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知识 > 手抄报 > 正文

尊师重教的手抄报(共10篇)

来源:手抄报   2018-08-13

篇一: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谁能给我起一个关于尊师重教的手抄报名
2011.8.16 14:30前回答

尊师重教 ,桃李天下

篇二: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和美之礼尊师守纪创文明为主题的四年级手抄报【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1985年,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
九月金秋,老师是这个季节的主题,空气中弥漫着感念师恩的情绪.尊师重教是永远的美德.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所有的教师都应该享受崇敬与祝福.
又是9月,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而来.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我们从顽皮稚童到青涩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都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
他们虽然生活清苦,却情系祖国未来,心联学子之心;
虽是一烛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我们更应努力学习,尊师守纪……

篇三: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创造文明城手抄报里面的词语

【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1 )热爱祖国,建设三明. (2)改革开放,锐意进取.(3)廉洁奉公,诚实守信. (4)遵纪守法,见义勇为.(5)尊师重教,崇尚科学. (6)文明礼貌,助人为乐.(7)家庭和睦,勤劳俭朴. (8)美化环境,讲究卫生.(9)计划生育,优生优育. (10)移风易俗,树立新风.
1、人人参与创建,共建美好家园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马鞍山3、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4、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全力实现率先发展目标5、一心一意谋发展,建设中西部经济强市6、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园林城市7、争先争上,勇于进取,全面提高太原文明程度8、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法治社会、和谐马鞍山9、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10、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11、全面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12、自觉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时代风尚13、执政为民,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14、遵纪守法,努力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15、共铸诚信,努力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16、崇德扬善,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17、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18、面向未来,努力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19、依法治市,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人人共为,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21、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大力优化“六个环境”22、创建文明城市,造福人民群众23、深化创建活动,满足群众需求24、乘唐风励精图治创伟业,展晋韵崇尚科学求发展25、一言一行塑形象,一举一动见文明26、优化发展环境,建设诚信马鞍山27、立足实现群众根本利益,引深创建文明城市活动28、优化“六个环境”,构建和谐马鞍山.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篇四: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尊师重教
快!

现在的社会体制就是这样的,口头上喊的是素质教育,但还用应试教育还衡量,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如果你是正式教师就还得面对现实,努力打拼争取自己做主.实在不想作业要想好将来怎么做,你可以先在上班的同时到私立学校去应聘或者自己办个补习班,看看前景如何,其实真的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尊师重教的名言和古诗名句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篇五: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关于尊师重教的诗句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篇六: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尊师”为什么总是与“重教”联系在一起呢?

尊师重教:尊重师长,重视教育事业
这个词表示了社会与教师及其工作之间关系,而“尊重师长”与“重视教育事业”是息息相关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两者总是联系在一起,并逐渐演化成一个词.

篇七: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尊师重教的成语
多一些.

悔人不倦 废寝忘食 埋头苦干 兢兢业业 尽心尽力
一丝不苟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 德才兼备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循循善诱 潜移默化 和蔼可亲
无微不至 勤勤恳恳 良师益友 桃李芬芳 教导有方
辛勤劳碌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桃李天下、师恩似海、
诲人不倦,良师益友

【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篇八: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尊师重教的格言.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4、 尊重教师就是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就是重视人才.
5、 强国兴邦千秋业;尊师重教育英才.
6、最有效益的投资是兴办学校,最有意义的工作是教书育人.
7、聚精会神搞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
8、讲台能载千秋伟业,烛光能照万里河山.
9、千秋基业,教育为本;教育振兴,国富民强.
12、

篇九: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给我一篇关于尊师重教的心得

尊师重教亘古不变 知识为人类开辟了认识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师则带领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教师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讲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浇灌,平凡而艰辛,却蕴含着伟大,创造着神奇.人的...

篇十:尊师重教的手抄报

尊师重教方面的作文

尊师重教亘古不变
知识为人类开辟了认识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师则带领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教师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讲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浇灌,平凡而艰辛,却蕴含着伟大,创造着神奇.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凡见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回顾从古到今先哲贤圣对尊师重教的精辟论述,应对我们有深刻启示.
《礼记·学记》中指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意为: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三者的关系互为前提.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会重视学习,尊敬老师.如此良性循环,古人对其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吕氏春秋·劝学》中讲道:“疾学在于尊师.”戊戌四君子谭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也曾告诫世人:“为学莫贵于尊师.”《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深刻地阐明了国家兴衰与重视知识、尊敬教师的关系.
《礼记·学记》中还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意为:在所有做学问的道理中,尊敬老师可谓难事.尊敬老师是学生的本分,然而尊师难以持之以恒.初学尊师并不难,但是学生逐渐学有所成,甚至超过老师时,尊师就很勉强了.这也是有些人终不能成大气候的根本原因.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尊敬老师.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学风,有力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鲍日新
尊重教师重在行动
尊重教师的劳动.教师的辛勤劳动体现在教学上,学生虚心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每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尊重教师的人格.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学生应从心里敬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学生和老师谈话时,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学生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同老师谈话,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双目凝视老师,有不同看法时,可及时向老师请教、探讨.要虚心接受老师批评,不可当场顶撞老师.
礼仪行事.见到老师应问好、行少先队礼或鞠躬行礼;上下课要起立迎送;进老师办公室时要轻轻敲门或喊报告,然后开门进去,行礼后说明来意;在老师办公室、寝室不能乱翻动老师的物品;休息时间最好不打扰老师;到办公室或老师家不宜逗留过久,办完事应尽快离开等等.
程门立雪
尊师重教是我国传统的礼仪美德.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尊师的动人故事.北宋时,河南洛阳的程颢、程颐俩兄弟既是着名的理学家,又是着名的教育家.他们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长期在洛阳讲学传道,开创了宋代四大学派之一的洛学.
当时,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着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杨时又被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同窗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为了不惊醒老师,两个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上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同窗却还立在雪中.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我们一些校长经常感慨“校长难当,教师难管”.难在何处?难在管理的是具有活的思想的人. 校长和教师都是做与人交往的工作,所不同的是教师的工作是对思想、智力、身体等方面处于发展期的青少年儿童.而校长的工作主要是对各方面相对成熟的成人.校长是一所学校的主心骨,如何激发教师内在的活力和工作热情,使之对工作具有责任感和成就感,并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投入工作,是一位校长成熟与智慧的表现. 《青年文摘》上一篇文章《宽容之乐》中说:“如果我们能体悟到各自互异的本质,便会对彼此互异感到快乐,这种快乐可以稳定人心.”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差异,在所处的教师群体中,校长要允许、尊重、理解、并适应各人差异的存在. 在我的管理理念中,主张为教师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学校管理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一般的人在与人交往中可以凭个人意志来促成或拒绝.但是校长与人交往是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意志来选择的,校长要理解教师,又要善于因人而异(当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在交往中去发现问题,然后去处理和解决问题. 一名好的校长应该有一种超脱的心态去对待矛盾与问题,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教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因调课安排与教务处主任发生冲突,一气之下一掌将主任的办公桌拍坏.一些同志认为非给处分不可,我认为不应简单地处分去解决问题,应给青年人多一些宽容.通过个别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并承认错误,然后再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既达到教育本人,又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恰当的工作方法可以使有过者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而不会因此影响工作. 校长的工作总被一些相对立的人、事、物所困扰,如果总希望将之全部排除,是不切实际的.当我们感慨“校长难当,教师难管”时,是否可采用换位思维去体谅“教师难当,学生难教”的教师心态呢?近年来有关教师心理素质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教师面对学生时,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就不可能产生动好的教育效果.如何为教师创造一个心情愉快的工作环境,值得校长们去研究与探索.要知道正反对立是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如果你能从处理和解决这些对立关系的矛盾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就是境界的升华. 学校的工作只有做到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融洽团结,才能形成合力、产生高效.要做一个成功的校长,首先要做一个谦虚、热忱、大方、宽容的人.尊重教师,理解教师,那么你一定会深受教师的拥戴,激发起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为办好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新闻评论200字 新闻评论200字
最新文章
  • 关于六一儿童节的手抄报

    关于六一儿童节的手抄报篇1:六一儿童节手抄报_快乐的节日_20字上图... 2019-04-04

  • 大全

    一:[大全]快乐暑假手抄报大全(20幅)_50字快乐暑假手抄报大全(20... 2019-04-04

  • 六一儿童节手抄报内容

    一:[六一儿童节手抄报内容]六一儿童节手抄报_祖国的花朵_20字上图... 2019-03-16

  • 李白的故事

    李白的故事篇1:李白的故事_900字李白是我国古代着名的诗人,有诗仙... 2019-03-15

  • 母亲节的手抄报

    母亲节的手抄报篇(1):母亲节手抄报——感恩母爱_20字感恩母爱母亲节... 2019-03-06

  • 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光荣篇(一):劳动最光荣_600字时光如箭,光阴如梭。我们再一次... 2019-03-02

  • 感恩老师手抄报

    一:[感恩老师手抄报]感恩老师手抄报图片感恩老师手抄报图片感恩老... 2019-02-28

  • 感恩节手抄报

    感恩节手抄报篇(一):感恩节手抄报大全(24幅)_20字感恩节手抄报大... 2019-02-27

  • 少先队员手抄报

    篇一:[少先队员手抄报]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_1200字 我叫郑灿... 2019-02-26

  • 劳动节

    劳动节篇(1):“五一”劳动节_500字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今天... 2019-02-25

上一篇:最是书香能致远(共10篇)

下一篇:关于国防的手抄报(共8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