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知识 > 古诗 > 正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共10篇)

来源:古诗   2018-04-15

篇一:黄鹤楼送孟浩然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意思: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感谢你参看我的答案!即使你不采纳.

篇二:黄鹤楼送孟浩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的意思?

百度百科上有周密的资料,不知你要问的是什么...

篇三:黄鹤楼送孟浩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的诗意

【黄鹤楼送孟浩然】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李白初居安陆时所作.出川未久,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的李白,这时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在送孟浩然东下扬州时,李白挥笔写下了这首传涌千古的杰作.
  形势动、意境阔大是此诗最突出的特点.黄鹤楼在江夏,与广陵(今江苏扬州)相距数百里,诗人举重若轻,将楚地吴天尽收于短短的四句诗中.首句说友人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开始东行,次句描写阳春三月,友人一路江行的旖旎风光.后两句写隐没于碧空尽头的孤帆和与天相接的江流,则象一条无形的纤绳,缩短了黄鹤楼与扬州在读者心中的距离,使诗作描绘和包容了广阔无垠的空间.此诗每句分别各用一个动词:“辞”、“下”、“尽”、“流”,从不同角度(行者与相送者)表现了时间上的顺承关系,给人以流动之感,加上动词自身给诗句带来的动势,使全诗雄浑壮阔,.呈现出一种幽深高远的意境.
  这首送别诗之所以能写得如此雄浑壮阔,幽深高远,除诗人的才赋外,还有其客观上的原因.唐代黄鹤楼处于武昌西黄鹤矶上(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踞山临江,得形势之要,登楼八面来风,凭栏可极目千里,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登临送客,足可壮人襟怀,此其一.李白的江南之游结束未久,“烟花三月下扬州”,或许即有他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这时友人继之而下吴越、之广陵,自然会在唤起他关于广陵的种种记忆,因吴越江山在胸.使诗人的诗才横贯吴楚,所以能、表现出气象万千的景象,此其二.李白二十岁后遍游蜀中名山,二十五岁又“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几遍中国东南,江汉平原的辽远壮阔,江南山水的纤巧秀丽与巴山蜀水的峻峭清雄形成鲜明的对照.看惯蜀中山水的李白,自然会对雄浑广阔的自然景色有其敏锐的感受和准确的把握,此其三.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风华正茂,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因此才能把这首诗写得神采飞扬.同在江夏、同是送别,他晚年所写的一首《江夏别宋之悌》便显得异常凄婉.这首诗写道: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历尽坎坷的李白,再也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神采,送别诗也一改旧时风貌,可见心境与诗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其四.
  情意深挚,是这首送别诗的第二个特点.宋方回论李白诗曾说:“最于赠答篇,肺腑见情愫”(《杂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情惊主要表现在后两句.这里诗人从自己一方落笔,表现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有本作“孤帆远影碧山尽”,或“孤帆远映碧山尽”.但从抒发感情的角度说,还是通行本的文字最为贴切.可以想见:李白目送友人的一片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然而李白仍向友人消逝的方向眺望着,在那天水相接处,只有江水在不断地东流.诗人似乎渴望东流的江水也载着他的深情,伴随着友人而去.“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妙处,在于拉开了诗人与孤帆的距离,在诗人的极目远眺中,充分表现出诗人的惜别之情.而“孤帆远影碧山尽”,以山做参照物,诗人与孤帆的距离便受到限定.若把“远影”改作“远映”,更将船行的情景坐实,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和心理感受.李白在另一首题为《送别》的诗中曾写过这样类似的诗句:“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虽诗语较“孤帆”两句更为质朴,情绪也较低沉,但以此为注脚,正可体会李白的思维方式与抒情方式,玩味到“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底韵.
  李白这首送别诗的意境,常为后代其他艺术形式尤其是电影艺术所借鉴,许多江边送别的场面,都设计了征帆愈行愈远,相送者愈登愈高,最后登上山顶的送行人空对江流的镜头.由此亦可见这首诗艺术生命力之强盛.明方孝孺《吊李白诗》云:“诗成不管鬼神泣,笔下自有烟云飞.”以此来括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的神韵,也是很合适的.

篇四:黄鹤楼送孟浩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主要写什么

烟花三月,我与孟兄骑马来到我们常去的黄鹤楼.今天是孟兄要西下扬州的日子,我早已备好美酒和下酒菜为孟兄饯行.我与孟兄登上黄鹤楼,坐在一处靠窗的桌旁,喝着美酒,吃着下酒菜.这时,微风习习,吹动我和孟兄的衣衫,我和孟兄放下酒杯,来到窗前,眺望窗外烟花似海的花海,江面波光粼粼,蓝天上一群群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这样如画的景色中,我与孟兄诗兴大发,饮酒作对,作出一首又一首的好诗.高兴之下,我们开始畅谈起自己的心事、抱负与理想.谈了很久,时间不早了,孟兄就要走了.我与孟兄只能喝最后一杯酒了,我站起来,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拿着酒杯,慢慢地为孟兄兄斟满酒,也为自己倒了一杯,我和孟兄一起拿起酒杯,孟兄说:“哎!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来!让我俩干了这一杯.”说完,我俩一饮而尽.这时,孟兄背起行囊,说:“贤弟,我要走了.”“让我再送你一程吧!”我说.说完,我们携手走在林阴小道里,路上的景色可真美,好一片春色盎然的景色.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野花,路边的树正发着绿色的新芽.风阵阵吹来,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只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在我们后面追逐,用它那婉转的歌声歌唱着,好像在为孟兄唱一首离别之歌,在这样生机勃勃的景色中,我们却没有什么心情去欣赏.我们俩一路上默默无语.来到了江边,船早已经来了,孟兄刚想上船,我一把拉住孟兄,说:“这一别,不知何日重逢.祝你一路顺风,平平安安.”孟兄感激地说“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孟兄踏上了船,站在船头,我俩四目相对,他握住我的手,说:“再见了!”船夫划起了桨,船慢慢地向前划去.孟兄站在船头,一直对我挥手,我也挥起手,默默地为孟兄祝福.船走远了,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天边,只能见到船的影子.近处,只见波浪一层拍打着一层,向岸边冲来.水中倒映着鱼儿的影子;远处,江面波光闪动,江水滚滚向前.我一直呆呆地站在江边,迟迟没有离去.看着看着,我吟出一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

篇五:黄鹤楼送孟浩然

作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续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
相见时难,别亦难.
龟蛇二山俯瞰着碧波荡漾、源远流长的长江,文人骚客留连往返的黄鹤楼,依然富丽堂皇、古色古香,但在那雕梁画栋之上,龙飞凤舞之中,也似乎隐隐含有离别的愁思.今天,这阳春三月,柳如烟,花似锦的繁荣景象是那样得美好,可是,朋友,你就要离我而去,孤独地漂向那遥远的扬州.在那繁花似锦的扬州,你是否还记得我这个朝夕相处的朋友,记得这烟波浩淼的江水?你是否还会记得这江边的古楼,记得我们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时的情景?
眺望飘然远去的孤舟,此时我的心情是那样的惆怅.一望无垠的江面上,那与故人一同远去的白帆,显得孤孤单单.这三月的春风、碧蓝的天空,把我带到无边的遐想之中,把朋友吹向遥远的天际,消失在这万里晴空.只留下缓缓东流的长江水,只留下依然如故的黄鹤楼,只留下我们彼此的牵挂与思念.
啊!朋友,此时的我即使有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对你的思念,一时诗兴又起,便写下了这首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凡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朋友,希望我们来日再相会,明日再重逢.只要长江水不绝,我们彼此之间的情谊永不断!希望能帮你解决

篇六:黄鹤楼送孟浩然

作文 改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

[作文 改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阳春三月,繁花似锦,灿烂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武汉,兰花还没有盛开,晨风中已经飘来了丝丝的香气,空气格外清新,作文 改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老孟,你真的要走啊?李白说道,孟浩然说:我等你办完事再去扬州,葡萄都晒成葡萄干了.李白笑道:哈哈,晒成了葡萄干,也好下酒啊!孟浩然上了船,对李白说:我在扬州等你.李白回应:好,等我办完事马上来找你,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 改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船慢慢开始划动,孟浩然又说道:你办完事可别忘了来扬州找我啊!李白说:放心,我不会忘的.等我到了扬州,我们痛快的喝上几杯.孟浩然说:好.船越行越远,孟浩然似乎要说什么,却已经听不见了,李白无法把孟浩然送到扬州去,所以他只能目送了.孟浩然的小船应经不见踪影了,可李白还愣愣的站在那,一声鸟鸣,他才回过神.挥笔写道:
德惠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刘思霖

篇七:黄鹤楼送孟浩然

李白为什么要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5]

篇八:黄鹤楼送孟浩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主要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李白十分敬爱孟浩然,此番送别,情自依依.然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篇九:黄鹤楼送孟浩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送给孟浩然的诗诗中表达( )。诗中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送给孟浩然的诗诗中表达( )。诗中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是( ),( )

【黄鹤楼送孟浩然】

李白。对好友的不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篇十:黄鹤楼送孟浩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哪个诗句最能体现诗人送别之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应该是这个吧!你有答案也告诉我

推荐访问:小白兔作文500 小白兔作文500
最新文章
  • 童年趣事50字10篇

    童年趣事50字篇1:童年趣事诗歌——捉迷藏_50字蒙上了双眼一双手在捉... 2019-05-10

  • 关于母亲节的诗

    关于母亲节的诗篇1:2018关于母亲的古诗_200字《游子吟》【唐】孟郊... 2019-04-07

  • 关于母亲的古诗

    一:[关于母亲的古诗]2018关于母亲的古诗_200字《游子吟》【唐】孟... 2019-04-07

  • 竹外桃花三两枝

    竹外桃花三两枝一: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惠崇《春江晓景 》惠崇... 2019-04-07

  • 关于读书的古诗

    (1) [关于读书的古诗]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155句 (2) [关于读书的... 2019-04-06

  • 关于秋天的古诗

    (1) [关于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古诗(2) [关于秋天的古诗]关于秋... 2019-03-20

  • 小学古诗

    第一篇小学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61-70)61、春日 (宋)朱熹(... 2019-03-20

  •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篇一:中考“古诗词赏析”错解例析天津三中王凤霞寒假期间... 2019-03-19

  • 冬夜读书示子聿

    冬夜读书示子聿篇一:古诗的故事——冬夜读书示子聿_500字在冬日寒冷... 2019-03-18

  • 清明

    清明篇1: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 2019-03-18

上一篇:感恩的古诗(共10篇)

下一篇:赞美教师的古诗(共6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