然于胸中.有了这么一种清晰的印象,等到要写文章时,根据写作目的考虑一下,哪些写进去,哪些不写,哪些要多写一点,那些要少写一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从哪里写起,到哪里转个弯,到哪里结束,心里有了这么个数,一步一步写下去.写完之后反复看一看,读一读,如果有详略不适、连贯不顺畅、联系不周密的地方,好好改一改,这不就是结构组织吗?
锻炼思路除了自己经常注意之外,读好的文章,用心理解它的层次结构,也是锻炼思路的很有效的办法.因为从那里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开展的,这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文章结构有哪些】
文章有几种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格物”“致知”就是指现代学术的基础,即实地的探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实验.然后先儒家对“格物”“致知”意义的曲解和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没;再阐述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再或者简单的总分总,总分,分总...
常用的文章结构特点有哪些?
结构特点很多,常见的有:开篇点题,层次井然,倒叙插叙,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设置悬念,主次详略等.要根据不同文章进行具体分析.
文章的结构有哪些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格物”“致知”就是指现代学术的基础,即实地的探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实验.然后先儒家对“格物”“致知”意义的曲解和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没;再阐述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文章采用什么结构顺序有几种【文章结构有哪些】
总分总
总分
先分后总
时间顺序
方位顺序
空间顺序
……
2.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家庭都有其各自的结构特点 资产配置分析与具体理财建议 每个家庭都有其各自的结构特点,有的在艰苦的创业期、建巢期,有的在养育儿女的成长期,有的在儿女已出嫁的稳定期.相对应的,在每种家庭特点背后,也都有其各自的理...
文章的结构都分哪几种
1.概述式
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事物的概况,给人以总体形象.如《故宫博物院》是这样开头的: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了.
开头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的地理位置、名称、性质和年代.通过概述的介绍,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况.
2.描述式
开头描写事物的特征或状态,让读者有一个直观的总体认识.如《中国石拱桥》开头是这样描述的: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开头描述石拱桥的重要部位“桥洞”的状态特征,然后用神话传说和诗人对石拱桥的描述补充说明这一特征.
3.设问式
开头设问,能激发读者了解知识的欲望和兴趣,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第一段.由描述红花的鲜艳和美丽,自然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让人们随作者的具体解说了解其原因,探寻其知识.
4.定义式
开始对事物下定义,提示事物内涵(本质特征)和外延(包含的范围),让人了解事物的本质.如《统筹方法》开篇是这样定义事物的:“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其广泛.”
小学语文文章都有哪几种结构
有总分总结构 有总分结构 有分总结构 还有什么结构啊?
1.语文的文章结构一共有哪几种?(1)总分总(2)总分(3)分总2.修辞手法一共有哪几种?(1)比喻:是找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有相似点才能构成比喻,另外比喻就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2)对偶:主要针对句子的结构而...
二年级的短文有什么结构
作文的结构
作文的结构要完整.情节则要像波浪,也要像山势.
经营一篇文章的情节,或者安排文章的结构,就像厨师煮饭做菜的时侯,必须注意每一道菜的调味,同时,他也要注意整体的搭配,为食客烹调口味各异的菜肴.
结构就好像你要宴请客人前,预先安排好的菜单;什么菜先上桌、哪一道菜必须在哪一道菜之后、最后的甜品是冷食或热汤,都要策划安排一番.
情节就像每一道吃起来的感觉,如果每一道菜的味道都是以酸辣为主,吃起来难免单调.同样的,一篇文章也要避免以一种口吻,写一种情绪.
1结构
完整的结构使文章条理分明,有清楚的开头、发展和结尾.
如果写的是事件,从发生了什么事、如何发生、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什么人等,都要一样一样交代,最后事情怎么解决、感受如何,也要清楚表明.这才算有头有尾有交代,道理和做人处事一样.
厨师在安排菜肴时也讲究顺序,从开胃菜、汤、主菜,到甜点等,都精心调配,考虑到食客的感觉与要求,一顿晚餐吃起来才算完整.
2味道
一篇文章,离不开喜怒哀乐悲愤怨恨这几种情绪.虽然我们常说:人是复杂的感情动物,而人与人之间又的确产生错综杂乱的情绪,但是,在短短数百字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交代过于独特复细腻的情感.
好的处理方式不会只取其中一种情绪,也不可能贪心地让所有情绪列队出场,而是悲喜交集,或是以德报怨,或者乐极生悲...反正写文章的人决定了故事的情节发展,掌握了角色的生死情仇.
你一定到过海边,见过一波复一波,生生不息的浪潮.作文的情节推展也要像波浪,层层推进,把读者带入阅读的美妙之中,让读者时不时会产生欲知下文的感觉.
3决定
作文的情节像山,有最高峻险恶的顶峰,也有深层见底的峡谷,情节的起伏要安排得像山峦的绵延,高低有致.
厨师煮菜,也喜欢加入不同的元素,综合各种原料的味道,煮出来的菜肴才美味.记得海南鸡饭吗?单单用鸡肉和白米是无法煮出我们熟悉的鸡饭的味道的,厨师必须加入葱、蒜、姜、醋、酱油、胡椒、麻油等调味料,煮熟的鸡饭才会泛着诱惑食欲的香气,在吃鸡饭的同时,我们可能还会沾蒜泥、辣椒酱,以满足各人的不同口感.
在这个部分,决定很重要.
写文章也一样,有了人物、故事题材,我们要决定故事发展的方向,运用不同的情绪赋予人物及事件不同程度的效果.
一篇好文章不会老套;一个好厨师不会一成不变.
一个题材就好象一块肉,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不当,做了错误的决定,成果就大受影响,一块肉可以煮成卤肉、叉烧、酸甜咕噜肉、糖醋肉等各式菜色.
同样的,一个题目如“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也可以处理成快乐、悲伤、痛苦、温馨、遗憾、懊悔、失败等不同的结果.如果快乐是意想不到的、悲伤是措手不及的、遗憾是不经意造成的、失败是骄傲导致的、温馨是努力经营的、懊悔是可以避免的.一切,有了起伏、波动,会显得格外吸引人.
4总结
我们以看电视连续剧的经验来衡量,就知道怎么样的作文才好看.有头没尾巴或者粤语残片式的连续剧,都令人不忍卒睹.多方尝试,勇于创新,不怕吃苦失败,才能成就一位好厨师.
请问:作文结构有哪些?
一、
,是指按照事件发展过程的先后次序进行的叙述.这是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叙事方法,它能起止清晰、层次分明,事件人物交代明白,前因后果变化自然.事件脉络清楚,令读者一目了然.
多以时间先后为序,即按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来写,多件事的叙述中,则先出现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出现后发生的事后写,一切按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为线索.
二、
,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精彩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写,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写,这种方法称为
.
可以造成悬念,使行文
,牵动读者去
,产生阅读的强大吸引力.
三、分叙,又称平叙,就是平行叙述或交叉叙述,指叙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件或多件事,也即
中所常说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分叙可以使纷繁的事表现得头绪清楚、气氛突出,造成文章的多线交错却脉络分明 ,具有立体效果.
四、
,是指因特殊要求,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与中心事件或与主旨相关的内容,结束后再续原来的叙述,
的方法很多,有所谓“追叙”,如对过去事件片断的回忆;有所谓“
”,如对有关人或事作必要的补充、解释;有所谓“逆叙”,如对有关内容进行由今及古、由近而远的
.
要有所创新,就应调用多种
.除以上
外,还可把文章分为时间顺序、
、
和
顺序.但无论使用何种
,其主要目的在于叙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能将所选用的材料
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一:[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400字]《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_400字尊敬的... 2019-05-24
第一篇三年级看图写话:看图写话_350字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晚上,小... 2019-05-24
一:[国庆节演讲稿500字]国庆演讲稿500字--国庆节朗诵稿_400字国庆... 2019-05-24
(1) [粗心大意的妈妈]粗心的妈妈_300字我有一个粗心的妈妈,她经常... 2019-05-24
风筝续写篇一:《风筝》续写_350字我们急忙向水磨方向跑去,在水面上... 2019-05-24
军训随笔篇(一):军训随笔_400字弯弯苍穹上挂着一轮明月,月光打入门... 2019-05-23
(1) [中秋感悟]中秋感悟_650字小时候我最盼望过中秋节,那时只为吃... 2019-05-23
第一篇信阳征文:[11月征文]坚持,大家都在为我加油_900字坚持,坚持... 2019-05-21
第一篇麻雀续写刑虐陈深:续写窦娥冤_3000字自从那日窦娥含冤赴刑,... 2019-05-21
篇一:[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母爱_600字从小到大... 2019-05-21
上一篇:丰都鬼城改造前吓人(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