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造句 2018-12-25
不越雷池一步是什么意思呀?
雷池是个古地名,今安徽望江县南.
关于雷池的来历有关记载说,雷池,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北岸望江县雷池乡境内,是由雷水汇积而成.雷水源出湖北省黄梅县境,经宿松入泊湖,串湖后流至望江县城东南十五里处积而为池,故曰雷池.又因居九江至南京的长江水道要冲,扼黄梅、宿松、太湖内河航运之咽喉,形势险要,故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东晋咸和二年(公元 327年 ),历阳(今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今寿县)镇将祖约率师进犯建康(今南京).江州(今九江)刺史温峤得到这个消息,请求执掌朝政的中书令庾亮允许他率兵从小路进入建康保卫京都.庾亮对苏峻的反叛力量估计不足,唯恐握有重兵的荆州刺使陶侃(庾亮猜忌陶侃)乘虚东下,不同意温峤率兵来护卫都城,遂在《报温峤》书中劝曰:“吾忧西陲(暗指荆州),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苏峻成不了气候,陶侃才最令人担忧,你必须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一步.战争结局是庾亮兵败投奔温峤,并共请陶侃为盟主,陶侃不计前嫌出兵勤王,斩苏峻于阵,京都解围.历史上军阀割据、权贵争风所导致的战争不计其数,庾亮所经历的这场战争也早就被人遗忘.但是,“不越雷池一步”却广为流传,表示做事不可超越一定的界限和范围.雷池,也因此千古留名.
为什么说“不越雷池一步”什么意思?【不越雷池一步造句】
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安徽和县)镇将苏峻叛乱,举兵进犯建康(南京),江州刺史温峤欲领兵东下,中书令庾亮恐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这封信...【不越雷池一步造句】
不越雷池一步,只要意思,不要出处什么的,谢.
不越雷池一步: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急求几个词语的标准、完整解释
需要下列几个词语的标准解释:
1) 不越雷池一步
2) 不爽毫发
3) 淡妆浓抹
4) 渡江亡辑
5) 断壁残垣
万分感激!
如果有错字,
1)不越雷池一步
关于雷池的来历有关记载说,雷池,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北岸望江县雷池乡境内,是由雷水汇积而成.雷水源出湖北省黄梅县境,经宿松入泊湖,串湖后流至望江县城东南十五里处积而为池,故曰雷池.又因居九江至南京的长江水道要冲,扼黄梅、宿松、太湖内河航运之咽喉,形势险要,故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但让后人能真正记住雷池的并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了那句流传千百年的“不敢越雷池一步”.
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安徽和县)镇将苏峻叛乱,举兵进犯建康(南京),江州刺史温峤欲领兵东下,中书令庾亮恐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雷池因此便名着史册,“不越雷池一步”也成为后人熟悉的一个成语.
2)不爽毫发
释 义 没有一点差错.
出 处 《明史·王琼传》:“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
近义词 不差毫发
示 例 千子论文~,生平极喜正希,而于大士,犹若有憾焉.
3)淡妆浓抹
成语释疑:妆:化妆;抹:抹粉.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成语出处: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成语示例:衣裳着得也俏,淡妆浓抹,总称他的高兴.
5)断壁残垣
成语释疑: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八回:“走到也是园滨文述农门首,抬头一看,只见断壁颓垣,荒凉满目,看那光景是被火烧的.”
人们经常说的不敢越雷池一步,关于雷池典故?
名字由来
“不越雷池一步”是今天人们常常引用的一句通有成语,典出东晋丞相廋亮《报温峤书》:晋咸和二年,历阳太守苏峻反,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被围,驻守寻阳的平南将军温峤准备率大军驰援,廋亮回书劝阻道:“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意思叫温坐镇原防,不要越雷池.后来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范围.(见《晋书?廋亮传》). 那么廋亮所说的雷池(即当时的雷池指古雷池)在哪里呢?
雷池的位置,有两种说法:一说雷池在今安徽望江县,一说雷池即今湖北黄梅县和安徽宿松县共有的龙感湖等湖.
求一个有关庾亮的成语,不是不可越雷池一步.
不敢越雷池一步
拼音: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
雷池:在今安徽望江县南,池水源自大雷水,东入长江.
不敢越雷池一步:意思是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多指保守、拘泥;也有作“不得越雷池一步”的,意思好似不准超越规定的范围,多指压制、束缚.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也做:不可越雷池一步.
《晋书·庾亮传》:“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引咎自责
发音 yǐn jiù zì zé
释义 咎: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出处 《晋书·庾亮传》:“亮甚惧,及见侃,引咎自责,风止可观.”
以上两个成语都与庾亮有关.
请问“不能越雷池一步”什么意思?
东晋咸和二年(公元 327年 ),历阳(今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今寿县)镇将祖约率师进犯建康(今南京).江州(今九江)刺史温峤得到这个消息,请求执掌朝政的中书令庾亮允许他率兵从小路进入建康保卫京都.庾亮对苏峻的反叛力量估计不足,唯恐握有重兵的荆州刺使陶侃(庾亮猜忌陶侃)乘虚东下,不同意温峤率兵来护卫都城,遂在《报温峤》书中劝曰:“吾忧西陲(暗指荆州),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苏峻成不了气候,陶侃才最令人担忧,你必须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一步.战争结局是庾亮兵败投奔温峤,并共请陶侃为盟主,陶侃不计前嫌出兵勤王,斩苏峻于阵,京都解围.历史上军阀割据、权贵争风所导致的战争不计其数,庾亮所经历的这场战争也早就被人遗忘.但是,“不越雷池一步”却广为流传,表示做事不可超越一定的界限和范围.雷池,也因此千古留名.
领导干部要有所“畏”,有所“不畏”。有所“畏”,就是依法用权、秉公办事、一心为民,不越雷池一步;有所“不畏”,是指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矛盾面前不回避、诱惑面前不动摇,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好干部。回答1-2题。 1.要使领导干部有所“畏”,关键是 |
[ ] |
A.行使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B.实施“阳光工程” C.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制度 |
2.领导干部之所以要有所“畏”,有所“不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 ] |
A.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是民主法制国家 D.政府的权威来自于领导干部的作为 |
1.D 2.B |
成语提问: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敢越雷池一步不登大雅之堂不费吹灰之力这些是不是成语
这些都属于成语
推荐访问:黄山松鼠跳天都 黄山松鼠跳天都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篇1:书到用时方恨少_650字“书到用时方恨少”这... 2019-04-07
第一篇精卫填海的意思:精卫填海的意思_200字今天我到书房看书,突然... 2019-03-12
三个越造句越---越---越---秋天到了,麦子越长越黄,越长越... 2019-02-22
用蔚蓝造句蔚蓝的天空下,是一片碧绿的草地 蔚蓝的海掀起朵朵浪花 ... 2019-02-21
顾名思义造句~要长一点的~1 颈椎病,顾名思义,是因颈椎发生病变而导... 2019-02-20
成语“细大不捐”的意思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 2019-02-20
知难而退的意思是什么〖解释〗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出处:... 2019-02-20
风雨同舟的舟是什么意思?【解释】舟:船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 2019-02-20
繁文缛节【解释】: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 过分繁琐... 2019-02-18
陪感亲切造句是“倍感亲切”吧?1、老师说的话,让我倍感亲切 2、突... 2019-02-15
上一篇:气喘吁吁的近义词(共9篇)
下一篇:后继有人的意思是什么(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