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话题作文 2016-05-20
“鸡蛋浮起来了!浮起来了!”这样的声音,不时的从一个窗户口中散发出去,怎么了呢?原来是我们一家人在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一天,我心血来潮,突然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去做一下小实验,我一提意,父母也纷纷点头表示配合。做什么呢?看见一个个小精灵似的鸡蛋,心中暗暗想就它吧,我要让它浮在水面上。
我小心翼翼地把一个小巧玲珑的鸡蛋拿出,放在碗(在家中,没有正规的器材)边沿,家里有鸦雀无声,三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手中的鸡蛋。只听“咚”一声,鸡蛋,就如同跳水员那样,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入了水,沉到了杯底,不是还有气泡冒出。顿时,鸡蛋又大又胖,像一个圆滚滚的皮球。怎么办呢?我们压抑住心中的激动,坚定下来,冥思苦想。
就在此时,妈妈一拍大腿,“有了!”说完,就三步并作两步地往厨房奔去。拿了一袋食盐,行吗?看着我们疑惑的眼神,妈妈拍着胸脯保证没有问题,我舀了满满一大勺子盐,放入水中,轻轻搅拌。盐马上被水溶解了,可知道还是呼呼大睡,纹丝不动呢!我继续加了两勺子盐,继续提着勺子搅拌。闭气凝神地观察着它,只见鸡蛋懒洋洋的伸了个腰,像喝醉酒了似的。摇晃了几下,又沉了下去。我得到了启发,继续一勺子接着一勺子往进放盐。终于,鸡蛋耐不住性子了,像一个红气球似的,飘飘悠悠的浮了起来。尖尖的脑袋露出了水面。
“成功了!”我兴奋地大叫起来。父母的眼睛里也含着高兴在。我好奇的用指尖蘸了一点尝尝,咸咸的,涩涩的。我邹了邹眉头。
这是为什么呢?我查了查资料。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就会越大。当所受的浮力大于其所受重力时,鸡蛋就会上浮,当鸡蛋露出水面时,。所受的浮力就会减少,所以就会浮在水面上了。虽然有一些名词,我并不太懂,但随着知识的增加,有一天,我会明白的。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观察留心不仅有语文,也会有科学。,有好奇心,探索之心,就会发现更多奥秘。
课后,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做个实验,把一个生鸡蛋放进装满醋的玻璃杯里,看看鸡蛋会发生什么变化?
放学回家后,我就直奔厨房。首先,我挑了一个有光泽的椭圆形的鸡蛋,把它放进了一个玻璃杯里,再将醋倒入玻璃杯中,让醋漫过鸡蛋,然后把玻璃杯放在桌子上,等待第二天早上的结果。
第二天早上,我怀着急切和好奇的心情去看实验结果。我顿时大吃一惊,只见鸡蛋周围围拢了一圈泡泡,泡泡又小又密,都快盖过鸡蛋了。我迫不及待地用手摸了一下鸡蛋,发现鸡蛋壳经过一夜的浸泡变软了,而且鸡蛋还不时的一会上一会下。忽然,我又发现鸡蛋从醋里浮起来了。我好奇的用手按了一下鸡蛋,鸡蛋又沉到了杯底,但没过多少秒,鸡蛋又慢悠悠地上来了。我小心地把鸡蛋拿出来,把蛋壳中的气泡擦去,再放进醋中。啊,鸡蛋又沉下去了!又过了好一会儿,鸡蛋再次沾满气泡又重新浮了起来。“是什么原因呢?”我不由得产生了疑问。
于是,我带着那些疑问,在课外书中探索奥秘。原来,鸡蛋壳变软是因为:鸡蛋壳本身就含有很多碳酸钙,醋是一种弱酸,而碳酸钙在有水的条件下会生成氧化钙。蛋壳与醋反应,所以使得鸡蛋壳中钙的含量变少,就变软了。而鸡蛋反复浮起的原因是:鸡蛋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但是鸡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会和醋中的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围在蛋壳周围,会使鸡蛋重新上浮,上浮后的鸡蛋又会在重力作用下下沉。
通过实验,我终于弄懂了其中的奥秘。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从古时候起,美丽的月亮,就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揭开月亮神秘的面纱。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就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过月球,看到了月球上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有许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呢?上学期在“登月之旅”这一科学课上,的科学老师就告诉了我们同学答案。
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课堂上,我们亲自动手,做了一次模拟实验,共同研究环形山的形成。我你实验即将开始了,我们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盘子,细沙和大小不一的石头。用沙盘来模拟月球的表面,石头子来模拟陨石和流星。只见同学们都跃跃欲试,老师交代的实验过程和要求,实验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小组的同学合作完成实验。我们先把细沙铺在盘子里,先从不同的角度丢下一些大小相同的石子,在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完成了第一个任务时,我们选了四个较大的石头,分别从不同的高度把石头丢到沙盘子里。随着一声声“砰砰”的闷想,四个石头到落到了沙盘中。石头一半埋没在细沙中,一半露在外面。实验进行的很顺利,接下来只要小心把石头取出来就可以了。经过一番协商,组员们都同意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胸有成竹的点点头“没问题!交给我吧!”我小心翼翼的从石头边缘把它们一个一个的取出,只是的坑在取石头的过程中,被一些细沙破坏了轮廓。不过并没有影响大体形状。
我们细细端详了沙盘,发现虽然石头的大小是相同的,但是这些坑竟然有的比较深,有的比较浅。我便于观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用手电筒把光斜着射到细沙上的石头坑。经过反复的研究,我们终于得出了结论:在不同高度的情况下,高度越高,坑就越来越深。高度越低,坑就越浅。第二个任务与第一个任务大致相同,只是改变了实验的要求和条件。从同一高度丢下不同的石子,大石子形成的坑很大,儿小的石子形成的坑却很小。同学们个个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耶!实验成功了!们一边交流着实验的结论,一边谈论着成功的心得,个个笑逐颜开。经过这次实验,让我们了解了月球环形山的形成,也收获了宝贵的合作与成功。
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知识,自己动手,还可以加深记忆,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把“死”的东西“活”起来。
迈着轻快的步伐,我们开始路我们新的一节课。课堂上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首先同学们听说要做实验,都很激动。有的同学很好奇,有的同学一直盯着老师,还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坐在坐位等待。此时我却看着神神秘秘地从包里拿出一个杯子,一盒曲别针,一瓶水。“工具准备完毕,下面进行实验。”
老师小心翼翼把水倒到杯子里倒满,又把曲别针一个一个地放进杯子里,放了几个后,老师死死地盯着杯子说:“算了吧,你们排着队一人扔一次吧”我心不在焉,看到同学们都去排队路,也排了个倒数。扔曲别针快的,慢的都有,可每扔一个水面都没有动静,也不见升起,大家脸上露出失落的表情,只听老师说:“没关系,让我一把一把来吧”只见一把下去水稍微了一点,有一把,水面明显往上升路。顿时,同学们脸上露出路快乐的笑容,但曲别针扔完了,水却没有动静。同时实验也结束路。
从这个实验中,让我们大家明白路,学习是没有捷径的,正所谓学无止境。
【篇一: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天,我正在院子里玩,忽然看到一小队蚂蚁正排着队运送一块骨头渣,它们排的队伍很长,足有20多公分,看上去十分壮观。这时,我突然想到在《少年科学》看到过的一个小实验:用樟脑球在蚂蚁行进的路线前划一道,蚂蚁会怎么样?在蚂蚁的旁边划一个圈,又会怎么样?今天,我正好有机会做一下这个实验。
我赶快跑回家拿了一块樟脑球,在蚂蚁大军的前面划了一条线,只见领头的蚂蚁刚一碰到那条线就马上停住了,它左转转,右转转,好像不知道该往那里去一样。它身后的那队蚂蚁也跟着它在原地乱转,就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了。
我用手抓起一点土盖住那条线后,领头的蚂蚁好像突然清醒了一样,直直地朝着蚁窝的方向走去。这时,我看见有一只跟在后面的“掉队蚂蚁”,就悄悄在它的身边快速地用樟脑球划了一个大圆圈。马上,就又出现了刚才我所见过的一幕:小蚂蚁一碰到那条线就迅速掉头,我则手拿樟脑球一步步缩小“包围圈”,一直小到和一颗黄豆一样。可怜的小蚂蚁就在圈里不停地转来转去,把它从樟脑球的包围圈里解救出来以后,它又转了几圈,才好像突然醒悟过来,径直追赶大部队去了。
这是为什么呢?书上是这么告诉我们的:蚂蚁外出活动都是靠气味保持联系的,一旦遇到别的气味就会产生错觉,但找到同类的气味后又会很快找到正确的方向。
今天这个小实验真是太有趣了,既让我学到了知识,又让我明白了蚂蚁的特点,今后我还要多做这种有趣的科学实验。
【篇二:一次有趣的实验】
上个星期三,吴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就是用醋来泡鸡蛋。我对这个实验很有兴趣,所以我一回到家就开始做了。
我先找了一个杯子,再把鸡蛋放了进去。然后,我把厨房里的食用醋往里面倒。我倒了好一会儿,怎么还没有没过鸡蛋呢?吴老师可是强调了要把醋倒到没过鸡蛋才行的。我想了想,因为醋的分子比水小,所以鸡蛋是沉不下去的。于是,我找来了一个小酒杯扣在了鸡蛋上面。哈哈!这下鸡蛋可沉了下去。吴老师为什么会让我们做这个实验呢?鸡蛋被泡在醋里又会怎么样呢?我带着疑问去查了一下电脑。我点开了百度网页,在关键词栏里打上了“醋泡鸡蛋”四个字,然后按了一下回车键。哈哈!答案出来了,鸡蛋壳里含有钙质,而醋的酸可以分解钙质。从而软化钙。如果,泡的时间有两个星期的话,还会变成半透明的!我立马来了兴趣,想看看半透明的鸡蛋,但我还是耐住了性子继续看了下去。鸡蛋和醋在一起后会冒许多小泡泡!我立马跑到了杯子旁去观察,真的有许多小泡泡。
第二天早上,我一到学校就与同学们谈起此事。都说很有趣。
晚上放学前,老师还说可以继续做下去。我回到家就开始观察了。鸡蛋壳变得软了。泡泡变少了。鸡蛋壳上面还有一层像皮一样的薄膜。
第三天,鸡蛋壳已变得很软了。仿佛一碰就要爆了一样。泡泡更加少了。鸡蛋的皮衣脱落了一半了。
第四天,鸡蛋壳已变得非常的软了,所以我没敢碰。泡泡已经近乎没有了。鸡蛋的皮衣完完全全的脱落了下来。这个实验真是有意思,但还没有结束。我一定会把这个实验做下去的!
【篇三: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
今天早上,王老师和我们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实验之前,王老师准备了四个烧杯,有两个烧杯是无色透明液体,有两个烧杯里是紫色液体。王老师拿起一杯无色透明液体先闻了闻,正准备倒进一杯紫色液体时,我目不转睛的看着,非常激动。王老师把无色透明液体往紫色液体里到了一点儿的时候,紫色液体就变成了浅绿色,王老师又把无色透明液体倒了一点儿时,紫色液体就变成了深绿色。真是太奇妙了,我心里想。
然后,王老师又把另一杯无色透明液体举了起来,正要倒的时候,我聚精会神的看着,王老师又不倒了,我感到一点儿失望。王老师把无色透明液体倒入另一杯紫色液体中一点儿时,我期待着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倒进一小部分时,紫色透明液体就成了浅粉色,再到点儿就变成非常亮的粉红色,粉红色的液体非常的漂亮。我很惊讶。王老师说:“要是把深绿色的液体和粉红色的液体倒在一起会怎么样呢?”有一个同学说:“还会变成原来的紫色。”我对他的话半信半疑。又有一个同学说:“会冒泡。”我也觉得会冒泡。只见王老师拿起粉红色液体往深绿色液体里倒,深绿色液体果然就变成了原来的紫檀色。而且还在冒泡呢!我非常佩服那两个同学。
后来,王老师和我们说:“这两杯无色透明液体是不一样的,一杯是白醋,一杯是碱水,这两杯分别加上紫色液体也就是紫甘兰汁就分别成了深绿色液体和粉红色液体了。这叫做酸碱中和。”
这次实验不仅让我知道酸碱中和的道理,还让我亲眼看到了这一次有趣的实验。
【篇四:一次有趣的实验】
我在图书馆里选书,突然,我看见了一本关于科学的书。我从书架上取下来,在桌子上静静地看……这时,我看到一行字:灯泡的游戏。我看了又看,想,这一定很好玩吧!于是,我把需要的材料记在了一张白纸上:1。5V的灯泡,一根电线,一节双A电池。
第二天,我缠着爸爸买这些科学实验材料。可是一到灯具店里一看,没有。但我没有灰心,决定到奶奶家找。到了奶奶家,终于在一个,爷爷放工具的小盒子里找到了一个陈旧的手电筒。我把手电筒拆了,拿出里面的小灯泡,可发现灯泡是2。4V的,电池是1。5V的。没法接,我把两个电池用交布连了起来,变成了3v的电池,大于2。4v的灯泡。我又找来一根电线,用铁钳把里面的铜丝露出来,小心翼翼地缠在灯泡的身子上。我的手上都有汗了,卷不住,我用纸巾擦了擦手,继续把铜丝卷在灯泡上。终于卷起来了,我又花了好大的劲,把电线的另一头用铁钳把铜丝弄出来。然后把电线的一头接在电池的负极,灯泡接在正极。但是,没用,灯泡不亮!
那用两个呢?我想,应该可以。我把两个电池接起来,用电线和灯泡接通了电池的正负极,这样就可以通电了。可是,没有亮,我把灯泡按了一下,哈哈!OK,亮了,我十分高兴。可是后来又不亮了,我仔细地看,原来是灯泡没有对准。我又试了一次,还不亮,原来是负极电线没有放好。这一次,我注意了,哈,又成功了。爸爸告诉我,电池连接上电线就有了电流,灯泡遇到电流就会亮。
啊,这次试验多么有趣!即增长了我的知识,又添加了乐趣,我忘不了这快乐地一天。
【篇五:一次有趣的实验】
临近新年,妈妈要去丹尼斯超市购置年货,我也跟着一起去,能帮妈妈多参谋参谋。
来到食品区,一包彩色豆芽映入了我的眼帘,“彩色豆芽?豆芽怎么会有不同颜色的呢?”我自言自语着,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回家查一下不就知道了么?”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科学小百科》,在书中翻了一会儿,找到了一个实验做彩色豆芽的,我就准备材料,做了起来。
按要求,我找来了一块棉布,2个小碟子和几十粒黄豆。我按要求,先把黄豆放在一个碟子里,用湿布盖好,放在像暖气管那样的温暖地方。然后每天用水浸湿布,使黄豆能得到充足的水分。
一个星期后,黄豆发芽了,黄豆芽的两片叶子都是金黄色的。我取出了这些豆芽的一半放置在另一个碟子里,不用布遮盖,放在一个阳光十分充足的地方。
而剩下的一半仍同以前一样,用布遮严,放在温暖的地方。
两天后你会发现,在阳光照耀下的一碟豆芽变得翠绿,而被布盖着的一碟豆芽仍然是金黄色。
这是为什么呢?做完实验,我忙抓过书来看:原来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等色素。植物体中什么色素占得多,有优势,植物就呈现出相应的颜色。放在阳光下的黄豆芽,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出了大量的叶绿素,因而叶子会渐渐变绿了;而见不到阳光的黄豆芽体内叶黄素占优势,因此叶子才会呈现出金黄色。
经过这一次实验,我明白我还缺少很多知识,我要多学习,把这些知识弥补上来,做一名学富五车的学生!
【篇六: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个鸡蛋成就了爱迪生的科学,一个苹果成就了牛顿的科学,一个钟摆成就了伽利略的科学,一次洗澡成就了阿基米德的科学……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从小我就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日里我就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更喜欢做一些科学小实验。
有一天,我走进厨房,看见柜子上放着面粉和盐,接着我又来到院子里,那儿有一堆沙子,这堆沙子是表弟用来垒城堡的。
我有些好奇:面粉、盐和沙子能不能完全溶解在水里呢?我在橱柜抽屉里找到了一个小勺子,一根小棒,三个杯子,并在杯子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水。先舀了一勺盐放进其中一个杯子里面,又拿来小木棒均匀地搅了搅;然后往第二个杯子里放了少量的沙子,搅拌均匀;接着又在第三个杯子里放进一些面粉,搅了大约十几分钟,等我自以为溶解了之后,便停止了搅拌。这时,我仔细地看了看每一个杯子,却发现三个杯子里出现的情形都不一样:第一个杯子里的盐不见了,所呈现的是透明的液体,我尝了尝,有点咸;第二个杯子里的水还是水,沙子仍旧是沙子,完全没有溶解,并依旧安静地沉淀在杯底;第三个杯子的水却是白的,有点糊状,没有什么味儿。
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我知道了:原来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而第三个杯子里面呢,只是水和面粉的混合物。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溶解后所呈现的颜色、状态和味道也是各不相同的。而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
其实科学并不是神秘莫测的,它就在我们的举止间,每个小小的科学实验,都会让我有很大的收获。在一个个科学实验中,我尽情享受着科学带给我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我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篇七:一次有趣的实验】
其实世上万物都有各自的作用,也都有神奇的一面。
今天我做了一个“用纸杯烧水”的实验,实验证明:纸杯也能烧开水。这个实验让我知道了纸杯也有它的“神奇”之处。
事情是这样的,下午放学后,我渴得喉咙冒烟,就用纸杯接了一杯水喝到肚子里。忽然,我突发奇想,纸杯比较容易燃烧,可是如果在纸杯里加一杯水呢?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立刻接了少半杯水,又因为刚用这个杯子喝过水,所以在纸杯的外底也有些潮湿。然后我又找来一截蜡烛,并把蜡烛点燃,因为没有小小的铁架台,所以我就用手拿着(实验危险,儿童请勿模仿)。
我把水杯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烧,渐渐地,我端杯子的手感觉到纸杯热了,杯子里的水也开始冒烟。大概有五六分钟的时间,水已经热气腾腾了。又过了一会儿,哇!真神奇!杯子里的水居然烧开了,而纸杯却没有燃烧,只是杯底被熏得黑糊糊的。
为什么纸杯能烧开水呢?我带着疑问去问妈妈,妈妈苦笑着说:“这个我怕说不好,咱们去问你爸爸吧。”
爸爸正在书房学习,我和妈妈来到他的房间,我对爸爸说:“爸爸,您知道纸杯里装上一杯水,用蜡烛点燃它,为什么水烧开了,而纸杯却不会燃烧呢?”
爸爸赞赏地用手扶摸着我的头说:“儿子,你真用心。不过,这次你可问对人了,让我这个‘专家’来给你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吧。……”
听了爸爸的解释,我恍然大悟,原来在烧开水的过程中,杯中的水吸收了纸杯上的热量,而开水的温度不会超过100摄氏度,又因为纸是混合物,燃烧点大概在180-190摄氏度左右,所以纸杯里的水使纸达不到熔点,纸杯也就烧不坏了。
“不试不知道,纸杯真奇妙”。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探索,就一定能解开其中的奥秘。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做完作业,闲得无聊,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到了一则科学小故事,内容是:蚂蚁从高处摔下来不会死……听了这句话,心里暗暗想:蚂蚁个子这么小,从高处摔下来怎么可能不死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于是我准备做一次试验。
我走出房门,来到一棵大树下,四处寻找蚂蚁,可让我失望的是并没有找到一只蚂蚁,于是我就想:是不是能用面包把蚂蚁诱出来呢?嘿,这个办法还挺管用,一下子面包上就聚满了蚂蚁,我挑了一只最大的蚂蚁,站起来挺直了身子,把手举过头顶,然后手一松,之后蚂蚁就重重的摔在地上,可奇怪的是,蚂蚁并没有死,像没事一样,又再地上爬了。我觉得应该是我不够高,于是我就从客厅搬来一条凳子,然后又抓起蚂蚁,站在凳子上,把手举过头顶,而后把手一松,转眼间蚂蚁又摔在地上,我心里想,这一次,蚂蚁肯定死翘翘了,我赶紧蹲下来看,只见蚂蚁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我心想蚂蚁从一定的高度摔下来还是会死的。正当我准备走时,那只蚂蚁动了一下,接着快速地朝蚁穴爬去,一边爬还一边不停地摇着触角,好像很怕我再拿它做实验,我亲切地说:“放心吧,我不会拿你做实验了。”说罢便拿起凳子进房间了。
来到房间,我左思右想,也不知为何蚂蚁从高处摔下来不会死,没办法,只好请出我的好朋友——《十万个为什么》。一查才知道:蚂蚁从高空落下时会伸开六条腿,这些张开的腿如同一把降落伞,可以减缓下降速度,所以蚂蚁从高处摔下来不会死。
啊!原来小小的蚂蚁身上有这么多我还不知道的奥秘!我以后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多多留心身边事情。
阳光下成长作文篇(1):阳光下成长_800字阳光,一种纯粹的光芒,一种... 2019-05-24
篇一:[风的自述]风的自述_450字大家好,我是一股冷飕飕的风,相信大... 2019-05-24
景色的作文篇(一):秋天的景色作文_描写秋天景色作文秋天是美的画意... 2019-05-24
我的老师作文450字篇1:关于老师的作文:我的老师_450字我有一个美术... 2019-05-24
越野赛作文篇(1):疯狂的越野赛_600字就在今天,在这个狂风怒吼的下... 2019-05-24
一:[小确幸作文]小确幸_800字小确幸有那么一段时间。总是喜欢凌晨... 2019-05-24
物以稀为贵作文篇(1):物以稀为贵_800字一幢幢摩天大楼,一条条宽阔... 2019-05-24
篇一:[盛夏作文][暑假作文]盛夏_650字不知是否你听过这样一首歌《剩... 2019-05-24
第一篇关于鸟作文:关于鸟的作文:坚强的小鸟_500字清晨,我站在窗口... 2019-05-24
一:[三年级关于秋天的作文]三年级作文秋天的景色范文7篇作文一:秋... 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