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精选文章
1.《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曰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2.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中华经典美文
5到10篇急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曹植的《洛神赋》
苏轼《赤壁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庄子《逍遥游》
王勃《滕王阁序》
屈原《离骚》
李白《蜀道难》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和俞平伯都写过这篇文章.
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荷塘月色》
沈从文《边城》
汪曾祺《受戒》
归有光《项脊轩志》
林清玄《沉香三盏》
经典美文赏析
美文150赏析150不要是诗词要两篇谢谢很急!
1美文:
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
这样的一个开满了白花的下午,总觉得似曾相识,总觉得是一场可以放进任何一种时空里的聚合.可以放进诗经,可以放进楚辞,可以放进古典主义也同时可以放进后期印象派的笔端——在人类任何一段美丽的记载里,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个下午,这样的一季初夏.
赏析:
这段话运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桐花盛开的美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静结合,充满了生机和动感.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繁华盛开的场景比作流动的江河,把阳光比作醇蜜,将这幅景象刻画得美不胜收.最后的排比句,语势加强,让人感受到桐花盛开时喷发的生命力,仿佛整个山坡都被桐花覆盖了,生命的张力无限延伸.
而作者的想象则充满了浪漫的梦幻.
2美文:
现在,太阳升上来,雾渐渐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绿,看起来绵软软地,让我觉得即使我不小心,从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会擦伤一块皮的,顶多被弹两下,沾上一袜子洗不掉的绿罢了.还有那条绕着山脚的小河,也泛出绿色,那是另外一种绿,明晃晃的,像是搀了油似的,至于山,仍是绿色,却是一堆浓郁郁的黛绿,让人觉得,无论从哪里下手,都不能拔开一道缝儿的,让人觉得,即使刨开它两层下来,它的绿仍然不会减色的.此外,我的纱窗也是绿的,极浅极浅的绿,被太阳一照,当真就像古美人的纱裙一样飘缈了.
——张晓风《绿色的书简》
赏析:
作者充分调动了视觉与触觉,写活了春天的绿色.多处采用比喻,形象生动.喜欢这段话,因为看了就很温暖.这种温暖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呢,我想,就是从那些温暖的字眼里流动出来的,“明晃晃”、“浓郁郁”、“生气勃勃”,因为写给孩子,所以更加诗化和优美.作者笔下的绿色仿佛是活着的,流动的,仿佛在信中就像出现在眼前一样.我也喜欢绿,也喜欢作者笔下的这片绿.它们的生机让人感觉到快乐和希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经典美文诵读 五分钟
经典美文诵读 大约五分钟的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小时候,父辈教育我说:要成为生活的强者,必须学会坚强、执着、永不放弃.带着这个信念我走过了学生时代,坚强地生活,执着地追求,决不轻言放弃,成为了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然而在渐渐尝试独立生活的时候,我才发觉无法发展更多的兴趣爱好,无法实现一些美好的愿望,无法在一些方面得到好成绩.我曾为此怀疑自己,怀疑永不放弃的力量,直到一位老师告诉我,有一种坚强叫放弃.他说,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有潜力可挖掘,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放弃.放弃不代表对生活的失职,它是人生的契机.因为彻底拒绝一个方向,就永远不需要再浪费精力思考和判断,反而可以拥有更多的自我,那也是一种“解脱”.
其实学会放弃比学会坚持更难得,因为那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
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豪气,是更深层面的进取.我们有时之所以举步为艰,是因为背负太重;之所以背负太重,是因为还不会放弃.功名利禄常常微笑着置人于死地.诗人泰戈尔说: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学会放弃,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迎接生活的转机,度过风风雨雨;懂得放弃,才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放弃了忧愁,与快乐结伴,放弃了名利,步入超然的境地.
我看到许多经典美文的作者都是“佚名”,佚名是谁啊?
呃.话说这个“佚名”不是人呃. 佚名就是指作者是匿名发表,或是无法知道作者是谁,等等 有些人认为“佚名”是一个作家,一个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作家,对他尊崇倍至,在任何杂志、书刊、网站上都能看到“佚名”的...【经典美文网】
经典美文摘抄500字加感受300字【经典美文网】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反刍,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圆柱,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乌德勒支或兹伏勒,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低地上还有白色的绵羊,它们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还有成千上万的小鸡,长毛山羊,但没有一个人影.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只有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的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汽车火车,都装载着一罐一罐的牛奶运往城市.车过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狗不叫,圈里的牛不发出哞哞声,马蹄也不踢马房的挡板,真是万籁俱寂.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那真正的荷兰.
[注释] 作者卡尔·恰彼克(1890~1938),捷克小说家兼剧作家.本文选自他的散文代表作《明亮的深潭》
[赏析]
本文开头一句话就勾出荷兰特色,“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后面则把重点放在牧场上,以亲切平和的笔触,画出了充满“田园诗情”的“真正的荷兰”,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作者热爱和平、憎恶战争的感情.自然随意中显示出描写技巧的高明.笔调活泼且不乏幽默,读起来给人以一种轻松感、舒适感.
诵读经典美文,启蒙智慧人生写一篇作文范文
轻洒几片干皱的菊花在杯中,茶香萦绕的就是生活.那是茶,亦是道,是生活给我们的智慧.\x09 \x09
生活给我们智慧,体验生活,亦是体验成长.\x09 \x09
生活有如一部没有结局的肥皂剧,每天都有人离开,也有人进来,我们都是剧中的角色,在剧中饰演着一生.\x09 \x09
当我们睁开朦胧的双眼,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听到嘈杂的声音,我们开始学会适应,学习语言,学习行走.我们慢慢熟悉我们的角色,体验未知的东西.通过阅读我们开始向往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渴望体验云南大理的风土人情.通过阅读,我们感受到“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如何“载不动许多愁”;我们体会“举杯邀明月”的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去体味他们的或喜或悲.我们开始懂得人生,懂得人情世故.我们的情感学会释放,慢慢的发现父母眼中的期盼和光彩,读懂了老师的辛苦和良苦用心.我们在生活中得到了智慧,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让目光带上感情的色彩.\x09 \x09
生活给我们智慧,不断地给我们启迪,促我们成长.\x09 \x09
生活总是展露着他们的缺点,使人们不断地来为它弥补.他用没有光亮的夜叩开人们的想象,让人们发明了灯,电灯.它用没有清凉的夏日打开了人创造的大门,又有了扇子,有了电扇,有了空调.生活给予了我们无穷无尽的困难,也在不断地开发我们的智慧.\x09 \x09
生活给了我们智慧,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如何成长,用多彩的世界来点缀我们周围的一切,用它神奇的力量给我们智慧,把我们从无意识的个体推向了智慧生命的顶峰,使我们从幼稚到学识渊博.\x09 \x09
它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在给予我们无尽的智慧……
摘抄名人传中十段经典美文
1.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荷马史诗》) 2.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霄特》) 3.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4.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随笔集》) 5.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简·爱》) 6.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童年》) 7,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高老头》) 8.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罪与罚》) 9.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堂·吉诃德》) 10.我并不愿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还大,希斯克利夫.我只愿我们永远不分离:如果我有一句话使你今后难过,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样的难过,看在我自己的份上,饶恕我吧!(《呼啸山庄》)
21.自己的行为最惹人耻笑的人,却永远是最先去说别人坏话的人.(《伪君子》) 22.这时一种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认为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23.历史喜爱英勇豪迈的事迹,同时也谴责这种事迹所造成的后果.(《神秘岛》) 24.整个下半天,人都听凭羊脂球去思索.不过本来一直称呼她作“夫人”,现在却简单地称呼她作“小姐”了,谁也不很知道这是为着什么,仿佛她从前在评价当中爬到了某种地位,现在呢,人都想把她从那种地位拉下一级似的,使她明白自己的地位是可羞的.(《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25.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诗选》) 26.我明白了,我已经找到了存在的答案,我恶心的答案,我整个生命的答案.其实,我所理解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荒诞这个根本的东西.(《恶心》) 27.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膏,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汤姆叔叔的小屋》) 28.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变形记》) 29.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追忆似水年华》) 30.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巨人传》)
是这个吗
有哲理或经典美文
老师让我们收集这些文章100字就行.····
圣菲利普是16世纪深受爱戴的罗马牧师,富人和穷人追随着他,贵族和平民也都喜欢他,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善解人意.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孩来到圣菲利普面前倾诉自己的苦恼.圣菲利普明白了女孩的缺点,其实她心地倒不坏,只是她常常说三道四,喜欢说些无聊的闲话.这些闲话传出去后就会给别人造成许多伤害.
圣菲利普说:“你不应该谈论他人的缺点,我知道你也为此苦恼,现在我命令你要为此赎罪.你到市场上买一只母鸡,走出城镇后,沿路拔下鸡毛并四处散布.你要一刻不停地拔,直到拔完为止.你做完之后就回到这里告诉我.”
女孩觉得这是非常奇怪的赎罪方式,但为了消除自己的烦恼,她没有任何异议.她买了鸡,走出城镇,并遵照吩咐拔下鸡毛.然后她回去找圣菲利普,告诉他自己按照他说的做了一切.圣菲利普说:“你已完成了赎罪的第一部分,现在要进行第二部分.你必须回到你来的路上,捡起所有的鸡毛.”
女孩为难地说:“这怎么可能呢?在这时候,风已经把它们吹得到处都是了.也许我可以捡回一些,但是我不可能捡回所有的鸡毛.”
“没错,我的孩子.那些你脱口而出的愚蠢话语不也是如此吗?你不也常常从口中吐出一些愚蠢的谣言吗?你有可能跟在它们后面,在你想收回的时候就收回吗?”女孩说:“不能,神父.”
“那么,当你想说些别人的闲话时,请闭上你的嘴,不要让这些邪恶的羽毛散落路旁.”生活中,如何说话,尤其如何谈论别人,需要我们慎重考虑.
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的读后感,春夏秋冬都行的...
爱的哀歌
——读“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之《湖》《海》有感
非拐弯抹角 文
(图片来自网络)
爱是一首寂寞的哀歌.
这几日,因了陈子善、蔡翔主编“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之《湖》《河》(林凌编选)、《海》(项静编选)、《山》(张帆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的缘故,玩也没玩好,看也没看好.
何故?其实,到现在为止,也仅看完四本中的一本半,即《湖》与《海》.只是前辈的文笔,在世还是已逝的,太好,太文气逼人,导致自己见贤思齐、喜而生畏.
这一套丛书远不止这么多.按照扉页的前期公布,出版计划乃四小套,共十六本,以“春夏秋冬”“山河湖海”“风花雪月”“醉生梦死”四个成语的嵌字设计,很见策划、主编的匠心.那日从三联买来,如果仅是因为策划,不一定买;如果仅因主编陈子善,不一定买.缘故无他,囊中羞涩也,再说三联中荦荦大满,自己想购之书还是不少的.至于几经选择,最终留下这见到的四本,应该还是缘于文字、内容了吧.封面设计还是一般,内文纸质还好,属于那种浅黄,字的大小小四,似乎是1.5倍行距.
至于读的情形,要是用“如饥似渴”表达,也许有人嫌我夸张,或是矫情.但事实如此,没有半点夸张.
自己首先抓到的是林凌编选的《湖》.按作者年代,又分四小辑.虽然主编设定“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可是这“现代”范畴与文学史上的还是有别,属于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经典散文的综合.因为所观所感所写都与景色有关,又加各位大家大多爱慕名寻迹,所以笔触之下常在描写同一景象,比如西湖,比如大明湖,由此而各炫其技,各展其能.每篇文字都是精美,让我惊叹不已,而且羞惭万分.因为同沐中国文化,同染汉字之河,而自己与他们的差别竟是如此之大.
先不说他们为文的技法,就是其选用的文辞无法不让人佩服.没有重样,而且贴切、精炼.我曾边看便思忖,这应该与他们从小注意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注意吸收,以及接受严格地传统教育有关.耳濡目染,所思所想,下笔成文,涉笔便成趣,因为受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其文其词很讲究格律平仄,字面呈现的色彩也很抢眼.那种词汇的积累与表达,感觉不到卢延让所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炼字困苦,满心体会到的却是手到擒来、随心所欲,一行行文字在书面上尽情欢悦地舞蹈,或是用舞姿传达出作者内心的观照.
字里行间隐藏的情感奔突,或者文尾水到渠成,或者景色描写的选词中体会:
亭台楼榭,何莫非江山之助,当你看到破壁颓垣,虽然从这当中也看到寂寞萧条之美,然而总不能不有一种“繁华事散逐香尘”的空虚与惆怅吧.……
——《忆西湖》漱石 文
写景散文,无论怎么写,还是有其一定之规的.而就在“规”中,描摹或壮美或绮丽,或丰腴或瘦弱的景色之时,如何表现,或者说不言而明地渗透作者的情感见笔下功夫.一般人为此类文,总爱时不时地跳出景来,大声喊出自己的理想、人生观或价值观,生怕阅读者不知.但这本书里的大家似乎都避免了如此,除了精炼优美的文字为之助色外,更是用一种民主、尊重读者,或者说谦虚,似是而非的口吻表达出来.不似政论家,或者教师、导师类,明确指引,让你服从.她只是一种交流,就像民国日本魔手笼罩下的北平,那“太太的客厅”里的思想交锋、文化传播完全迥异于室外的暴力、隐晦、流血、欺凌与侮辱的.那时的那个斗室,让所有的参与者、着名的文化人如沐春风.即使愤慨,也是温文尔雅,不失绅士风度,属于典型的文人叙事风格和抒情语言.
他们摹景之技法也让我佩服.因为个人经历不同,或学贯中西,或饱读诗书,阅读很广.虽然大多使用移步换景之法,可是细节多姿.除了选择重点描摹,其中中国着名的现代诗人朱湘《北海纪游》更是不同.他以与游人同游北海串起两人,尤其是白话诗歌创作以及未来走向的看法,不是随笔,却胜似随笔,颇像散文,内涵却丰厚于散文.
思考是渗透言语的内核.看着他们的文字,时而感觉自己离他们是如此之近,又是如此之远.不敢言触摸,只是逡巡在他们的神殿外,妄图感悟他们前世的水色山光.
我想,自己是爱着他们,哪怕是寂寞地爱着,荒草丛生,青黄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