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人都爱吃花生,因此每年都要种上二三分地。爸爸说:“市场上花生要卖三四块钱一斤,自己种来吃要便宜许多。”
把收获来的花生炒熟,剥壳,就见到胖乎乎的花生仁。扔一颗进嘴里,随着“嘎嘣”的脆响声,花生仁便成为几瓣,浓浓的香味就在唇齿间弥漫开来,倘若细细爵嚼,还略带丝丝甜味。
可惜奶奶不能享受如此好的美味了。因年迈的奶奶牙齿几乎掉光了,剩下的几颗门牙咬不动花生的壳,也嚼不烂花生的仁。看着我们津津有味地吃花生,奶奶一脸的羡慕。
如何让奶奶也能吃到花生呢?我思索了好几天,终于有了办法。上个周末,我把家门前的洗衣板刷洗干净,垫上报纸,把花生米平铺在报纸上,用干净的棉布把洗衣槌棒包起来,使劲地挤、压、打、碾花生米,直到花生米成为碎末,再装到白瓷大碗里,让奶奶享用。
阳光下,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左手端碗,右手用勺子舀起花生粉末,颤抖着送进嘴里,接着眯上眼睛,慢慢地蠕动两腮……
奶奶吃着我打制的花生,一种满足感洋溢在脸上,额间的皱纹顿时向菊花一般绽放。
我看着阳光下的奶奶,也心生感动,觉得奶奶是如此容易满足,她的幸福也如此容易获得。
有人说,有权才有幸福;有人说,有钱才有幸福;而奶奶的幸福,就是在阳光下慢慢地品味花生。
门吱呀一声关上,“爸爸,你去哪儿?”“我去买花生米呀!”“买花生米干吗?”“我来教你炒花生米!”爸爸兴奋地说。
过了一会爸爸回来了,提着一袋花生米,要告诉我怎样炒花生米。
他先把花生米洗一遍,又把锅洗洗,就放到灶上面,“嘣”地把火打开,使锅底的水烧干,端着油壶往锅里放油,像浇花一样。油“嘟嘟”冒泡了,烧热了,“嗖”的一响花生米全滑进锅了。爸爸像个指挥家挥动着锅铲,翻动着花生作文米。看着爸爸神奇的样子,我抢过锅铲乱炒,爸爸急了,说:“不是你这样炒的,要来回炒。”说着爸爸示范了一次。我学着爸爸的样子,铲一下锅底,又铲一下锅两边,“对,就是这样炒的!”爸爸笑了。过了一会儿,一粒两粒花生米炸响了,“起跳”了。“快炒熟了。”爸爸说。我说:“加点儿盐。”拌炒了几下,我的杰作出锅了,看着我炒的花生米,口水从牙齿缝里流了出来,我用筷子夹了一颗花生米放到嘴里,“啊!真好吃!”
《种花生作文350字》
我家院子里有一片空地,我准备种花生。我先用铲子松土,再挖一条条小沟,施上肥料,把花生种子一颗一颗在沟里摆放整齐,最后仔细地埋起来。
每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花生有没有发芽。直到第三天,也没见到花生发芽,我心里十分着急,于是就去问奶奶。奶奶告诉我:“种子先要吸足水分,才能发芽。你不能着急,要耐心等待,花生芽才会和我们见面。”
几天以后,我热切盼望的作文花生芽终于破土而出。我高兴得又跳又唱,花生花生,你真好,我们做个好朋友吧!渴了我为你浇水,饿了我为你施肥,我还要帮你拔草捉虫子呢!
花生芽一天天长大了,慢慢地开出了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每朵小黄花下面,都长出了长长的根茎,这些根茎一个劲儿地往土里钻,它们结出一颗颗花生。
秋天到了,我收获了一大堆胖胖的花生。我高兴地把它们分给了我的小伙伴们,大家一起尝个鲜吧!
《种花生作文300字》
花生又香又好吃,我一定要看看花生是怎么从土里长出来的。我拿来了花生种子,按到土里,倒了不少水,准备下个星期看看花生怎样长。
一个星期后,我看到了花生长出了一个嫩茎,出来了!我又浇上水,一个星期后,花生一点点地长,已经有半个花生大了,长得真慢。我准备一天看一会儿,总盼着花生长出来,急也没有用,一个月后的花生已经和作文牙签差不多高了。
又过了两周,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花生也一点点地伸出了身子,像花生秧了,没白费我的时间。
三个月的时候,花生秧又高又大,底下的花生可能也出来了,我真期盼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花生呀!
四五个月时,花生叶子又大又绿,把花生拔出来,真大!
种花生让我明白了,每一粒粮食都是人们的血汗换来的。
《种花生作文800字》
在我家的旁边,有一块空地。因为我和爷爷妈妈都爱吃花生,所以奶奶说要在那片空地上种花生。花生炒着吃、煮着吃都非常好吃,但是种植花生可不容易。
我和爷爷从那些花生种子里面挑出一些饱满的种子,大概有五六十颗,我把这些种子拿到外面,翻土、播种,等出苗了浇水,我一丝都不敢马虎。
每一天我都来观察我们种植的花生。第一天,我去观察的时候,花生没长出来;第二天,第三天那些花生才长出小小的苗。第四天,我去观察的时候,它们又长高了一厘米多。
我接着去观察了几天,每天我都浇水,它们每天都在长高,叶子也渐渐地长大了。过了好几天后,下了一场大雨。突然之间,我发现那些花生苗都倒下了。下午雨停了,有些花生苗没有起来。第二天,许多株花生苗又茁壮的成长,但有三四株却永远地倒下了。虽然它们有几株已经倒下了,但是我还是对它们精心照顾。
秋天到了,我发现了那些花生苗像长到了尽头,无论我怎么照顾它们也不向上长了。我叫来奶奶看,奶奶说:“哎呀,这花生是长作文好了,已经成熟了,现在呀,我们就可以收获了”。奶奶欢喜的说。我吃惊了,我问奶奶:“你看,那些花生苗上一个花生也没有长,我们吃什么呀?”
奶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花生是埋在地底下的,它不像苹果呀,桃子呀,李子啊,它们都是长在树上的,它们光鲜亮丽,高高地挂在枝头,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可这些花生却不一样,它们深深地埋在地里,不让别人着,但它们的果实却是饱满的,只有把它们拔出来,才能吃到果实。”
奶奶对我说的一番话,使我有了很大的启发。是啊,人也是一样的,那些高高挂在枝头上趾高气扬的,他们一不小心就会跌落在地上,就会腐烂。而我们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深深地扎根在地下,不被人看到,但却默默付出着,最后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花生的那一种精神让我敬佩,它们平淡过完了它们平凡而又令人敬佩的一生,却给我们带来了好吃的果实。我要向花生学习,默默为集体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就像奶奶说的,只有深深地把根扎入地下,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种花生作文》
【篇一:种花生】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种植物,有的同学种蒜苗,有的同学种黄豆,我选择了种花生。
回家后,我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很乐意做我的助手。我赶快找来一个红色的小花盆,往里面填上土,和妈妈一起精心挑选了一颗又大又圆、胖嘟嘟的花生做种子。我先在花盆中间挖了一个小坑,把这颗种子埋进土里,又给它浇了点水,然后把它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
第二天中午,我吃过饭,就连忙去看我种的花生,可是,小花生没有一点动静。妈妈劝我别着急,我心想:也对,种子哪有这么快就发芽的。于是,我耐着性子等了三天,又跑去看,还是没有发芽,我去问妈妈:“为什么花生还不发芽呢?真急人。”妈妈看我迫不及待的样子,笑着说:“傻孩子,成长需要过程,植物和我们人一样,得慢慢地成长,你看农民伯伯播种庄稼,是不是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果实呢?你要有耐心才行啊!”我似乎听懂了妈妈的话,开始耐心地等待这个花生宝宝的“出生”。每当它“口渴”的时候,我都会按时给它浇水,还认真地给它松土,帮它晒太阳……
很快又过去一个星期,早晨刚起床,我去看它的时候,没想到它竟然破土而出了,很小,颜色有点发白色,上面尖尖的,样子很像一个极小极小的竹笋。我高兴地喊起来:“爸爸妈妈,快来看,发芽啦,花生宝宝“出生”了!爸爸妈妈也惊喜地跑过来观看,爸爸说:“这就是你一个多星期的劳动成果,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的。”我很有信心地点了点头。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高兴得都笑出了声,因为我梦见自己种的花生长出了茂密的绿叶,还结出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花生……
【篇二:种花生】
花生,一种朴素,不招摇自己:它虽然没有桃子苹果那样诱人的外表,也没有桔子那独特的香味,可花生却很有营养,有很美味是很多人的喜爱。在暑假刚开始的时候,我从奶奶那拿到了几粒花生籽,我便心血来潮,决定种花生籽。
我照妈妈说的,先把剥了壳的花生平铺在楼顶晒这要在播种的前几天,要在晴天晒,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下,晒三天,就好了。
哪个时候很热,我在烈日下把花生籽种下了,可我的心里还是很担心:现在这么热,花生会不会渴死,晒死啊!我心里满是着急,我便提起您刚刚放在一边的水壶,会洒在泥土里,我洒下了我的期盼,泥土湿了。
从那时起,我每到回家时,我就会马上跑到楼下去,看看发芽了没,让后又给他浇水、松土、施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花生发芽了,我那时可乐的呀,就好像它已经结果了一样,可开心了!
花生的苗不想绿豆那样只是一根挺挺的又有点细细的,花生的苗是有三个叶子长在同一个茎上,但高低不同,一个在顶端,还有两个向左右分开。花生苗的茎是有点粗粗的,看起来很有水分,叶子也看起来厚厚的,是像婴儿襁褓时的被子一样两端向内卷,还有点皱皱的。
现在花生已经长很大了,很茂盛,但还没开花,但是我想,这包含了我的汗水的花生,应该比别的花生都好吃。
【篇三:种花生作文】
星期天,我们全家一起去姥姥家看姥姥。
到了下午,我听见妈妈和舅舅说:“去地里点花生,”“点花生”有意思。我自言自语道。我以为“点”花生,就是把花生用火烧。我想:“烧花生一定很好玩儿。”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跟着大人来到地里。谁知,我理解错了。原来“点”花生就是种花生。我只好跟妈妈一起种起了花生。
我和妈妈分了工。妈妈负责挖坑,我往坑里放花生米。刚开始,我很不熟练,妈妈说一个坑里放3、4个花生米,我一下就放7、8个。还有妈妈挖的快,我放得慢。不一会儿,种花生便熟能生巧了,只是速度慢了点,还是跟不上妈妈的速度。
这是我已经汗流浃背,满头大汗。全身都湿透了,可是还有很多没有种。我和妈妈不停的干着。作文此时的太阳似乎在和我们作对,毒辣辣的照着大地。过了一会儿我慢慢的跟上了妈妈的速度。一行、两行,三行我们越干越快,越来越熟练,越干越有劲。啊!终于种完了花生。累的我腰酸背痛。“一行、两行、三行……”我数了数我和妈妈一共种了二十行。妈妈说:“别小看这二十行花生,到秋天,能收获不少的花生呢?”
种花生这次经历,让我更深刻理解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含义。
【篇四:种花生】
星期五的劳动课,老师带领我们去种花生,让我们体验体验劳动的乐趣。
下午第一节课刚下课,同学们已排着整齐的队伍等待老师的到来。一会儿,老师来了。我们便向劳动基地进发。
劳动基地很大,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菜:如白菜、糖苞菜、生菜等,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在春雨的滋润下,显得勃勃生机,为校园增添了不少的春色。可是我们班的两行小菜地仍然是杂草的“乐园”。这节课,我们准备在上面种上花生。
老师开始教我们种花生了。首先是松土,把干硬的泥土翻一翻,便于种子的生长。只见老师双手紧握锄头,用力向土地挥去,一小块一小块干硬的泥土被翻过来了。几个男生也学着老师的样子,翻起土来。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同学们和老师已把两块土地翻完了,接着,再把地整平。这时,老师对我们说:“土地翻好了,我们还要在上面挖一个个浅浅的小坑,再把种子放进去,撒下一层薄薄的泥土,花生的种子才会更好的生根发芽。”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才恍然大悟。
不大一会儿,两块菜地上已挖好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浅坑。接着,就是播种了,这时,老师吩咐朱焕怡同学每人发两粒种子,让我们亲身尝试播种的滋味。
拿着两颗彤红彤红的花生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坑里,撒下一层薄薄的泥土,心想:种子,种子,快快生根、发芽、长叶。我等待着收获的那一天。
看着我们亲手播下的种子,同学们都感到无比的喜悦,多么希望我们在春天播下的种子,在秋天能有所收获。
【篇五:种花生】
一年春天,我和爸爸回到了老家种花生。爸爸用锄头把土刨开,我跟在后面把花生种子种进土里,每一个坑里种两粒花生。
我每天都给花生浇水,松土,施肥……一天,我去给小花生浇水的时候惊奇的发现小花生长出了两个娇嫩的绿芽。可把我乐坏了!我心里想:如果小花生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比小嫩芽还可爱呢?我日夜盼望着小花生的成长。
小花生一天比一天大了,几个月后,小花生开出了金黄色的小黄花,一朵一朵的就像一个个金色的太阳。我看了好想摘一朵送给妈妈,可是,我拼命忍住了,因为我怕我破坏了小花生的生长过程,它会死掉。
几周过去了,小花生还是没有什么变化。我问爸爸:“爸爸,小花生为什么只开花不结果呀?”爸爸笑着说:“傻孩子,小花生长在土里呀,要不过三五个星期我挖出来给你看。”过了两个星期,我实在忍不住了,偷偷挖出一颗一看,啊,小花生真藏在土里呀!白白的,胖胖的,真可爱!
我知道了花生的生长过程,学习了知识,又丰收了花生,多让人高兴呀!
【篇六:种花生】
初春的早上,阳光明媚、凉风习习。我和小伙伴们很快来到了田边,大家热情高涨,三下五除二,换了鞋子,卷起裤管和衣袖,争先恐后地踏进了这“希望之田”。
我们以家庭为小组,在老农的带领下松土、除草、起畦……没多久,我们就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从小生长在城里、平常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们,对于农村的生活和劳动只是道听途说,并没亲眼见过,更不用说下地干活了。原以为种花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所以小伙伴们个个摩拳擦掌,兴奋极了。谁知连土都没松好,就已经兴致索然。
柔和的阳光照在身上,平常感觉挺舒服的,现在却令人难受。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妈妈,我累了,想休息一会儿。”紧接着,又一个清脆、甜美的声音传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顺着声音一看,吟诗的原来是小贝贝。我直起腰,对正忙着播种贝贝说:“我是出汗了,不过还没‘汗滴禾下土’。”大家七言八舌地说笑着,又来了干劲。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很快就挖好坎,撒上肥,种下了花生。
回家的路上,我们唱起快乐的歌,想象着收获花生时喜悦的情景。那天我们不但学会了种花生,而且感受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篇七:种花生】
有一天,我和奶奶下楼种花生,奶奶先把花生给拨开,不能把花生和花生的壳一起种到土里,必须先把花生的壳拨开,才能种到土里。
于是奶奶先把地给耕好了,准备种花生,奶奶开始种花生了,奶奶把一颗颗红色的花生,埋到了土里去。花生埋好了奶奶骑着三轮车,车里有三个水桶,两个大桶,一个小桶,奶奶骑车下去挑水,然后再浇水,浇完水我们回家了。
过了几天,花生发芽了,又过了几天叶子长的茂盛了,有的开了黄色的花。看到眼前的美景我心里美滋滋地。我多么希望能快点吃到自己种的花生呀!奶奶看了看我笑着说;花生成熟还早着那,收玉米的时候才能收花生。我耐心的等待着,等待着。
我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也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我们都要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
【篇八:种花生】
这几天,我们全家老老少少的、忙里忙外的就是种花生呢!这不,刚刚5点钟,爸爸就把我叫醒了,说要我体验一下种花生的乐趣。穿过桃林,走过小河,便是我们家的地了。那泥土的味道,桃林的芳香气味,让我不禁赞叹道:“哇!空气好清新啊!”只听爸爸一声令下:开始工作了!眼前的木头人像充满了电似的,顿时忙碌起来。爸爸负责耕地,我和妈妈负责种花生,爷爷奶奶各负责给埋到地里的花生盖薄膜。我与妈妈在胸前各背一个书包,里面盛的是那白白胖胖的花生。
起初,我还不知怎么种,渐渐地,学着妈妈的样子,我也笨手笨脚的学会了。我心想:原来这么简单啊!只要把花生扔到地里,用土一盖,再拿脚轻轻踩一下,就OK了。不一会,我就种了一小片了。正当我沾沾自喜时,爷爷却给了我当头一棒。只见他语重深长的对我说:“孙女,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做。你倒好,种的是深的深,浅的浅,密的密,疏的疏……”“爷爷,我看我是新手,刚学会的嘛!您的要求是不是太严格了啊?我已经知错了……下面我好好种就是了。”为了讨爷爷欢心,我只好把刚刚种上的花生挖出来,认认真真地重新开始。不一会儿,我便满头大汗了。累得腰酸背痛,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却丝毫看不出累的样子,依旧忙得不可开交。当看到他们在地里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酸酸的,于是继续坚持把活干。
干了好久好久,终于干完了。当回头看到我播种的一行行整齐的花生时,我的心甜甜的,爷爷奶奶还在一旁夸我:“娇娇长大了,知道帮忙干活了!”我的心更是甜上加甜了。回到家里,我便扑上床,累得我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了。经过这次劳动,我体会到了父母们的不容易,也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艰辛,所以我要努力学习,好好报答他们。
《种花生作文450字》
今天中午,我不想睡觉,就开始想我是种植园的成员,应该种个什么东西,说干就干。
我首先把花生准备好,首先,我爸加多宝喝个底朝天,然后把瓶底打两个洞洞,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非常费劲。首先,把瓶底用圆珠笔弄两个成“凹”字的沟,然后用剪刀把沟加长,就变成了两个小洞洞。接着,我把快开口的小沟用剪刀磨了又磨,终于磨出了一个小型口,就开始把剪开,一刀、两刀、三刀……中越我建好了,但是,剪得向大海的浪直直的一样,于是,又开始修。我修改了作文好长时间,才算把花瓶做好。
紧接着我挑选了一个又大又长的花生,拿着花瓶,就轻轻的把门打开一个小缝,静静的出去了,又轻轻地关上门。猫着腰走出单元门,然后找到了一片松松软软的土。就抓起一下把,把里面的小石子和杂草都挑出来,把土放到花瓶里。就这样反反复复的做了六次,有小心翼翼的把花生放了进去。然后又放了几次土就回家了。但是,我发现我的花瓶太高了,埋得土却太少了,就开始又一次修改花瓶。
但是,因为我做东西时声音太吵了,被老爸K了一顿。
在我家的旁边,有一块空地。因为我和爷爷妈妈都爱吃花生,所以奶奶说要在那片空地上种花生。花生炒着吃、煮着吃都非常好吃,但是种植花生可不容易。
我和爷爷从那些花生种子里面挑出一些饱满的种子,大概有五六十颗,我把这些种子拿到外面,翻土、播种,等出苗了浇水,我一丝都不敢马虎。
每一天我都来观察我们种植的花生。第一天,我去观察的时候,花生没长出来;第二天,第三天那些花生才长出小小的苗。第四天,我去观察的时候,它们又长高了一厘米多。
我接着去观察了几天,每天我都浇水,它们每天都在长高,叶子也渐渐地长大了。过了好几天后,下了一场大雨。突然之间,我发现那些花生苗都倒下了。下午雨停了,有些花生苗没有起来。第二天,许多株花生苗又茁壮的成长,但有三四株却永远地倒下了。虽然它们有几株已经倒下了,但是我还是对它们精心照顾。
秋天到了,我发现了那些花生苗像长到了尽头,无论我怎么照顾它们也不向上长了。我叫来奶奶看,奶奶说:“哎呀,这花生是长好了,已经成熟了,现在呀,我们就可以收获了”。奶奶欢喜的说。我吃惊了,我问奶奶:“你看,那些花生苗上一个花生也没有长,我们吃什么呀?”
奶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花生是埋在地底下的,它不像苹果呀,桃子呀,李子啊,它们都是长在树上的,它们光鲜亮丽,高高地挂在枝头,展示着自己的美丽。可这些花生却不一样,它们深深地埋在地里,不让别人着,但它们的果实却是饱满的,只有把它们拔出来,才能吃到果实。”
奶奶对我说的一番话,使我有了很大的启发。是啊,人也是一样的,那些高高挂在枝头上趾高气扬的,他们一不小心就会跌落在地上,就会腐烂。而我们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深深地扎根在地下,不被人看到,但却默默付出着,最后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花生的那一种精神让我敬佩,它们平淡过完了它们平凡而又令人敬佩的一生,却给我们带来了好吃的果实。我要向花生学习,默默为集体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就像奶奶说的,只有深深地把根扎入地下,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一:龙虾为什么喜欢浑浊的水】
今天,我去钓龙虾,我带着钓竿和钓饵(猪肉)去一条混浊的沟里钓。没一会儿,我就钓到了10只龙虾,正当我兴高采烈的回到家准备红烧时,发现小龙虾的壳上沾满了污泥,一开始我以为沟里的小龙虾脏一些,少一些,于是我又到一个清澈的塘里去钓龙虾。结果一只也没钓到,于是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小龙虾喜欢在混浊的水里生活。
既然猜测了,我就要想尽办法来证明这一点。我立马行动起来,我找来两只桶,一只桶装浑浊的水,一只装纯净水,并在桶里各放了5只龙虾,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浑浊的水里的龙虾仍然生龙活虎,而在清水里的小龙虾已奄奄一息,这证明了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我又做了一个实验,我仍然把一只桶里装浑浊的水,一只桶里装清水,各放进5只龙虾,但这次实验我并不求小龙虾喜欢浑浊的水还是清水了,我是在求小龙虾吃什么,我不去管浑浊的水里的小龙虾,我天天喂食给清水里的小龙虾,但喂的是一些被我切得小得不能再小的鱼肉、腐肉、水草、水藻等,过了5天后,浑水里的小龙虾和清水里的小龙虾一样生龙活虎,这个实验证明了小龙虾吃小得不得了的微生物。
现在我终于知道小龙虾为什么喜欢浑水了,因为水里有极小的鱼肉、腐肉、水草、水藻等,而这又是小龙虾的最爱,所以小龙虾就喜欢浑水了。
经过这次实验,我心里十分高兴,因为我又知道了一个科学知识,希望大家也常做这类科学实验,只有这样,才能多了解科学知识,增长见识。
【篇二:鸡蛋钻进酒瓶里的奥秘】
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在少儿频道的节目中看到一个有趣的实验。主持人竟然让一个熟鸡蛋钻进了酒瓶里。小朋友,你相信吗?是不是主持人用的是奇特的材料或者有什么神奇的魔力?不然鸡蛋怎么会穿过比它的身体更细小的瓶口呢?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秘,我召集了几个小伙伴,打算按照主持人的做法试试看。
我们按照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材料准备了一个熟鸡蛋、一个啤酒瓶和一盒火柴。我们先把鸡蛋剥去外壳,放在酒瓶的瓶口上。有一个伙伴还试着用手去按鸡蛋,可是不管怎样鸡蛋就是稳稳地立在酒瓶口上。我说:“看我的吧!”我学着主持人的方法,点燃一根火柴,迅速的丢进了瓶子里,再把鸡蛋及时地放到瓶口上。只见火柴渐渐地熄灭了,这时鸡蛋开始一点一点地往里钻了。突然,整个鸡蛋都掉进了酒瓶里。同学们高兴地拍起手来,我们成功了。
当我们都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一个调皮的小伙伴提出了新的挑战。能不能让鸡蛋再钻出来呢?我的伙伴们都摇了摇头。有了刚才的成功,我自信地说能。我猛得吸了一口气,鼓起腮帮“呼”得吹进瓶子里,接着,立刻把瓶子倒过来,只见鸡蛋一点一点从瓶口钻了出来。最后,鸡蛋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了出来。真是太神奇了!同学们都欢呼起来。我得意极了。这时,一个好问的伙伴说:“这其中又有什么道理呢?”被他一问,我才从得意中醒过来,因为我也说不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后来,我们几个伙伴商量,一定要查找资料,解开这个谜团。
时间一晃过去了,假期结束了,我们又回到了校园。在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从课堂上丰富的实验和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空气要占据空间和空气成分的知识,终于明白了鸡蛋钻进酒瓶里的奥秘。现在我可以向我的小伙伴们说明鸡蛋钻进酒瓶里的科学道理了。科学学习可真有趣!
【篇三:炒花生的秘密作文】
今天,我和妈妈去外婆家,外婆拿出今年刚收的花生,要炒给我们吃。妈妈说:“炒花生多麻烦,还得用沙炒。”我说:“干嘛非要用沙子,直接炒不是更快吗?”妈妈说:“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看谁说得对?”
我的方法是直接炒。等外婆把灶烧热后,我把一大碗花生倒入锅内,先用锅铲慢慢翻炒,二十几分钟后,锅里冒烟了,我慌忙加速翻动铲子,可花生还是越来越黑。我说:“花生应该熟了吧!”外婆说:“还早着呢!”我只得耐着性子又炒起来,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外婆才说可以了。我盛起来一看,花生个个都已经变成“焦黑碳”了。我拿了几个尝了尝,不是焦的就是生的。
唉,看妈妈的吧!只见妈妈把一大碗沙子倒入锅内翻炒,一分钟后,倒入一碗花生。只见妈妈不紧不慢地翻炒着。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她把花生盛了起来,滤掉沙子。我不相信妈妈能这么快就把花生炒熟,用惊奇的眼光望着妈妈炒好的花生:皮略有点泛黄,拨开一看,仁也熟了。我尝了尝,既香又好吃。
咦,真是怪了!为什么直接炒反而慢呢?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仔细看看花生的形状!”我盯着那堆花生发愣,心里想:这花生两头凸出来,中间凹进去……
“哦,对了!如果直接炒,花生受热的面积小,而且受热不均匀,难怪我炒的花生有的焦,有的生呢!而用沙子炒,沙子受热速度快,传热性能高,它能很快的把自身受到的热均匀地传递给花生,使花生全身也均匀地受热,所以花生反而熟得快。”我大声对妈妈说。妈妈听了我的想法,赞许地点点头说:“我的女儿真聪明!”
哦,真想不到炒花生还藏着这么大的学问,这真是身边处处有科学啊!
【篇四:老鼠为啥长胡子】
有一天夜晚,我起来上厕所,发现一只雌的老鼠,一只雄的老鼠,它们的嘴周围都长着胡子。疑问就从这时开始了:为什么老鼠都长胡子呢?我曾问过父母和伙伴们,他们都说老鼠长胡子是生理现象,和人一样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可是,我还是不明白。一般胡子都是男的长,女的不长,为啥老鼠不分雌雄都长长胡子呢?
后来我想用实验来解开它。我从家里的玉米仓中取出玉米,在仓底下发现了一个老鼠洞。我想捉两只老鼠来做实验,先用筛子盖住前洞,然后提来一桶水,从后洞往里灌,果然,捉住了几只老鼠。说也真巧,其中正有一公一母。我非常高兴,就用绳子拴好鼠腿,然后,找来一把剪刀,把母鼠的胡子剪掉,再把两只老鼠一起放在洞口附近。只见那公鼠用胡子探测了一下四周,便很机灵地钻进洞里。可是那母鼠却找不到洞口了,到处乱撞。接着,我又用水把公鼠灌了出来,捉住了它,也把胡子剪掉,结果它也找不到洞口了。由此看来,老鼠的胡子用处还真大。
我又想,老鼠常常夜里跑出来偷粮食吃,人们说它们有“夜晚”,何不趁此机会再实验一次呢?到了晚上,我先把灯关上,再把剪去胡子的两只老鼠放在地上,借着窗口射进来的淡淡月光,只见这两只老鼠东窜西撞,不时发出“咝咝”的叫声,总是找不到洞口。通过这两个实验,我明白了:老鼠长胡子,是专门为了探路呀!
科学知识真奇妙啊!我想长大以后当一个科学家,再去发现一些奇妙的科学知识。
【篇五:荷叶为什么不会湿?】
暑假里的一天,哥哥带我到田野里去玩,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尤其是那池塘里的荷花,粉红的花,碧绿的叶……
突然,我发现很多荷叶上都有一颗亮晶晶的东西,我凑近一看,原来是一颗颗水珠,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奇怪的是荷叶一点也没湿,我好奇地倒了一些矿泉水在荷叶上,矿泉水一落到荷叶上就滚落到荷叶中央,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湖泊,荷叶还是没有湿。我记得下雨的时候路边的树叶都会被淋湿,为什么荷叶不会湿呢?
回到家,我把这个疑问告诉了爸爸妈妈,可他们都不知道原因,还是爱上网的哥哥在网上帮我找到了答案:原来荷叶的表面有很多很细很细的绒毛,这些绒毛排列得很紧密,而且上面含有蜡质,因此水滴到上面时,铺不开也渗不进去,只能变成水珠滚来滚去,这在物理学上叫做“不浸润”。
荷叶上的水珠不仅不会弄湿荷叶,而且还能顺便带走荷叶表面的灰尘,难怪荷叶看起来总是那么一尘不染。这真是太神奇了!由此我想到要是我们的衣服或者是建筑物上涂料也有这种特性,不就不怕灰尘和雨淋了吗?那该多好啊!
【篇六:火柴燃烧的秘密】
生活中,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万万千千,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许多奇怪的事。
星期六的早晨,我经过厨房时,无意看见桌子上的一盒火柴。我拿起火柴,从盒子里拿出一根火柴,在火柴盒一边的黑条上,不停地划着,随着“咝“的一声,火柴燃烧起来了。忽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连串问题:火柴是靠摩擦什么而产生火花的呢?是不是靠摩擦后产生静电才有了火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接着拿起一根火柴在墙壁上、地上、椅子上摩擦,都没有起火。于是我又在自己的毛衣上摩擦,可还是没有燃烧起来。首先,我可以确定:火柴不是靠摩擦后产生静电而产生火花的。可我还是不明白火柴是摩擦什么而燃烧的。没办法,只好却请教好学的姐姐了。
姐姐听了我的问题后,微微一笑,拿起一盒火柴,指在边上的黑条上说:“秘密就在这里。”我的疑问更深了,这跟火柴的燃烧有什么关系呢?我迫不期待地让姐姐给我说个清楚。姐姐不紧不慢地说:“火柴两边的黑条上涂有一层叫磷的化学物质,磷非常易燃,只要一接触到空气就会燃烧。而黑条上的磷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它只有和火柴头上的火药进行摩擦才能产生火花,这样火柴就能燃烧了。”听了姐姐的这段话,我终于明白了火柴燃烧的秘密。
我看着这一盒小小的火柴,不禁感叹道:想不到这小小的东西也有这么大的奥秘。科学世界真奇妙!
【篇七:蚂蚁的触角作用大】
一天,我在门前玩耍。忽然,我看见有一大群蚂蚁在搬骨头,我发现在骨头上的蚂蚁最多,骨头旁边有像“一”字形的黑色的细条,我仔细地看了一下,原来是蚂蚁在“排队”从洞中进出,它们非常有次序的排着“队”,我看到在来回的队伍当中,有一些搬了粮食回洞中的和一些才从洞中出来的互相用触角相碰,似乎在说些什么?碰了一会儿,就立刻走开。我忽然看见有一只没有触角的蚂蚁,它一路上没有和其它蚂蚁相碰触角,一路上又东撞西撞的。疑问就从这儿开始了!为什么没有触角的蚂蚁就不能和同伴进行沟通,也认不得路了呢?
从这儿起,我便左思右想,但实在想不出来,便去问同学,但是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大自然的定律!”但是,我心里却暗暗发誓:我一定要破解这个谜底,我便去那个洞口放了一块奶糖,那些蚂蚁闻到了香味,就跑了出来,我捉了三四只放进瓶里,回到家,我把瓶子放在桌子上,把捉到的蚂蚁依次倒了出来,把其中一个的触角剪掉,只看那个蚂蚁东倒西歪,摔了下来,而那几只蚂蚁在“沟通”,而且走路走得很平衡。
从这次实验中,我发现:蚂蚁在日常生活中,走路、沟通、平衡度等都少不了触角。蚂蚁的触角用处可真大呀!
【篇八:落叶为何“面朝黄土背朝天”】
秋风一起,金黄的树叶纷纷落下。我在门前做清洁工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地上的叶片大数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为什么呢?
其他的落叶是不是也一样呢?我想再去观察观察吧。在这一周里,我去观察了许多树的落叶情况。结果我发现,绝大多数的落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我想应该做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一下我的想法。于是我制作了像叶片一样的风筝去放。由于不太会放,所以放了很多次风筝也没有飞起来。我记得风筝落地时总是重竹条的一面朝地,这是不是和落叶朝天有相同的地方呢?
难道树叶也和我做的风筝一样,一面重一面轻?带着这个假设,我采了许多种不同的树叶进行观察。我发现,叶面表皮好像是里面的叶脉排列稀疏一些,光滑一些,叶背面叶脉排列紧密一些,粗糙一些。于是我在爸爸的帮助下,做了一个叶片的模型,用了一些细铁丝,编成了网状,有的稀疏,有的紧密。然后把稀疏的铁丝网和紧密的铁丝网连成正反两面。然后我将“叶片”从空中抛下10次,8次是紧密的铁丝网一面在下,2次是稀疏的铁丝网一面在下。
通过实验,我豁然开朗,于是我又到互联网、书上查找有关树叶的资料,终于明白了落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科学秘密,原来,两种结构不同的细胞层,形成了同一片树叶的“背”与“面”,由于比重不同,树叶在飘落的过程中,会翻转变化,重的一面朝下,轻的一面朝上,这样降落最稳定。所以落地后,细胞紧密而重的一面朝黄土,细胞系数而轻的一面朝天。
科学真有趣,今后我要多做这样的实验,长大后做更多更复杂的实验,为人类造福。
外公种的花生丰收了!今天,我们一起炒花生。
妈妈坐在灶洞前的小凳上,左手拿着一把芝麻杆,右手拿起一只打火机,轻轻打火点着,把芝麻杆小心翼翼地推进灶洞。火苗越窜越高,把锅底烧得红通通的。
爸爸站在锅前,拿着铲子,看锅底泛起了白烟。只听外婆一声令下“可以放盐了!”爸爸赶紧拿起一碗盐,迅速倒入锅里。接着,用铲子不停地翻炒着白白的盐,只听盐发出“吱吱”的响声,又泛起了烟。“总司令”又下令“可以放花生了!”爸爸把半袋花生倒入锅里,又白又胖的花生不断翻炒,发出悦耳的“刷刷”声,它们欢快地舞作文动着身子,跳起了美妙的篝火舞。
妈妈把火烧得更旺了,火苗越窜越高,爸爸越炒越快,花生越跳越黄。渐渐地花生披上了金黄的外衣,一股香味从锅里飘出来。我馋得直流口水,说:“快给我吃一颗吧!”爸爸从锅里拿出一颗花生,我迫不及待地剥开花生壳,红红的花生宝宝正躺在里头呢!我连忙抓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啊!又香又脆,好吃极了!外婆又说:“可以把花生盛起来了!”爸爸把花生放进小竹箩里,不停地摇晃着,白花花的盐掉进锅里,又把花生放进了盘子。
我们围坐在盘子旁边品尝起了花生,一趣分享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