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知识 > 手抄报 > 正文

我爱你汉字手抄报(共9篇)

来源:手抄报   2018-11-24

篇一:我爱你汉字手抄报

《我爱你,汉字》的手抄报

汉字的演变历史
汉字的最初模样,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刻有秦国文字——大篆的石鼓汉字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汉字的演变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 (周) (秦) (汉)(魏晋)草书

篇二:我爱你汉字手抄报

《我爱你,汉字》的手抄报
给我个样本,

我可以是你的海洋
我可以是你温暖的欲望
我可以是你希望的祷告
我可以是你每一天的礼物
我可以是你前往天堂的潮水
我可以是你预知的未来
我可以是最平凡的存在
我可以是最特别的
我可以是你蓝眼睛的天使
我可以是你平静前的风暴
我可以是你秘密的快乐
我可以是你期待越来越好的愿望
我可以是你生命的呼吸
我可以是你欧洲的梦
我可以是最平凡的存在
我可以是最特别的
现在我可以在这样的黑暗中
现在我可以无时无刻在这里守候
现在我可以静静地看着你
轻轻的安慰你
轻轻的唱歌给你
我可以是你制造麻烦的搭档
我可以是你的社交能手
我可以是你绿眼睛的小怪物
我可以是你力量的光
我可以是你的庙园
我可以是你脆弱的小孩子
我可以是最平凡的存在
我可以是最特别的
现在我可以在这样的黑暗中
现在我可以无时无刻在这里守候
现在我可以静静地看着你
轻轻的安慰你
轻轻的唱歌给你
这个旅行会改变吗
这些音符会消失吗
亲爱的
让我挽着你
亲爱的
让我来喜欢你
我可以是你绿色的小岛
我可以是你乌云后的闪电
我可以是你黑暗的包容
我可以是你浪漫的灵魂
我可以是你小小的起点
我可以是你宇宙中最般配的
我可以是最平凡的存在
我可以是最特别的
我可以是最平凡的存在
我可以是最特别的

篇三:我爱你汉字手抄报

我爱你,汉字的手抄报内容,如:一个字的由来等等,【我爱你汉字手抄报】

茶”字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茶的名称很多,但“茶”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
“荼”字一字多义,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饮茶的普及,茶的文字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就把“荼”字减去一画,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始于汉代,古汉字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
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十三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比“茶”字字形的确立早得多.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虽然很多,但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茶叶在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离开的饮品,“茶”字也就成为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字.

篇四:我爱你汉字手抄报

我爱你汉字手抄报总结400字以上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汉字的来历 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据统计,使用汉字和汉语的人数达到16亿以上.
  汉字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文字.现在能看到而又能认读的最早的汉字是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这已是相当成熟、相当系统的汉字了.
  汉字字体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关于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汉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大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开始进入字符积累阶段,商代时期已形成相当系统的文字体系.
  简体字和繁体字
  汉字一名,得名于汉族和汉朝,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时也是流传范围最大的一种文字.
  汉字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众多分歧.新中国成立,在20世纪50年代,组织专门机构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规范,俗称“简体字”(50年代以前的汉字俗称“繁体字”),并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普及推广,在这些工具书上并列简化汉字和繁(异)体字.目前,简体字在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使用,港澳台等地区仍使用“繁体字”.
  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中国大陆将汉字笔画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目前在使用汉语的地区,大都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分别是繁体中文(繁体字)和简体中文(简体字). 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通常说来,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
  由于汉字书写复杂,“汉字落后论”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现在一般认为汉字也有突出优点,初始学习难度虽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海量英文单词的继续学习问题,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输入问题基本解决后,“汉字落后论”及“汉字拉丁化”已实际上逐渐被大多数人抛弃.
  目前汉字系统已经基本稳定,但汉字的规范化、生僻字的自然消亡仍在继续进行.【我爱你汉字手抄报】

篇五:我爱你汉字手抄报

赞扬汉字的优美文章,诗歌,手抄报急用,十分钟以内!
《赞汉字》,《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仓颉造字》或抄袭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五组遨游汉字王国的里面的,一律鄙视加忽略不采纳!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从甲古文到钟鼎文,篆书,隶书,经历漫长的历史演义和发展,它和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感动.\x09 \x09
  中国汉字是生动形象的,它会让你对每一个汉字浮想连翩.也许,你看到"梅花"两字,就会想起她那柔软的身躯,它那血红或洁白的颜色;当然,更会想到,她那傲霜而立的身影."雪"字让人感到冰冷,让人联想到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和白色的烂漫世界;"火"字不仅让你想到火红的颜色,还会感到温暖和热情;读到"苹果"二字,眼前一定会飘起淡淡的清香.\x09 \x09
  啊!我爱中国的汉字!

篇六:我爱你汉字手抄报

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四页的综合性作业
手抄报一样的形式!

一、单元总说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每个板块后面有一些要求认读的字,第一个板块后有10个字,第二个板块后有13个字.让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1)小组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2)举行猜字谜游戏;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3)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搜集书法作品,举办书法展览.(4)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一般每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节,把几节语文课连起来上.

二、教学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5.认识24个生字.

三、活动建议

(一)基本思路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与课文的教学方法不同.本组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这样的思路:(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2)仔细阅读两个板块的“活动建议”,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参考哪些材料.(3)制订活动计划.教材上列出的活动建议比较多,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在每个板块中选择一、两项活动.(4)小组开展活动.就一个班级来说,小组活动可以有“并进式”和“阶段式”两种方式.“并进式”是各小组自选内容,同时开展不同的活动.如,第1组猜字谜,第2组搜集歇后语,第3组搜集谐音的笑话,第4组了解汉字的来源.由于小组学习任务不同,教师可以编制“活动建议卡”,提示不同内容活动的要点,发给相关的小组,供学生制订计划和活动时参考.“阶段式”是根据班上多数同学的需求和本地条件,集中开展两三项活动,逐项进行.各小组活动内容相同,但具体材料和活动方式仍然有自主性.如,猜字谜,各组搜集和猜的字谜不会完全相同,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全班集中活动.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要及时了解各小组的进度,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使用“阅读材料”,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5)选择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共同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提升对汉字的感情,作为本次活动的总结.认读本组阅读材料中的生字.

语文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并进式”学习流程,大致安排是:①制订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1课时);②“有趣的汉字”分组活动(2课时);③“有趣的汉字”全班交流,阅读《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2课时);④“我爱你,汉字”分组活动,包括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3-4课时);⑤“我爱你,汉字”全班交流(2课时);⑥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认读本组阅读材料中的生字,展示和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2课时).

语文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基础不够好的班级,可以采用“阶段式”学习流程,大致安排是:①全班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1课时);②“猜字谜”,先小组活动再全班活动(2课时);③全班活动“有趣的谐音”(1课时);④阅读《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1-2课时);⑤阅读《汉字的演变》和《甲骨文的发现》(1-2课时);⑥调查同学作业中的错别字(有条件的调查街头错别字),写简单的调查报告(3课时);⑦欣赏汉字书法(1课时);⑧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展示和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2课时).

篇七:我爱你汉字手抄报

作文:有关汉字的调查活动(马上就要!
要写出手抄报的过程及内容!

我爱你汉字(调查报告)
—— 汉字

时间:2005年11月12日——2005年11月13日
目的: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情况,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发现自己作业本中的错别字,提出整改措施,争取不写错别字.
内容:1、上街调查招牌广告;
2、报刊、杂志用字情况;
3、自己作业本用字情况.
一、 上街调查报告
时间:2005年11月12日
地点:化工路
在双休日时,妈妈与我说说笑笑地在车上谈心,并提议开车到处逛逛,等来到工农路时,一块五颜六色的海报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这样写着:……某地方出租一幢平房,面积为160平房米…….读完,我哈哈大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不,不明摆着有个错别字吗?”原来,粗心的人们将房看成了方,这才引起了笑话.大家想与错别字隔离吗?就赶快认真地写每一个字吧!
活动体会:
1、这一次调查,我知道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没能远离错别字.
2、大家在生活中,没有提高对错别字的防范意识.
二、报刊、杂志用字情况报告
时间:2005年11月12日
地点:家中
刊物《儿童文学》
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莫过于《儿童文学》了.这是一本具有文章精华的书,书中不仅有着精华的文章,还能让你对一个个难记的词语有新的认识,就如与一个个作家面对面交谈.
活动体会:
1、我非常自豪,因为在这社会生活中,许多人都没有损坏汉字的形象,都有着不写错别字的正确意识.
2、我也非常希望我们中国人能永远继承这国家的优良传统.
三自己作业本用字情况报告
时间2005年11月12日
地点:家中
我是个错别字大王.坏了坏了,错别字大军走过来了:
焕然一新(焕然一新)
语众心长(与重心长)
不容争辩(不容争辨)
络绎不绝(络意不绝)
不动声色(不动生色)
受用不尽(受用不进)
…….
活动体会:
我真是个坏小孩,居然跟这群可恶的错别字大军交上了朋友,还让它们在我的作业中“大开杀界”.
我要学好每个汉字,不让错别字再接近我.
采取措施:
在一开始学字时,就要把每一个字的一笔一划记入脑海中.
还可以根据这个字的意思来记.
可以采用部件加部件的方法来记一个字.
…….
总结
我的心灵深入
汉字是中国古文化的精化,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汉字有着古老的历史,从最早的1000多年前甲骨文,到如今处处可见的楷体等等.这可是经过了几个时代的演变.
我的感受:
让我们远离错别字,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吧!
简评:汉字的魅力是独一无二的

篇八:我爱你汉字手抄报

五年级第五单元的84页【我爱你,汉字】的资料谁帮我啊!
以下几个要求——1:汉字的历史.——2:读错写错汉字的笑话或者不良事例.——3:调查用字不规范的情况.——4:搜集书法作品—— 一定要说的简洁详细,把主要内容说清楚.多出几个列子吧.我们是用手抄报来做,所以重点是:一定要说的简洁详细,不要几句话的.

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

篇九:我爱你汉字手抄报

汉字的由来手抄报
帮我写一篇汉字由来的手抄报,

  汉 字 的 起 源 有 种 种 传 说,中 国 古 书 里 都 说 文 字 是 仓 颉 创 造 的.说 仓 颉 看 见 一 名 天 神,相 貌 奇 特,面 孔 长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绘 有 文 字 的 画,仓 颉 便 描 摹 他 的 形 象,创 造 了 文 字.有 的 古 书 说,仓 颉 创 造 出 文 字 后,由 于 泄 漏 了 天 机,天 落 下 了 小 米,鬼 神 夜 夜 啼 哭.还 有 一 种 传 说,说 仓 颉 观 察 了 鸟 兽 印 在 泥 土 上 的 脚 迹,启 发 了 他 发 明 文 字 的 灵 感.这 种 种 传 说 都 是 靠 不 住 的.文 字 是 广 大 劳 动 人 民 根 据 实 际 生 活 的 需 要,经 过 长 期 的 社 会 实 践 才 慢 慢 地 丰 富 和 发 展 起 来 的.
  从 1954 年 秋 至 1957 年 夏,中 国 考 古 工 作 者 多 次 发 掘 了 半 坡 遗 址(今 西 安 市 东 郊 半 坡 村 北),发 现 了 早 在 6000 年 左 右 半 坡 人 在 长 期 的 生 活 和 生 产 实 践 中,创 造 了 具 有 文 字 性 质 的 劾 划 符 号 和 绘 画、 雕 塑、 装 饰 品 等 艺 术 作 品.半 坡 人 的 刻 划 符 号 多 保 留 在 彩 陶 上,这 可 以 看 作 是 原 始 的 中 国 文 字.
  近 年 来,中 国 在 山 东 莒 县 陵 阳 河 大 汶 口 文 化 晚 期 的 一 处 遗 址 里 发 现 了 一 批 墓 葬 (距 今 已 有 4500 多 年),出 土 了 大 量 的 文 物.在 一 些 陶 尊 上 各 刻 有 一 个 图 象 文 字,共 发 现 了 10 多 个 单 字.这 些 文 字 是 按 照 实 物 的 形 状 描 绘 出 来 的,所 以 称 为 “象 形 字”.字 体 的 结 构 与 甲 骨 文 上 的 象 形 字 十 分 相 似,但 比 甲 骨 文 要 早 1000 多 年.因 此,“象 形 字” 是 中 国 最 早 的 文 字,它 已 具 有 了 文 字 的 特 征.
  汉 字 的 构 成 主 要 有 三 种 方 法:
  象 形 法
  这 是 形 成 汉 字 的 最 早 方 法,因 此 创 造 了 最 原 始 的 文 字,例:“日” 写 成 ,“月” 写 成 ,水 写 成 ,牛 写 成 等 等.这 些 象 形 字 经 过 逐 渐的 演 变,到 后 来 都 改 变 了 原 字 的 形 体,变 成 了 后 来 方 正 的 字 体,有 的 笔 画 减 少 了,有 的 笔 画 增 添 了,由 不 规 则 变 成 了 有 规 则 的 字 体.
  会 意 法
  象 形 字 比 较 容 易 看 出 造 字 的 道 理,但 它 们 不 能 表 达 抽 象 的 意 思.古 人 便 创 造 了 另 一 种 造 字 法 —— 会 意 法.就 是 用 不 同 的 符 号 或 借 用 “象 形 字” 加 上 一 些 符 号 来 表 达 一 个 抽 象 的 意 思.例:“明” 字 写 成 ,意 为 “日” 和 “月” 带 来 光 明.“旦” 字 写 成 ,(意 为太 阳 出 地 平 线 而 升 起.
  形 声 法
  象 形 字 和 会 意 字 都 能 从 字 形 上 看 出 字 的 意 义,但 却 不 能 读 出 声 音.因 此 又 创 造 了 形 声 法 来 造 字.把 表 示 声 音 的 声 旁 和 表 示 意 义 的 形 旁 搭 配 起 来,组 成 很 多 新 字.例:“爸” 字 是 表 音 的 “巴” 字 和 表 形 的 “父” 字 的 结 合; “ 芭 ” 字 是 由 “巴” 和“++” 搭 配 而 成.这 样 文 字 越 造 越 多,据 统 计,形 声 字 占 汉 字 的 90% 左 右.汉 字 的 形 成 和 发 展,成 为 人 们 交 流 思 想 的 重 要 工 具,适 应 了 人 类 社 会 生 活 的 需 要.

推荐访问:小白兔作文500 小白兔作文500
最新文章
  • 关于六一儿童节的手抄报

    关于六一儿童节的手抄报篇1:六一儿童节手抄报_快乐的节日_20字上图... 2019-04-04

  • 大全

    一:[大全]快乐暑假手抄报大全(20幅)_50字快乐暑假手抄报大全(20... 2019-04-04

  • 六一儿童节手抄报内容

    一:[六一儿童节手抄报内容]六一儿童节手抄报_祖国的花朵_20字上图... 2019-03-16

  • 李白的故事

    李白的故事篇1:李白的故事_900字李白是我国古代着名的诗人,有诗仙... 2019-03-15

  • 母亲节的手抄报

    母亲节的手抄报篇(1):母亲节手抄报——感恩母爱_20字感恩母爱母亲节... 2019-03-06

  • 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光荣篇(一):劳动最光荣_600字时光如箭,光阴如梭。我们再一次... 2019-03-02

  • 感恩老师手抄报

    一:[感恩老师手抄报]感恩老师手抄报图片感恩老师手抄报图片感恩老... 2019-02-28

  • 感恩节手抄报

    感恩节手抄报篇(一):感恩节手抄报大全(24幅)_20字感恩节手抄报大... 2019-02-27

  • 少先队员手抄报

    篇一:[少先队员手抄报]我能给别人带来快乐_1200字 我叫郑灿... 2019-02-26

  • 劳动节

    劳动节篇(1):“五一”劳动节_500字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今天... 2019-02-25

上一篇:文明城市手抄报内容(共9篇)

下一篇:国庆节小学生手抄报(共8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