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案 2019-02-14
七年级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6、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8、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9、纬度范围:0° 3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
60° 90°为高纬度.
10、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1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5、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6、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7、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18、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19、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
20、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2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25、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6、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2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量.
2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0、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31、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P46图3-8识记)
32、美洲的土着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
33、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34、巴西通用葡萄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35、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为教堂.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筑为清真寺.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典型建筑为寺庙.
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36、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37、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 特点
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多变、不稳定
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
38、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蓝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39、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40、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4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42、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43、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44、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5、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7、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4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
49、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小.
50、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51、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52、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53、热带(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纬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温带(纬度23.5°~66.5°)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54、目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5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5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7、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58、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59、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UN).
60、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61、中国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62、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63、红十字会的宗旨是坚持人道主义.
重点地图读图指导: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读方位.(小河、村庄图)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某的经纬度位置及判断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属的高、中、低纬度,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图,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七大洲轮廓,三条重要的洲界线.
4、判读:大陆、海峡、半岛、大洋、群岛、岛屿.
5、等高线地形图:识别陡坡和缓坡,山顶、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对高度.
6、海底地形图:三部分,五种地形,大陆架的深度不超过200米.
7、六大板块示意图:板块名称.
8、常用图例识别.
9、世界人口分布图: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区.
10、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11、常用天气符号图识别.
12、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气候类型的判断.
13、地形雨示意图.
14、五带的划分图.
15、地区公转示意图.
16、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要点
第一章 认识大洲
1.1 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着;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移民与经济: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2.3 西亚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
这也是中国古代着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4 欧洲西部
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雄厚的经济实力: 繁荣的旅游业:
2.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冰雪世界: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原、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着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洲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的长城站(6213′S;5858′W)中国的中山站(6925′S;7610′E)
第三章 走进国家
3.1 日本(Japan):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首都东京.通用语言:日语. 多山的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着名的活火山,海拔3776名,为日本最高峰.
湿润的气候:日本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气候.
东西融合的文化:在古代,日本文化受我国影响.在近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日本人的衣服:和服;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品:寿司
发达的经济:二战后,日本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本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居世界前列.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加工制作业、高科技产业、国际贸易、金融业和信息产业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工作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学、纺织、精密机械等.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日本是世界上着名的渔业生产大国.日本的交通运输也相当发达.主要城市:东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人口达1200多万.
3.2 埃及(Egypt):地跨两洲: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领土面积逾100万平方千米.
宗教:伊斯兰;首都:开罗(千年古都). 沙漠广布: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埃及人称之为母亲河,中国的母亲河是黄河. 文明古国: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严的神庙、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埃及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的秦皇陵的兵马俑也是七大奇迹之一. 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生产长绒棉着称,长绒棉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3.3 俄罗斯(Russia):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幅员辽阔,令图170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平原广大: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大河和山脉呈伟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俄罗斯领土中,有70%是旷阔的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丰富的资源:西伯利亚的贝加尔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黄金产量居世界第2位.改革中的经济: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部门地位突出.俄罗斯主要的农产品有谷物、马铃薯、亚麻和乳肉制品.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俄罗斯在1991年由苏联解体为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西伯利亚的开发:
3.4 法国(France):
欧洲的经济大国:国土:面积55万平方千米.人口:5889万人.首都:巴黎.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和丘陵占全国的4/5.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变化小,全年将水分平均匀.生产:小麦产量居世界前列.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概述:法国的工业也很发达.重要工业资源煤、铁等矿产比较丰富.
文化与旅游: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浪漫多情的民风民俗,高雅的艺术,新潮的时装……法国在1999年的外国游客接待量是世界首位.旅游业也是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3.5 美国(United States):美国的领土:组成:阿拉斯加州、“本土”、夏威夷州.国旗:星条旗. 高度发达地经济: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他的工业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美国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具有许多优势.美国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美国既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人口与城市:人口在2000年为2.82亿;人种绝大多数为欧洲迁移的白种人,也有美国原来的少部分黑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美国人口稠密地区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而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美国首都华盛顿,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港口,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洛杉矶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圣弗朗西斯科由名旧金山、三藩市,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着名的天然良港.
3.6 巴西(Brazil):亚马逊(孙)平原与亚马孙(逊)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逊平原部分约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湿润,人烟稀少,通行苦难.亚马逊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发展迅速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序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人口与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总人口达1.70亿人.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3.7 澳大利亚(Australia):拥有一个大陆: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等周围岛屿,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语言是英语.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西部是宽广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区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25%;东部山地北起的约克角半岛. 古老的动物:
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和适宜发展农牧业.由“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单元单元教案里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五种地形.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图上某个地点的高程.
2.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ppt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3、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4、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5、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 6、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7、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8、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9、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10、热带(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寒带(纬度66.5°~90°)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温带(纬度23.5°~66.5°)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1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1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15、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6、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17、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图2.6和P30图2.7)(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8、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9、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20、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2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3、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火山地震带上. 24、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 特点 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多变、不稳定 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 25、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26、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27、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8、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29、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 44、科学家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0、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31、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2、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3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34、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小. 35、到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5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6、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37、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38、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量. 39、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0、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 41、美洲的土着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 42、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43、巴西通用葡萄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44、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为教堂.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筑为清真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典型建筑为寺庙.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45、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46、目前全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47、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4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9、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50、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51、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UN). 52、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 53、中国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54、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55、红十字会的宗旨是坚持人道主义.重点地图读图指导: 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读方位.(小河、村庄图)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某的经纬度位置及判断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属的高、中、低纬度,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3、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图,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七大洲轮廓,三条重要的洲界线. 4、等高线地形图:识别陡坡和缓坡,山顶、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对高度. 5、六大板块示意图:板块名称. 6、常用图例识别. 7、世界人口分布图: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区. 8、城市和乡村的景观差异. 9、常用天气符号图识别. 11、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气候类型的判断. 12、地形雨示意图. 13、五带的划分图. 14、地区公转示意图.哈!\x0d如果回答对您有用,请及时采纳.
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一课一练/答案
我是河北的,地理不会写,啥也别说了,给我答案
版本不同,辅导书也不尽相同,那题就更不知道是什么了,所以真的不知道该回答你什么?你把题传上来,我们才能帮忙解决呀!
另外,我个人觉得初中地理要多看图,把图看明白了,你感兴趣 ,也就自然会了.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题(不带答案)
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版的,我要复习!
无能为力
人教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30%)
1.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 纬线长度都相等
C. 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 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 )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D、4万米 D、8万米
3. 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
A.60°W B、60°E C、120°W D、120°E
4.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 )
A.180° B、0° C、160°E D、20°W
5. 赤道是 ( )
A. 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自 转 公 转
运动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时间
旋转中心
产生的地理现象
C、 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6. 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 )
A. 他们不会相遇
B. 他们可在南极相会
C. 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
7. 在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 )
A. 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8.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
A. 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9. 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20°N未必位于北半球
B. 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 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10. 关于经度、纬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
B. 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
C. 最大的经度是360°
D. 180°经线以东经度越来越大的为东经
11.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12.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
A、12小时 B、24小时 C、1小时 D、1年
13. 下列节日中,北京白昼最长的是 (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14. 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 ( )
A、太阳和星星都绕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15. 南北回归线是 ( )
A、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B、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C、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分界线 D、有无极昼极夜的分界线
二、非选择题 ( 70 %)
1、 根据表中内容,填写下表空格:(16%)
2、 根据四季变化的成因,在下面的关系式中填入适当的文字.(6%)
3、 读下图,回答问题:(13%)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
B( )
(2)在图中填注C、D两点
C(20°E 、16°N)
D (24°E 、20°N)
(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
4、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8%)
(1) 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 在地球所处的四个不同位置旁的方框里,分别填注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
(3) 在A位置,是 月 日前后;在B位置,太阳直射在 上;在C位置,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 ;在D位置,北京是 季(节).
5、 读“地球上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7%)
(1) 根据图中数码号填写地球上的五带名称:
A
B
C
D
E
(2) 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注出各带的分界线名称,并写出纬度.
(3) 在A带内,一年中就太阳光照情况能够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4) 一年之内,在C带地面上都能够受到的 (太阳光照情况).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
七年级地理上册【商务·星球】版的,期末测试,只要选择题,别太难,最好有答案,要50个.
没有五十个也行,只要选择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选对得2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亚洲第一长河是 ( )
A.长江 B.黄河 C.湄公河 D.印度河
2.亚洲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
A.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 B.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
C.纬度位置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4.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 )
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 D.巴基斯坦
5.下列国家中,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世界上富裕国家的是 ( )
A.印度 B.巴基斯坦 C.日本 D.沙特阿拉伯
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
A.越南 B.泰国 C.老挝 D.柬埔寨
7.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 )
A.泰国 B.越南 C.缅甸 D.柬埔寨
8.中东地区最丰富和最缺乏的自然资源分别是 ( )
A.铁矿和石油 B.石油和水资源
C.水资源和煤炭 D.煤炭和天然气
9.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它的开通沟通了 ( )
A.红海和阿拉伯海 B.红海和地中海
C.地中海和黑海 D.阿拉伯海和黑海
10.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是 ( )
A.中东地区 B.拉丁美洲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北部非洲
11.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 )
A.尼日利亚 B.埃塞俄比亚
C.南非 D.科特迪瓦
12.下列旅游景点与其所在国家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埃菲尔铁塔——法国 B.凯旋门——英国
C.斗兽场——西班牙 D.水城威尼斯——荷兰
13.南极地区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中,最可观的是 ( )
A.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B.天然气和铜矿资源
C.铝土和石油资源 D.铁矿和煤炭资源
14.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15.关于日本工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本州岛北部
B.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日本海沿岸
C.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国土两端
D.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16.关于俄罗斯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B.丘陵、平原面积广大
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 D.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17.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中在 ( )
A.欧洲部分 B.亚洲部分 C.乌拉尔山区 D.西西伯利亚平原
18.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
A.莫斯科工业区 B.圣彼得堡工业区
C.乌拉尔工业区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19.澳大利亚出口的农牧产品主要有 ( )
A.大豆、小麦、羊毛 B.羊毛、牛肉、小麦
C.棉花、小麦、牛肉 D.大豆、小麦、牛肉
20.澳大利亚出口的矿产品中,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 )
A.铝土和金刚石 B.煤炭和铁矿石
C.铁矿石和锰矿 D.石油和天然气
二.填空题(共10分)
21.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
22.亚洲的气候特征,一是 ;二是季风气候显着;
三是 .
23.世界上铝土储量最多的国家是 ,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
界首位的国家是 ,
24.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这里的气候特点
是 , .
25.世界最长的山脉是 ,最大的高原是 .
三.读图分析题(共50分)
26.(10分)读“亚洲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是:
①
.
②
.
③
.
(2)从地形类型的分布看,亚洲的
高原、山地主要集中在 ,
平原多分布在 .
(3)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的许多大河均发源于 ,
并呈 状流向海洋.
27.(10分)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气候类型的名称:
A
B
C
D .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分布最广的是 ,降水量最多的气候类型是 .
(3)在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失的有 气候和 气候.
(4)我国东南部与红海沿岸地区纬度大致相当,但并未出现沙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28.(10分)读“东南亚航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名称:
大洲:A___ __ ___
B____ _ ___
C____ _ __ .
大洋:D_____ __
E_____ ___ .
(2)分析回答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9.(10分)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名称:
大洋、海湾:① ② ③ .
农业带(区):A B C .
(2)美国农业实行专门化的生产,其好处是
.
30.(10分)读下面两个国家的轮廓图,填写下表.
A国 B国
国名
首都
主要地形区
主要气候类型
最大城市
一.选择题(每题选对得2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共40分)
1.A 2.B 3.B 4.A 5.D 6.C 7.A 8.B 9.B
10.C 11.C 12.A 13.D 14.A 15.D 16.C 17.A 18.A
19.B 20.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22.气候复杂多样 大陆性气候强
23.几内亚 刚果民主共和国 24.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25.安第斯山脉 巴西高原
三.读图分析题(共50分)
26.(10分)
(1)①地形类型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2分)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2分) ③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2分) (2)中部 大陆周围(2分) (3)中部的山地、高原 放射(2分)
27.(10分)
(1)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4分) (2)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2分) (3)热带草原 温带海洋性(2分) (4)季风气候显着,夏季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2分)
28.(10分)
(1)亚洲 非洲 大洋洲 太平洋 印度洋(5分) (2)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分)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2分)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1分)
29.(10分)
(1)太平洋 大西洋 墨西哥湾(3分) 小麦区 玉米带 乳畜带(3分) (2)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并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2分)又便于实现机械化、专业化,以及农场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分)
30.(10分)
A国 B国
国名 印度 巴西
首都 新德里 巴西利亚
主要地形区 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最大城市 加尔各答 圣保罗
七年级地理上册经纬网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180°经线为界,东侧是东经,西侧是西经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
D.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圆,而所有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
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0°经线和0°纬线长度相等
B.0°经线的长度为0°纬线长度的两倍不到一点
C.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只能画经纬线各一条
D.除两极外,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能画经纬线各两条
3、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
B.20°W~0°~16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
C.180°经线在东半球
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4、关于甲地(170°E,25°S)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东半球
B
.
甲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C
.甲地处于中纬度地带
D
.甲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5、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有
A.21°W,0°
B.0°,26°N
C.165°E,17°N D.19°W,15°S
6、地球上某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点是
A.0°,0°
B.180°,0°
C.160°E,0º
D.20°W,0°
8、与60°W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60°E B.120°W
C.120°E D.0°
9、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甲地在乙地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0、从甲(70°N,80°E)到乙(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11、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导航课怎么上?
也就是面对刚升上初中的小孩子,让他们对地理感兴趣,讲什么好,讲什么易接受
第一节课首要的就是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这个学科感到好奇、有趣.我在上这一节课的时候大概注意这么几点,
1、利用“地理之谜”讲几个世界有名的未解之谜,如金字塔、百慕大等,对于课本举例的问题你可以解答一两个,或者全都不讲,故意给他们留悬念,激起他们的好奇心.
2、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方面,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举例.我故意让学生明天穿棉衣棉裤来上课,学生马上就说夏天这么热不可能穿棉衣棉裤.教材中有滑雪、冲浪的图片,我故意说让学生到楼顶天棚滑雪、到学校金鱼池冲浪,学生在哄堂大笑的同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3、地理与风土人情,很多人多采用风土人情的图片,而我同时还故意说了几句几个地方的方言,学生对方言特别的感兴趣,也是他们一节课最开心的时候.根据学生周记反应,他们都非常喜欢这节地理课,并因此而觉得地理很有趣.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的测试题(含答案)
跪求//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的测试题(含答案)越多题越好
30.有关北方地区河流的治理,叙述正确的是 ( )
A.本区河流易发生水灾的原因是由于降水量大
B.治理黄河,主要是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治理水土流失,下游挖掘入海新河
C.治理海河,采取在各大支流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洼地筑蓄洪工程,下游挖掘入海新
河
D.目前北方地区的河流已取得根治的效果
31.下列工业中心及其主要工业部门组合正确的是 ( )
A.沈阳——机械、大连——汽车
B.北京——电子、天津——纺织
C.马鞍山——煤炭、攀枝花——钢铁
D.燕山——石化、洛阳——飞机制造
32.攀枝花位于 ( )
A.岷江汇入金沙江处 B.雅砻江汇入金沙江处
C.大渡河汇入岷江处 D.嘉陵江汇入川江处
33.青藏高原的农业多分布河谷地区,对其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谷地的太阳辐射强 B.气温较高
C.土质较好 D.灌溉便利
34.我国陆地最低处艾丁湖,位于 ( )
A.哈密盆地 B.伊犁谷地 C.吐鲁番盆地 D.准噶尔盆地
35.准噶尔盆地较塔里木盆地湿度大的原因是 ( )
A.准噶尔盆地多固定沙丘
B.大西洋湿润水汽可进入准噶尔盆地
C.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D.高山冰雪融水可流入盆地
36.关于河西走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位于祁连山地的北面,因地势较低,形状狭长,在黄河以西而得名
B.引黄河水和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农田,灌溉农业历史悠久
C.交通位置极为重要
D.有西北重要的石油产地玉门油田
37.内蒙古东部的牧场属于 ( )
A.绿洲牧场 B.山地牧场 C.温带草原牧场 D.高寒牧场
38.关于我国内地与沿海的差异,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沿海各省区海上运输便利,内地陆路运输为主
B.沿海地区各河均为外流河,内地均为内流河
C.沿海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内地多高原、山地
D.沿海能源短缺,内地矿产资源丰富
39.下列各组开放港口城市中,临同一海域的是 ( )
A.宁波、广州、福州、温州 B.南通、青岛、连云港、上海
C.烟台、青岛、连云港、大连 D.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
30.b
31.A
32.B
33.A
34.C
35.D
36.A
38.D
37.D
39.D
名校课堂内外七年级上册地理参考答案
发题目上来
推荐访问:小白兔作文500 小白兔作文500五人墓碑记一:高中部分文言虚词解释例析九矣yi1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 2019-03-15
(1) [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村居》原文及注释译文《清平乐⑴村居》... 2019-03-13
天净沙秋思篇一:《天净沙·秋思》原文及注释译文《天净沙秋思》作者... 2019-03-11
登岳阳楼篇(一):《登岳阳楼》原文及注释译文《登岳阳楼》作者:杜甫... 2019-03-10
篇一:[猴王出世]猴王出世_400字海外有一国土,曰傲来国,傲来国有一... 2019-03-02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篇1:《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缩写_300字... 2019-02-26
珍爱生命,远离溺水(转载) 作文什么是幸福的家庭,无非是完整无缺... 2019-02-20
迎春花开万木荣 作文立马登高千山矮,迎春花开万木荣。立马泰山昆... 2019-02-16
七年级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要点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 2019-02-14
初中历史的复习教案怎么写?包括教案的格式、设计复习课一般分单元复... 2019-02-13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共9篇)
下一篇:迎春花开(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