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语文 2018-03-07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语文园地四中的我的发现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老师要我们找出和那四句差不多的句子,都是把人比作动物的句子,急!
(像蝙蝠一样盲目)
(像熊一样饥饿)
(像河狸一样忙碌)
(像蜜蜂一样忙碌)
(像鸟一样动听)
(像公牛一样愤怒)
(像变色龙一样多变)
(像鹰一样秃顶)
(像狐狸一样狡猾)
(像长颈鹿一样高)
(像鹅一样愚蠢)
(像野兔一样快)
(像小猫一样喜欢嬉戏)
(像小羊一样温和)
(像狮子一样勇敢)
(像骡子一样顽固)
像猫头鹰一样聪明)
(像兔子一样快)
(像蜗牛一样缓慢)
(像乌龟一样缓慢)
(像狼一样饥饿)
四年级上的语文本书第一课 《观潮》的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到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上了小学1~4年级的语文课本? 急啊,快点!
《我们家的猫》小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6课
《母鸡》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课
《猫》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5课
《草原》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课
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书里,有什么关于科技力量的名人名言?
在语文园地八 科技的力量 (名人名言)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物理学家—— 牛顿)
在新的科学宫殿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地球化学的奠基人——阿•费尔斯曼)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中国科技大学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的虎门销烟怎么预习
自行研读课文,发现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等老师上课解惑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课《观潮》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3课《鸟的天堂》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4课《火烧云》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5课《古诗两首》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6课《爬山虎的脚》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7课《蟋蟀的住宅》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9课《巨人的花园》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10课《幸福是什么》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11课《去年的树》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12课《小木偶的故事》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13课《白鹅》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14课《白公鹅》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15课《猫》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16课《母鸡》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17课《长城》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18课《颐和园》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19课《秦兵马俑》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0课《古诗两首》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1课《搭石》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3课《卡罗纳》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17
长城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四年级上册的语文书】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能上公开课的课文有哪些【四年级上册的语文书】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教案《观潮》
1 、观潮 学习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 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着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让黑板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①读准多音字: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ǒu)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2.理清文脉.(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板书)观潮 潮来时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
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 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四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的第7课尊严的课文
快
先申明:是四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中的第7课尊严的课文
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都会这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意.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过了两年,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杰克逊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二十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四年级语文书上的诗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2018-08-11
上一篇:春节专题(共7篇)
下一篇:语文卷四年级下册(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