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优美段落 2018-10-11
.文章结尾一段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总结全文,与开头相呼应的内容·句子尽量优美……看看你前面写的内容缩略一下组合下去就差不多了最后再写一句话总结掉就行了……
描写按内容分有几种?按角度分呢?
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
(1)侧面描写———衬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通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衬托分映衬和反衬.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
(2)各种修辞手法
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设问和比拟,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4)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5)正面描写———色彩的渲染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6)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那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正面描写(比较简单,这里不作研究)和侧面描写中的衬托、动静结合、色彩的渲染、点面结合、虚实相生、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反衬.其次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事物特点和人物形象,去探究作者是利用什么手法技巧达到这一表现目的的. 7
鹧鸪天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写了初春的雅致景色,和诗人被贬职后的忧伤,从而借酒消愁 !上片写景:“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小小池塘尽收眼底.这里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了夏日雨后的景物,镜头由远及近,令人目不暇接,给人以密不透风之感.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翻空白鸟时时现,照水红蕖细细香”.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飞上飞下,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以“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相对,一动一静,对仗工整.一个诉诸视觉:“时时现”,一个诉诸嗅觉:“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充满了诗情画意,含意更深邃,意境如此清新淡雅.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一副如诗如画的江村小景就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下片写散步:“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江村小景绘好之后,则陡然一转,作者带我们步入画中:雨后初晴,拄着藜杖,踏着斜阳,漫步在古城旁,徜徉于乡村外,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诗画般的美景,哦,这是何等的清闲安逸.通过作者的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此乃点睛之笔,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词人的感慨 .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殷勤”二字,犹言“多承”.细细品评,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所以,在“殷勤”两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词中最显露的一句.“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庄子·刻意》篇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苏轼的这种消极思想,就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又得浮生一日凉”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总观全词,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就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上片借景抒情,通过一幅幅画面,展现了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下片直接描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形容书的内容丰富的成语
包罗万象 大块文章 丰富多采 丰富多彩【描写的内容】
形容书内容精彩词语
引人入胜 精妙绝伦 扣人心弦 韵味无穷 精彩纷呈 百看不厌 爱不释手 身临其境 跌宕起伏 纷繁复杂
形容书的内容精彩的词
引人入胜 精妙绝伦 扣人心弦 韵味无穷 精彩纷呈 百看不厌 爱不释手 一波三折 文不加点 韵味无穷
〈洛神赋图〉描绘的内容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原《洛神赋图》卷,东晋着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这幅画根据曹植着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形容书的内容很精彩的词语【描写的内容】
引人入胜 精妙绝伦 扣人心弦 韵味无穷 精彩纷呈 百看不厌 爱不释手 一波三折 文不加点 韵味无穷
Abundant,plentiful,rich,wonderful,attractive,inspiring,enlighten
不知道您要中文的还是英文的,各列了几个.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有疑问的话,
若觉得好,请及时采纳,
形容书的内容精彩的四字词语,至少20个.如:精美绝伦
一波三折 文不加点 回肠荡气 引人入胜 精妙绝伦 扣人心弦 韵味无穷 精彩纷呈 百看不厌 爱不释手 身临其境 跌宕起伏 纷繁复杂
妙语连珠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精彩纷呈,意犹未尽,
篇一:[关于秋天的片段]关于秋天的优美段落1、秋天到了秋天到了,苹... 2019-05-24
第一篇黄河的作文:描写黄河的优美段落1、黄河浩荡,风回路转,滚滚... 2019-05-23
篇一:[关于黄河的作文]描写黄河的优美段落1、黄河浩荡,风回路转,... 2019-05-23
一:[开学了作文]描写开学的优美段落1、开学了,校园里又变回以前那... 2019-05-23
(1) [优美的作文]关于美的作文:作文,让我如此美丽!_800字美丽,... 2019-05-15
风景优美的作文篇(一):关于写景的优美段落这时候万籁无声,只有那暖... 2019-05-11
赞美秋天的作文篇1:赞美秋天的优美句子精选1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 2019-05-11
描写秋菊的作文篇(一):描写菊花的优美段落【菊花怒放】菊花各有特色... 2019-05-11
一:[这个人真傻作文]我这个人_600字从我出生到现在的十三年里,我... 2019-05-10
(1) [描写秋天的文章]描写秋天的优美段落精选1、秋天很美,是一种... 2019-05-10
上一篇:有关雪的文章(共9篇)
下一篇:描写校园秋天的句子(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