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朵硕大,富丽堂皇,可与牡丹花媲美。芍药可谓是“一花之下,万花之上”。那么芍药的花语是什么?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芍药的花语
芍药的花语是“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现在,芍药已经成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是中国的爱情之花。
西方的玫瑰是带刺的,中国的情花芍药不仅美丽,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闪着中华民族如玉如芍药一样的品德和性格,勤劳、务实,淡如芍香、柔美如玉。粉红色的芍药如天边的彩霞,亦如相恋中羞涩的少女,浪漫、含蓄的芍药映红着春天的面庞。上巳节的习俗和“赠之以勺药”的情歌,从诗经的吟唱一直沿袭到汉唐明清。古老的中国,芍药一直是爱情的旋律,浪漫的山歌。
芍药花的传说
芍药花的传说一
东汉神医华佗为研究中草药方便,在其宅开辟了药园,种药草、建药房,向人们传授种植与医疗技艺。有一天,一位外地人送给他一棵芍药,他就把它种在屋前。他仔细研究了芍药的叶、茎、花之后,觉得没有什么药用可言。
某天,华佗在灯下看书至深夜,忽然屋外传来女子的啼哭声,他抬头向窗外望去,只见朦胧月色中有一位美貌女子,掩面啼哭。华佗颇感纳闷,推门而出,却不见其人,只见那女子站的地方是棵芍药。华佗心中一惊,难道它就是刚才的那个女子?他看了看芍药花,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你自己全身上下无奇特之处,怎能让你入药?”转身回屋读书去了。
谁知刚刚坐下,啼哭声又飘然而至,再去看时,还是那棵芍药。反复几次,皆是如此。华佗觉得蹊跷,喊醒睡熟的妻子,一五一十地将刚发生的事说于她。妻子说:“药园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里都成了良药,被你用来救活了无数病人,独有这株芍药被冷落一旁。想来你是没有弄清它的用处,它感到委屈了吧。”华佗听罢说道:“我尝尽了百草,药性无不辨得清楚,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没有错过分毫,对这芍药,我也多次品尝过,确实不能入药,怎么说是委屈了它呢?”
事隔几日,华夫人血崩腹痛,用什么药也不见好转,她便瞒着丈夫,挖起芍药根煎水喝了。不过半日,腹痛渐止,又服了二日,其病全无。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华佗才意识到自己忘记了研究它的根,着实委屈了芍药。后来华佗对芍药的肉质块根(白芍)做了细致的试验,发现它生品长于平肝,麸制长于养血、敛阴,酒制长于活血,碳制长于止血。
芍药花的传说二
《开元天宝遗事》中有个故事,后来经人渲染扩张,说的是芍药因姿色超群而险遭横祸,无论是功是过,她都难逃薄命的结局。
沉香亭,是唐明皇欢宴群臣,与杨氏姐妹纵情游乐的地方。不仅亭榭轩昂,而且终年花草树木非凡。圣上也常常诏命各地园丁到御花园种植,有成者赏,无功者罚。各地养花能手无不终日惴惴。
有个老者名叫宋单父,专养芍药,能将扬州芍药移植北方,色泽更鲜,花朵更大。宋单父也被召入宫中,在沉香亭畔种植芍药,唐明皇荒唐地有命令芍药须使牡丹开过后继之。白天有帝王嫔妃达官贵人游玩,老翁必须回避,只在三更之后才能耘植养护。宋单父夜以继日地辛劳着,只有明月星辰冷露寒霜作证。可是偏偏这一年阴阳不和,暖气不动,到了开花季节偏不见蓓蕾萌发,如果到了规定的时候未开花,违了圣意,宋单父就要扣于欺君只罪,那是要杀头的。
芍药仙子们心田是极端善良的,况且又夜夜得到宋单父的灌溉之恩,是一定要报答的,阳气不动也要呈现芳艳,必须打破常规,于是众花仙议定,大家合力在一天内各开放一株一茎,众力合一定能胜天。于是,在次日清晨芍药忽然开放,每一枝头开放两朵,姿态各异,在朝露煦风中皆呈深红色,宫内喧然,明皇、贵妃,文武官员,皆来观赏。正在赞叹不已时,天已正午,芍药突然变得深碧色,如同碧玉般,众人大奇,观者愈多。待到暮色降临,一片片芍药花瓣皆呈深黄色。明月升起了,月光之下,花儿又变成粉白色。随着色泽的变化,香气也各有千秋。时而幽香,时而浓郁,众人如醉如痴。众芍药仙子在一日之内呈芳,自然把沉香亭畔装点得胜过瑶池。众嫔妃在芍药仙子映衬下黯然失色,自然不爽。圣上见此情此景便又嗔怪起来,说定是花妖作怪,意欲将芍药刈除并降罪宋单父。众芍药仙子深感不平,不生蓓蕾有罪,各色呈芳更有罪,真是人间帝王的淫威胜过天上玉帝。为救宋单父,芍药仙子也顾不得去理论功过是非了。这一夜唐明皇与杨贵妃,醉卧华清宫。芍药仙子便连夜赴骊山开放。次日清晨皇与贵妃宿酒初醒,更是惊异不止,便携手并肩同赏芍药。唐明皇本是风流天子,杨贵妃正是专宠得意之时。明皇便亲折一枝芍药送到贵妃面前,贵妃含笑嗅其香,观其艳。唐明皇见爱妃如此怡悦,便说:“不只是萱草能使人忘忧,芍药的花香色艳更能醒酒。”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自从唐明皇一句话以后,用芍药花香来醒酒的风气便风靡一时,朝野上下,凡有宴饮必定将各色芍药折下,入在海盘之内,摆在餐桌中心。
为君王、嫔妃、达官贵人们一笑,芍药便沦入到了另一场劫难之中。人们终日沉浸在传杯把盏、灯红酒绿的欢乐中,却忘了种花的宋单父,这位给人间带来万紫千红辛勤耕耘的老者,只是免于一死,便是最高的奖赏了。
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必定是有因果的。君不见马嵬坡上的芍药、百花、百草,冷眼旁观那帝王夫妇的生离死别?
芍药花的传说三
传说在很久以前,民间发生瘟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花神不忍见人民受难,于是盗取王母娘娘的仙丹下凡救人。王母知道有人胆敢偷丹,便命四大天王下界调查。花神怕被王母搜走仙丹,偷偷地将仙丹变作牡丹和芍药为人们解除苦难,因此至今芍药都还带着一个药字。
在实际的生活中芍药以及牡丹的根茎都可做药,而芍药更是有滋阴补血的作用,因此后来芍药也被称为“女科之花”。
芍药花的传说四
芍药在西方的神话故事中也依旧存在,说是在上古神话中有个希腊名医叫做阿斯克列皮耶,他有个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徒弟,甚至医治好了冥神海提斯的伤,阿斯克列皮耶十分妒忌,咒骂徒弟胆大包天,敢于为冥王治伤。在妒忌的驱使下他动手杀了自己的徒弟。后因冥王顾念恩情将他变为了一种能够治病的花。因此在西方人眼里芍药也同样是具有什么魔力的花,能够对抗曼陀罗花之奇毒。
芍药的花名由来
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的别名甚多。在中国花卉绚丽的百花园中,古人将芍药推为“花相”(花中宰相),又因芍药为草本,故又称为草芍药。它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故名为“娇容”、“余容”。古时人们于别离时,赠送芍药花,以示惜别之情,所以又名“将离”、“离草”。唐宋文人称芍药为“婪尾春”,婪尾是最后之杯,芍药花开于春末,意为春天最后的一杯美酒。芍药是草本花卉,没有坚硬的木质茎杆,犹如弱柳扶风、柔弱无骨般的少女,故有“没骨花”之称。因它的花有香气,有“挛夷(又名“黑牵夷”)、“留夷”和“辛夷”之名。此外,古名还有“解仓”、“白术”、“犁食”、“铤”等。
在国外,芍药也倍受青睐,有“花中皇后”的美称。代表含义芍药自古就是中国的爱情之花,现在也被誉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五月是初夏的开始,温度在慢慢变暖,芍药就出现了。芍药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那么芍药的花语是什么呢?下面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芍药的花语
芍药的花语是“美丽动人”、“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现在,芍药已经成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是中国的爱情之花。
西方的玫瑰是带刺的,中国的情花芍药不仅美丽,而且可以治病,它映闪着中华民族如玉如芍药一样的品德和性格,勤劳、务实,淡如芍香、柔美如玉。粉红色的芍药如天边的彩霞,亦如相恋中羞涩的少女,浪漫、含蓄的芍药映红着春天的面庞。上巳节的习俗和“赠之以勺药”的情歌,从诗经的吟唱一直沿袭到汉唐明清。古老的中国,芍药一直是爱情的旋律,浪漫的山歌。
芍药的花名由来
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的别名甚多。在中国花卉绚丽的百花园中,古人将芍药推为“花相”(花中宰相),又因芍药为草本,故又称为草芍药。它花大色艳,妩媚多姿,故名为“娇容”、“余容”。古时人们于别离时,赠送芍药花,以示惜别之情,所以又名“将离”、“离草”。唐宋文人称芍药为“婪尾春”,婪尾是最后之杯,芍药花开于春末,意为春天最后的一杯美酒。芍药是草本花卉,没有坚硬的木质茎杆,犹如弱柳扶风、柔弱无骨般的少女,故有“没骨花”之称。因它的花有香气,有“挛夷(又名“黑牵夷”)、“留夷”和“辛夷”之名。此外,古名还有“解仓”、“白术”、“犁食”、“铤”等。
在国外,芍药也倍受青睐,有“花中皇后”的美称。代表含义芍药自古就是中国的爱情之花,现在也被誉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芍药花的典故
说的是牡丹芍药都不是凡花种,是某年人间瘟疫,玉女或者花神为救世人盗了王母仙丹撒下人间。结果一些变成木本的牡丹,另一些变成草本的芍药,至今芍药还带着个“药”字。笑,牡丹、芍药的花叶根茎确实可以入药,丹皮是顶有名的,杭白芍更是滋阴补血的上品。因此芍药也名“女科之花”。
古代西方也有类似的传说,说古希腊名医阿斯克列皮耶有个聪明的学生佩翁青出于蓝,甚至治好了冥神海提斯的伤。阿斯克列皮耶嫉妒之下就杀了佩小弟。好在冥王顾念恩情,把佩小弟变成了一种能治病的花,即芍药。西方人也一直认为芍药具有某种魔力,凡有芍药生长的地方,恶魔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可以对抗曼陀罗那种至毒之花。
芍药的生活习性
芍药是典型的温带植物,喜温耐寒,有较宽的生态适应幅度,耐寒性较强,夏天适宜凉爽气候,但也颇耐热,在夏季极端最高温度达42.1℃,也能安全越夏。芍药生长期光照充足,才能生长繁茂,花色艳丽;芍药是深根性植物,所以要求土层深厚,又是粗壮的肉质根,适宜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在黏土和砂土中生长较差,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畅,容易引起烂根,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为宜,盐碱地不宜种植。
以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但应注意含氮量不可过高,以防枝叶徒长,生长期可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使枝叶生长茁壮,开花美丽。芍药性喜地势高敞,较为干燥的环境,不需经常灌溉。芍药因为是肉质根,特别不耐水涝,积水6-10小时,常导致烂根,低湿地区不宜作为我国的芍药产区,每次水灾,对芍药几乎都是毁灭性的,只有在高敞处,未被水淹的芍药留了下来。
从唐代起,牡丹就被推崇为“国色天香”。牡丹统领群芳,地位尊贵。牡丹花语和含义有哪些?小编整理了关于牡丹花语和含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牡丹花语和含义
白牡丹
送花对象:父母、客户、老师、朋友
花语: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守信的人。
白牡丹寓意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是对女人的最高赞美,是女人心中最心仪的礼物。
绿牡丹
送花对象:朋友、父母、老师、客户
花语:生命、期待、淡淡的爱。
绿牡丹花是芍药型,可以让人联想牡丹、芍药的娇艳容姿。花开时,外部花瓣浅绿,中部花瓣翠绿向上卷曲。绿牡丹名叫豆绿,此花初开时青绿色,盛开时渐谈,色如青豆,娇嫩妩媚,清爽袭人。
红牡丹
送花对象:恋人、父母、老师、朋友
花语:富贵。
花型宽厚的红花,被称为百花之王,花语是富贵、圆满,属性火。
紫牡丹
送花对象:朋友、同学
花语:难为情。
花瓣呈紫色的牡丹,花语是难为情,说不出的话,属性暗。
黑牡丹
送花对象:恋人、爱人、情人
花语:死了都要爱。
事实上,牡丹家族中没有纯粹的黑牡丹,人们习惯上把深红色、深紫色牡丹称为黑牡丹。
粉牡丹
送花对象:恋人、父母、老师、朋友
花语:雍容华贵、圆满、浓情、富贵。
黄牡丹
送花对象:恋人、父母、老师、朋友
花语:亮丽富有而华贵。
黄色牡丹花是牡丹花中珍品,自古数量极少。
牡丹花的养殖方法
1、土壤:牡丹花喜中性或中性微碱土,在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适宜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但是土壤排水能力一定要好,家庭盆栽用一般培养土即可。
2、温度:牡丹花性喜温暖,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植株呈休眠状态,开花适温为17~20℃,但花前必须经过1~10℃的低温处理2~3个月才可,最低能耐-30℃的低温。
3、光照:牡丹花喜阳光充足的环境,但不喜欢晒,俗话说“阴茶花,阳牡丹”,地栽时需选地势较高的朝东向阳处,盆栽应置于阳光充足的东阳台,如放南阳台或屋顶平台西边要设法遮荫。
4、浇水:牡丹花性喜干燥,浇水是否得当是盆栽牡丹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盆土过干可浇一次小水直至开花,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状态为宜,夏季连阴雨天要及时倾倒盆内积水以防烂根。
5、施肥:牡丹花每年一般至少需施3次肥,第一次为“花前肥”,第二次为“花后肥”,第三次肥在入冬前施。第一次、第二次以速效性的为生,第三次以迟效性基肥为主。
6、修剪:牡丹花盆栽春季要抹去根际萌生的多余的芽,剪除内向枝、交叉枝、重盛枝,疏除弱枝、多余枝。夏今可剪除残花,秋末落叶后可剪去病枯枝、徒长枝。
7、病害:牡丹花常见的病害是褐斑病,初发时叶面出现黄绿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可用波尔多液每月喷1~2次,若病情严重则可喷3次,对染病较重的叶子要剪下烧掉以防夏延。
牡丹花的株型
1、直立型:直立型牡丹枝条直立挺拔而较高,分布紧凑,展开角度小,枝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30°以内,节间较长,一般五年生株高40~50厘米。如“首案红”、“紫二乔”、“姚黄”等。
2、疏散型:疏散型牡丹枝条多疏散弯曲向四周伸展,株幅大于株高,低矮展开,枝条展开时与垂直线的夹角多在45°以上。如“赵粉”、“守重红”、“山花烂漫”、“青龙卧墨池”等。
3、开张型:开张型牡丹枝条健壮挺拔,向四周斜伸开张,株形圆满端正,高矮适中,一般五年生株高在30~40厘米。如“状元红”、“银红巧对”、“金玉交章”等。
4、矮生型:矮生型牡丹枝条生长缓慢,节间短而叶密,枝条分布紧凑短小,年新枝生长量为2~4厘米,一般五年生株高15厘米高左右。如“美人红”、罗汉红”、“海云紫”等。
5、独干型:独干型牡丹多为人工培植的艺术造型,有明显的主干,高矮不等,上部分生数枝,构成树冠,形态古雅,酷似盆景,生长较慢,一般成型期需8年以上,如“十八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