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知识 > 读书笔记 > 正文

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共9篇)

来源:读书笔记   2018-07-16

篇一: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写在下面.至少两条.

亲爱的楼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祝您步步高升
期望你的采纳,谢谢

篇二: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写在下面.(至少两条)
一定要自己写!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篇三: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古今中外的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
除了孔子的故事

诸葛亮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这山上有个道观,里边住个白发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观门闲转,见了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划划地问这问那。诸葛亮总是乐呵呵地用手势一一...【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篇四: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名人名言+他的意义
意义一两句就可以【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任何黑暗要比光明更容易使人产生崇高的理想 伯克
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在一生中能干出一番不同寻常的大事,就比没有远大理想的可怜虫,有着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伯纳德•马拉默德
虚妄的欲望会将切实的理想打得粉碎 印度
政府不仅是一个组织社会生活的机构,而且是一个道德理想 刘易斯
理想是世界的主宰 乔•吉•霍兰
理想如星辰,我们要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英国
从我们的理想中,我们无意间暴露了自己的缺陷 让•罗斯唐
没有理想的人像晕头鸡 缅甸
有伟大理想的人,生活永远闪射着光芒 英国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维吾尔族
人的理想,像他见到的地平线一样,向它走近一步,它就后退一步 英国
忠实于理想这是崇高而又有力的一种感情 伏契克
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 高尔基
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的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一个人的头上缺少一颗指明星理想,那他的生活将是醉生梦死的 苏霍姆林斯基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托尔斯泰
理想是指路的明星 俄罗斯
现实是引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不参加变革社会的斗争,理想永远是一种幻想 吴运铎
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乔万尼奥里
假如这个世界非常舒服,天国便不会被认为是最高的理想 英国
母鸡的理想不过是一把糠 罗马尼亚
理想会有反复,信仰坚定不移;事实一去就不复返 歌德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
汗水的河才能冲开理想之门 -
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加里宁
一个人有了崇高的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 陶铸
每个人的精神上都有几根感情的支柱对父母的、对信仰的、对理想的、对知友和爱情的感情支柱.无论哪一根断了,都要心痛的 柳青
价值观与兴趣有关,但价值观强调生活的方式与生活的目标,牵涉到更广泛更长期的行为,价值观的最终点就是理想 社会心理学
一个人的行为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他的理想和价值系统而定 ••卡尔
在需要面前,一切理想主义都是虚伪的 尼采
理想和勇敢是亲兄弟 英国
“我的祖国”这几个字能激起人们无限崇高的理想 拉尔夫•英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把名利这些东西看淡一点,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抱着宁静而无欲的心态,让自己的思想更远,更高.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因为它告诉我们要心胸开阔,不能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报任安(长卿)书》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篇五: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珍惜时间的名言.和勤奋学习的名言

珍惜时间的名言: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不餍饫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3、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4、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布满感受、思考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抹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高尔基
5、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6、公道安排时间,就即是节约时间.——培根
7、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8、每一美特斯邦威官方网站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弗里奇
9、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10、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11、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往了的钟点.——拜伦
12、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巴尔扎克
13、任何节约回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14、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马克思
15、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16、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伯克
17、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卓别林
18、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19、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20、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21、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22、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____杰弗逊
23、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____歌德
24、公道安排时间,就即是节约时间.——培根
25、春光不自留,浪漫一身官方旗舰店莫怪东风恶.——莎士比亚
26、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而昨天,不过是行往流水.——约翰·洛克
27、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_____莎士比亚
28、一切节省,回根到底都回结为时间的节剩——马克思
29、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恩格斯
30、公道安排时间,就即是节约时间.——培根
31、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32、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
33、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励志名言 www.oh100.com)——卢梭
34、你热爱佐丹奴官方网站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由于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35、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36、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卧冬衰草枯杨,青春易过.——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
37、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期间,有才能的人想法利用时间.——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38、黄金时代在我们眼前而不在我们背后.——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39、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
40、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德国诗人歌德
41、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不能伤害我们.——莎士比亚【英】
42、不要老叹息过往,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果断意志投进扑朔迷离的未来.——朗费罗【美】
43、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重视匆匆溜走的时光.——布莱希特【德】
44、当很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往.——苏格拉底【古希腊】
45、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英】
46即将来临的一天,比过往的一年更为悠长.——福尔斯特【英】
4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9、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50、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孔子)
5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5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众人若被明日累,春往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54、本日复本日,本日何其少!本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本日,本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本日诗,努力请从本日始.
55、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几秒钟固然不长,却构成永恒长河中的伟大时代.——弗莱彻【英】
勤奋学习的名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
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
(转贴)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 比丰
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 —— 英国
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 —— 约瑟夫·鲁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 约翰·塞尔登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 富兰克林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 朝鲜
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 民谚
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 —— 小普林尼
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 日本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 民谚
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 达尔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经》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引自《荀子,劝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张少成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深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范曾(当代书画家)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
--------------钱三强(当代物理学家)
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
--------------华罗庚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
--------------陈景润(当代数学家)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现代桥梁工程专家)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转引自1980年5月20日《文汇报》
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鲁迅引自《未有天才之前》
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
--------------老舍(现代作家、艺术家)
回答者:幸福飞过海 - 经理 五级 10-17 22:26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钱三强)
“攀登科学高峰,就象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陈景润

篇六: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读书名言 还要带意思 急需啊
古今中外的
回复一楼你带了意思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 ——--鲁 迅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鲁迅全集》
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致颜黎民》
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臧克家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学生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好习惯.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是好习惯.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其实说不好的习惯,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叶圣陶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陶行知:《八位顾问》
3、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陶行知
奋力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
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谢觉哉
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邹韬奋
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高士其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孙中山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 ―――顾颉刚
要记住,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一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要如获至宝,准确地摘记下来.天才是就是勤奋,知识在于积累.这样,卡片摘记积累的多了,功到自然成,你就可以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 ――吴晗
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 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吴晗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多读多抄,这二者是必须保证的.――吴晗
环境于人的影响极大,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注意这一点,万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向警予
外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黄庭坚
读书就是翻译,因为从来不会有两个人的体验是相同的.一个拙劣的读者就好比一个拙劣的译者:他会在应该意译的时候直译,而需要他直译时他却意译.在学习如何才能把书读好时学问固然极为宝贵,但却不如直觉重要.——何其芳(中国诗人)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赵树理
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张载
非读书,不明理.――李光庭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金缨
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汤显祖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一个人可以无师自通,却不可无书自通.――闻一多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林语堂
读书不仅是教师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源头活水"!——朱永新
无书不成器,有书则可立国于天下——杨俊鑫
书籍是一眼智慧的清泉,它能洗濯心灵.——苗方舟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篇七: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古今中外名人勤学的故事

  1.悬梁刺股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西汉时期,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或“刺股悬梁”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2.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3.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篇八: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警句

在科学着作中,最好读最新的书;在文学着作中,最好读最老的书.古典文学作品永远不会衰老.
[治学·成才|读书]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治学·成才|读书]
光读书不思考,结果就会变成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结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识,得不到真的认识.所以治学问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 [治学·成才|读书]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治学·成才|读书]
应读自己想读的书,如果把读书当作一个任务那就收益甚微.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苏联) 高尔基
愚昧使人落后,知识使人前进. ――(苏联)克鲁普斯卡娅
书读得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可是,当你读书而思考得很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 ――伏尔泰
有创见的书籍传播在黑暗的时代里,有如太阳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人们是凭着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 ――(法国)爱尔维修
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笔勤,遇到有心得就写下来,多动笔,多写,多记,不然,你有心得,不写下来,时候长就忘了.多写多记,念书多了,就积累下不少知识,可以左右逢源.――陈垣《时不待人,努力读书》
中学时代读在那里的书卷,是一生到死也不会遗忘的基本知识.――郁达夫

篇九:古今中外名人勤学好问的格言

古今中外名人勤奋的事例,要短.

映雪囊(náng)萤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读)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推荐访问:小白兔作文500 小白兔作文500
最新文章
  • 读书的收获作文9篇

    第一篇读书的收获作文:看书的收获_600字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 2019-05-15

  •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8篇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篇(一):《傲慢与偏见》读后感_2000字《傲慢与偏... 2019-05-11

  • 关于环保的文章4篇

    关于环保的文章篇1: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我的环保建议书_500字亲爱... 2019-05-11

  • 我喜欢读书作文9篇

    篇一:[我喜欢读书作文]我喜欢读书_600字翻开一卷散发着古朴古香的书... 2019-05-10

  • 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感受4篇

    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感受篇(1):读《毛泽东爱读书的故事》有感_500字... 2019-05-08

  • 书是我的朋友作文10篇

    书是我的朋友作文篇一:书是我的朋友_500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 2019-04-26

  • 爱的感悟10篇

    爱的感悟篇(一):爱的感悟_600字当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候,爱便在我们身... 2019-04-26

  • 关于名人的故事5篇

    关于名人的故事篇(1):名人故事: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_1200字更多关于... 2019-04-25

  • 长大

    长大篇(1):长大!长大!_1200字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童年的... 2019-03-18

  • 智障

    智障篇1:《我是白痴》读书笔记_200字这本书写了这样一个男孩。一个... 2019-03-16

上一篇:呐喊读书笔记(共9篇)

下一篇:后悔的说说(共10篇)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