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英语阅读 2016-04-16
我们在参加考研复试的时候,要把调剂流程都了解清楚并准备好。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复试调剂流程的准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复试调剂流程的准备
复试调剂流程要“门儿清”
复试流程一般包括资格审查、笔试、综合面试、外语测试、体检、思想品德考核和政审六方面。有些学校还会根据自身需要增加其他项目,如北京理工大学部分学科要进行实验技能考核;北京工业大学要进行心理测试。在资格审查时,考生要按照学校研究生院的“复试注意事项”等规定,出示准考证、学历证书、身份证等相关证件,材料齐全合格方能参加复试。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立勇提醒,一般在复试中,总要提及差额复试、加权成绩等专有名词。所谓差额复试,就是指各学院根据1∶1.2至1∶1.5的比例确定复试人数。此外,各学校会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复试分数和复试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在30%至50%之间,也有些学院为60%。考生最终是否被录取,参照的是初试加复试的总成绩,加权总成绩就是把总成绩折合成百分制。如果初试、复试各占50%,加权总成绩就等于“初试成绩总分×50%+复试成绩总分×50%”。录取时按照加权后的总分从高到低进行。
即使有些考生选择调剂,在申请成功后,也要面临调剂院校的复试。这时,考生不能再墨守成规,用之前的复试要求或复试经验以不变应万变,而要提前阅读调剂学校对复试的相关要求等,有针对性地准备。
依个人情况做后续准备
国家线公布后,有些考生不知道如何应对。刘晓亮提醒,考生在对比国家线时,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高分过线、擦边过线和没过线。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考生就要争分夺秒地准备复试。随着近年来复试比例的增大,初试分数高但被淘汰的考生大有人在。过线考生要认真准备复试,尤其是复试中的面试,不仅要掌握“面对面交流”的技巧,也要注意专业知识的储备和升华。擦边过线的考生要做两手准备:复试和调剂,相对任务更艰巨。如果参加第一志愿学校复试被录取,就很幸运;一旦被淘汰,就继续参加调剂学校的复试。没过线的考生如果是A类,可考虑往B类地区调剂;也可考虑调剂到不是特别热门的学校、科研院所、有新开硕士专业的学校等。
对于2018年研考生来说,2017年国家线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报考志愿的决定因素。考生在选择专业、院校时,要以未来发展方向为基础,而不是看到2016年某些专业分数线的升降就决定报或者不报。
考研需要把握好的信息
招生人数
这些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有说明。我们通常认为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一些特别热门的专业,如果不知道具体招生人数,很可能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失败。为了保险起见,同学们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查看往年的数据。
报考人数
虽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每年招考波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从以往的人数中也可以管窥一二。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像这样的专业,报考需要做好面对更大录取压力和倾尽全力的准备。
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这是因为该专业当年生源质量很好,所以学校适当扩招。还有就是最终录取人数大于报考人数,是因为该专业报考人数不足,有调剂生进来。这一小小的变化可能就是某些同学的救命稻草。
报录比
录取人数除以报考人数就是该专业报录比。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竞争如此激烈,同志还需努力。
推免人数
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所以各位同学在报考之前,必须通过院系官网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如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在正式报名结束之前,同学们还可以修改报名信息。
复试分数线
复试分数线是对大家最重要的数据,也是报考自我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除了自主划线的34所高校之外,大部分高校大部分专业的分数线一般都是国家线。还有部分专业的实际分数线远比国家线高得多,上一年录取最低分数线也比国家线高不少。对于这样的专业,同学们心里必须清楚真正的分数线。
备考期间的信息变动
现在开始备考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期间可能会有各种新政策的推出,还包括考研大纲的变动等等,因此考研不能一味的埋头苦学,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同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也是考研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学堂课程带领大家不仅学习知识,而且也会根据最新的考研变动做出及时的调整,让每一位考研的小伙伴放心学习,不怕因为信息滞后而导致考试失利。
最快获取考研调剂信息方法
获取考研调剂信息大致有以下三种渠道:
第一种——网上渠道
不少大学的研究生部网页都有网上调剂信息登记系统,大家可以通过登陆系统提出调剂申请,请注意,一定要准确、完整填写个人信息。首次登录时一般要靠准考证和身份证号码登录。在填写时还应注意:
1、所填写的基本信息应与你原始报名信息卡一致。
2、待国家分数线下达后,符合该校调剂条件的考生,学院将与考生本人联系,请及时将调剂材料(原始报名材料)寄交所选择的学院。
第二种——电话渠道
调剂要尽早并且准确。一旦得出自己的分数可能达不到报考院校分数线的要求,除了上网查询并申请调剂外,还可以选定几所有可能录取自己的学校,向他们的研究生院打电话获得最新信息,并最好联系上该学院相关专业的导师,往往导师的肯定在这时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电话号码怎么查?这也有很多渠道,首先落实院校名称,可以向当地114查询;另外,上网查询、向师兄师姐、考友打听也是比较省钱的办法。
第三种——人情渠道
这条渠道要求你和报考专业的导师有比较良好的关系。可以请求他们为你介绍其他的学校或导师。一般他们处于同情和惜才的心理都会帮助你,而他们说一句话能为你节省不少时间,避免一些无谓的周折。
考生在关注以上的三大信息渠道考生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主动出击,保持信息领先
每年分数一出来网上就会公布很多调剂的相关信息,那么大家一定要密切地关注,努力争取调剂的机会。其竞争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这时,除非你初试分数或其他方面非常优秀,希望也不是很大。因为调剂不同与公开招考,很多信息是灰色的,不确定的。也不是说学校故意隐瞒,而是学校在未最后确定人之前,他也不清楚到底会不会需要调剂。所以,这就需要你积极的打听。
大家应该积极开动脑筋、另辟蹊径,如果是文科生,网上的调剂一般都是理科的,文科的少的可怜,并且要是你得到信息比较晚,会错过许多学校的调剂时间。所以,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就是你的首选。你可以主动地给一些学校打电话。千万不要管这些学校有没有在网上要调剂,你都不用怕,只是问问,就会有机会。
二、广泛撒网,开启搜索引擎
开始要广泛撒网,宁可以后在几所学校里选择,也不要把自己栓在一棵树上。向所报考学校的研招办问问他们是否可以推荐调剂(这是第一志愿单位的义务,但很多学校都没有履行,也是因为人太多),如果有自然好,那样机会大点。但遗憾的是,很多学校都不负责推荐,还是要靠自己去找。调剂信息三、四月份许多网站上都会有专门发布,如中国教育在线、考研网、新浪、搜狐等网站,一般公布出来的信息也比较真实可信。还有就是通过你的关系网去打听了,如果你有朋友同学在某个学校,可以请他们帮你打听。如果你母校的老师和哪个学校有联系,可以请他们帮忙推荐。总之,广泛撒网,充分利用你身边所有的资源和人际关系,若你符合那些学校的调剂条件,就可以马上电话咨询或信件联系。要注意他的截止日期。抓住时机、主动出击。
三、亲自行动,了解最真实动态
在问好情况后,一般就可以确定下来几所有希望接受调剂的学校了,你可以马上准备材料寄过去。但是这里,建议大家:最好自己亲自把材料送过去。本地就不用说,跑一趟不在话下。但如果是外地呢?如果有条件,还是自己去的好。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将材料寄到研招办,然后研招办再转给要调剂的院系。在堆积如山的材料中,如何才能使自己更有把握被选上呢?那当然是亲自送到老师手里了。而且,许多学校大家肯定都没去过,并不知道到底怎么样。自己去的话,就能对学校有亲身体验了,如环境、设施、师资等,这些你不自己亲自去看是体会不到的。
亲自到院校之后,你可以和老师多了解该校该专业情况。一定要向老师多多推销自己,让老师对你留下深刻的好印象。材料里不但要把各项情况写明,更要突出自己的优点长处。很多人就是把材料一交就走人。殊不知,有的老师转手就把你的材料往某个角落一放,就再也不理会了。一定要看他放在专门的地方,并告诉你如何等通知、如何联系。如果他不说,你也要主动提出。多问一点是一点,努力提高被录取的几率。
四、保持联络,时刻准备着
最后一点是材料交予后一定要和调剂学校保持联系。如果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安心准备复试了。如果不行,还可以抓紧时间联系其他地方。以前拒绝过你的学校仍可以再做一次回访,有的学校情况是有变化的。之前可能招满的学校,到后来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又招不满。所以,这些都要自己去打听。自己不争取的话,机会就白白溜走了,所以要随机应变,时刻做好准备。自己主动积极地寻找机会、把握机会!
211工程面向了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准备考研的小伙伴需要了解好。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11准备考研参考资料,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2017考研须知:211大学名单
2017考研常识:211、985到底代表什么?
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985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于1998年5月4日由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他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211、985俨然成为了国家重点培养学校。换言之,无论是211工程还是985工程,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分级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解决钱的分法,说的夸张一点,大学间实力的差距,主要就是经费的差距,经费多的学校可以请到好的教授,买到好的设备,进而出更多更好的成果,同时给提供学生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持续几年乃至十几年,完全可以让学校走在前端。
所以即使211、985高校和“世界一流高校”的实质目标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但他们却早已成为普通民众眼中的“一流大学”。
在中国目前有2500多所大学,985和211加起来不过120所,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自然而然就比普通院校的学生要“吃香”,这种看法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人类本身无法摆脱的思维惯性——物以稀为贵。
211、985于个人就业与发展有怎样的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以上,比2015年增加21万多人,再加上出国留学回来的约30万以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预计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未来将如何在于1000万人的同台竞争中斩获一席之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会产生价值——学历。不过话说公司都是看个人能力的吗,学历有那么重要吗?
学历当然重要。
简历筛选是我们求职时遇到的第一步关卡,要知道HR也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他们不是神,所以不要指望他能从厚厚的一摞简历中发现你这个千里马,普通人的定式思维是:985中选10个要比普本中选10个更容易选到“人才”,所以一般为了节约筛选成本和时间,以及避免后续的争议,211和985名校毕业生往往会更具竞争力。
第二个问题则是进入公司工作后会怎么样?
90后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劳动力的主体,这一代人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大学生身份,换言之,高学历者正在一步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流。尤其是在正轨一点的公司,名校毕业生已经屡见不鲜。而普本的学生会不会在这样的公司受到学历歧视也成为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在后续的升职加薪中,能不能脱颖而出?对于非双院同学或许也将更难?其实中国的各种公司非常多,也不是说双非院校的毕业生无处可去,只是在双向选择中学生想选好公司,公司想选好人才,才导致了所谓“歧视”的局面。
985、211工程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确实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但你却不能说它有错,也不能轻易地就把它废止。双非院校的学生可能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遇到障碍,可能一次高考成绩就好像把你分了“三六九等”。但是你要明白,当你不喜欢这种规则,当你被这种规则拒之门外,你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2017考研:“211”院校报考难易度分析
华北
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华北地区的好学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天津,其中北京最多。排除顶级名校北大清华,剩下的211院校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院校。
在选择院校时很多同学会这样问:我是学经济学专业的,我是考中央财经大学容易还是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容易?大家通常的认知是,北航以工科见长,经济学是弱势专业,应该更好考才对。
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给大家举一个实例,去年我在考试点的一个学员考金融专硕,认为央财和外贸的经济应该很难考,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理工院校北航的金融。考完之后才了解北航的金融专硕对外只招4个人,却报了90多人。虽然他最后考了360多分,依旧是进复试无望。相反报考的如果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专硕无疑稳稳进入复试,因为对外经贸报考为500多人,实际招收80多人,这个比率大家应该都可以算清楚。
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考哪个专业最好报考以这个专业见长的学校。第一:这个专业的院校的全国排名比较靠前。第二:由于此院校以此专业见长,所以此专业的招收人数及录取比例应该远远高于那些综合性大学或者不以此专业见长的院校。第三:能集中专业的研究名师,以后就业上说出去也好听。
所以考北京院校的同学最好选择以此专业见长的院校,这个大家从院校校名上就能看出来。
天津地区的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每个专业的复试线都比较高,报考难度会比较大。所以如果是想考华北地区院校,不是非要在天津发展,北京院校的性价比应该天津的高。
电力专业同学可以选择华北电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很不错。
太原理工大学和内蒙古大学这两所学校不建议考虑。
东北
辽宁: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从实际录取情况来看,除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比较高,东北地区剩下的名校的录取标准在全国名校中应该是最低的,这与东北的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应该有一定关系。所以想要以一个不太高的分数考取211名校,东北地区的院校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再给大家推荐一所非211名校,东北财经大学,实力很强,相对比较好考。
华东
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山东: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福建: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南昌大学
华东地区是考研人数最多也最难考的地区,上海、江苏和浙江的考研难度甚至高于于北京。
上海地区最难考的是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和上海财经,他们的实际复试标准已经突破了370分。
保险一点可以考华东理工、华东师范和东华大学。
上海大学的排外性比较强,英语口语要求很高,大家要慎重考虑。
南京则是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比较难考,南京师范大学部分专业的录取线已经超过了北京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工科的竞争也很激烈,要求到350以上,没有超强实力不建议报考。
需注意的是一些校名中带“林、农”的大学若是处在经济发达地区,其科研实力也不容小觑,所以大家可以以一个不高的分数考到这些学校的“非农、非林”专业,只要够国家线,几乎都可以被录取。
浙江只有一所211名校浙江大学,各专业的录取标准都很高。
厦门大学很出名,但有些专业录取标准并不高,如化学专业。
福州大学有些黯然失色,不少专业都接受调剂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了解此学校的同学不建议报考,这所学校的排外性也很强,对外招生名额很少,学硕几乎都是保送生。
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山东大学是本省考生扎堆的学校,由于还是人口大省,所以报考难度也较大。
中国海洋大学虽然校名以海洋命名,但实际上学科设置也很齐全。由于外校考生不太了解,所以其实际录取标准也不是很高。
南昌大学不建议考虑。
华中
河南:郑州大学
湖北: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郑州大学不建议考虑
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报考难度比较大,没有充分准备很难成功。湖北剩下的五所学校则相对好考的多。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招生有很多特殊的要求,没有充分了解应该是竹篮打水。
中南大学的很多专业录取标准低于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西南
重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贵州:贵州大学
四川: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云南大学
西藏:西藏大学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如果不是家在此或者有意向留在西南地区则不建议考虑。
其中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的竞争十分激烈,但重庆大学的录取不是很公平,只要过线全部参加复试,所以复试淘汰率十分高。西南大学的真题很难获取,也没有指定参考书,备考难度很大。
四川的五所院校相对好考,其中四川大学复试线比国家线高不了多少。
西南交大工科招生很多,如土木专业实力很强,但实际报考人数并不多。
四川农业大学应该是211院校中最好考的院校,每年都接受很多调剂生。
西北
陕西: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长安大学
甘肃:兰州大学
宁夏:宁夏大学
青海:青海大学
新疆: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西北地区录取标准最高的是西安交大和西工大。
由于西北地区以文科见长分院校并不多,所以陕西师范就变得很难考,如心理学、教育学、语言文学等。所以文科生可以考虑西北大学,西北大学文科专业并不比陕西师范差,但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剩下的院校都比较好考,能考到330分就可以进入复试
兰州大学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虽然科研实力很强,但报考人数并不多,算是985院校中比较好考的院校。
华南
广东: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广西大学
海南:海南大学
二区的院校不建议报考。
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分别以文科和理科见长,其优势专业复试线都能超出国家线40分。
暨南大学新闻、法律实力很强,剩下的专业录取标准不是很高,而且这所学校和香港的联系也比较紧密。
华南师范是同级别的师范院校中竞争最小的院校,录取标准低于南京师范、北京师范、陕西师范等,对未来区域发展没有特殊要求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
以上是我对211院校考情的一个简单评价,大家要合理评估自己的综合实力,再考虑清楚未来要去哪个城市发展,学校上我还是坚持一定要读名校。
目标的选择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时间一定要扎扎实实的复习,在暑假做好英语和专业课的复习。所以大家要尽可能多的收集专业课真题,具体大家可以在考试点论坛下载,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只要指定教材和专业课真题备齐了,我们的复习就会很省力。大家拿到专业课真题后先不要着急去做,先看这些答案出自哪本教材的第几章第几部分,标完之后我们就会欣喜的发现:原来这些真题的出处和考察的重点是有规律的。
北京科技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已成为以工科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北京科技大学专业之间的排名,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京科技大学专业排名
1、 材料科学与工程 推荐指数: 4.8(597人推荐)
2、 冶金工程 推荐指数: 4.6(361人推荐)
3、 机械类 推荐指数: 4.5(309人推荐)
4、 经济学类 推荐指数: 4.1(255人推荐)
5、 矿物资源工程 推荐指数: 4.2(216人推荐)
6、 自动化 推荐指数: 4.8(104人推荐)
7、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推荐指数: 4.8(84人推荐)
8、 土木工程 推荐指数: 4.5(67人推荐)
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指数: 4.8(65人推荐)
10、 理科试验班 推荐指数: 4.8(64人推荐)
11、 金融工程 推荐指数: 4.8(53人推荐)
12、 通信工程 推荐指数: 4.7(52人推荐)
13、 信息与计算科学 推荐指数: 4.5(49人推荐)
14、 能源动力类 推荐指数: 4.7(44人推荐)
15、 纳米材料与技术 推荐指数: 4.9(43人推荐)
16、 车辆工程 推荐指数: 4.8(43人推荐)
17、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推荐指数: 4.9(42人推荐)
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USTB),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国家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此外,学校还是“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成员高校,也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成员。
1952年由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六所着名院校的部分科系组建而成,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以工科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3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评价
好评:
好评 211工程大学,以工科而闻名,其材料、冶金、采矿专业全国前几名。计算机、机械、土木建筑也都很好。理科一般,但是本科的理科实验班非常好。文科偏弱一些。经管类中管理还行,主要是管工专业好一些,经济偏弱。学校学风比较严谨。
好评 我是北科化学毕业的,同宿舍就有物理系的,物理系总体水平还可以,就是这个专业的不好就业,但是理科专业考研调剂什么的都有一定优势。当然北科最好的还是材料,你可以考虑看看。
好评 整体水平和理工大交大差不多但由于冶金材料科技史实力过强掩盖了其他学科的实力,所以很多学生进校后有若有所失的感觉,机械计算机管理自动化能源都在前茅,希望如果想要报考进校后发现这个专业不是这个学校最强的时候,不要气馁,因为其他学科也是前列的,只是被个别学科的第一第二给掩盖了,不管学哪一门,学好都有前途。
好评 和大多数北京的学校比,住宿环境是相当好的了,因为宿舍都是比较新的楼,上床下桌6人寝室。两个食堂的装潢也很好很干净。校园刚重新装修了,环境是很好的。还有奥运体育馆哦!
好评 还是比较好的,是211大学,有很多有名的校友,原来是北京钢铁学院的时候是北京八大高校之一,和钢铁有关的专业都很不错,只是校园面积不太大,不过环境还是很好的,冬天供暖也很不错。
好评 国际学院还不错,是北科大下属的一个二级学院,环境优美,教学质量良好,最重要的是门槛低,科大很多学院都要600多分才能进,国际学院500左右就可以。比较适合想上重点本科但是成绩又不是非常高的同学
好评 树木很多,校园不算很大,宿舍楼高,但是有的小一点,食堂不错,万秀园鸿博园都很大。教学楼还可以吧
好评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大学,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首批特色985高校。工科实力很强,以前叫北京钢铁学院,在北京稍微上点年纪的人基本记住的都是这个名字,曾经的钢院特别牛,清华北大钢院,在北京号称钢老三,现在退步了不少。全国排名在30多到40多,材料、冶金专业一直是数一数二的,国际国内一直很认同。去年教育部的材料专业排名,只比清华少2分,排在全国第二,其它的机械,信息,采矿等等也都是全国排名很考前的专业,前三十差不多吧。工科以外的经管学院也是很有实力的。 上面说的是好的方面,下面说说其它的,北科的材料主要侧重金属材料,而学冶金的将来主要也是去各大钢铁企业的居多,在意工作环境差的,要慎重考虑一些。文科方面相对弱一些,不过个别的专业还是很好的。学校本部面积蛮小的,人口密度比较大。至于其他的校区还有天津学院,不太了解具体情况,就不多说了。至于看到有的人说北科医学怎么怎么样,自己从来没听说北科有医学专业,至少本部绝对没有。有的说是二本,估计说的是分校区或者后设的天津学院什么的吧。希望考生们自己都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决定,祝所有考生都顺利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好评 学校还可以 住宿比较一般 至于市场营销这个专业就比较酱油了 和工商管理及国际贸易一样 属于白学的学科 但市场营销比前两者强点 不是说这三个学科不好 而是这三者要想学好 都得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但作为学生来讲基本不可能 其实更适合有过一段工作经历的人 回来读硕或者博
差评:
差评 综合水平很一般,比北航北理差。但是材料学院很好,看你的兴趣了。
差评 我就是北京科技大学的,学校很不错,我开始对住宿不是很满意,因为我是南方的,习惯了南方的单独卫生间,而学校的是公共的,让我不爽,但是后来发现北京的大学都是公共的卫生间。。这就没什么好挑剔的了。北京科技大学是以工科为主的学校,而你说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首师范完全不爽同类型的学校,比较起来有什么意义呢,北科大与北京同类型的工科学校相比还是不错的
差评 北科有网没独立卫生间,中国海洋分校区。 鱼山校区的,本科生住的条件不太好,女生是5个人一个宿舍,宿舍面积不大,宿舍有八张床,住五个人,剩下三张床放行李(可以想象出来),可以上网,需要连赛尔网,一个月50,一个季度好像是120,其余设备就没有了,没有独立的卫生间,男生宿舍也差不多吧,总的来说条件一般,但是学校的环境还是很不错的! 崂山校区原有的宿舍楼条件还都是不错的,分别有4.6.8个人的,配有电脑桌,书橱,床在上铺,6个人的有阳台,空间还不错,研究生楼都是4个人的,空间更大,一个宿舍有两个网线插口,电脑多需要分流器。2010年新建的宿舍楼条件就差了,虽然是新楼,空间太小,地理位置也不行,扩招吗,肯定要压缩啦。渔山校区吗,环境不错,不过毕竟老校区了,条件不敢恭维,总体来说,崂山校区宿舍1-9号楼条件还都是不错的!
差评 北京科技大学前身是钢院,主攻材料冶金方面的专业,院士也都集中在这两个专业里面,计算机有一个院士,文科生能报考的专业一般只有经管文法或者外院,实力上可能比较差。另外经管文法院前两年在管庄,条件不如本校好。而且北科大的分数并不低,如果能报考这里的话,选择一些偏文科或者综合的大学可能更好,比如隔壁的北语~
差评 北京科技大学的经济学是最差的专业,分是最低的,北科大主要是偏冶金的工科,其他的都比较弱。
差评 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这三个是北科大发展最快的学科,在国内也都算比较强的,就业很好; 材料,机械,冶金,资源工程,这几个在国内属于顶级水平的,但就业比上面的稍微差一些,因为专业整体不是很热门。
差评 总体上这个学校挺好的,在北京本地来说,理工类排在清华,北航,北理工之后。但是其文科相当烂。该校的工科,特别是冶金,采矿,材料在全国可以排到前三,机械可以排到前十,但是文科可能连上榜的机会都没有。计算机一般吧,不算强。这个专业要来北京的话,建议你考清华,北邮,北航,北科,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概是这个顺序,看你的分数了。
差评 近年法学就业都不太景气,当然,各专业都不太好就业。
差评 北京科技大学比北京工业大学强北科大的冶金、材料、采矿、安全工程在全国顶尖,机械、自动化也不错北京工业大学没有特别突出的学科
差评 作为北科学生,我觉得学校觉得一般,除非想学材料冶金,北科并不像大多数理工类院校那样所有专业都很好,毕竟是北京钢铁学院改的,其他专业还是交易你选专门院校,就业很不一样。如果想学材料、冶金就要看分数了。
一:[楚庄王莅政三年]文言文《楚庄王莅政三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2019-05-23
战国策齐策篇(一):战国策·秦策四秦取楚汉中原文:秦取楚汉中,再战... 2019-05-10
终于等来这一时刻作文篇一:06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当他逝去的时候... 2019-05-10
杨氏入山一:《杨氏入山之大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杨氏入山之大穴... 2019-05-02
第一篇蔡邕传:《后汉书·蔡邕传》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文言文... 2019-04-09
稼穑一:《范云,字彦龙》阅读文言文阅读(19分)范云,字彦龙,南乡... 2019-04-07
一:[病娇]将军与妓_50字老妓笑着吐出一个又一个黯淡的烟圈,继续苍... 2019-04-04
篇一:[乐不思蜀]《乐不思蜀》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乐不思蜀【原文】司... 2019-03-20
一:[子贡]《子贡传》阅读答案及译文子贡传端木赐,卫人,字予贡。... 2019-03-19
养竹记篇一:文言文《养竹记》阅读训练(附答案翻译)文言文《养竹记... 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