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数学 2016-03-26
导语: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一、学生学情简析
本期我班有47名学生,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简析。
这册教材包括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内容。
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单元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它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连乘和连除应用题集中在一起教学,加强彼此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并能进行相互检验。在这一单元增加简单的统计内容,这也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学生及早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可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在前面所学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以及四则运算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以及应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量的计量: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各种计量单位的基础上,对各种常用的计量单位的系统整理和总结。这部分教材先讲计量的产生,接下来讲常用的计量单位,最后才是名数的改写。总之,本单元新知识不多,教学时应以复习、整理为主。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常用的长度、面积、重量、和时间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面积单位和进率及名数的改写。
教学关键:重视计量单位的直观表示,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明确的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六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
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小数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再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由于小数加减法有密切联系,计算法则基本相同,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便于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这单元同整数计算一样,注意教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简单算法。
教学关键: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着重说明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才能相加减的道理。
6、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先讲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随后出现垂直和平行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初步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接着学习平行四边形,理解它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最后学习梯形特征,以及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直线、线段、射线以及平行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区别直线、线段和射线,垂线与平行线概念。
教学关键: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画图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辨证观点的教育。
四、本学期教学措施
1、 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 多创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 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 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五、教学进度(附后)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1课时
2、认识图形 9课时
3、小数乘法 10课时
4、观察物体 4课时
5、小数除法 12课时
6、游戏公平 2课时
7、认识方程 10课时
8、总复习 5课时
期末考试将至,同学们马上将会迎来这学期最重要的考试。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一份2017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一、轻松填一填。
1、小明今年9岁,m年后小明( )岁。
2、 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为a,与a相邻的自然数分别是( )、( )
3、光每秒传播299792千米,约是( )万千米(保留一位小数);把648500000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4、 2.5千克=( )克 0.75平方米=( )平方分米
6千米30米=( )千米 8.04吨=( )吨( )千克
5、把25缩小为原来的( ) 是0.025,把7.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
6、一个数是有2个十、9个百分之一和5个十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
把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是( )。
7、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厘米,一条边的长是6厘米,则其它两边的长可能是( 、 )或( 、 )。
8、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分别是35°、72°,第三个角是( ),按角来分它属于( )三角形;
9、在 填上“>”、“<”或“=”。
4吨50千克 4.5吨 25×100 -1 25×99
二、仔细推敲,明辨是非。(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小强画了一个三个角分别是50°、70°、50°的等腰三角形。( )
2、 1是0.001的1000倍 ( )
3、 0.020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4、 在一组数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要小。 ( )
5、125×4×25×8=(125×8)+ (25×4) ( )
6、当a=2时,a²和2a大小相等。 ( )
7、4的11000 是0.0004。 ( )
三、我来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实验小学三年级4个班参加植树活动,第一天植树18棵,第2天植树20棵,第3天植树22棵。下面( )算式是求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A(18+20+22)÷3 B(18+20+22)÷4 C(18+20+22)÷7
2、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0厘米、50厘米,下列选项中能作为第三条边的是( )
A、80厘米 B、90厘米 C、110厘米
3、和8分米相等的有( )。
A 0.8米 B 0.08米 C 800厘米 D 0.80厘米
4、3×8×4×5=(3×4)×(8×5)运用了 ( )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5、101×125= (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6、下列各数中比6.07大的数有( ).
A 7.06 B 6.007 C 6.070 D 6、0
7、 如果把3.65的小数点去掉,这个小数就会( )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C 扩大到它的1000倍
8、长方形的周长C厘米,长是α厘米,宽是( )厘米
A、C-2α B、(C-α)÷2 C、C÷2-α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1、直接写出得数
1.4×100= 2.80÷10= 2.4÷100= 0.33×1000=
0.025×100= 90÷6= 90÷100= 0.32+1.98=
14.3+5.7= 24×5= 24-19+24+19= 9×99+9=
2、用竖式计算(前面带星号的要验算)
7.02-4.36 14.53 + 5.67 ★ 6.47+0.58
3、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01×39 4×60×50×8 35×8+35×6-4×35
89.6-5.22-4.78 3.25-(0.86+0.25) 1.31+4.6+0.69+3.4
五、解决问题
1、一根电线,用去32.87米,比剩下的多8.99米,这根电线长多少米?
2、解放军某连队进行野营拉练,第一次行了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军14千米;第二次用了同样的时间,共行了30千米。这个连队两次拉练平均每小时行军多少千米?
3、三位同学参加口算比赛,张化5分钟做了325道题,李明3分钟做了186题,王红3分钟做了213题,平均每分钟谁做的多?请给他们排出名次。
4、下面是某小学教师的年龄记录。
37 23 26 23 32 24 28 34 23 41
26 27 20 34 27 22 42 24 50 48
34 40 46 37 25 38 37
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岁数 20-29 30-39 40-50
人数
你发现教师年龄在( )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更多四年级下数学期末相关试题推荐:
1.2017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2.北师大版2017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3.2017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4.2017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5.2017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新课标】
6.2017最新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7.2017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8.2017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9.北师大版2017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题
10.2017年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卷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算式中,运用乘法交换律使运算简便的是( )。
A、64×101 B、125×66×8 C、352×5×2
2. 一辆汽车一次运大米6吨,增加同样的汽车4辆,运90吨大米要运( )次。
A、3 B、4 C、15
3. 小方3分钟跳绳453下,小明2分钟跳286下,( )的速度快。
A、小方 B、小明 C、无法确法
4. 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 ( )
A、99+1×23=100×23 B、201×50=200×50+1 C、75+34+66=75+100
5. 大于0.2而小于0.5的小数有( )。
A、1个 B、2个 C、无数个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85乘23与77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85×23+77( )
2.24×5×75×5=(24+75)×5( )
3.25×4÷25×4=100÷100=l( )
4.56×17+43×17十17的简便算法是(56+43+l)×17( )
5.35×99=35×100+35=3535。(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 )。
2. 30与23的和乘46,积是( ),列式为( )。
3. 一个数同0相乘,积是( ),一个数加上( ),还得原数。
4. 根据运算定律在( )填数。
125×(8× )=(125× )×13
四、计算题。(30分)
1. 直接写得数。(12分)
84÷21= 300-50÷5= 760-10×50= 45÷(3×5)=
0÷35= 200÷5÷4= 35-5×6= 58×0+987=
2. 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18分)
(1)58×72+28×58
(2)3000÷125÷8
(3)486-137-63
(4)432÷54+17×54
(5)99×78+78
(6)125×24
五、画一画。(9分)
请在平面图上确定以下地方的位置。
1. 食堂在操场东偏北30°方向上约150米处。
2. 大门在操场西偏北45°方向上约200米处。
3. 从操场向南走100米,再向东走200米是沙坑。
六、解决问题。(共35分)
1. 妈妈带600元钱去商场,买了一件羊毛衫用去248元,又买了一个皮包用去252元,应找回多少元?(5分)
2. 学校买来篮球和排球各23个,篮球每个76元,排球每个24元,学校共花多少元?(6分)
3. 小明家距离学校768米,小军每天上学要走1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去离家1536米的李红家,要走多少分钟?(6分)
4. 四(1)班同学在社区清理白色垃圾,男生捡到36个饮料瓶,女生捡到的饮料瓶比男生的两倍还多6个,四(1)班同学一共捡到多少个饮料瓶?(6分)
5. 水果店进来36箱香蕉,每箱香蕉重25千克,每千克卖4元,全部卖完可卖多少钱?(6分)
6. 每袋大米重50千克,每车能装160袋,32吨大米需要几车才能一次运完? (6分)
七、附加题。(共10分)
小明今年12岁,爸爸40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女儿5倍的时候,父女两人年龄的和是多少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分)
1. B;2. A;3. A;4. C;5. C
二、判断题(5分)
1. ×;2. ×;3. ×;4. ×;5. ×
三、填空题(16分)
1. 略
2. 2438;(30+23)× 46=2438
3. 0;0;
4. 13;8
四、计算题(30分)
1.(8分)4;0;260;3;290;10;5;987。
2. 5800;3;286;926;7800;3000;
五、(9分)略;
六、解决问题。(35分)
1. 应找回100元;
2. 学校共花2300元;
3. 要走24分钟;
4. 四(1)班同学一共捡到114个饮料瓶;
5. 全部卖完可卖3600元钱;
6. 32吨大米需要4车才能一次运完。
七、附加题:(10分)
父女两人年龄的和是42岁。
更多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分享:
1.2017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汇总
2.2017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3.2017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4.2017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题
5.2017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过关测试卷
6.2017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7.2017年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8.2017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提升题
9.2017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检测题
10.北师大版2016-2017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读你作文篇一:读你_600字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有的人几页薄纸... 2019-05-10
第一篇我又想起了那句话作文:我又想起了那句话_600字“遇到困难,摔... 2019-05-10
苏步青的故事篇(1):《百位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读后感_750字读完《... 2019-05-07
作文写人篇(1):写人的作文_800字刚开学,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遍了... 2019-05-07
(1) [崔事班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我们班上_600字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 2019-05-03
篇一:[写关于老师的作文]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我的老师_900字“老师... 2019-05-03
的作文一:写人的作文_800字刚开学,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遍了我们班... 2019-04-23
篇一:[快乐来自于坚持600字]快乐,来自于坚持_550字幼鸟张开翅膀在... 2019-04-14
赞美老师的作文篇一: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我的老师_900字“老师”是... 2019-04-13
篇一:[外国名人故事]名人故事:外国数学名人故事诺伊曼(1903-1957... 201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