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的来历(简短的,英语).
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Children, also known as "June 1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the annual June 1, the world of children"s festivals. November 1949, the Women"s International Democratic Federation council meeting held in Moscow.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countries and anger exposed the imperialist reactionaries kill and poison childre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world"s children to survival, health and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children. The meeting decided in the annual June 1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英语作文: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Children, also known as "June 1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the annual June 1, the world of children"s festivals. November 1949, the Women"s International Democratic Federation council meeting held in Moscow.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countries and anger exposed the imperialist reactionaries kill and poison childre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world"s children to survival, health and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children. The meeting decided in the annual June 1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The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ICD) is celebrated in numerous countries, usually (but not always) on June 1 each year.
The ICD had its origin in the World Conference for the Wellbeing of Children in Geneva, Switzerland in 1925. It is not clear as to why June 1 was chosen as the ICD: one theory has it that the Chinese consul-general in San Francisco (USA) gathered a number of Chinese orphans to celebrate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1925, which happened to be on June 1 that year, and also coincided with the conference in Geneva.
June 1 has since been observed as the ICD by numerous countries, especially by Communist countries; in the Western world the ICD is usually celebrated on other days of the year (if at all), and there is often little public awareness about these celebrations. (See the section on Germany below for further discussions.) Consequently there is sometimes a misperception that June 1 as the ICD was a Communist invention. Nonetheless, in recent years even some groups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started observing the ICD on June 1.
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党卫军包围了现在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市附近的利迪策村,枪杀了16岁以上男性公民140多人,全部婴儿和妇女被押往集中营,另外有90名儿童被押往波兰的一个集中营(其中只有17人活到战争结束)。村里所有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或被铲土机夷为平地。就这样,一个好好的村庄被法西斯党卫军毁灭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毒害儿童,保障儿童的权利,1949年11月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召开的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理事会通过一项决议,正式决定每年的6月1日为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即“六一”国际儿童节。
国际民主妇联作出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的决议后,1949年12月23日,我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的办法,其中决定自1950年起,每年以6月1日国际儿童节作为中国儿童自己的节日,并放假举行庆祝。从此中止了1931年起由中华慈幼协会建议的每年4月4日为我国儿童节的活动。
于是,1950年6月1日便成了我国建国后的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
此后,我国每年的6月1日都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六一居士”中的“六一”的含义
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六一”由来公集三代以来金石刻为一千卷.在滁州时,自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三朝言行录》)
愿对你有所帮助!
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儿童节的由来】
醉翁由来:《醉翁亭记》中说“饮少辄醉”“年又最高”.
六一由来:《三朝言行录》中说“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
有关六一儿童节的手抄报内容
老师让我们办有关六一儿童节手抄报!急需六一儿童节手抄报内容!(四样,每样的内容少一些)
可以写六一儿童节的由来,关于六一的小诗歌,画画,国外的儿童节怎么过.
网络,我学习的好助手 作文
詹准豪“不准上网”,“不准打游戏”!老爸老妈千叮咛万嘱咐,甚至到了 谈网色变 的程度。有的给电脑设置密码,有的干脆把键盘锁进抽屉里,防孩子上网甚于防贼。但是,在我家却是“城门大开”,你想什么时候上就什么时候上,当然这是因为我从来不会乱闯禁区才有这种自由,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上网不但不影响学业,而且有助于学习。上个学期“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李老师布置我们编一份庆“六一”的手抄报,要求挺高的:内容丰富,版面漂亮。画几个气球我还行,但要编一张报纸谈何容易。老师又说了,你们可以找家长帮忙,也可以上网找资料。找家长帮忙是最简单的了。回到家里,我问老爸:“手抄报是怎样编的?”爸说:“写几段文字,画几幅画不就行了吗?”我追问:“写些什么,画些什么?”爸爸说:“我也没编过,不太清楚。”“那么,‘六一’儿童节是怎样来的?”我还在问。爸爸有点烦了,没好气地说:“我怎么知道那么多?”我想起老师的话,就提议:“我们上网查查看好吗?”爸爸爽快地说:“行,快打开‘万事通’——百度查找。”我在对话框里输入“手抄报”,点击“搜索”,一份份手抄报的样板出来了。输入“六一儿童节”,点击“搜索”,哗,屏幕跳出的内容可真多啊,有“六一”儿童节的来由,有庆“六一”儿童节的各种活动信息等等,内容多得让我眼花缭乱,真不愁没内容可编了。很快,一份内容丰富,版面漂亮的手抄报诞生了,让美眉老师赞口不绝。我就是这样上网的,难道这样上网可怕吗?“上网无罪!”只要我们小学生控制好自己,使用好网络,网络是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助手。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六一乎出自哪篇课文【儿童节的由来】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原文有: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2011.6.1儿童节升旗仪式发言稿
跪求了,现在就要,拜托了各位大侠、美女们,小妹在此谢过了.
内容最好在包括一些关于义卖的,写得好额外加分哦!
速度、速度!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盛大节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教师向同学们深情地道一声:六一快乐!
六一儿童节终于来了,她一年一度,她令我们神往.可同学们是否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是否明了:六一儿童节的意义?那是60年前的1949年,国际妇女组织为了为了悼念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为了保障儿童权利,为了使全世界儿童都有一个幸福童年而专门设立的节日.
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你们生活在强大的新中国.在美丽的校园里,有着优越的学习条件,有着良好的生活环境,在知识的海洋里你们可以尽情地遨游,在父母老师的怀抱里你们可以快乐地成长.同时,你们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将落在你们的身上,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你们去奋斗!在此,我衷心地希望同学们:珍惜幸福的童年,珍惜读书的机遇,遵守学校的规范,尊重老师的教诲.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同学、热爱学习,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做好一切准备!
最后,愿每一个同学都拥有六月阳光般绚丽、灿烂的童年.
关于教师节的由来
教师节的由来
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
18年前,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从此以后,每年的教师节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师重教成为了一种美德.
教师节的建立用了5年时间
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
理由: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胡 同志在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尊师问题,指出尊师,不仅是学生的问题,我们整个社会的成员,所有学生的家长,特别是我们各级政府的负责人都要尊师……现在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我们认为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接班人的人民教师也应该有教师节……
其实,解放前也有教师节,是每年的6月6日.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宣布“五一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执行的结果是教师节没有了.文化大革命中,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1980年起,全国教育工会开展“庆教龄”、“五讲四美,为人师表”等一系列尊师重教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社会地位.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像提案中指出的那样,“尊师重教远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所闻.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树立以教书育人为终身职业的思想也还不普遍.”要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应该在新中国建立教师节,让教师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受到全社会的尊敬.于是,在1981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上,16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这份提案.
1981年1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习 仲 勋书记接见参加全国中小学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代表时,方明和教育部张 承 先副部长一起向习 仲 勋提出建立教师节的事,习 仲 勋问解放前有无教师节,方明告之6月6日是解放前的教师节,并介绍了1949年6月6日陈 毅同志参加上海解放后庆祝教师节的情况.习 仲 勋听后建议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起来写报告请示中央.
1982年4月,由张 承 先和方 明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中央书记处,报告中并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1983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 明和民进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全国政协审查的意见如下:“建议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会同教育部研究办理.”同年9月,中宣部办公厅致函教育部办公厅,经研究政协一次会议方 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复教师节.1983年12月,由教育部何 东 昌部长和方 明共同签发的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送中央宣传部.
1984年10月,中央领导对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的请示圈阅.1984年12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报告中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进行了研究,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如中央和国务院原则上同意建立‘教师节’,我们建议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颁布.”
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从1981年到1985年,教师节的建立前前后后经历5个年头.方 明激动地说,“要办成一件事还真不容易啊!”
阅读下文,说说欧阳修号“六一居士”的来历.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文忠公文集 六一居士传》
藏书一万卷
金石遗文一千卷
琴一张
棋一局
酒一壶
再加上欧阳修“一翁”
是为六个一,即“六一”