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正文

地理知识大全

来源:初中作文   2016-05-07

(1) [地理知识大全]风水地理知识大全


  风水地理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那么,风水地理入门知识有哪些?地理风水入门要点是什么?风水地理入门理论是什么?下面是风水地理入门知识大全的相关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风水地理入门知识
  风水一词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比较广义的意义,泛指附近的空间、山、水,树木等自然环境。比如说这里风水真好,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等。一种是比较狭义的意义,专指阴宅(祖坟)和阳宅(住房)。比如说做风水,你家有好风水等。风水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改变,没有固定的风水宝地,所谓富人福地,福地富人。
  在地球上,占最大体积的物质是什么,就是风、水、地。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是什么,也是风(空气)、水、地(土地)。所以许先潮多次强调请大家在说风水的时候不要把“地”忘了。在地球上除了由天体进来的物质之外,几乎所有物质都由风水地三者所承载所包含所孕育,当然也包括人类。可见古代人所说的风水,就是泛指地球中的所有物质,风水学就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微观物质(空气、水和土)和宏观环境(天地)的学说。根据古人的感知,在大地上除了地和水之外,余下的就是空间了,空间里只有风了。古人认为,风和空间和天是联在一体的,风水学中所说的风,既是空气,也代表空间,同时也包含天。风水一词最早出于伏羲时代,太昊伏羲根据自己研创的简易图,推理出地球有过一段是风与水的时期。《简易经》里记载:“研地说:一雾水,二风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泽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无水。”这里所指的风水应是风水的原义。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天,所以有天一生水之说,二就是地,三是什么,三就是水。把老子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万物。
  地理风水入门要点
  一:观天。
  宇宙星体对人的作用。古人十分注重太阳月亮星宿对人类的影响,在风水上主要表现在采光、立向、选日方面。
  元运年月日时四季,都是由天星循环所形成的,所以天体的运动对人的影响作用是无容置疑的。所谓堪舆,堪天道也,舆地道也。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水有万物。观察天,了解天,天光上临,地德下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根据天星来选择风水地也就成了风水学中最原始的最基础的学问了。
  几千年前形成的中国夏历,和现在一直沿用的农历,其中都有风水师的重要贡献。根据星空的现象来预测人世的休咎,这也是风水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七政四余,轮流当值。天星在时间上也有一系列的程式,这主要表现在天星演禽日课上。
  二:辨质。
  风(空气)、水、地(土)的质,对人的作用。这是风水学的基础。
  这里所指的风为人呼吸的空气,水为人吃的水,源头水,土为种庄稼的土、穴位中的土。因为空气、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如果风(空气)质不好、水质不好、土质不好则会造成生物不好,引人发病,致人生灾,我想这是谁也不会否认的。
  古代风水师主要有望气闻气等方法以测定空气质量,品水养鱼等方法以测定水的质量,捏土尝土等方法以测定土的质量。
  雪心赋云:草繁木茂,水深土厚,就是根据目测定风水土的质量的方法之一。益福堂的实证生气十法一文中就有此类方法介绍。
  在古代,科技不发达,风水师只有用眼看,用鼻闻,用口尝,用手捏,用秤称的原始方法去鉴定风水地的质量,到了科学昌明的今天,风水家们如果还抱着这些简单方法不放,不与时俱进,不进行工具创新,不借助于科学仪器来测量空气质量,水的质量与土的质量的话。甚至有的连这些基础原理视而不见,这些简单方法弃而不用的话,我想,那些风水先贤们在天有灵的话,会暴怒如雷的,会臭骂我们的。
  三:察形。
  风水地的形貌情意对人的作用。这里所指的风,既是空气,也是空间。水,是由水积累而成的沟渠溪流,江河湖海。地,是由土积累而成的山岗岭脉。后来风水学家把阴阳宅所在位置(穴位)后面有直接联系的山脉称之为龙,其他的山岗称之为砂。
  人类在繁衍生息,治国安民,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发现观察天象,勘察地貌,了解地形,分辨地质非常的重要,关系到人类的存亡兴衰,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仗的成功失败,于是就形成了风水学的原始理论---地理。
  四:乘气。
  风水地的气对人的作用。风水地三者中有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气存在,这种气不是空气的气,而是由天地山川空间流通、会聚、孕育、体现出来的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表,不能用罗盘测量的东西。气有吉气凶气中气之分。能意会得这种气,能接收生气,摒弃凶气,才可以达到风水学的最高境界。所以乘气是风水学的顶尖技术。
  葬书谓“气以生和,气因形来,气以势止,气以土行,气以龙会”“形止气蓄,化生万物”“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则为生气”是也。推荐阅读:如何选择墓地风水宝地
  风水地理入门理论
  一、整体系统原则
  整体系统论,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它是在本世纪产生的;作为一种朴素的方法,中国的先哲很早就开始运用了。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整体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风水学充分注意到环境的整体性。《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
  ”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卷──《丹经口诀》中强调整体功能性,主张“阴宅须择好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为有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
  整体原则是风水学的总原则,其它原则都从属于整体原则,以整体原则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风水学的基本特点。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先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记、贷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窑洞位多朝南,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人可长寿,鸡多下蛋。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栏式竹楼居住。《旧唐书南蛮传》日:山有毒草,虱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楼下空着或养家畜,楼上住人。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处,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而迁徙。贵州山区和大里人民用山石砌房,华中平原人民以土建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创立的。
  中国是个务实的国家,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
  依山傍水原则
  依山傍水是风水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依地,这与当时的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相适应。
  依山的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洞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2) [地理知识大全]中考必备的地理知识汇总


  中考是初中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试,想提高地理成绩的学生,要加强知识点的记忆,不断巩固基础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必备的地理知识汇总,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考必备的地理知识汇总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聚居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开发和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
  中考必背地理知识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等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4)北极星高度的变化;(5)麦哲伦环球航行;(6)卫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刘三起义);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方向)
  5、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①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②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③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中考地理知识
  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具体(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 内容越简单。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注记=文字和数字
  2、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弯曲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弯曲是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坡陡之处等高线密集,坡缓之处等高线稀疏)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海拔不高,<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

推荐访问:小白兔作文500
最新文章
  •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4篇

    篇一:[初中作文开头结尾]中考作文素材:开头结尾[2]_1500字自信结尾... 2019-05-23

  • 越来越自信的我作文8篇

    (1) [越来越自信的我作文]越来越自信的我_750字小草发芽前,在土地... 2019-05-23

  • 作文写作技巧10篇

    第一篇作文写作技巧:作文技巧:让作文构思更巧妙的几种方法在作文中... 2019-05-21

  • 初中军训感想300字9篇

    第一篇初中军训感想300字:初中军训感言结尾3则_300字(一)经过这次... 2019-05-15

  • 关于春天的文章4篇

    (1) [关于春天的文章]关于春天的作文:感悟春天_800字春天不止在人... 2019-05-11

  • 友情作文7篇

    (1) [友情作文]关于友情的作文:友情_750字有一种朋友,我想那是一... 2019-05-10

  •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9篇

    第一篇月光下的遐想作文:月光下的遐想_600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019-05-09

  • 友情的作文3篇

    友情的作文篇1:关于友情的作文:友情岁月_650字徐徐而来的春风,吹... 2019-05-08

  • 写给时光的感谢信初中4篇

    写给时光的感谢信初中一:写给时光的感谢信_1200字亲爱的时光你好我... 2019-05-08

  • 记叙文大全2篇

    一:[记叙文大全]100篇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精选(1)_800字更多中考... 2019-05-08

上一篇:体育课教学反思

下一篇:七年级下册历史

Copyright © 2017 第一课堂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 触屏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