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知识 > 数学 > 正文

七年级上册数学(共10篇)

来源:数学   2018-02-11

篇一:七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一、有理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整数、负整数、0统称为整数.
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周三要素.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仍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4、两个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
数,都得0.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0的任何次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10n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这个数的整数位数减1.
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
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
二、整式
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单项式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三、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未知数的式子都是
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左边(右边)移到右边(左边),这种
变形叫做移项.
卖价=进价+利润
利润=卖价-进价
利润率=利润÷进价×100%
卖价=进价×(1+利润率)
利润=进价×利润率
四、图形
直线
(1)概念: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的一条笔直的线.如代数中的数轴,就是一条直线(它只规定了原点、方向和长度单位).
(2)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也可以简单地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特点:①直线没有长短,向两方无限延伸;②直线没有粗细;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④两条直线相交有唯一一个交点.
射线
(1)概念: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2)特点:只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无法度量.
线段
(1)概念: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2)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特点: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任何一方延伸,可以度量,可以较长短.
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角的概念: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
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角度制及换算:
(1)角度制的概念: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2)角度制的换算:
1°=60′  1′=60″  1周角=360°  1平角=180°  1直角=90°
(3)换算方法:
把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余角和补角:
(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是另
一个角的余角;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余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
等角的性质:同角的补角相等.

篇二:七年级上册数学

7年级数学书上册++74页+++11题++12题+怎么做?

是什么出版社的,你最好将题抄出来,才行

篇三:七年级上册数学

七年级上册书(数学)主要有什么内容

封面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篇四:七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的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

8、依题意,在△DAC中∠DAC=180°-∠C-∠ADC=180°-70°-90°=20°∠BAC=180°-∠BAC-∠C=180°-50°-70°=60° AE为∠BAC平分线∴∠EAC=

篇五:七年级上册数学

七年级上册数学笔记

【七年级上册数学】

数学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正数和负数 1.像3,2,1.8%这样大于0的数叫正数.像-3 -2 -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根据需要 有时在正数前面加上“+” 正号.2.数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 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3.中国古代用算筹 表示数的工具 进行计算 红色算筹表示正数 黑色算筹表示负数.4.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二 有理数 1.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 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3.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4.分数可以看成两个整数的比的数.例如 分数2∕3是2与3的比 整数5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5∕1.三 数轴 1.一般地 在数学中 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 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一下要求 1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 这个点叫做原点 2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 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直线上从原点向右 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 依次表示1 2,3 从原点向左 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 -2 -3 分数或小数也可以用数轴的点表示,例如从原点向右6.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小数6.5,从原点向左3∕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分数-3∕2.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一个单位长度.四 相反数 1.一般地 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和a,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 · · · · · 2.像2和-2,5和-5这样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这就是说 2的相反数是-2 -2的相反数2 5的相反数是-5 -5的相反数是5.3.一般地 a和-a互为相反数.特别地 0的相反数仍是0.4.容易看出 在正数前面添上“―”号 就得到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 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例如 — +5 =―5 ——5 =+5 —0=0.五 绝对值 1.一般地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这里的数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0 2.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1)当a是正数时,[q]=a;(a>0)

篇六:七年级上册数学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加法运算

-5+7+(-8)=
9+5-2=
(-6)-8+4-7=
3+(+8)-(-3)=
4+5-(-1)=
(-8)-6+5=

篇七:七年级上册数学

七年级上册数学内容
七年级教什么啊~~
急求
【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
第三章:实数
第四章:代数式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数据与图表
第七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篇八:七年级上册数学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应遵循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谁在前面先算谁.对于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和小数先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同号相加,分数则是找分母相同或者容易通分的相加.最后再计算结果.

篇九:七年级上册数学

七年级数学上册学什么内容的【七年级上册数学】

咱不知道你是哪个版本的 就来回答了
人教版
封面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 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 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 “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 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 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篇十:七年级上册数学

7年级上册数学加减计算题40道,

【1】12-(-18)+(-7)-15
=12+18-7-15
=30-22
=8
【2】[-|98|+76+(-87)]*23[56+(-75)-(7)]-(8+4+3)
【3】5+21*8/2-6-59
【4】68/21-8-11*8+61
【5】-2/9-7/9-56
【6】4.6-(-3/4+1.6-4-3/4)
【7】1/2+3+5/6-7/12
【8】[2/3-4-1/4*(-0.4)]/1/3+2
【9】22+(-4)+(-2)+4*3
【10】-2*8-8*1/2+8/1/8
【11】(2/3+1/2)/(-1/12)*(-12)
【12】(-28)/(-6+4)+(-1)
【13】2/(-2)+0/7-(-8)*(-2)
【14】(1/4-5/6+1/3+2/3)/1/2
【15】18-6/(-3)*(-2)
【16】(5+3/8*8/30/(-2)-3
【17】(-84)/2*(-3)/(-6)
【18】1/2*(-4/15)/2/3
【19】-3x+2y-5x-7y
【20】-28+(-30)-28+30+【(50+)-20】
=(-28)+(-30)-28+30+30
=-58-28+30+30
=-86+60
=-26
【21】-57+29-[(-1999)+2999-(-1230)]
=-57+29-[1000+1230]
=-57+29-2230
=-28-2230
=-2258
【22】39+[-23]+0+[-16]= 0
【23】[-18]+29+[-52]+60= 19
【24】[-3]+[-2]+[-1]+0+1+2= -3
【25】[-301]+125+301+[-75]= 50
【26】[-1]+[-1/2]+3/4+[-1/4]= -1
【27】[-7/2]+5/6+[-0.5]+4/5+19/6= 1.25
【28】[-26.54]+[-6.14]+18.54+6.14= -8
【29】1.125+[-17/5]+[-1/8]+[-0.6]= -3
【30】-23÷1 ×(-1 )2÷(1 )2;
【31】-14-(2-0.5)× ×[( )2-( )3];
【32】-1 ×[1-3×(- )2]-( )2×(-2)3÷(- )3
【33】(0.12+0.32) ÷ [-22+(-3)2-3 × ];
【34】-6.24×32+31.2×(-2)3+(-0.51) ×624.
【35】3/7 × 49/9 - 4/3
【36】8/9 × 15/36 + 1/27
【37】12× 5/6 – 2/9 ×3
【38】8× 5/4 + 1/4
【39】6÷ 3/8 – 3/8 ÷6
【40】4/7 × 5/9 + 3/7 × 5/9

推荐访问:黄山松鼠跳天都 黄山松鼠跳天都
最新文章
  • 读你作文9篇

    读你作文篇一:读你_600字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有的人几页薄纸... 2019-05-10

  • 我又想起了那句话作文10篇

    第一篇我又想起了那句话作文:我又想起了那句话_600字“遇到困难,摔... 2019-05-10

  • 苏步青的故事8篇

    苏步青的故事篇(1):《百位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读后感_750字读完《... 2019-05-07

  • 作文写人3篇

    作文写人篇(1):写人的作文_800字刚开学,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遍了... 2019-05-07

  • 崔事班的故事9篇

    (1) [崔事班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我们班上_600字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 2019-05-03

  • 写关于老师的作文5篇

    篇一:[写关于老师的作文]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我的老师_900字“老师... 2019-05-03

  • 的作文5篇

    的作文一:写人的作文_800字刚开学,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传遍了我们班... 2019-04-23

  • 快乐来自于坚持600字7篇

    篇一:[快乐来自于坚持600字]快乐,来自于坚持_550字幼鸟张开翅膀在... 2019-04-14

  • 赞美老师的作文9篇

    赞美老师的作文篇一:关于赞美老师的作文:我的老师_900字“老师”是... 2019-04-13

  • 外国名人故事9篇

    篇一:[外国名人故事]名人故事:外国数学名人故事诺伊曼(1903-1957... 2019-04-13

上一篇: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初中(共10篇)

下一篇:礼物的故事(共8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