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造句 2018-11-29
求全责备什么意思
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出自】:《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示例】: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求全责备成语的意思
注音: qiú quán zé bèi
释义:
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齐全.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用法:
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出处:
《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示例:
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80后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对于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近义词:
吹毛求疵、洗垢求瘢
反义词: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注:
求全责备中的“责备”易误解为“ 埋怨他人或自责”,不可说“求全责备自己”或“求全而不责备”.【求全责备什么意思】
求全责备的成语意思.
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罪不容诛是什么意思?
词目 罪不容诛
发音 zuì bù róng zhū
释义 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出处 《汉书·游侠传序》:“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
示例 这厮若论着五刑发落,可便~.(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 罪大恶极、罪该万死、十恶不赦
防患未然,不胫而走,粗茶淡饭,一团和气的意思
要成语词典上的意思【求全责备什么意思】
防患未然:
防:防备.患:灾祸.然:如此.
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时采取预防措施.
不胫而走: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
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粗茶淡饭:
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
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一团和气:
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互文见义的意思是什么
要怎么理解
互文是一种修辞手法,他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比如:A有B,C有D.如果是互文,就是说:A和B都有C和D.这应该就是同文见义
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互文见义常见诗句:(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见”与“闻”互文见义)(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5)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当句互文 (8).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10).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1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凡指互文:(1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13)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
关于互文的详细资料:
《后汉书·马援传》的翻译
一、这篇传记,写了马援的一生,包括他的言行,他的政治活动,他的文事武功.写出了这个人的为人风格和一些精彩的言论.以上写得都很具体、生动,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最后写了他奉命征五溪,师老无功,且遭马武等人的谗毁,以致死后都不能“丧还旧茔”,给这个人物增加了悲剧色彩,使读者回味无穷.
二、马援与光武、隗嚣、公孙述,都有交往.这是当时互相抗衡的三种势力.传记通过写马援,同时也写了三个人的为人、行事,政治和军事上的见识和能力.传记用对比的手法:援素与述同里闾,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而述盛陈陛卫,以延援入,交拜礼毕,使出就馆.更为援制都布单衣,交让冠,会百官于宗庙中,立旧交之位.述鸾旗旄骑,警跸就车,磬折而入,礼飨官属甚盛.
下面紧接着,写光武如何接见马援:援至,引见于宣德殿.世祖迎笑谓援曰:“卿遨游二帝间,今见卿,使人大惭.”援顿首辞谢,因曰:“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臣与公孙述同县,少相善,臣前至蜀,述陛戟而后进.臣今远来,陛下何知非刺客奸人,而简易若是?”帝复笑曰:“卿非刺客,顾说客耳.”
后面,又紧接着,写马援与隗嚣的一段话,使隗嚣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段文字,写得自然紧凑,而当时的政治形势,胜败前景,已大体分明,这是很高明的剪裁手法.写人物,单独刻画,不如把人物放在人际关系之中,写来收效更大.
三、记录马援的日常谈话,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性格、志向、见识.
封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从客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熏蒸,仰视飞鸢跕跕坠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
马援确是一个“说客”,他说话非常漂亮,有哲理.“闲于进对,尤善述前世行事.”“闻者莫不属耳忘倦.”他的《诫侄书》尤有名,几乎家传户晓.像“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这些成语,都是他留下来的.他言行一致,年六十岁,还上马给皇帝看看哩!
但据我看,光武对他一直不太信任,就因为他原是隗嚣的人.过来后,光武并没有重用他,直至来歙举荐,才封他为陇西太守.晚年之所以谗毁易人,也是因为他原非光武嫡系.
他兴趣很广泛,能经营田牧,还善相马.他留下的“铜马相法”,是很科学的一篇马经.
但好的传记,末尾还需要有一段好的论赞,才能使文气充足.范晔论马援:“然其戒人之祸,智矣,而不能自免于谗隙.岂功名之际,理固然乎?”
耕堂曰:马援口辩,有纵横家之才,齐家修身,仍为儒家之道.好大喜功,又备兵家无前之勇.其才智为人,在光武诸将中,实为佼佼者.然仍不免晚年悲剧.范晔所言,是矣.功名之际,如处江河漩涡之中;即远居边缘,无志竟逐者,尚难免被波及,不能自主沉浮,况处于中心,声誉日隆,易招疑忌者乎?虽智者不能免矣.
至于范氏说的:夫利不在身,以之谋事则智,虑不私己,以之断义必厉.诚能回观物之智,而为反身之察,若施之于人,则能恕;自鉴其情,亦明矣.
这种话虽然说得很精辟,对人,却有点求全责备的意思了.
I love a girl very much,her name is Bao,means jewel,she is really my jewel in heart..
完美的中式英文,呵呵,按照字面给你翻译吧:
我爱上了一个女孩儿,她的名字叫“宝”,就是珠宝的意思,她真是我心目中的珠宝.
注:稍微有点英语基础的人,不会这么说的.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意思是什么?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典型故事,应该来自于三国,最出色的表现者是刘备,他“弘毅宽厚,知人善任”,从不怀疑忠心耿耿的部下,刘、关、张、赵、诸葛几乎一起谱写了天下亘古传奇.因而,刘备的家业号称是亲情凝聚的典范.关羽,可以放弃一切厚禄,过五关、斩六将,历尽苦难回到刘备的穷困旗下;张飞,可以腥风血雨先打下一块小地盘,等着刘备来做主当家;赵云,可以冒生命危险,抢救刘备的儿子,维护刘备的家人完整;诸葛亮,受刘备临终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管理的基石就是信任感重于亲族.\x0d“一般来讲,企业也好,事业也好,关键是用好人.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不是容易的事.首先要根据需要、带着问题招才、识才、用才.做一些调查研究是必要的,通过诸多人的实践鉴别是必要的,安排一些考验也是对的,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才能确定对人才的正确使用.从另一个角度讲,人才来之不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旦发现人才,可以因人成事,因“神”盖“庙”,开辟另一片天地.\x0d“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德”和“才”是起决定作用的两个方面.德,是指人的品德,古人讲的仁、义、礼、智、信就概括了这个方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讲,“德”比“才”重要.“君子欲以义,小人欲以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凄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标准.德、才兼备,是人才的最高境界,然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参差不齐.一句话,还是要因才使用.蒙牛老总有一句名言: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x0d在现代企业中,人才是塑造企业品牌的核心资源,因此,在管理模式上,出现了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的人本管理,人才竞争也因此成为了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人事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管理向对应的概念,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每一位企业决策者都应当明白的道理.\x0d企业在用人方面有许多做法,但要使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信任是最为重要的.有位大企业的老总在谈到用人时说:“信任是我用人的第一标准.”这句话很有见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你选择了他,便不应怀疑,不应处处不放心.既然你怀疑他,你便不要用他好了.用而怀疑,实际上是最失策的.\x0d“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相对的、灵活的,不是绝对的、死板的,否则就要犯错误.\x0d第三,在对人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有时候有些事还要人干或者是人要找事干,常常是没有合适的,就不得不用不太合适的,因此不能拘泥于“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换句话说,在特殊情况下,“疑人”还是要用,用人还是要“疑”.可把事分为大小轻重缓急,因人事宜.\x0d第四,对人的看法不能一成不变.事物都在变化中,人也在不断变化.阅历短,经验少,知识有局限性,一时事情没有干好,或者犯了错误,有了过失,就要宽宏大量,允许人犯错误并给人留下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要抓住一点不放.此外,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有的人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也有的人向坏的方面变化,不能放松警惕.\x0d第五,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得饶人时且饶人.人都有缺憾和不足之处,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正如有的人一时为了“吃饭”或摆脱一时困境,偷了个“馒头”或贪污了“几块钱”,干了些“不冒烟”事,只要知错改错就可以,没有必要抓住辫子不放.“大人有大量”.孔圣人周游列国时忍渴不喝盗泉之水,但却耐不住饥饿饱餐偷来之鸡,给后人留下笑柄.圣人尚且如此,何况凡夫俗子呢?
“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中的后半句是什么意思?
"以身假物" 以是用,拿,把,将的意思,身是自己的身体,假是借用,利用的意思,物是外物的意思.
所以直译过来可以理解为让(使)自己借助外物,这样就好理解了
可能你不太理解假的用法,同样的用法的词语还有假人之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
书到用时方恨少作文篇1:书到用时方恨少_650字“书到用时方恨少”这... 2019-04-07
第一篇精卫填海的意思:精卫填海的意思_200字今天我到书房看书,突然... 2019-03-12
三个越造句越---越---越---秋天到了,麦子越长越黄,越长越... 2019-02-22
用蔚蓝造句蔚蓝的天空下,是一片碧绿的草地 蔚蓝的海掀起朵朵浪花 ... 2019-02-21
顾名思义造句~要长一点的~1 颈椎病,顾名思义,是因颈椎发生病变而导... 2019-02-20
成语“细大不捐”的意思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 2019-02-20
知难而退的意思是什么〖解释〗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出处:... 2019-02-20
风雨同舟的舟是什么意思?【解释】舟:船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 2019-02-20
繁文缛节【解释】: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 过分繁琐... 2019-02-18
陪感亲切造句是“倍感亲切”吧?1、老师说的话,让我倍感亲切 2、突... 2019-02-15
上一篇:奉公守法(共7篇)
下一篇:所有的关联词语(共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